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经典:谦忍大智慧
45109300000010

第10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忍性修身二(2)

晋代的王猛,字景略,北海人。年少时家里贫穷,以卖畚箕为职业。有一次他在洛阳卖畚箕,有一个人出高价买他的畚,对他讲:“我家里离这儿不远,你随我去取钱吧。”王猛因为他出的价钱很高就跟着他去了,走着也不觉得非常远,不知怎么忽然到了深山里,看见一位老者白发白胡须,靠矮凳坐着,并给了他10倍的价钱,尔后派人送他走了。他出山后,环顾四周,发现原来是嵩山。王猛相貌堂堂,不屑于理会小事,人们都小看他,王猛仍悠然自得。王猛隐居华阴,知道桓温进了关,就穿着破衣服去拜见桓温,一边捉着身上的虱子一边谈论当时的大事,好像旁边没有人的样子,桓温认为他非同寻常,十分高兴地和他交谈,封他为祭酒,他却坚持不做。升平元年,前秦尚书吕婆楼向秦王苻坚引荐他。苻坚与他一见如故,与他商讨国家大事。苻坚十分高兴,自己说是刘备遇上孔明。于是王猛当了中书侍郎,后来又做了尚书左丞。人不可能永远贫困潦倒,尤其是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他们能够忍受一时的地位低下,也才能日后获得高位。

像这样能够不惧怕地位低下,不担心别人的轻视,能够以自己做人的原则约束自己,不断上进,奋发进取的,还有一人,他就是南宋的宗悫。宗悫字元干,南阳人,讲义气,又有高超武艺,却不被乡邻知道。同乡人庾业家财富有,和人吃饭,桌前总是摆放长达一丈远的食物,但给宗悫却端上粗茶淡饭,并对客人说:“宗悫是军人,他能吃粗粝的食物。”宗悫吃得饱饱的才回去。后来宗悫当了豫州刺史,庾业是他的长史,宗悫对庾业很好,不因为从前的事而记恨他。后来宗悫又当了振武将军。

所以人处于贫贱的地位时,眼中不看重权势、富贵,而是安于贫贱,立意修养,培养高尚的品质,以后一旦时机成熟的时候,必然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他会牢记贫贱时的感受,能忍贫寒,则能够珍视权位。知道怎么去运用权位。同样一个人处于富贵高位的时候,不忘记曾经受过的贫困,不忘记贫困之交,一旦有变,失去权势、地位,他也不会怨天尤人,这是能忍富贵。只有这样穷困不易其节,低鄙不附权贵,富贵不失其廉洁,才能由卑及尊,由贫及富,处之泰然。

战国末期,赵国的孝成王赵丹即位之初,赵、齐两国派出使者,商量结为联盟共同对付秦国的事。齐国知道年老的王太后赵威后对孝成王还不放心,常常自己出面处理朝政,所以齐国使者干脆直接拜见赵威后。

齐使向赵威后施礼后,递上齐襄王给赵王的函件,赵太后接过去看也没看就随手放在案几上,然后问使者:“齐国今年庄稼收成如何?百姓的生活好吗?”最后才问:“齐王安好吧?”

使者见赵太后不看齐王函件,问话时又将齐王置于最后,以为赵太后轻视齐国,故意使自己难堪;或是不谙礼节,处置不当。他很不高兴地闷声发问:“臣奉齐王的命令出使赵国,晋见太后。首先代表齐王向赵国最尊贵的人太后您致意,然后再通报具体事务。可太后为何不先问候我齐国地位最尊贵的国君,反而先询问寻常的农业收成和微贱的百姓。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赵太后淡淡一笑,不疾不徐地说:“诸位使者,如果没有农业收成,百姓靠什么生存?

如果没有低贱的百姓,尊贵的国君又怎么生存呢?收成、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我刚才的询问正是先本后末呀。”

不少人是弃本逐末,而赵威后深知孰贵孰贱,何轻何重,她的答话句句在理,所以使得齐使听了,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太后接着问:“贵国有位隐士叫钟离子安好吗?”

使者说:“听说还好。”

赵太后说:“这么说,他现在还是个布衣平民?”

使者说:“是的。”

赵太后说:“我听说钟离子竭尽全力在民间帮助穷苦人,使他们得到急需的衣物和粮食。钟离子这样做是在帮助贵国国君哺育他的人民,如此忠臣,贵国国君为什么至今仍不重用呢?”

赵太后又问:“贵国的大贤士叶阳子近况如何?”

使者说:“没听说他有什么变故。”

赵太后说:“我对叶阳子的为人十分敬重。他照顾鳏寡老人,抚恤苦难的家庭,救济穷人。叶阳子这样是在帮助贵国国君安抚他的人民,如此贤臣,贵国国君为什么至今也不起用?”

赵太后又问:“贵国的孝女北宫氏现在怎样?”

使者说:“似乎仍在家中侍奉父母。”

赵太后说:“北宫氏是个独生女,她为了尽孝侍奉父母,立誓不嫁。这样的孝女,贵国国君为什么到现在都不加以表彰?”

赵太后最后还问:“贵国那位狂妄不经的于陵子仲还活着吧?”

使者说:“是的。”

赵太后说:“我很痛恨他的为人。他不愿做国君的臣子,拒绝与慕名而来的诸侯和贵族交往,甚至连自己的家庭都弃之不顾。这样毫无社会责任感的人一定不是人才,而是害群之马,贵国国君为何至今也没杀掉他?”

使者想不到自己几句话引起赵太后这么多的追问。他原来自恃齐国比赵国强盛,不免有些目中无人,赵太后这一连串的提问,问得他心中直发虚,没有等他开口答辩,赵威后就作出了结论。

赵威后非常直接地批评齐襄王说:“贵国国君,不能使用忠臣、贤士,不能发扬孝道,不能处置乱民。这样的国君,怎么能治理齐国,做个人民的好君主?”

这时,使者对赵威后卓远的见识已十分佩服,轻视之心荡然全无。他郑重地向赵威后认错说:“臣愚昧,刚才冒犯了您。听了您的一席话,胜似我苦读数年书。我要把您的话传给齐王,齐国将永远感激您!”

赵威后这番话是对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观点的一种发挥。在专制主义长期统治中国古代政坛的情况下,只要是能够不同程度提出和坚持民本观点的君主和大臣,都称得上是明主、贤臣了。也就是那些能够忍耐住自己因为位高权重而轻视他人的心理的君主,是真正的明贵贱的人,他们能够自我约束,所以统治也相对稳定。

三、正气终不屈——仁义之忍

大丈夫为人处世,最少不了那一段气节、直节。

西汉时代,中郎将苏武受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遣,带着争取和平的使命,手持汉朝的使节(即代表朝廷出使的符信),率领副手张胜、常惠及百来个卫兵,出使匈奴。

当时,双方刚刚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处于或战或和的关键时期,无疑,苏武的使命是不同寻常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到匈奴后,他不以个人为意,凡事都从有利于汉朝的立场出发,小心谨慎,却不料他的副手张胜因急功近利而卷入了一场企图刺杀原为汉朝使节、此时已投降匈奴者——卫律的事件中,事未办成,风声却先漏了出去,于是,卫律和匈奴单于(匈奴族的最高首领)就把两种选择摆在苏武他们的面前:或投降,或被囚遭杀。苏武一闻“投降”二字,就大义凛然地对在场的所有人说:“作为堂堂大国的使者,却像犯人一样被审问,这不是给朝廷丢脸吗?我已经有辱使命,倘再丧失气节,即使活了下去,又有何面目去见人呢?”然后就拔刀往自己的脖子上抹去,即刻血如泉涌,当场昏死,后经抢救,虽醒转来,苏武的脖子却已受了重伤,而惹出事端的张胜却已在匈奴人的刀口下屈膝投降了。

对苏武的气节与作为,连匈奴单于都感到钦佩,从而也就更想将他收归己用。于是卫律奉主子之命,一而再、再而三地劝降,软硬兼施的伎俩都想尽用完了,但得到的只是苏武的蔑视和责骂。单于无法,就将苏武关在地窖里,不供粮也不供水,想迫苏武就范,苏武却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用雪和着毡毛来解渴充饥,顽强地活了下来。单于又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苏联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让他放牧公羊,并说到公羊生出小羊后,才准他归汉。在那里,苏武只能以田鼠野菜充饥,他对所经受的种种磨难坎坷都可以不以为意,惟独忘不了自己使者的身份,忘不了自己手持的使节,他白天手持使节放羊,晚上则抱着使节睡觉,天长日久,节上的穗子全脱落掉了,他依然把那条只剩杆子的使节视如命根。十几年过去了,单于又派汉朝降将李陵去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先以苏武在此荒无人烟之处受苦却无人知晓来劝说他不如归顺匈奴,以享荣华富贵;再告之苏武出使被扣后,苏武的兄弟被迫自杀、妻子改嫁和儿女下落不明的悲惨遭遇,欲断绝苏武的归汉之心。但苏武的回答依然是斩钉截铁的:“我身为汉朝之臣,不能对不起自己的祖宗和父母之邦,你不用多费口舌了。”毫不客气地将李陵顶了回去,绝不以气节作为交易的筹码,绝不以气节来交换荣华富贵。显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的崇高气节。

十九年过去了,匈奴发生内乱,匈奴新单于急于向汉朝求和,所以苏武、常惠等几人历尽波折,终于回到了汉朝,此时的苏武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手里还拿着那条光杆子的使节交回汉昭帝复命。知道此事者,无不为之感动,都认为苏武是个真正的大丈夫。

从苏武身上,我们看到了支撑中国断续存亡的命运的脊梁骨,看到了他的气节所体现出的民族尊严和人格化力量,看到了气节如何具体地落实为生命的信念、生存的力量和精神的支柱。苏武在历史上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丰功伟绩,但他确实是一个具有坚贞不屈的高尚气节的顶天立地者,他的崇高气节令人难以忘怀。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高尚的气节的人,不在少数,岳飞、文天祥、林则徐……不必详述其事迹,仅开列名单,亦不可尽数。“在命运的颠沛中,最易看出人们的气节。”(莎士比亚语),他们每每在国家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或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苟且,不退缩,经受住种种艰苦磨难的考验,以自己的气节和大无畏精神谱写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悲壮剧。

正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褒扬崇高的气节,正如南宋的陈俊卿所认为的那样:“人才当以气节为主”。

我们不难理解洪应明为什么将气节视为顶天立地的柱石,将人的气节强调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同时,也就较易理解和接受他关于气节的一系列思想,如:君子为人处世,不贪图一丝一缕不应得的财利,那么他的气节就无愧于天地;一个掩饰真情实感(矫情)的人,必缺乏具有正直的操守的人们所特有的率真;对已有君子之誉的人而言,倘如他抛弃了气节,那他甚至还不如一个知错能改、改过自新的小人;在平日的人际交往中,与其放弃原则曲意逢迎来讨别人的欢心,还不如坚持正直的节操而令别人有所忌惮。总而言之,气节精神所体现出的人的尊严与崇高情操,不像个人的事业文章那样往往随个人生命的自然终结而终结,也不像个人的功名富贵那样往往随着时势的不同而有所转移,气节精神能超越时空的樊篱,光耀千秋,万古流芳。

有气节、坚持直节者的精神境界是崇高的,气节与直节毋须自我标榜,就会在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对于生活在一个相对平和稳定时代的我们来说,气节与直节也并不是一个可望不可及没有现实意义的话题,虽然我们中的许多人或许不会面临类似苏武所面临的外交场合与大变故,但就是在日常的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比如在与外国人交往时,我们要做到不卑不亢,不做有辱国格人格、有损民族尊严与利益的事,就离不开气节的引导;再如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克己奉公,不充当墙头芦苇般的角色,不随风飘摇,不放纵自己,也必须以气节作为基础;在生活中,几十年前,著名学者朱自清在饥饿贫病时,还因抗议美国实行扶日政策而签名拒领美援面粉,也同样是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一种体现……气节能使人时刻不忘根本、使人不忘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则,使人能够不忘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使人能保持自己的尊严……这些,也正是我们今天依然重视气节,将气节视作我们为人处世所必需的一项主要修养的缘由罢。

为人处世,固然缺不了气节、直节,但有气节,直节并不等于什么都能办好,什么错误都不会犯,这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即当做错了事,以致出现严重的后果时,你的态度又会是怎样的?敢于直面错误、勇于自责,并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这是人们得以不断调适前进步伐,得以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秦穆公是秦国一位为人宽容,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但他也有一意孤行、鲁莽行事的时候。

其时,秦国日益强盛,为一代霸主。公元前628年,秦穆公趁晋文公病死的时机,要派兵经过晋国山区攻打晋的盟国郑国。当时大臣百里奚和蹇叔都表示反对,认为千里奔袭会走露风声,造成对方以逸待劳的局面,但穆公一心取胜,不听劝告,执意派遣百里奚的儿子百里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大军,踏上了伐郑的征途。

大军走到半路,遇到了一个郑国贩牛羊的商人弦高。弦高听说秦军要攻打自己的国家,非常害怕,但他灵机一动,立即拨出肥牛二十头赠给秦军,编造了一番郑国国君听说秦军出师特派他前来犒劳秦师的谎话。秦军主帅孟明视听说郑国有了准备,信以为真,就改变了去郑国的计划。

说郑国知道秦军来袭是假,但晋国新即位的君主晋襄公却真的得到了秦军出动的情报。晋襄公非常恼怒秦国的举动,暗地里派了大军埋伏在秦军必经之路肴殳山山谷,预备将秦军一网打尽。

秦国经过肴殳山的时候,只听得山谷两侧金鼓齐鸣,杀声震天,数万晋军从四面杀来。秦军长途跋涉,疲惫已极,而且山路崎岖,战车不易转动,顷刻间秦军乱作一团。晋军又放起火来,秦军死伤无数,最后,主副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都被晋军俘虏,秦军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晋军把孟明视等三员大将带到晋襄公面前。如何处置这三个败将呢?最后,晋襄公听取了母亲的劝告。她认为:兵败者死,这是各国的惯例。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丧师辱国,即使把他们放回去也难以活命,因此,晋国可以做个人情,不杀俘虏,让他们回国去死。晋襄公觉得母亲说得有理,就放了孟明视三个人。

孟明视三人自己也觉得难以活命,但他们还是抱着不做外乡之鬼的想法回到了秦国。没想到,秦穆公亲自出城迎接三个败将,并为战死的军士和孟明视等人受辱痛哭流涕。有人劝他说:“败军之将,理应斩首,为什么您还对他们如此礼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