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经典:谦忍大智慧
45109300000030

第30章 莫为名利遮望眼——忍名让利二(5)

一次,郭德成兴冲冲赶到皇家后花园,陪朱元璋喝酒。看到园内优美景色,桌上美酒香味四溢,他忍不住酒性大发,连声说道:“好酒,好酒!”随即陪朱元璋喝起酒来。

杯来盏去,慢慢地,郭德成脸色发红,醉眼朦胧,可是他依然一杯接一杯,喝个不停。眼看时间已经很迟了,郭德成烂醉如泥,踉踉跄跄走到朱元璋面前,弯下身子,低头辞谢,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皇上赏酒!”朱元璋见他醉态十足,衣冠不整,头发纷乱,笑道:“看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

”郭德成摸了摸散乱的头发,脱口而出:“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朱元璋听完此话,脸涨得通红,心想,这小子怎么敢这样大胆地侮辱自己。他正想发怒,看见郭德成仍然傻乎乎地说着,便沉默下来,转而一想:或许是郭德成酒后失言,不妨冷静观察,以后再整治他不迟。想到这里,朱元璋虽然很不高兴,还是高抬贵手,让郭德成回了家。

郭德成酒醉醒来,一想到自己在皇上面前失言,恐惧万分,冷汗直流。原来,朱元璋少时,在皇觉寺做和尚,最忌讳的就是“光”、“僧”等字眼,郭德成怎么也想不到,今天如此糊涂,如此大胆,竟然戳了皇上的痛处。

郭德成知道朱元璋对这件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以后难免有杀身之祸。如何是好呢?郭德成深深思考着:向皇上解释,不行,更会增加皇上的忌恨;不解释,自己已经铸成大错,难道真的为这事赔上身家性命不成。郭德成左右为难,苦苦地为保全自身寻找妙计。

几天过后,郭德成继续喝酒,狂放不羁,和过去一样,只是进寺庙剃光了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真做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忌恨顿时全消,还向宁妃赞叹说:“德成真是个奇怪的人,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想不到真是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

以后,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先的许多大将们纷纷被他借故杀掉了,而郭德成竟保全了性命。这是由于他能够从小的祸事看到以后事态的发展,提前避祸,才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而其他的功臣则远不如郭德成明白要忍对祸福的道理。

因祸进庙,因祸保住了性命,谁又能说这不是福呢?

伴君如伴虎,郭德成知道处境的危险,很好掌握了祸福之忍的方寸,最终化险为夷。然而,平凡百姓若是也能懂得这个道理那将更为不易。

六、人不应为财而亡——苟禄之忍

这里所讲的“财”,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了人们一般所指的财产,如钱、物等,还包括了所有具有价值的实物。如果说前面讲的名和荣誉是一种精神性的财产,那么,这里指的则是一种物体性的存在。俗话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指的就是这种财,经常可能使人们得财忘形,得财糊涂,并且为财而忘乎所以,丢掉了必要的理智和清醒,以至于吃了大亏,反而把性命都丢掉了。因此,在财产面前,适当地采取一种忍让和放弃的态度,特别是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忍痛割爱是人生达到比较高的境界的一种表现。

孙武不但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面对风起云涌、危机四伏的政局能够审时度势,在功成名就之时,激流勇退,善始善终,留下一世清名。

孙武,原是齐国人,田姓。其祖父是齐国的大夫,在战斗中立过大功。孙姓是齐景公为表彰他的战功而赐予的。后来,由于田氏家族与其他家族之间发生争斗,结下怨恨,孙武为了避难,来到了吴国。

孙武年轻时代就勤奋好学,特别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故事的内容大多是关于战争的。孙武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混乱的时候,战事频频,难得有太平盛世,所以,很多事情都与战争有关联。孙武听故事,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每次听故事都要寻根问底,探知究竟,然后还要细心品味,从故事中找出失败和胜利的原因。久而久之,他发现故事里有许多精妙之处,在许多战例中,胜利和失败都有其相同点。于是他将这些体会用刀子刻到木板上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故事中描述的情形,在兽皮上绘制成图,并做上标记。

孙武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为以后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打下了基础。

孙武来到吴国以后,一面带领人垦荒种田,发展农业,一面继续潜心研究军事战争。

在刀光剑影、危机四伏的政治争斗中,孙武能够在成就一番功业后,做到激流勇退,明哲保身,与他看透官场黑暗和不求功禄是分不开的。孙武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艰辛劳苦地钻研军事,完全是因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欲罢不能,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耀祖光宗。孙武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田园中,安静地度过一生。

公元前522年,楚国的大臣伍子胥,迫于楚平王的追杀,逃亡到吴国,投奔了吴王僚,后来被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收为心腹。公子光因为属于他的王位被吴王僚所得,早已仇恨在心,一直预谋伺机夺回王位。伍子胥投靠吴王僚后,公子光发现伍子胥有过人的才智,大喜过望,但是,要想成就夺取王位这样的大事,仅有伍子胥是不够的,于是,公子光派伍子胥四处访贤,寻求人才。

伍子胥受命后,不辞劳苦地到处奔波,几乎走遍了吴国的大城小镇。刺杀吴王僚的勇士专诸,就是伍子胥在吴国的边境地区,一个名叫做堂邑的小镇发现的。

孙武隐居在吴国,伍子胥对此早就有耳闻,早就想去拜访他,又觉得像孙武这样的奇才大略之人,绝不是容易就可以结交的,草率前去拜访,未免有些唐突,反而坏事,因而一直在寻找适当的机会。现在,自己的地位巩固了,而且有一定的名望,于是伍子胥决定前去拜见孙武。

伍子胥同孙武见面后,以十分诚恳的态度和孙武交谈。伍子胥一向富于心计,所以在谈话中,尽量避开一些很敏感的问题,只是以仰慕的口气,向孙武讨教一些问题。

伍子胥说:“我早已听到过先生大名,非常敬慕,先生的才华同出身的高贵,更是我所不及的。用先生的学问和过人的韬略,用来治国必然能使小国变大,弱国变强。而先生隐居在这荒野田园,实在是埋没了盖世奇才啊!”孙武听了伍子胥的赞誉后说:“您的说法真是过奖了,实在担当不起,想我一个山野农夫,能有什么奇才呢?只不过是会开荒种田而已。”

过了一段日子,伍子胥再次拜访了孙武。由于有了前次的基础,谈话有了新的内容,彼此也消除了顾忌,因而越谈越投机。孙武起身把伍子胥让到了内室,谈话继续进行。伍子胥说:“我听说先生研究兵法,已经很久了,能否给予指教呢?”孙武很谦逊地说:“我不过为了减少些田野生活的寂寞,看一看先人打仗的事情,哪里能谈得上研究呢?你过奖了。”伍子胥见孙武有意推辞,并不着急,继续以更诚恳的态度说:“我身怀大仇,亡命吴国,不知晓未来是什么样呢。只是生就愿意结交天下豪杰,愿意听取贤士指教,先生能否满足我呢?”孙武见伍子胥确是以诚相待,假如再推辞,就过意不去了,于是和伍子胥谈了自己多年来研究军事战争的心得体会,并列举了很多战例,严密细致地剖析了成败原因。

通过这次交谈,伍子胥越发觉得,要想使吴国强盛起来,父兄之仇得以雪恨,非孙武不能。

在伍子胥的精诚感动下,孙武这位有着盖世奇才的军事家,最后走出山野田园,步入政坛,到吴国做了吴王的军师。

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吴国在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改观。吴王阖闾看到吴国现在兵多将广,人才济济,部队军纪严明,士气高昂,百姓丰衣足食,国库储备丰厚,以为已经具备了伐楚的条件,于是就召集群臣,说了自己的想法,征求大臣们的建议。伍子胥和其他大臣都认为,以现在吴国的军力、物力的强盛,兴兵伐楚,肯定一举成功,大获全胜。

群情激昂,摩拳擦掌,仿佛胜利在望。唯有孙武沉思不语,静坐一旁。

阖闾见状问道:“将军认为如何呢?”孙武起身答道:“大王同诸位所谈,固然不错,从吴国现在的实力看,是可以伐楚,如要取得战争的胜利,还要做到知己知彼。吴国尽管具备一定的实力,但还不足以能攻必克,战必胜。楚国自从杀了奸臣费无忌以后,民心安定,又连年粮食丰收,储备也一定十分充足。楚国的军队也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孙武精透地分析了吴楚双方的国情、民情、军情,最后说:“要想做到出师必胜,绝不能仅仅靠士气和勇猛,以及实战时的运气,一定在战术上有必胜把握。”

孙武以吴楚彼此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精辟透彻的进行分析,使阖闾同众臣都很佩服。

孙武说:“我以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设计使楚国的群臣之间发生矛盾,相互猜疑。坚固的堡垒,在内部较容易攻破,进而使楚国发生内乱。另外,也可以派一部军队,到楚国的边境地区,打一些小的战役。这样做一是使楚国受到骚扰,同时也可能向其他诸侯显示吴国的力量。”

公元前506年,吴楚两国发生了一场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孙武非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孙武针对楚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吴国的实力,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在粮草的准备同调兵遣将上,全都作了精心的安排。

楚国得知消息后,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楚王命沈尹戍全面分析了吴楚两国军队的情况,并预测开战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在全面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了克敌致胜的策略。

沈尹戍命手下大将囊瓦,率兵阵守汉水南面,主要控制战船,预防吴军偷袭。

自己率精兵两万,绕道吴军的后方,烧毁吴军战船,然后乘乱攻打吴军。战斗开始后,囊瓦迅速过江从正面向吴军发动进攻,这样一来,吴军就处在左右受敌,背水一战的不利境地。

沈尹戍根据已方所处的地势,所采用的这种战术,可以说是制胜良策,假如能实施,必能大败吴军。然而,孙武早已想到沈尹戍会这样做,就将计就计,等囊瓦发现已太晚了。在吴军的两面夹击下,楚军实在很难抵挡,死伤无数。楚军被打大败,吴军获得全胜。

十几年的戎马生涯,孙武为吴国的兴旺强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伐楚的战争中,更是功高盖世。战争结束后,吴王阖闾大宴君臣,论功行赏,封官进爵。阖闾征求众臣意见,谁的功劳最大,众臣一致以为首功非孙武莫属。众臣们推举,正合吴王心意所有受赏的将臣中,孙武的赏赐最丰厚的。

可是,出乎吴王阖闾的预料,孙武对于吴王给自己的封赏坚决不受,而后又提出辞呈要告老还乡,解甲归田。这样,众人全大惑不解。

功成名就,厚禄高官,不但能够耀祖光宗,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是许多人的毕生追求,孙武却把这些看得十分淡漠。那么,孙武所追求的是什么呢?

在给吴王阖闾的辞呈中,他说道:“臣本是乡野之人,承蒙大王厚爱,深感荣幸。

吴国的强大,征战的业绩,我只不过尽了一点作为臣子应尽的义务,高官厚禄,确实不敢领受,这些战功、政绩的取得,全是大王的功德!现在,我年事已高,要做的事情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继续留在大王身边,担心误了大事。请求大王恩准,让我回归田园,过清静平淡的生活。”

经过十几年的朝夕相处,孙武的为人同不贪功不争名的高贵品质,使阖闾很敬佩。现在,江山坐定,万象升平,阖闾确实不希望孙武此时离开,于是,派伍子胥前去劝说挽留。无奈孙武去意坚决,任凭伍子胥劝言说尽,终不能使孙武回心转意。孙武说:“你知晓我对功名官禄看得很淡,开始是您的诚意和友情感动了我,才来协助大王成就业绩,现在,这些都已经实现了,我又年老体衰,请为我在大王面前请罪,我将永远记住你的恩情。”

一代英豪,能够在功成名就后,不为官禄所动心,可以说是难能可贵。孙武除了对功名毫无追求外,还有其他原因。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看到了黑暗之处,政治斗争的阴险狡诈,血腥暴虐,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为了权欲,采用的手段,无所不用,手段的残忍,心肠的狠毒,更加骇人听闻;军事战争的大肆屠杀,连年战乱给天下百姓造成的灾难,这些无不使孙武思之难寐,思之痛心。

历史上有些采取大智若愚的办法来逃避官场的祸害。

阮孚,字遥期,他的叔祖阮籍、父亲阮咸全都是晋代“竹林七贤”中的人物。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的领袖,行为不拘礼教,言谈大多是深远莫测的高论,而从不评议当世的政事人物。史载,他曾一下子醉60多日,躲避司马昭要同他联姻的要求,力图避免卷入政治纷争。阮咸行为多仿效阮籍,行迹放任近乎荒诞,终日醉酒不醒。

晋元帝司马睿立国江左之后,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斗争就此起彼伏。阮孚置身于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企图超逸其外,常常在动乱的萌芽出现之前,为了保全性命,守护名节,就设法加以躲避。

由于阮孚是名士之后,司马睿在建国之后便征辟他为安东参军。阮孚仍旧按照他们先祖们的习惯行事,一天乱发蓬蓬,不修边幅,沉醉于杯中物之中,不把政事放在心上。司马睿死后,太子司马绍即位,历史上称作晋明帝。晋明帝对阮孚也很有重用之心,将他迁升为侍中;在平定王敦叛乱之后,又赐他南安县侯的爵位,转任吏部尚书,同时又兼领东海王师傅一职。这是司马氏皇族对他很为宠幸的表示,可是阮孚借口身体有病不去拜诏受命。晋明帝没有办法,就让他在家受诏任事。从晋元帝到晋明帝,阮孚同司马氏政权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太宁三年闰8月,晋明帝司马绍身患急病,东晋大臣丹阳尹温峤接到诏命,入廷承接明帝托孤的遗命。温峤路过阮孚门前,要他同行,但没有告诉他去哪儿。上车之后,温峤才对阮孚说:“明帝重病,江左政权危殆,需要群贤共同襄赞政务。你是众望所归的人,我特来请你一同去接受遗命。”阮孚听了之后,一言不说,只是要求下车。他一点也不顾及温峤执意相请的好意,下车后徒步走了回去。

晋明帝死后,由5岁的太子司马衍继位,史称晋成帝。晋成帝以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的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阳尹温峤等人共同辅政。但是由于护军将军庾亮是明帝庾后的哥哥、成帝的国舅,于是专擅朝政。尔后,东晋中央的权力更慢慢倾斜到了庾氏大族的手中。

晋成帝继位后,任命阮孚取代温峤为丹阳尹。丹阳尹是东晋京都的最高长官,一举一动关涉到东晋的中央大局,也关系到阮孚的身家性命,显然这是统治阶级权力斗争的漩涡所在。因此,深知政治拳击场厉害的阮孚,虽任此要职,但深感忧虑。

咸和二年10月,庾亮为了进一步集权中央,准备召拥有实力的苏峻入京,解除他的兵权。苏峻镇守历阳,势力很大,对庾亮专权很为不满。他串联镇守寿春的祖约,拒不奉召。东晋中央权臣欲谋集权中央,地方强将欲谋扩张势力,互不相让,剑拔弩张的形势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阮孚见此,预知祸乱将起,对其亲党说:“今江东政府尽管已历三代,但才10年左右,政权根基很不稳固。

今天,幼主在位,国运维艰,主政的庾亮年少,德和信都没有能取得社会的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