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让我用一个形象来说明人的本性开通或不开通的程度:——看吧!人类生活在地洞里,这个地洞有一个口朝向光亮,日光自洞口而入;人们自幼生活在这里,他们的腿和脖子被锁链拴着,不能移动,只能看见前面的东西,也无法转头后顾。他们的后上方有一堆火,远远地发出光亮,在火堆与囚徒之间有一隆起的道,你(克劳孔)如果看的话,会见到在长长的路上建起的矮墙,像是一个屏幕,木偶在它前面表演,影子映在它的上面。
克劳孔我仿佛看见了。
我说,你看见了吗?人们从墙上走过,有的携带器皿,有的拿着偶像,有的牵着木制或石制的动物。他们有的人说着话,有的人沉默不语。
你向我展示的是奇异的景象,他们是奇特的囚徒。
我答复说,他们像我们一样,只看见自己的影像和别人的影像,这些影像是火光照在山洞口对面的墙上造成的吗?他说,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他们的头不能移动,怎么能看见影像之外的其他东西呢?对象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的,那么,他们不仅仅可以看见其影像吗?他说,对。
如果他们能够彼此交谈,那么他们不是、可以假设,他们所谈及之物事实上在他们面前存在吗?非常正确。
进一步设想,囚徒听见来自山洞另一边的回声,那么,他们不会确认,过路者的声音就是过路的影像的声音吗?毫无疑问,他答道。
我说,对于他们而言,真理不过是影像而已。
肯定是这样。
现在再看一下,如果这些囚徒被释放,纠正自己的错误,那自然会有什么结果。首先,当他们中有人解放了,突然完全站起来,回顾四周,走了几步,看见光亮,极感不适;光使他十分痛苦,他看真实的光反不如以前看影像舒适,倘若这时有人告诉他,他以前所见的皆是虚幻的,而现在,他比较接近真正的存在,他的眼睛朝向比较真实的存在,他有比较清晰的所见,那么,他会怎样回答呢?你可以再设想,他的指导者又指出他们见过的物体,要他说出名字,他不是更加迷惑吗?他不是疑虑现在所见之物反不如过去所见其影像清楚吗?确实如此。
如果他被迫正视光,他的眼睛感到难受,便会避开他能够看见的视觉对象,那么,他会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比他所见的东西清楚吗?确实如此,他说。
再设想,假如他不情愿地被强拉高处,置于阳光的暴晒之下,他不会觉得痛苦和愤怒吗?他接近光时,他的眼睛会感到眩晕,完全不能看见他现在称为实在的东西。
他说,完全不是一时所见的东西。
他需要逐渐地习惯较高世界的光线。他先要看一下最清晰的影像?接着看一下人们和其他物体在水中的反射影像,然后再注视月光,星光和星月罗列之穹苍;他看夜里的天空和星星:不是比看白天的太阳或阳光要便利吗?确实如此。
最后,他将能够看太阳,不仅能够看水中自己的倒影,而且可以看见自己真实的样子,他将思考自己本身的情况。
确实如此。
然后,他将继而主张,太阳是他提出季节和年的根据,是可见世界中万事万物的保障,是他和他的伙伴习以为常的万事万物的原因,是这样吗?他说,确实如此,他首先看见太阳,然后思考自己。
当他们回想起自己过去的居住地、洞穴中的智慧和狱友时,你不认为他会庆幸自己的变化、不会怜悯他们吗?确实,他会这样。
如果他们曾习惯于,凡能敏捷地观看到往来的影像,并指出何者在先,何者在后,何者是一起来的,并由此而能够推断未来者,则可以得到奖励,你不认为,他会关心这种荣誉,或嫉妒得到奖赏的人吗?他不会同意荷马的说法:“宁为可怜的主人之可怜的奴才”吗?他不愿意以自己生活的方式思考吗?他说,对,我认为他宁愿受其他的苦,也不愿拥有这些错误观念,以这种悲惨方式生活。
我说,还可设想,这个人离开阳光,重新回到他原来的地方;他的眼睛肯定不能适应黑暗吗?他说,是的。
如果开始一场竞赛,他必须与未出过洞穴的囚徒一起,在他的视力尚微弱,他的眼睛没有稳定之前(要获得视力的新习惯,时间可能是很重要的),计算影像,他不是可笑的吗?他说,没有问题。
我说,亲爱的克劳孔,这完全是比喻,你现在可以把它加在以前的论点上;监狱是视觉的世界,火光是太阳,倘若你愿意按照我所表述的粗劣的信仰念——不论神认为是正确还是错误——把向上的旅行解释成灵魂上升到智慧的世界,那么,你不会误解我。但是,不论正确与否,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在知识的世界中,善的观念出现在一切观念的最后,只有经过艰难的努力才能认识;当人们认识到它时,它还被推测为美丽和正确的万事万物之普遍的创造者,是可见世界中光和光神之父,是智慧世界中理性和真理的直接源泉;这就是一个人在公共生活或私人生活中,要做出合乎理性的行为,他的眼睛必须凝视的力量。
他说,我能够理解你的看法,我也同意你的意见。
我说,此外,你不必担心,得到这种极乐看法的那些人会不愿意屈尊于人的事务,因为他们的灵魂正在赶紧进入他们愿意居住的较高的世界,如果我们的比喻是正确的话,他们愿望是非常自然的。
摘自(古希腊)柏拉图《国家》Ⅶ,514A
人际关系的建立,抱着“相安无事”的态度和人交往是无济于事的,需要讲究一点处事待物的艺术,这时,一个人的性格就可能显示出其存在的作用。然而,归根结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要有一颗善于理解他人的心。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与联系的关系中,有的人能够体会别人的心意,也善于洞察对方真正的需要与感情,并且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适度的行为。因此,这种人是不会不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反之,有的人只是关心自己的地位与安全,只想引人注意和影响别人,以致与别人交往时不能倾听别人的意见,甚至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别人,这种人是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至于依靠金钱、权势、地位或阿谀奉承,纵有卓越才能,也不会奏效——绝对不会建立一种同别人心心相印的人际关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组织中高层的领导人物,反而不如中层干部或一般管理人员更容易建立较理想的广泛的人际关系。
摘自(日本)铃木健二《人际关系趣谈》第10页
人应具有预知未来的新眼光。传说,以前兔子是住在月球上的,而今已进化到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了。如果一点不和社会接触,就一定会因社会的重大进步而吃惊。在这样的时期要具备预知未来的精神,就需要具备超越现代发展速度的时代感。虽然我们对未来的描绘还很不准确,但是具有用全球观点展望未来的新眼光,对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是必需的。任何计划都毫无道理地按常规去办,而想要改变现有的一套,就会发生意外的错误。应该放眼未来,更扎实地认识眼前事实。
摘自(日本)赤根祥一《如何唤起干劲——著名企业家之言》第33页
这样一来,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但同时又是由文化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出生在过着共同生活的某个特定的社会集团(例如民族)之中,出生在那个集团于共同生活中所历史地形成起来的某种特定的传统文化之中。并依靠学习获得这种特定的文化,直到各自成为真正的那样意义上的人,直到成为那种文化的新的责任承担者,同时把那种文化传达给下一代。这就是被称之为“传承”或“传统”的事情。将它有意识地去实行,则成为所谓的“教育”事业。动物的习性依靠遗传被传下来,但人性却不能依靠遗传被传下来,它只能无意识地或有意识地依靠文化的社会的传承而被传下来。拉尔夫·林托恩把文化叫作“社会的遗传”,也是从这种观点出发的。人类就是这样依靠文化而形成的。它依靠从那里诞生的作为母胎的特定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它的基本感受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也可以从这种情况上看出,例如,即使我们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学,也与学习、掌握工具和技术不同,怎么也不可能像本国语言那样运用自如,也不可能像本国文学那样进行欣赏玩味。
摘自(日本)古田光《文化论的哲学课题》选自《东方哲学研究》总第9期
社会化和个人化的问题,不应按常规在“不是……就是……”(Entweder——oder)的关系中进行把握,必须视作“不仅……而且……”(Sowohl——als)的关系作出解答。我们不可无视如下的历史事实;在集权主义精神几达巅峰的中世镰仓时代的武士生活中,人们的自我意识反而强烈到史无前例的程度;而在个人主义精神登峰造极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里,“预定和谐”及自然契约的学识盛极一时,社会福利与公共事业应运而生。
摘自(日本)石田一良《文化史学:理论与方法》第2章第69页
一个社会是由许多年龄和思想意识都不相同的人组成的,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老年人。这部分人思想比较守旧,对于他们习惯了的东西,就会认为是舒适和方便的,不愿意从旧的框框套套里退出来。换句话说,老年人不愿让风俗随着变化了的环境而变化,不愿让风俗跟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里因为他们对旧的风俗已经习惯了,走老路的积习难改。他们除了已经习惯的旧东西外,对其他东西一概不予理会。对于这些人,很难使他们从旧习惯里抽身出来。这类人不光包括老年人。其他年纪的人也有,他们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中年人。这部分人思想开放,提倡对落后于时代的旧风俗进行改革,使之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他们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方面他们主张保持旧风俗的主要特征,不使它丧失;另一方面又主张对旧风俗进行改造,使之面目一新,能够适应新的环境。
3.年青人。这又是一类思想开放的人,但比较激进。他们认为无论哪种旧风俗,如果太旧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继续让其保存下去,将会阻碍社会进步,无论怎样对它进行改革都不行,因为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有害的,只有将它彻底抛弃。这一部分人是激进派。
这三部分人是根据年龄和思想状况来划分的,但也有些人是例外。有的人年纪大了,但思想并不守旧;有的中年人年纪不大,思想却很保守;有的年青人思想和年龄不相称,小小年纪就老气横秋。
摘自(泰国)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国的风俗》
社会价值指社会所期望的、能够给集体带来幸福、繁荣和福利的东西。这里所说的社会价值,很难通过价格计算出来,比如说勇敢、勤劳、诚实、平安、知识、学问等等,都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至于这些东西社会价值的大小,则决定于社会的意识观念。而这种意识观念,各个社会亦是不同的。
社会价值是促使风俗充分发挥其效益的一种力量。社会价值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社会和不同时代的人,对社会价值都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社会同一时代的个人与个人之间,对什么东西是应该期望的,什么东西是不应该期望的,也有不尽相同的看法。正如俗话所说:“同一棵树有不同的枝,同胞兄弟有不同的心。”
人们对于社会价值的理解,决定于生活在那个社会里的人们的社会意识。
摘自(泰国)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国的风俗》
所谓社会,照人类学的看法就是人。起码是两个以上的人,有一个固定的生活地点,经过相当长一段时期,各自进行自我改造,融洽相处,而形成的一个整体。他们对各种事物有一种大体相似的看法,并自认为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中有明确的地位和起着一定的作用。比如说,在家庭这个社会单位里,丈夫、妻子、子女,各自都有明确的地位和起着一定的作用。家庭就是一个人数最少的社会。
摘自(泰)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国的风俗》
一个人只要拥有明确的使命感,他所做的不论什么事,就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目标,以国家或团体为重。他工作时也会更热忱和投入,结果自然会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满足感。也会有所回报。
摘自(新加坡)杨胜德语录(见新加坡《联合早报》1989年9月l日)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着的。世上的万物都有自己的利益,又都有着相互的利害关系。太阳和月亮的存在是为了它们自身周而复始的升起、落下,河流的存在是为着它们自身的奔流不息,飞禽走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才觅食争斗。人与人之间有着各自的利益,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丈夫和妻子相互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私有物,不容他人侵犯。世界上的万物都为自身利益而生存着,存在着。
如果只看到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自私自利的,因而惧怕它们,躲开它们,这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万物之中也蕴含着自身的利益。
摘自(尼泊尔)理拉·特兹·塔巴《一个女人和苦行僧们》第126页
人类是一个社会生活群体,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这个群体,一旦离开,他就难以生存,无法满足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相互友爱,但是,偏见会使一个人脱离群体,失去帮助、合作和友爱。
摘自(巴基斯坦)I.A.T.赛义德《赛义德文选》1《传统与风俗》
那些热爱生活和热爱人类的无名者,比起勇士和征战者更应受到尊敬和赞扬。
摘自(巴基斯坦)拉迪夫·卡西米里《番红花》第13章第149页
一个坚定、勤奋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领会精义,铭记于心,依法行动,也便成为聪明睿智的能人。
如果追随低能愚昧、不明事义而妒忌心重的人,他就不可能领悟正法,驱除疑惑,而只能走向死亡。
正如一个落水者,他自己只能在汹涌奔腾的河水中随波沉浮,怎么还能帮助别人渡过河去呢?
同样,一个人不明了正法,又不请教学问渊博的人,他自己都一窍不通,没有驱除疑惑,怎能教诲别人?
正如登上一条备有浆和舵的坚固的船,他技术高明,经验丰富,能载运其他许多人过河。
同样,一个精通知识、自我完美、思想坚定的人,他能教会其他专心致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