书城传记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45087300000018

第18章 历练处世之态——以入世之态度做事,以出世之态度做人(1)

李叔同先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入世之态度做事,以出世之态度做人。入世就要掌握入世的能力,就必须积极进取;出世就要宽容大度,与人为善。入世之态让我们具有绝对的竞争力,出世之态让我们拥有好的人缘。拥有这两点的人必然能够成功。

1.心志坚定,天日可贯

盖志者,气之帅也,人若立有坚志,如统军百万,威神八面,天日可贯,何事不成。

——李叔同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行进路线,没有路线盲目前行,在旅途中则会迷茫,迷茫会使得我们举步维艰。李叔同说:“盖志者,气之帅也。”坚定的志向是方向标,指引我们前行,当我们拥有坚定志向的时候,就不再会迷茫,无论前方是平坦大道还是沟壑纵横,我们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像李叔同所说的那样“人若立有坚志,如统军百万,威神八面,天日可贯,何事不成。”

“气”是指人的精神状态,这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就大事。当我们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的时候,就会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这样则世事皆可为,世事皆可成。当我们消极颓废的时候,即使是平坦大道也难以逾越。李叔同说,志向是“气”的导引,也就是说是否拥有坚定的志向,决定了我们会拥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没有坚定的志向,生活就会缺乏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必然是消极颓废的。一旦我们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就会陷入迷茫之中,在原地转圈,难以向前一步。时间、机遇统统都会在迷茫中溜走。我们只有依靠坚定的志向,才能冲破迷茫,才能摆脱迷茫造成的慵懒,才能看到人生的希望,才能一步步地走向人生的顶点。

世事纷纷扰扰,千头万绪,人们很容易迷失在其中,志向就像是一束强光,帮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摆脱了世事的困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志向就是人生的理想,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志向,但是归根到底,我们还是有一个最高的理想,也就是我们最想实现的理想,短期的理想都是为其服务的。这个理想值得我们为其付出一生的力量。有了这个理想,我们就有了拼搏的动力,就不会浑浑噩噩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曾国藩曾经说:“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志向带给人们的是无穷的力量,是战胜一切的勇气。当我们确立了坚定的志向之后,就有了做事的热情,就能排除万难。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人生中有很多的艰难困苦需要我们面对,很多时候客观条件的不足成为我们人生前进的最大障碍。但是只要我们有志向,就一定不会被这些障碍所难倒,一定能够克服所有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障碍的设定是针对那些没有志向的人,这些人见到困难就会退缩,根本不会产生克服困难的想法,因而对于他们来说,障碍永远是障碍。然而对于有志向的人来说,障碍不会成为阻碍。不是有那么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有志向的人对待障碍的态度。障碍在有志向的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他们总是能够想到办法逾越障碍,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磨练自己的心志,使自己的志向更加坚定。

我们人生是什么样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客观的条件只能够影响到没有志向或者是志向不坚定的人,一个有志向的人会把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的人,他的人生必然是充实的。即使到头来理想无法实现,也不枉在人世间走过一遭。

没有志向的人生就像是一艘没有航向的船,在海中随风飘流,永远也无法抵达彼岸。在飘流的过程中,还有触礁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且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四处碰壁的几率,才能把所有的努力汇聚到一点,才能排除千难万险,才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2.自己的路自己走

凡事全在自己去做,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

——李叔同

当我们确立了志向之后,人生路要怎么走也是一个要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周围不乏一些人依靠家庭的背景和势力,帮助自己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志向。李叔同先生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他说:“凡事全在自己去做,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在李叔同看来,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权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远大的志向是美好的愿景,一步步地努力是实现美好愿景的方式。志向的实现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苦难,面对这些苦难,有的人会退缩,有的人会坚强地走下去,还有的人会依靠别人的力量度过。退缩的人不用再提,坚强地走下去还是依靠别人成了一个焦点问题。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保护性的角色存在。他们时刻用关切的眼光注视着我们,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旦我们出现困难,他们就会出来帮助我们。也许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会轻松许多,然而我们却失去了尝试人生的酸甜苦辣的滋味。这种毫无滋味的成功要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一旦这些供我们依靠的角色纷纷失去帮助我们的能力,我们又该怎样生存呢?怎样进行自己的人生呢?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设计者,改变自己命运的不是财富、地位和别人的帮助,而是自己的学识、才干和能力,只有依靠自己、坚定地闯出来的成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才是可以长久持续的成功。

小蜗牛天天背负着沉重的壳爬行,很是不方便,于是就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生下来就要背着这个壳呢?”蜗牛妈妈说:“我们的身体没有骨头,只能依靠爬行,我们爬的很慢,因此需要这个壳来保护自己。”小蜗牛说:“毛毛虫也是没有骨头的,它们为什么不用背着壳呢?”蜗牛妈妈说:“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天空就是它们的保护伞。”小蜗牛接着问道:“蚯蚓也是没有骨头的,也没有天空保护,它们也没有像我们一样背着这个壳啊?”蜗牛妈妈说:“蚯蚓会钻地,大地会给它们提供保护。”小蜗牛哭着说:“为什么我们这么可怜,天不保护我们,地也不庇佑我们。”蜗牛妈妈自豪地说:“我们有壳,不需要依靠它们的保护,更何况,天地有时候都是靠不住的,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没有可以依赖的对象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可以锻炼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要知道雄鹰只有在暴风雨的洗礼下才能拥有强健的翅膀,那些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永远也禁不起狂风暴雨的袭击。一个人长时期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很快就会失去责任心和进取心,养成骄纵的习惯,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靠自己独立生活,他们总是沿着别人设计好的人生路线一步步往前走。一旦这个设计好的路线出现了偏差,他们就会变得惊慌失措,不知该怎样应对,他们的人生也会就此毁掉。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可以依靠的人,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只有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生存、发展的能力,才能在志向的指引下,实现自己的愿景。

法国文坛上有一对著名的父子,他们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他们就是大仲马和小仲马父子。大仲马已经出名的时候,小仲马在文坛上还籍籍无名。有一天,大仲马发现儿子向出版社寄出的稿子一次又一次地被退回,就对小仲马说:“如果你愿意在寄稿的时候,附带上一句话‘我是大仲马的儿子’,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小仲马说:“不,我不愿站在你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的苹果是没有味道的。”小仲马给自己起了十几个笔名,他每一次寄出稿子的时候都会选择用不同的笔名,以免编辑们发现自己是大仲马的儿子。

在一封封退稿信面前,小仲马没有灰心,他坚持创作,直到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吸引了一位资深编辑的注意。这位编辑和大仲马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发现这部稿子上的地址和大仲马的地址没有任何区别,就怀疑这是大仲马的作品。于是他来到了大仲马的家中。

从大仲马的口中,这位编辑知道了《茶花女》的作者竟然是小仲马。他好奇地问小仲马:“你为什么不直接署自己的名字呢?”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茶花女》出版后,立刻引起了法国文坛的震动,他们甚至认为这部作品已经超越了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依靠着自己的力量登上了文坛的高峰。

一个有上进心和独立自主能力的人,是不会靠着别人的庇荫摘取成功果实的。自己的路自己走,靠着别人取得成功,即使成功也不光彩,也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既然我们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已经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那么我们就要做好准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个艰难的过程。在向人生目标冲刺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首先要想着自己解决,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的,别人的帮助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处变不乱的气度和果断勇决的处事能力,这对于我们日后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要知道只有经受过艰难困苦折磨的人,才能不再惧怕这些,才能在将来有可能发生的更大的变乱面前,依旧镇定。

自己的路自己走并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事,这也是不现实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靠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自己的路自己走强调的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独立处理的事情坚决不要依靠别人,以免染上依赖别人的毛病,要知道那是致命的。而事实上,我们自身的能力也是相当强大的,只要我们肯挖掘,一定会将自身的潜力开发到相当深的程度,那个时候就可以真正品尝成功的滋味。

3.学习无止境,艺多不压身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李叔同

学习是人们永不止息的一项活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一直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古代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语句,现代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格言,总之,学习对于个人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有很大的作用。那么究竟该怎样学习呢?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看法。李叔同在这里说,学习文章和一技之长并不能算是读书人,李叔同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多学习,将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而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学问。李叔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并且擅长诗文、词曲、绘画、书法、篆刻等等。李叔同做学问从来不给自己设置一个范畴,而是强调要多学,只要自己学有余力,就应该不断涉猎。

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看看那些望着先贤们,他们之所以受到后人的敬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他们的知识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得来的。如今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发展,知识的累积量更是多,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只是沧海一粟罢了。在当今社会,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前人所留下的知识,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不断出现的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品牌。

在现代这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更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伴随着激烈的竞争,人们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想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学习。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现代教育体制,也就是专业教育,人们将社会中的行业进行划分,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掌握专业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教育体制之外,加强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人。、老话讲“艺多不压身”,这是非常有道理。社会的发展非常迅猛,若想在这种发展速度下不致被淘汰,我们就必须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层次不断提高、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永远不要被时代抛在后面。只要我们多艺,就不用担心在这个社会上难以生存。

一只小老鼠独自出来觅食,这个时候猫溜达了过来,小老鼠吓得浑身直哆嗦。正好这个时候老鼠妈妈跑了过来,将它藏在身后。猫看到了老鼠的身影,立刻追击过来。鼠妈妈不紧不慢地叫了起来“汪汪、汪汪”,猫一听到狗叫的声音,立刻吓得转头就走。老鼠妈妈对小老鼠说:“看,学好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

这虽然知识一个寓言故事,但是同样可以说明道理。在这个竞争残酷的社会中,我们要想求得生存,就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的专业化发展与“艺多不压身”似乎是背道而驰的,而事实上却不是。知识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我们要对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纵深化地研究,以求达到精通的境界;“艺多不压身”强调的知识的横向发展,也就是要求我们要掌握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拓宽知识面,而不需要精研。知识的拓宽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在精通一门知识的前提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其他技艺,我们只要做到“通而不精”即可,没有必要样样精通,门门精通,这也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