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45131100000006

第6章 七至十画(1)

《杜工部集》唐杜甫撰。宋王洙编。二十卷。王洙广搜各家本,定千四百又五篇。凡古体三百九十九首,近体一千零六首。厘为十八卷。又别录赋笔杂著二十九篇为二卷。分近体、古体,编年排列。此集后又经王琪、丁修重新编订,于苏州镂版刊行,成为杜集最早定本。一九五七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发行。

《苏学士集》宋苏舜钦撰。十六卷。原由欧阳修编为十五卷,后人增至十六卷,诗、文各八卷。《四部丛刊》据清宋荦校定,徐悼复白华书较详刻本影印,附有校语。解放后又重排复校,定名为《苏舜钦集》,并附本传、诗话、年谱、序跋、题记和手迹等,搜罗详备。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本较为精瞻。

《苏曼殊全集》清末民初苏曼殊(1884—1918)撰。柳亚子编。包括诗集、译诗集、文集、书札集、杂著集、小说集、译小说集七种。诗多带惆怅感伤之情。早期亦有伤时忧国之作。小说有《断鸿零雁记》最为有名。小说多写爱情题材,描写细腻,文辞清丽。有上海北新书局本,精装一册。解放后出版其诗集、小说集多种。

《孝经》今文本郑玄注。古文本孔安国注,《隋书》谓乃刘炫伪作。唐玄宗依韦昭、王肃、虞翻、刘邵、刘炫、陆澄六家之说为注。郑注和伪孔注本皆废。宋邢昺作疏,称《孝经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

《李文公集》一名《李翱集》。唐李翱撰。凡十八卷,收翱诗文。其中《复性书》、《学可进》等篇集中反映其哲学思想。《正传》、《杂说》等反映其政治观点。《荐所知于徐州张僕射书》、《与陆惨书》等记述其生平。有《四部丛刊》本。

《李贺诗集》唐李贺(790—816)撰。叶葱奇用清汇解之《李长吉歌诗》本为主,参照他家之作,编订而成。一九五九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清王琦《汇解》,四卷,外集一卷,有《四部备要》本。原李贺手自编辑,四卷,收诗二百三十三首,至宋有外集一卷,以贺出生地为集名,谓《昌谷集》,宋代所传有五种版本,即京师本、蜀本、会稽姚氏本、宣城本、饱钦止家本。金刻本(实为蒙古本)因《四部丛刊》影印成为通行本。笺注本最早是吴正子笺注本。

《李义山文集》唐李商隐。(813—858)撰。清末朱鹤龄辑。五卷。原集久佚。朱鹤龄从《文苑英华》、《唐文粹》诸书汇集文章而成五卷:表一卷、状一卷、启一卷、书传碑铭箴赋杂著一卷、祭文一卷。题下均有鹤龄注解,抄本工整,藏于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据此旧抄本五卷影印行世。重印时又据徐树谷、徐炯笺注本加以补正附于后。清人有《李义山文集笺注》、《樊南文集详注》、《樊南文集补编》,可资参考。

《李义山诗集》唐李商隐(813—858)撰六卷。有明嘉靖二十九年毗陵蒋氏刻本,分类编纂。有明汲古阁《唐人八家诗》本,三卷。清人冯浩有《玉溪生诗集笺注》,前四卷编年诗,后二卷为不编年诗,附年谱及诸家诗话。《四部丛刊》影印蒋氏本行世。

《李卫公问对》亦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唐李问对》。旧题李靖传,一说唐末宋初之人集。凡三卷。记唐太宗与李靖有关军事问答言论九十八次,约一万零三百余字。大抵采贞观史事,附益《通典·兵典》而成。包括作战与训练等内容,对战争的攻守原则、阵形变化及指挥战术、军队教阅等问题有精僻论述。有《诸子萃览》、《武经汇解》等本。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李卫公问对校注》。

《李太白全集》唐李白(701—762)撰。原有《草堂集》十卷,久佚。宋曾巩在前人基础上编成三十六集,诗千零一篇,杂著六十五篇,成李集定本。此后版本较多,互有参差。至清王琦而成今三十六卷本。厘诗为三十卷,别以序志、碑、传、赠答、题咏、诗文、评语、年谱、外记为附录六卷。凡诗千零五十余首,文百零六篇。附录诗文等五百余首。琦注较为详赡,为李诗最完善之注本。又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对王注多有补正。

《严复集》清末严复(1854—1921)撰。近人王杖主编。五册:第一册、第二册,诗文;第三册,书信;第四册,按语;第五册,著译、日记、附录。该文集编选精当,考订严谨,较全面地反映了严复的思想面貌和学术成就。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吴子》兵书。战国吴起(?—前381)撰。二卷。吴起,卫国人,尝学于曾参,善用兵。所撰是书汉初尚有四十八篇,今仅存六篇十八条,三千余字。其篇名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主要思想谓治国治军当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为将所慎者五:理、备、果、戒、约。是研究吴起和战国史的重要资料。有《武经七书》、《百子全书》、《诸子集成》等本。

《吴文正公集》元吴澄(1249—1333)撰。其孙吴当编辑,原为一百卷,后经兵火焚毁散佚,今存四十九卷,卷首一卷,外集三卷。分为杂著、墓志、序记、题跋、诗词等。吴氏所学,以朱子为宗,杂以陆氏之学。其哲学观点,渊源于陆九渊,论著则主折衷朱、陆两派。认为“理”是“气”的主宰,“气”有清浊美恶,故人有“上圣”、“下愚”之分。当时北有许衡、南有吴澄,为南北学者之宗,吴氏为元一代名儒。有清乾隆五十一年万氏刻本。

《牡丹亭》传奇剧本。一名《还魂记》。明汤显祖(1550—1617)撰。《汤显祖集》已著录。此剧演述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歌颂反抗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精神。有明万历间玉茗堂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六十种曲》本,清雍正间芥子园刻本,民国初暖红室刻本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录。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徐朔方、杨笑梅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重印。

《何心隐集》明何心隐(1517—1579)撰。四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是书为何心隐的文集,反映作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要求讲学自由,希望建立一个公平理想社会的进步思想。初刻于明天启五年(1625),题为《何心隐爨桐集》。后由容肇祖将明本《爨桐集》与《梁夫山遗集》二书合校标点,于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始称今名。

《伯牙琴》元邓牧(1247—1306)撰。一卷。诗文原为六十多篇,因岁久散佚,至《四库全书》修纂时仅存二十四篇,并序、跋为二十六篇。自序说知音难遇,故托“伯牙鼓琴”的故事以为书名。集中《君道》、《吏道》、《二戒——学柳河东》诸篇,对封建统治、暴君酷吏进行了揭露和猛烈的抨击,而对人民的反抗斗争表示同情。他还描绘了一个理想王国,在那里有皇帝、官吏,但都是由民选出来为民办事的。这当然是他幻想的一种乌托邦社会。有《知不足斋丛书》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有张岂之、刘厚祜的点校本,是较好较全的本子。

《谷梁传》旧题战国时鲁人谷梁赤撰。十一卷。初仅口头流传,至西汉时,传其学人才写定成书。体裁近似《公羊传》。起迄年代与《春秋》相同,亦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春秋》书法,所谓“微言大义”,对当时统治阶级进行统治极为有利,同《公羊传》一样,立于学宫,列为必修之课。然对史事增补无多。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十三经注疏》等本。

《饮冰室合集》清末民初梁启超(1873—1929)撰。合《文集》十六册、《专集》二十四册,共四十册。梁氏思想以1898年划界,变法维新之前,追随康有为从事变法维新活动,主张和宣传变法思想的文章,主要收集在《文集》里,如《变法通议》《保国会演说辞》《知耻学会序》《上陈宝箴书》等。《文集》中也有小部散文、诗歌、小说传奇等,梁氏曾在创作中,做过些改良的尝试。其后期转为保皇尊孔的论著杂载在《文集》《专集》中,如《保教非所以尊孔》《自由书》《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大体收入《专集》。全书卷帙浩繁,内容广博,举凡社会、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科学各个方面,均有涉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四十册。

《饮冰室诗话》清末梁启超(1873—1929)撰。一卷。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兴起“诗界革命”,梁氏著是书鼓吹之。书中主要评论康有为、谭嗣同、黄遵宪、夏曾佑、蒋智由等人诗歌,尤其宣扬黄遵宪为诗界革命旗手。认为诗歌革命在内容而不在形式,“以旧风格含新意见,斯可以举革命之实”。梁氏之论对传统诗论冲击颇大。《饮冰室合集》收是书。有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简夷云校点单行本,收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辛稼轩诗文抄存》宋辛弃疾(1140—1207)撰,辛启泰原辑,邓广铭校补。清嘉庆中,法式善、辛启泰辑录散佚,汇编为《稼轩集抄存》。邓氏复据《历代名臣奏议》重为辑录,补其不足,剔除误收者,并于各诗文后附案语,标明校辑所本。凡奏议等文三十五篇,诗一百十余首。末附诸家酬赠诗文词及旧本稼轩集序跋文。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

《闲情偶寄》戏曲杂论。明末清初李渔(1611—1679)撰。十六卷。此书包括戏曲理论、烹饪、建筑、园林等各方面。其中戏曲理论部分,有词曲部和演习部。于戏曲理论提出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戒浮泛、忌填塞、审虚实等问题,所读戏曲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等艺术技术,不仅适用于戏曲,不少艺术原则也适用于其它文学样式。收入《笠翁一家言》,有康熙间刻本。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沧浪诗话》宋严羽撰。一卷。全书共五部分:首篇《诗辨》为全书主旨。其次《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一作考证)。后三篇亦多有可取。卷末附《答吴景仙书》。有明正德赵郡尹嗣忠校刊本,为现存最早版本。注本有长汀胡鉴注本,建德胡才甫《沧浪诗笺注》本。近人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吸收二胡注本之长,以嘉靖本为蓝本,加以校订,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宋书》纪传体史书。南朝梁沈约(441—513)撰。一百卷。叙事起于宋武帝迄于宋顺帝(420—479)六十年史事。《本纪》十卷、《列传》六十卷、《志》三十卷,无《表》。本书以资料繁富著称,除记事外,收入当时人的许多奏议,书札和文章。《州郡志》详记南方地区自三国以来的地理沿革,以及东晋以来侨置州郡分部情况和各州郡户口,《律历志》收录《景初历》、《元嘉历》、《大明历》全文,《乐志》收录许多汉魏乐府诗篇,均能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实际情况。但因草率成书,叙事又多忌讳,作者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对于改朝换代现象多有曲饰不实之处。又无《食货》《艺文》二志,亦为缺陷。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宋史》元脱脱等撰。四百九十六卷。记载自建隆元年(960)至祥兴二年(1279)三百一十九年的历史。计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卷。元世祖忽必烈曾诏修辽、金、宋三史,因对体例主张不同,长期未能成书。顺帝至正三年(1343)决定宋、辽、金各为一史,命丞相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为总裁官。至正五年成书。二十四史中宋史篇幅最多,列传达两干多人,诸志占全书三分之一。创立《道学传》,全书用道学观点作为论人议事的标准,因之常有不符史实的记载。记事详于北宋,略于南宋,理宗度宗以后尤缺。并有一人两传,有目无文,互相矛盾的缺点。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宋之问集》唐宋之间(?—710)撰。十卷。之间声名颇差,然其诗音韵谐调,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有《唐百家诗》本。

《宋教仁集》近世宋教仁(1882—1913)撰。不分卷,上下两册出版。作者是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是编所收为作者一生从政活动的光辉记录文字,包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政论文章,在集会上的演讲,其它如函电、信札、日记、文件、公告,译文等等,较全面地介绍和反映了一民主主义革命战士的一生,他为推翻清朝黑暗的封建统治,为了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为之奋斗,奔走,呼号,直至被袁世凯暗杀。是研究宋氏思想的重要资料。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六十万字。

《宋朝事实类苑》亦称《事实类苑》、《皇朝类苑》。杂史。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撰,六十三卷。少虞将诸家记录中有关宋太祖至宋神宗时期的朝野事迹,汇集一起,重新编撰成书。引书按内容分类,全部照抄原文,不加增损。对于研究文学、历史,特别是宋史有较大参考价值。有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词选》总集。清张惠言(1761—1802)编。二卷。选录唐、五代及宋四十四家词百十四首。其中唐有李白、温庭筠及无名氏三家词二十五首。五代有李璟、李煜、韦庄、牛峤、牛希济、欧阳炯、鹿虔谿八家词二十六首。宋凡三十三家词六十八首。选词以深美闳约为准,重寄托,尚比兴。集中评语,见解独到。集后有《附录》,为其门人郑善长编,选录当时词家张惠言、李兆洛等十二人词六十三首。有道光十年(1830)宛邻书屋刻本,中华书局1957年据《四部备要》纸型重印。

《词综》词集。清朱彝尊(1629—1683)辑。三十卷。补遗六卷。选录唐、宋、元词六百六十余家,二千三百余首。采集广泛,去取严谨,鉴别考证甚为精当。所选诸家,凡可考者,均立小传。后正昶续辑《词综补遗》二卷,又编《明词综》十二卷,《国朝词综》四十八卷,《国朝词综二集》八卷,合《词综》而成《历代词综》。其后又有黄燮清辑《国朝词综续编》二十四卷,丁绍仪辑《国朝词综补编》五十八卷,《续补》八卷。凡此皆祖朱氏《词综》。是书有康熙三十年裘抒楼刊本,《四部备要》本。1957年中华书局出版影印本。

《词林纪事》词话集。清张思岩辑。二十二卷。附录三卷。辑录唐宋以来四百二十二家词人的籍里、事迹、佚闻。录其词,考证评论附于词后,并作按语。论述颇精,征引甚富。书末附有张炎《乐府指迷》(即《词源》下卷)、陆行直《词旨》及许昂霄《词韵考略》三种。有涉园张氏刻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用上海杂志公司纸型重印,并参照张氏刻本校订。

《张曲江集》唐张九龄(678—740)撰。二十卷,其中颂、赞、赋一卷,诗四卷,文十五卷。诗语言质朴自然,文多有见识。清张世伟刻其集十二卷,题名《唐丞相曲江张文献公集》。明朱警辑《张九龄集》六卷。高叔嗣辑《张曲江集》二卷。《四部丛刊》以南海潘氏藏明成化本缩印。

《张承吉文集》唐张祜撰。十卷。多有佳句流诵于世。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据宋蜀刻本影印,共收诗468首。

《张文忠公全集》明张居正撰。四十八卷,奏疏十三卷,书牍十五卷,文集十一卷,诗六卷,女诫直解一卷,行实原序一卷,别辑附录一卷。此书凡四刊本:明刊本、邓刊本、陶刊本、爽刊本。明刊本四十六卷,爽刊本增至四十八卷,并变更编次。

《陆游集》宋陆游撰。原本分《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渭南文集》五十卷,逸稿二卷。《四部备要》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十八卷,并为《陆放翁全集》。1976年中华书局将《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合编为新校点本,即《陆游集》。

《陆士衡集》晋陆机(261—303)撰。十卷。赋四卷,诗三卷,文二卷,杂著一卷。其诗前期多抒国破家亡之慨,后期多诉人生离别之苦,情感真挚,动人肺腑。其四言诗、乐府、拟古诗,多模倣前人,词句工丽,间用排偶,为宋齐诗风导向,对近体律诗的形成有相当影响。所作《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他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因而“述先士之盛藻”,“论作文之利害”。《文赋》在许多方面阐释了文学创作规律方面的问题。其集有明汪士贤刊《汉魏六朝诸家文集》本。人民文学1958年出版齐鲁大学原印校订本。又有郝立权《陆士衡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