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45087300000005

第5章 历练平和之心——闻谤不辩,宠辱不惊(4)

1925年春,当时弘一大师由温州赴九华山,途径宁波巧遇老友夏丏尊。当老友问起小旅馆是否干净,李叔同满意地答道:“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夏丏尊盛邀李叔同到上虞白马湖小住,安顿在春社住下,李叔同亲自把铺盖打开,这是用破席子裹着的十分简单的铺盖,李叔同将破席子珍重地铺在床上,又摊开了被子,把衣服卷了几件就充作了枕头。然后他取出一块又黑又破的毛巾从容地走到湖边去洗脸。夏丏尊实在忍不住了,要求换块新的。李叔同一边把毛巾展开来让夏丏尊看,一边说:“还好用的,和新的差不多。”

有敬仰李叔同的朋友给他送去了素菜。李叔同一再表示不必专门为他送菜来,可以走着去吃,夏要求天雨仍替他送去,可李叔同说:“不要紧!天雨,我有木屐哩。”并说:“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从一个风流浪子到一个苦行僧,李叔同阅尽了人生百态。对于李叔同而言,遁入空门是人生进了又一层次的境界,具有更高的人生价值,在李叔同看来,在喧嚣的尘世之外,仍有积极的追求所在。对于他来说,生活的最终就是平淡,不管是花繁柳密还是风狂雨骤,拨得开,立得住,平平谈谈就是人生。

在当今世风浮躁、物欲横流的时代,多少人看不透那些热闹繁华,为追求物欲享受,让滚滚红尘遮掩了自己的良心,结果成了物质欲望的奴隶,没有一毫自主的权力,糊里糊涂地了结了生命。如果能够做那些众人不能我独能的事情,拨开繁华锦绣的灌丛,才是大丈夫的所为,方显出那英雄的本色。

其实对大多数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本来也就是一个平平淡淡的过程。古人常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来自励自省,显示了先贤们自由不羁的心灵风采和从容淡定的生存方式。才艺绝纶的唐伯虎一生只求“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为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如果我们都以花开花落的平常心态,对个人的荣辱得失泰然处之,做到自然而不牵强,自重而不炫耀,自信而不傲慢,自强而不失谦逊,这才是人生最美的境界!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落难的时候,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千古传颂的最好绝句出来,可见在逆境中往往能够激发人们创造奇迹。然而,当苏轼受到皇帝赏识的顺境时,意气风发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建树,但是在他落难的时候,他写出来的书法,却变成了中国书法的极品。这正是在逆境落难时嚼出来的苦味,使苏轼品尝到了人生生命的苦味,所以能够写出那么最美的诗句。

据说,苏轼原为翰林大学士,但因为做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个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如〔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借此来表达他渴望自由平淡的生活。

放眼看当今,官场上欲壑难填,商场上尔虞我詐,情场上心猿意马,股场上不知见好就收,最后落得个人仰马翻,在物欲的横流中没有站得住脚跟,最终酿成终生的苦酒,真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欲望促使我们进步,它使我们不懈的去追求,也确实让我们从中有所得。但人的欲望是无尽的,我们更多的收获是烦恼和痛心。生活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不如意,当我们感到枯燥、乏味时,我们都会苦恼。其实,生活更多的是平淡,我们要学会在平淡中寻求快乐,去寻求体现自己价值的快乐。

平平淡淡,会有一份轻松,会有一份平静。平平淡淡,会有一份充实的人生,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从容,这样的人生一定会平实而恬静。管他是花繁柳密还风狂雨骤,心中平和,那么一切都是生活。

10.富贵终如草上霜

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李叔同

冈查洛夫曾经说过:钱是个可恶的东西,用它可以办好事,也可以办坏事。人们经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金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等类似的一些话说明了钱有时候确实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钱寸步难行,一分钱憋死英雄汉的故事时有发生。但是,需要我们记住的是,金钱的作用虽然是不可低估的,但比金钱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李叔同出身于富商之家,在出家前可谓是锦衣玉食,但是钱财在他的眼里却是很淡。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感慨。

在李叔同当教员时,他的弟子刘质平考入东京音乐学校,需要赴日本留学,可苦于没有学费,李叔同曾为他申请过官费,但没有成功。接着刘质平家中亦宣布要中止资助。在这种情况下,李叔同毅然决定解囊相助,并给学生立下了规矩:

一、此款系以我辈之交谊,赠君用之,并非借贷与君,因不佞向不喜与人通借贷也。故此款君受之,将来不必偿还。

二、赠款事只有吾二人知,不可与第三人谈及。家族如追问,可云有人如此而已,万不可提出姓名。

三、赠款期限,以君之家族不给学费时起,至毕业时止。但如有前述之变故,则不能赠款(如减薪水太多,则赠款亦须减少)。

四、君须听从不佞之意见,不可违背。不佞并无他意,但愿君按部就班用功,无太过不及。注意卫生,俾可学成有获,不致半途中止也。

后李叔同决意出家。他估计至刘质平毕业还须日金千余元,就准备借款。说:“余虽修道念切,然决不忍置君事度外。此款倘可借到,余再入山;如不能借到,余仍就职至君毕业时止。君以后安心求学,勿再过虑。至要至要!”

人的一生,有很多东西也远比金钱重要,比如生命、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很多东西是金钱都换不来的:金钱可以买到鲜花,但它买不到青春;金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知识;金钱可以买到帮助,但它买不到忠诚;金钱可以买到珠宝,但它买不到爱情。因此,我们在对待金钱时,要保持一份平常的心态,不要过分看重,要看淡些、再看淡些,毕竟金钱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最重要的。

古人早就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诗句,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我们追求财富本也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过度的追求金钱,也不紧紧的攥住金钱,当一个守财奴。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懂得享受生活。

在追逐名利的现代社会里,不要小瞧不起眼的平淡的心态。它能利力不趋,于色不近,能够抗拒物欲的诱惑,帮你事业有成。会让你彻悟人生的真谛,进入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身价过亿的有着“小超人”美名的香港第二大富商李泽楷就曾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青年人,在选择事业时不要过于在意金钱回报,还应讲求个人兴趣和理想。他说:“当然要讲求实际生活需要,但如果只顾想着赚回来的钱到何时才可以买车买楼的话,只会成为金钱的奴隶。”

香港作家张立对金钱有一番妙论:“口袋里无钱,存折里无钱,但心里装满钱的人最苦;口袋里有钱,存折里有钱,但心中无钱为大福也。”这句话就是说,有没有钱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钱。用平常心去看,就会看得轻,就会生活得自由自在;以功利心去看,就会看得重,就会感觉活得好累好辛苦。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意思就是要清心寡欲、看淡金钱,这样才有助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弘一大师在涅槃以后唯一留下的竟然是一件补了二百四十个补丁的破僧袍,那是他出家二十多年身边唯一的遗物。从一个富家公子到一个苦行老僧,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割舍。同样,这也正体现了弘一大师脱离世俗的平和心态。

古人常说:少欲无为,身心安在。钱财就是“草上霜”“水中月”,并不值得我们去追求。当我们拥有了“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心态时,也许我们才会明白:何谓富贵?不贪既是富贵;何谓幸福?活着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