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思想工作
45172600000005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3)

又称“寓教育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是组织、引导教育对象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一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的锻炼和教育,有利于人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对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认识转化为自己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实践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对青少年一代尤其必要。实践教育的领域十分宽广,除参加本职工作的实践外,还包括参加经济生活实践、政治生活实践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它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劳动竞赛、评比、读书、演讲、学习先进人物、开展文体活动及调查、参观、访问、旅游等等。开展实践教育,必须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特点。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各种活动之中。

陶冶教育

一种以逐步渗透、潜移默化为主要特征的道德教育方法。它是指使受教育者处于充满爱或美的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中,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地接受教育。运用这种教育方法,教育者并不作繁琐的说教,主要是发挥各种积极的教育诱因的作用。陶冶教育的主导性诱因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和以身作则。此外,环境、气氛、作风、传统,受教育者集体对受教育者个人的关心爱护,受教育者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等,也是陶冶教育的诱因。陶冶教育的效果决定于陶冶诱因本身的质量。进行陶冶教育。除重视对被教育者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及本身的率先垂范外,多采用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环境美育等方法,以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觉悟。

管理教育

一种寓教育于管理之中的教育方法。是运用一定的组织原则、纪律或行政措施,来约束、规范和协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工作作风的方法。主要通过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实现。政府各部门、各机关、工厂、学校、人民团体,都具有特定的一定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和纪律。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并实现对经济、行政、人事等的管理。搞好管理教育,必须把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用思想教育启发人们接受管理的自觉性,用管理巩固思想教育的成果;把严与宽结合起来,要宽严相济,严而不“死”,宽而不“乱”,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管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法。

养成教育

组织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参与各种经常性的实际活动,使人们逐渐形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养成教育有以下几种具体方式:①在具体工作任务中锻炼养成。如经常组织人们参加艰苦的劳动,在实践中体验和坚定劳动观点,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等。②按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养成锻炼。就是要求人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养成遵守组织纪律和生产操作程序的好习惯。③按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养成锻炼。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去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养成好的道德习惯。进行养成教育,一定要坚持严格要求。要求不严,实际上就不会有什么锻炼,就没有好的养成。还要坚持监督和检查,因为思想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时紧时松,一曝十寒,是不能培养出人们的良好思想行为和习惯的。

制度教育

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方法。制度是由国家机关或某一部门、某一单位制定的,要求有关人员在某类事项上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它对人们的行为不仅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同时还是判断人们行为正确与否的起码标准。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有效地约束被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使之符合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种具体要求。在运用制度教育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是:①要使制度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符合实际情况,并切实可行。②制度应明确、具体,以便于人们记忆和掌握。③制度不应过于繁琐,否则,会使人谨小慎微,难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④制度约束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不能搞制度约束万能论。

榜样教育

又称“典型示范教育”。是通过典型示范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一种思想教育方法。其特点是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教育,用人民群众中的先进榜样或典型事迹教育人们,使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它是党的一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疗法。运用榜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树立的榜样要有过得硬的事迹,是真正来自群众,得到群众拥护的典型。

②榜样树立起来后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宣传必须实事求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决不能为了某种需要而弄虚作假,随意拔高。③在榜样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首先向榜样学习,率先垂范。④榜样教育要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思想实际相结合,真正找出与榜样的差距,提高向榜样学习的效果。

激励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依据客体的不同需要。施加相应的影响手段,以达到调动和发挥客体潜能的教育方法。激励方法的主要特点是:①客观性。激励方法是以人的需要为客观依据的。

人的需要通常以愿望、意向、动机、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激励方法正是通过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来挖掘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②针对性。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激励目的、激励范围、激励方式,都是根据激励对象的某种需要的“内在缺乏”而有的放矢进行的。激励方法由于注重人们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就能避免那种空洞无物的说教,从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③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激励的强度难以适度地把握,难以达到多方的需求;其二,是指人的需要内容和满足需要的方式,总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是绝对的,单纯依靠激励方法是不够的。需要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常用的激励方法有政策激励、目标激励、民主激励、压力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感情激励,等等。

政策激励

通过制定和落实政策,来调动思想工作对象积极因素的激励方法之一。在社会生活中,政策是调节人的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政策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是否证确。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和扭曲。都会影响和削弱人的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政策按其不同的作用范围,可分为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两大类。宏观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目标或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有的称作总政策。微观政策是指各级政府或部门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总政策而制定的具体政策和工作条例。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政策激励既包括宏观政策,也包括微观政策;大量的经常性的政策激励主要是微观政策激励。

政策激励的具体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熟悉政策,把握住每项政策的基本精神,向群众进行深入的宣传和解释;维护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发挥政策的威力,对干扰、破坏政策的行为,要协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目标激励

通过设置科学的目标,来激发和调动思想工作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原是行为科学中的一个范畴,近些年来,被移植和借鉴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目标是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所追求的对象或想要达到的境地。运用目标激励应注意的问题是:①要确立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理想目标。要注意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结合、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结合、自愿目标与非自愿目标的结合。②正确把握思想工作对象对目标的接受和确认程度。经过努力难以实现的高目标和无需努力即可实现的低目标,均无激励作用。

③加强引导,克服外部消极因素对目标的干扰作用,确保目标的实现。

民主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