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45131100000004

第4章 四至六画(3)

《史记》汉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著。记事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前后共约三千年,成我国第一部通史。于史学首开纪传之体,内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百三十篇。保存了上古以至西汉最为丰赡的珍贵资料。于文学则为第一部以散文出之的史诗,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与人们的精神风貌。后世注释者有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北宋时开始把三家注分别列于正文之下,汇为一编。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有校点本。

《史通》 唐刘知几(661—721)撰。二十卷。论述史籍源流,体例,史官建置,旧史得失,提出史家应具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浦起龙《史通通释》标点本。

《史记·天官书》 西汉司马迁(约前145—?)撰。一卷。我国最早系统记述星官的著作,包括星、气、岁三部分内容。把星空分为五官,北极附近的星属于中官,二十八宿分属东官苍龙、南官朱雀、西官咸池(白虎)、北官玄武。所记星官计九十一个,包括五百多颗恒星,并模拟人类社会组织,用帝王、百官、人物、土地、建筑物、器物、动植物等命名。它把星空分为五大星区,是与《淮南子》以五星分配于东南西北中的五兽,把黄龙设在南宫旁边和《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把作为中央帝的黄帝夹在季夏之后、孟秋之前的思想相一致,奠定了我国星座划分的基础。司马迁将星座称星官,反映了他认为星座与人的职官一样,有尊卑之别。他将星空分为五官,显然与五行说相联系。见《史记》第二十七卷。

《尔雅》训诂著作。撰者不详。今本十九篇。非经一时一人之手,大体由汉初学者缀辑周秦诸书旧文,相递增补而成。今本甚有东汉人加入的东西。按词条义类分篇,共有释诂、释言、释训、释鸟、释兽、释畜等十九篇。解释词义、考证名词,为我国古代第—部词典。对后世影响颇大。学究本源,始必训诂,遂成“雅学”。常被用以解释儒家经义,至唐宋则成十三经之一。向以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本通行。有1983年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影印本。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撰。又名《白氏长庆集》、《白氏文集》、《白香山集》。白氏生前曾自编诗文成集,分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歌及文章。原书75卷,有元稹序。1979年中华书局据南宋绍兴七十一卷刻本为底本,参以宋明清诸本校勘标点,附有佚诗文二卷。及传记、年谱等资料。

《白香山集》唐白居易撰。七十一卷。又以编于穆宗长庆年间,故名《白氏长庆集》。原七十五卷,至宋亡佚四卷。作者自分其诗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第一类共一百七十首,二、三类各百首,第四类四百余首。计诗三十七卷,文三十四卷。其文为数不少,但难与诗比。《与元九书》一文,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论点,对后世文学反映生活干予生活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有《四部丛刊》本《白氏文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宋本影印,另把法人伯希和劫去的敦煌卷子和北京图书馆摄的胶卷一并印出。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最称完善。

《包拯集》原名《包孝肃奏议》。宋·包拯撰。十卷。本书为包拯门人张田所编,从应诏到求退,分30门,共171篇。包拯针对仁宗朝政治腐败、赋税沉重、边备废驰等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少改革意见和主张,在北宋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的强大改革潮流中,包拯是站在进步方面的积极的一员。因此,是集对了解和研究包拯及其时代,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原有清同治年间的省心阁刻本《宋包孝肃公奏议》10卷。今所见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的标点本使用起来较方便,而且此本又从《宋史》和《历代名臣奏议》中抄得奏议两篇,为张田编本所未载。

《汉书》东汉班固(32—92)撰,其中八表和《天文志》由班昭(约49—约120)和马续续完。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本书所记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间西汉二百三十年史事,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汉宫秋》全称《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元马致远(约1250—1324)撰。根据葛洪《西京杂记》,叙述昭君出塞的故事,加以改编、创作而成。结构宏伟,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丰满,突出揭露了汉元帝为首的封建官吏的昏庸腐朽。昭君出塞,途中投水而死,剧终以汉元帝思念昭君入梦,醒后闻孤雁哀鸣作结。有脉望馆校《古今名家杂剧》本,臧懋循《元曲选》本,顾曲斋刻本等。

《司马长卿集》 汉司马相如(前179—前117)撰。二卷。内收司马相如赋文。《子虚赋》与《上林赋》为其中的代表作,以夸张的笔法,绚丽的词彩描写王侯贵族的苑囿田猎之盛,表征汉代扩大进取向上的社会心理意绪。画面宏阔,想象丰富,结构完整,完成了汉赋体制的定型,为后世赋家创作的准绳。有《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司马文正公传家集》 北宋司马光(君实)撰。八十卷。其中赋一卷,诗十四卷,杂文五十六卷,题跋、疑孟、史剡共一卷,迂书一卷,壶格、策问、乐词共一卷,志三卷,碑、行状、墓表、哀辞共一卷,祭文一卷。此集可称司马光的全集,但由于为后人所辑,其平生所著亦有少数未收者。此集是研究司马光及北宋社会的极重要著作。有《培远堂全集》本。

《辽史》 元脱脱等撰。一百十六卷。至正三年(1343)四月开修,四年三月书成。记载辽朝包括西辽的史事。凡帝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主要以耶律俨《皇朝实录》、陈大任《辽史》和叶隆礼《契丹国志》为底本,兼采辽人之行状、家传、墓志、碑刻等。由于书成匆促,史料未及融会贯通,重复误谬甚多。初刻于至正六年,其后有元刻明印本,明南、北监本,清乾隆四年(1739)殿本,和集元板而成的百衲本等多种。近有中华书局1983年第二版校点本。

《老子》 即《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时人李耳所作。分为上、下篇,共五千言。《老子》以“道”作为整个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其特点是重母性、重柔弱,它反映了老子继承和发展了《归藏》首坤次乾的思想。道家学者解说自然之“道”是字宙万物之根由,并非物质实体,而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成为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全书从哲理、阴阳、内外丹、修身治国、易象术数等方面阐释教义。在观察社会动乱、自然变化时,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道藏》本。

《老残游记》 小说。清末刘鹗(1857—1909)撰,原署鸿都百炼生著。二十回。书以“老残”题名,暗喻清朝“棋局已残”,企图寻找一条“补残”之路,以挽清朝残破之局。批判名为清官实属酷吏的虐民行为,否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物心态。艺术成就较高。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绣像小说》连载未完。翌年在天津《日日新闻》重新发表,后出单行本。现在通行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校注本,后附续集六回。

《考工记》 先秦佚名撰。二卷。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齐国人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官书。分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六部分。对古代制车、兵器、乐器、练丝、染色、皮革加工等均有记述。对各种手工业技术的科学道理记述颇详,对城市规划、宫殿建筑、数学知识亦有涉猎。所记青铜冶炼“六齐”之说,切合合金配比规律,为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总结;对春秋时期以前手工业生产发展情况有较全面的反映;对各项手工业技术及其科学道理记述颇详。是研究先秦科技的重要文献,有《琳琅秘室丛书》本。

《西游记》 章回小说。明吴承恩(1500—1582)撰。二十卷,一百回。是书根据民间流传唐僧玄奘取经故事,采用有关话本、戏曲材料创作而成。前七回写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此后转而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降妖伏魔,历经艰险,终于取回真经。此书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一系列各具特征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真善美必然战胜假恶丑的真理。有明华阳洞主人校本及李卓吾评本二种。另有校、译、注、刻本、铅印本及抄本多种。

《西厢记》 又名《北西厢》,元王实甫撰。是用当时盛行在北中国的杂剧体裁写成的一种戏剧作品。全剧依据唐元稹所写《莺莺传》故事;在《董西厢》基础上改编创作而成。演述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在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封建礼教,二人私下结合。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丰满,文辞优美,语言清丽,是一部很好的韵文佳作。版本流传很多,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王季思的校注本。

《西山文集》 南宋真德秀撰。五十五卷。有《西山甲乙稿》、《对越甲乙稿》、《经筵讲义》、《端平庙议》、《翰林词草》、《四六献忠集》、《江东救荒录》、《清源杂志》、《星沙集志》等。是集所载诗赋而外,惟《对越甲乙稿》、《经筵讲义》、《翰林词草》三种自分类帙,其余序记等作,但依类次,不另分名目。有明万历二十六年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题《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五十一卷。

《西学东渐记》 清容闳(1828—1912)撰。原书用英文写成,是容氏的自传。书名《MyLife inChina and America》,直译为《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全书共二十二章,起自道光八年(1828),终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自述其赴美留学、参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活动。1909年由纽约亨利·霍尔特图书公司出版。后因徐凤石、恽铁樵二人节译为中文,改名为《西学东渐记》,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按旧译本校点重印,收入《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 亦称《西山文集》、《真文忠公文集》、《真西山先生集》等。是南宋真德秀的文论集。收录了真德秀的各种作品。有《四库全书》五十五卷本、《四部丛刊》五十一卷本、《丛书集成初编》八卷本等多种版本。

《列子》 一名《冲虚真经》或《冲虚至德真经》。哲学著作。相传战国列御寇撰。八篇。原书早佚,今本为晋张湛辑。全书贯穿“贵虚”思想,宣扬生死异同。既宣扬天道自会,天道自运,又宣扬死生自命,贫穷自时。多附会先秦诸子之名,而不忠实于诸子思想的原貌。既有汉代人的言论,又夹杂着两晋佛教思想、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疑为晋入托名伪作,不无道理。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扫叶山房排印本。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百子全书》本。

《百官箴》 南宋许月卿撰。六卷。该书仿扬雄《州箴》,分曹列职,各申规戒。书中有《序》。卷一有:《进百官箴表》、《百官箴序》、《百官箴次第》。卷二有:《百官箴缘起》、《百官指归》、《百官箴施用》及其“用韵”、“讳例”等,以追述箴言之演变及其发展过程,从卷三至卷六,列省卿四十九种官职,分别明其隶属,各申其规戒,颇详尽。从中突出反映出宋代官冗弊生之实况。实为宋代吏道学说中之新内容。收入《四库全书》。

《贞观政要》 政书。唐吴兢(670—749)撰。十卷,四十篇,共二百五十八章。记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徵等大臣的政治问答,诤谏事迹,以及政治上的设施等。为研究唐太宗和初唐政治的重要资料。本书历受唐以后各朝统治者的重视,被用为讲读教材。元代戈直又采录柳芳、欧阳修等二十二人的议论,附注于下,称“集论”。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校点本。

《吕氏春秋》 又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前235)门下宾客集体编撰。二十六卷。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是为杂家代表之作,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大乐》、《适音》等篇反映儒家思想,《贵生》等篇反映了道家思想;《高义》等篇反映了墨家思想;《决胜》《振乱》等篇反映了兵家思想;《上农》等篇反映了农家思想等等。全书保存了许多先秦旧说及古代史料。其书最早的注本为汉高诱所注。有《诸子集成》本,《四部丛刊》本等,1984年学林出版社出版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为较佳注本。

《竹斋集》元王冕(1287—1359)撰。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冕出身农家,屡试科举不中,失意回家,卖画为生。本集有诗无文,为其子王周所编;续集,兼载诗文;附录一卷。其孙女之子居敬辑编。其诗多写田园隐逸生活和当时社会的黑暗,风格俊逸遒劲。有四库全书本,清嘉庆三年刻本,邵武徐氏丛书本。

《朱子语类》 宋黎靖德编辑。一百四十卷。成书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辑录了九十七家所记载的朱熹关于四书、五经、哲学、宗教、治学方法及历史、政治、文学等方面的谈话记录。其中,记载朱熹六十岁以后言论的多达六十四家,详尽地保存了朱熹晚年的语录,对研究朱熹思想具有较高价值。有刘氏《传经堂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