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风险分类控制是银行、信用社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审慎性原则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定期对贷款资产进行审查,并将其结果分门别类进行管理,是银行、信用社强化贷款资产风险控制、提高贷款资产质量与效益的内在要求。本章试就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的概念、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原则、贷款风险分类的依据与标准、贷款风险分类的意义与程序、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方法和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第一节 贷款风险分类概述
贷款风险分类是农村信用社贷款资产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工作,而贷款资产风险分类控制,则是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诸控制方法中的重要方面。
一、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概念
为了便于理解,在研讨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控制之前,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叫贷款风险分类。
贷款风险分类的概念可以界定为:金融机构的信贷分析、管理人员,或金融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并运用最佳判断,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作出评价,并把结果划分为若干类别的过程。贷款风险分类既包括分类过程,也包括分类结果。而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概念,则是否可以理解为: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局,为了防止贷款风险的进一步恶化,而对贷款风险在分类的基础上实行的有效控制。
从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概念中可以看出,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首先贷款风险控制的主体,是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其次贷款风险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贷款风险的进一步恶化。为什么说是进一步的恶化呢?这是因为贷款风险自贷款发放之初便相伴而生了,并且这种风险往往总是处于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应该是为了防止贷款风险的进一步恶化。其三,贷款风险控制的基础,是贷款风险的分类。最后贷款风险分类控制,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
二、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原则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原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8]151号)即《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规定,“应遵循内部控制的原则”“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要对贷款分类制度的执行、贷款分类的结果承担责任”。
中国人民银行之所以将“内部控制”作为贷款风险分类的基本原则,那是因为,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贷款风险程度的分类结果,直接涉及其商业秘密。尤其是在贷款风险分类中,如果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占比过高,对内不仅直接影响到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动摇内部员工的工作信心;对外,最容易引发投资人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危机,进而动摇投资人的投资信心。贷款风险分类,作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贷款风险的一种控制手段,本身并没有什么;但是作为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商业秘密一旦泄露,就难免会引起一些误解,进而形成某种误导。所以,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应实行“内部控制”的原则。
三、贷款风险分类的依据与标准
(一)贷款风险分类的依据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的分类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另一个则是借款人及担保人的偿债能力。由于借款人与担保人的偿债能力在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的不同,就可能导致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不同。具体来说,就是把贷款依据其风险程度的不同,依次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
(二)贷款风险分类标准
1.正常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的状况无懈可击,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的本息偿还会发生任何问题。
2.关注类贷款:是指借款的本息偿还正常,但发生了一些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如果这些不利因素继续下去,则有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所以对这类贷款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必要的监控。这类贷款的损失率一般不超过5%。逾期在90天至180天的贷款,至少要被划分为关注类。
3.次级类贷款:是指借款人仅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业已无法偿还贷款本息,而不得不通过重新融资或拆借来归还贷款。贷款本息损失的概率在30%~50%之间。从期限上考察,逾期在181-360天的贷款,至少应列入次级类贷款。
4.可疑类贷款:是指其不仅具备次级类贷款的所有症候,而且风险不断恶化,程度更为严重。如果是抵押担保贷款,即使履行了抵押担保,贷款本息也注定要发生损失。只是由于此类贷款正在重组等原因,对损失的程度尚难以确定,故划分为可疑类。一般而言,这类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从期限管理角度上看,逾期在361天至720天的贷款,至少应被划分为可疑类贷款。
5.损失类贷款:是指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或履行什么样的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或者通过抵押物拍卖、变卖等,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已经微乎其微,已经没有意义将其作为金融资产保留在账面上。一般来说,这类贷款损失的概率在95%~100%。贷款逾期在720天以上的,肯定要被划分为损失类贷款。此类贷款,应在履行必要的法定程序和有关手续之后,立即予以冲销。
以上只不过是依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对贷款风险分类做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不同档次风险贷款的分类标准。如果非要把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下个定义不可的话,是否可以把以上五类贷款的概念分别定义为:
1.正常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2.关注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业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4.可疑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部分损失。
5.损失贷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贷款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四、新旧贷款风险分类方法之比较
关于贷款风险的分类,我国农村信用社自1988年起一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将其贷款资产依次分别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贷款。其中后三类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亦称“一逾两呆”贷款。此种贷款分类方法,主要依据的是贷款的期限及其逾期的时间长度。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规定项下的贷款分类方法,其主要的依据,是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与可能性,辅助以贷款逾期程度,其实质就是依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分类。如果以现行的贷款分类方法与传统的贷款分类方法做比较,不难看出各具优缺点。
(一)两种分类方法的不同优点
传统的贷款分类方法是以贷款的逾期期限为标准而进行的分类,因而具有视觉直观,便于被人们认知与在实践中操作;而现行的贷款分类方法,是以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辅以借款期限等条件。所以其具有反映贷款风险实质性的特点。如果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表述,传统的贷款分类方法看重的是贷款的形式管理;而现行的“五级分类法”倚重的则是实质性的质量管理。因此现行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较之于传统的“期限”分类法更为科学。同时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将传统的静态分类方法转化为动态的分类方法,使贷款风险监控手段前移。
(二)两种分类方法的不同缺憾
1.传统贷款分类方法的缺憾
主要有三:一是对贷款资产质量的识别滞后。其正常贷款一般以未到期为界。但是从实践角度来看,未到期贷款不一定都正常,未到期贷款也有事实上丧失偿债能力的。尤其是部分中长期贷款,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无时不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恰恰某些时候金融机构对其正常贷款的管理比较松懈。这就很不利于及早发现和防范贷款风险。二是传统的分类方法,标准宽严不一,不利于衡量贷款的真实质量。其中如逾期贷款的标准过严。只要其贷款逾期1天,就算不良;而国际惯例,一般逾期90天以上的才划分为不良贷款。同时“两呆”的定义作为不良贷款又过宽。逾期两年以上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活动停止、项目关停的方划分为呆滞。按照国际惯例和审慎性会计准则,此类贷款中至少包含了一部分损失贷款。至于呆账贷款,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应该注销而未注销的历史遗留。然而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的呆滞、呆账贷款,还能人为地结收贷款利息。三是传统的分类方法为静态的分类方法。它是以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监测台账或信贷资产监测表为基础而进行的分类。所以其表现必然为静态的分类。
2.现行“五级分类法”的缺憾
现行“五级分类法”的主要缺憾有三:一是分类信息多样化;二是分类标准模糊化;三是操作程序复杂化等,为实际贷款风险分类操作造成了很大难度,且分类结果并非十分准确(有关内容将在此后有关章节阐述)。
第二节 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意义与控制方法
根据2003年10月17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的通知》,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为2003年第四季度;第二阶段为试点阶段,时间为2004年;第三阶段为全面推行阶段,时间为2005年。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在即,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意义是什么?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程序有哪些?对农村信用社“五类”贷款风险怎样实施控制?本节则给以相应的回答。
一、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重大意义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贷款资产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先进经验,在总结与结合我国金融机构先期贷款分类工作实践基础上而实施的比较先进、比较科学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它对于指导我国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管理与控制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是充分反映贷款特性的需要。首先贷款本身具有内在的风险性。在正常情况下,存款到期要支付,而存款支付的前提是金融机构应有足额的支付准备。这种准备,除存款的持续增长外,就是贷款到期能及时归流。实事上,金融机构有相当部分到期贷款并不一定能够全部收回。这也是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特质性所决定的。正是由于贷款从发放之日起,其倒账风险便伴随而来,所以也就成就了贷款风险的存在。遗憾的是,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原有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不能完全反映贷款的真实价值,或者说是贷款的内在风险。其次,在金融法律实行严厉管制的金融制度下,贷款利率难以反映贷款的实际价格。只要利率反映不了实际价值,那么金融机构因应贷款风险的亏损就无法得以弥补。其三,贷款信息的不对称性。借款人比金融机构更了解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财务状况及其还款意念,并且在诚信失却的环境中大多数也不愿意将实情如实告诉贷款人;事实上,金融机构也不可能消除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但是可以通过贷款风险分类和加强不同类型贷款风险的有效监控来弱化和减少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危害。
第二,贷款风险分类调控,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需要。换言之,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有利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鉴于金融机构贷款的自身特性,也即与生俱来的风险性,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要在风险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坚持实行稳健经营的营销战略。而稳健经营的前提条件,就是不仅要化解已经发生和形成的风险,还要及早地识别和弥补那些确实存在但尚未实现的风险,即潜在风险。由于我国金融机构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实行的是按期限划分的“一逾两呆”分类法,这种“马后炮”式的事后监督的管理方法,随着改革的不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0后中国金融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其不适应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管理需要的局限性业已明确显现。另外,东亚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也表明,科学、合理的贷款风险分类法,是我国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贷款风险分类管理,不仅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早发现和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而且还有利于金融机构及早发现其在信贷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其信贷管理水平。
第三,贷款风险分类,是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强化金融监管的需要。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行有效监督,必须有能力通过非现场检查手段,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监控,并通过现场检查,独立地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作出评估,而这些都离不开贷款分类标准和风险的科学分类。除此,金融机构监管当局还要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程序管理与控制和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是否连贯、可靠等作出评价。失去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金融监管当局关于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其流动性的监控等,均失去了必须的基础。
二、贷款风险分类的程序
(一)阅读信贷档案与填写《信贷状况报告表》
1.阅读信贷档案
信贷档案是贷款人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真实记录。对还款可能性进行评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信贷档案。要全面地掌握影响贷款偿还的因素,使分类的理由充分,结果准确,就必须阅读信贷档案。可以说贷款分类对贷款档案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没有信贷档案,就无法准确地为贷款分类。
2.信贷状况报告表
在检查中,一般采用《信贷状况报告表》的形式汇集和浓缩、检查发现和分析各种信息,将信贷档案中的重要信息与分析、数据、比率以及各种相当的资料,分别记录在《信贷状况报告表》上。《信贷状况报告表》是贷款分类的操作工具。
(二)审查贷款基本情况
信贷人员在了解、检查贷款档案和《信贷状况报告表》之后,接下来是对贷款进行分类,首先要考虑贷款的基本情况,检查人员应了解贷款的目的、还款来源、资产周转期和还款记录。
1.贷款目的
借款合同的最初用途与贷款的实际用途是否一致,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因为贷款一旦被挪用,就意味着产生更大的风险。如借款人申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不是用于短期资金周转,而是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短贷长用,还款周期加大,贷款偿还就很可能出现拖延。
2.还款来源
贷款时合同约定的还款来源是什么?目前偿还贷款的来源是什么?二者是否一致?这是信贷分析和检查人员阅读信贷档案后必须弄清的问题。
通常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不外乎现金流量、资产转换、资产销售、抵押品清偿、重新筹资及其担保人偿还等。由于这几种来源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同,成本费用不同,风险程度也不同。而通过正常经营所获得的资金是偿还债务最具有保障的来源。依靠担保抵押和重新筹资,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和成本较高,风险也就较大。因此在分类中,检查人员应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来源是否合理,风险程度是高是低等。
由于贷款所支持的项目或生产经营活动从投入到产出及收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又存在着很多变数,所以一般变数越多,贷款面临的风险就越大。检查人员可以通过观测贷款是否具有以下三个预警信号来判断还款来源是否存在风险,即:①贷款目的与借款人原定计划不同;②与贷款目的不一致的偿付来源;③与借款人主营业务无关的贷款目的或偿付来源。
3.资产转移周期
要确认和判断贷款的偿还来源主要是来自上述那个渠道,是现金流量,还是资产的出售;是抵押品的清偿,还是由担保人偿还,而且偿还的可能性有多大,这就需要了解资产转换周期。
资产转换周期,是贷款资金由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资产转换周期的循环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经营循环,由生产、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日常经营活动组成,即通常所说的供、产、销的过程,资金投入在一个经营周期内以销售形式转换成现金;另一种为资本性循环,借款人投入资金用于机器设备或购入其他资产,以扩大生产,然后通过折旧方式在借款人多个经营周期内收回资金。
了解借款人资产转换周期的意义在于:首先,资产转换周期的长短是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的主要依据;其次,资产转换周期的内容,也为贷款目的和还款来源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因此一家管理有方的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的过程中,往往非常重视对贷款投向的资产转换周期的研究。检查人员在稽核中,也应对资产转换周期以及被查社在贷款审批中是否重视资产转换周期给予关注。
4.还款记录
还款记录对贷款分类的确定,具有特殊作用。一方面还款记录直截了当表明其贷款是正常还本付息,还是发生过严重拖欠或被部分注销;贷款是否经历过重组;本息逾期的时间;是否已挂账停息以及应收未收利息累计额。这些信息使之在一开始就很容易地判断这笔贷款是否有分类的必要。另一方面还款记录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因为一个人的还款意愿往往不可以直接观察,只能从历史记录的事实中推断。
(三)确定还款的可能性
贷款分类标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贷款归还的可能性。在评估贷款归还的可能性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财务、非财务、现金流量与信用支持这四个方面。
1.财务分析
贷款风险分类中的财务分析,是指贷款人对借款人财务报表中有关数据资料所进行的确认、比较、研究和分析,借以掌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预测借款人未来发展趋势,为作出正确的贷款分类提供依据。对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分析是贷款分类中财务分析的核心,而由于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并不是孤立的,它和借款人的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资本结构和现金流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贷款分析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内容。一般使用财务比率指标来综合反映借款人的财务状况。
2.现金流量分析
借款人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还款能力的主要标志,是借款人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因此,信贷分析和检查人员首先要根据借款人的即期现金流量,并与同期要偿还的对外债务进行比较,看当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到期债务。
考察现金流量时,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首先,要分析现金(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以及3个月以内的债券投资)从何而来,取得了多少现金;其次,要分析本期支出了多少现金,现金流向何处;最后,要分析净现金流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全部现金流量来源和运用的分析,可以揭示借款人的财务健康状况以及还款能力。
3.评估抵押品的担保
在对借款人现金流量和财务分析之后,对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和还款能力有了明确的认识。但是,当借款人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借款人不能按照借款合同履行债务时,借款人的信用支持就为贷款的偿还提供了第二还款保证。因此,为了降低贷款风险程度,贷款人应尽可能对其发放的贷款,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
对于保证分析,主要分析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和履约意愿,即保证人是否有财务实力偿还其所有负债,是否愿意履行其义务。
对于抵押(质押)的分析,主要是分析抵押物(质物)的法律效力和价值,即贷款人是否依法取得抵押权(质权)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抵押物(质物)的价值是否能够保证贷款本息的全部偿还。
如果必须通过担保来获得还款来源,只要抵押物可变现净值超过未偿还的贷款本息,或保证人有履行保证的意愿和财务实力,都应将该项贷款归入“次级”类。如果以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贷款本息仍然无法足额偿还,以至会发生一部分损失,贷款应归为“可疑”类。
当贷款归为“可疑”类时,贷款人也许正在处理抵押物的留置权,或寻求新的抵押物,可能会有利于贷款的归还。但在情况确定时,如果还款的可能性很大,贷款可归为“次级”类,如果还款前景恶化,贷款就应归为“损失”类。
4.非财务分析
非财务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自然及社会因素以及金融机构的贷款管理等因素。这些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可能性产生影响,检查人员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来发现非财务因素的存在并分析其影响程度,借此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作出更加全面、客观的预测和动态评估,进而对贷款作出分类。
5.综合分析
在进行上述定性和定量分析之后,还要对影响还款可能性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对借款人过去的经营业绩、现在的财务状况、现有潜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经营状况进行归纳汇总,并将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填写在《信贷状况报告表》的有关栏目内,作为检查人员对贷款质量进行判断的依据。
(四)确定贷款分类结果
根据上述还款可能性的分析,检查人员根据《信贷状况报告表》有关栏目内容的分析和判断结果,对照贷款风险分类的定义、特征,确定分类结果。各类贷款的分类特征。
在最后作出判断时,关键是抓住每个类别的核心定义,因为它集中体现了每个类别的还款保证程度。
1.正常类贷款的偿还有充分把握,不会有损失;关注类贷款的偿还也没有问题,但是存在潜在的缺陷,继续存在下去将影响贷款的偿还,次级类贷款的缺陷已经明显,正常经营收入不足于保证还款,需要诉诸抵押担保,甚至有损失的可能;可疑类贷款即使执行抵押担保也肯定会发生一定的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还不能确定;损失类贷款,即大部分或全部发生损失。
2.关注类贷款的划分,要抓住“潜在缺陷”这一内在特征。如果一笔贷款仅仅是贷款信息或信贷档案存在缺陷,并且这一缺陷对贷款偿还不构成实质影响,贷款不能归为关注类。只有当贷款的风险增大到一定程度,产生了潜在的缺陷,才能归为关注类。如以应收账款为基础的贷款,假如信用社对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一无所知,或者货款集中在应收账款上而信用支持不充分,或者对借款人贷后检查不力,贷款风险比发放时增加了,才能将贷款划分为关注。
3.次级类贷款的划分,要抓住“明显缺陷”这一内在特征,并且正常经营收入已不足还款,借款人当前净值、还款能力或抵押品不能充分保证贷款的偿还。存在明显缺陷,如果不纠正,信用社就可能承担一定损失。明显缺陷:以借款人的产、供、销为例,如果多项指标均较好的借款人,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借款人的存货增加较多或应收账款回收期延长,销售收入不能及时实现,但这种情况不是长期的,借款人的生产周期未发生变动,只是潜在缺陷,则对该借款人的贷款可划分为关注;而另一个借款人存货连续增加,产品有积压,销售遇到较大困难,用生产周期已经不能解释,缺陷已经明显,并且还本付息已逾期90天以上,或已挂账停息,则该借款人的贷款可划分为次级。借款人经营收入不足,如果是偶然现象,如应收账款临时未到位,不能简单地把贷款划分为次级。次级类贷款总体上存在损失的可能,但并不是所有被归为次级类的贷款,都注定要损失。
4.可疑类贷款的划分,要考虑“有明显缺陷,且有一部分损失”的关键特征。此类贷款除了具有次级类贷款所有的全部缺陷,还有更为明显的严重问题,例如按照借款人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净值,贷款的完全清偿是非常值得怀疑或是不可能的,即使以信用支持作为第二来源,贷款本息仍然无法足额偿还。虽然损失的可能性极大,但因为存在一些可能会有利于贷款偿还的不确定因素,要等到情况更确定时才能把贷款归为次级类或损失类。这种不确定因素可能是拟议中的收购、兼并、破产清理、资本注入、抵押品留置或是再融资等。当一笔贷款的一部分可能偿还时,检查人员应避免将整笔贷款归为可疑类,可将贷款进行拆分。
5.损失类贷款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收,只是说贷款已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作为信用社资产的价值,即使将来有部分贷款能够收回,推迟冲销这笔贷款也是不值得的,不应该在会计账簿上保留它们。贷款划分为损失类,只是账面上的处理,信用社应继续催收。
6.在具体分析时要对以下不同的贷款,做相应不同程度的考虑。
(1)逾期贷款。未逾期的贷款可能被划分为关注或关注以下。而贷款是否逾期和逾期的程度也可以作为贷款分类时考虑的主要指标。例如,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1-180天,至少归为关注类;逾期181-360天,至少划分为次级类;逾期361-720天,至少划分为可疑类;720天以上,归为损失类。
(2)停止计息贷款。如果贷款已挂账停息,至少应划分为次级类。
(3)需要重组的贷款。需要重组的贷款可以划分为次级类,但如果保留的贷款余额有流动性很强的抵押品,有抵押的部分就不应划分为次级类。如果重组后,贷款仍存在潜在缺陷,那么就应该把它归为次级。如果仍然连续逾期180天以上,或借贷款人又陷入困境,至少应归为可疑类。
(4)消费贷款。对于金额小、笔数多的消费贷款,由于借款人一般不编制自身的财务报表,信用社也无法判断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因此可以根据贷款逾期情况,采取批量处理的办法进行分类。对按揭贷款,如果贷款本金或利息拖欠还款6次或180天以上,至少划分为次级;拖欠还款12次或360天以上,至少划分为损失类。对于信用卡透支,如果贷款本金或利息拖欠还款3次或90天以上,至少划分为次级类;拖欠还款6次或180天以上,至少划分为损失类。
(5)违规贷款。对所有的违规贷款,即使从眼前看贷款的偿还有充分保证,也应划分为关注类。
7.贷款分类矩阵。如果检查人员能够获得的借款人的信息有限,就获得的这些信息不能再深入分析的时候,那么就可以采取一个比较直观的、简化的分类方法,即矩阵法。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抵押担保不健全,或信用社无法通过诉讼抵押担保来收回贷款,利用矩阵法会更为适用。关于贷款分类的矩阵。
在矩阵法中,对贷款评级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借款人的还款记录(以往的还款情况);二是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各项指标)。
在贷款分类矩阵中借款人财务状况各档次的含义如下。
良好:是指借款人经营正常,财务状况稳定,各项财务指标较好。
一般:是指借款人财务状况基本稳定,但个别指标不太令人满意。
合格:是指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稳定,但有一些财务指标存在明显的缺陷。
不佳:是指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很不稳定,部分财务问题甚至比较严重。
恶化:是指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很不稳定,大部分财务指标较差。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检查人员可以用贷款矩阵的方法得出每笔贷款质量的评级。
(五)信贷汇审
信贷汇审,是指检查人员就被检查信用社贷款质量及信贷管理情况与其信贷管理人员进行的集中审查与讨论。
信贷汇审的目的:第一,可以进一步获得有用的信息,包括借款人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及信用社在信贷管理方面的情况;第二,可以将贷款分类的结果与被查社内部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两者的差异,对初次分类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在信贷汇审过程中,检查人员应首先阐明其贷款分类的标准,或明确贷款评级的对应关系,其间应着重对检查评级与内部评级有差异的贷款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意见,找出出现差异的原因,获取一些补充信息,必要时对分类结果进行调整。
根据围绕借款人还款可能性所进行的分析,检查人员可以将有关结论填写在《信贷状况报告表》的“影响贷款偿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栏及“贷款分类理由”栏。最后确定分类结果,完成《信贷状况报告表》。
三、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方法
贷款风险分类,是贷款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贷款风险分类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贷款风险的科学分类,实施不同措施的有效控制。同时,由于贷款风险分类刚刚在农村信用社试点,目前还尚未完全推行,因此难免存在诸多不足。所以在此只能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关于贷款风险分类控制的方法,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监控
综前所述,贷款风险分类亦即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分类标准,实际上是以借款人是否具有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为条件,并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记录、借款人的还款意念、偿还贷款的法律责任及信用社信贷管理等诸多因素而进行的分类。同时,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也是贷后的质量分类,而并非贷前分类。因此,在对贷款风险分类监控的实践中,首先应强化借款人包括生产资料的购进、生产销售、销货收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资金流向与流量为内容的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控,既要防止借款人转移资金用途,又要强化借款人生产成本管理的监督,以期通过有效监控,提高借款人经营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借款人还款能力。
(二)强化“窗口指导”,增强借款人诚信观念
长期的贷款营销与管理实践证明,金融机构贷款有无风险与风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借款人,尤其是企业老板(厂长、经理及董事长)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为此,作为金融机构贷款的管理人员,既要与借款人始终保持良好、融洽的亲和关系,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借款人强化“窗口指导”,并通过“窗口指导”,增强其法制观念与诚信意识。为什么要借用强化“窗口指导”这一概念呢?那是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往往都存在一种逆反心理,即越强迫越反抗的潜意识。贷款风险管理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对企业贷款的监控中,决不能以强迫命令的方法要求借款人执行贷款人的所有指令,或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借款人的视野中。那样只能有违初衷。所以,强化“窗口指导”实乃上策。
(三)对贷款风险实行提档监控
所谓对贷款风险实行提档监控,就是在原有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提升一个档次实施监控。亦即对“正常贷款”以“关注类”贷款管理,对“关注贷款”以“可疑类”贷款监控,对“可疑类”贷款则以最为严厉的方式予以监控。其目的旨在有效防止贷款风险的恶化。
四、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问题与对策
根据贷款风险分类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反馈的信息看,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可归纳为“四化”和“五大矛盾”:
(一“)四化”:
1.分类信息多样化
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信息源存在着较大欠缺。其一,是借款人的财务信息残缺、失真,收集难度大。要么既无账又无表,要么财务制度不全,账表不齐,信息虚假,现金流量表更无全面推广。其二,政策信息匮乏,一方面是政策的传输渠道不畅,大多数政策信息是通过政府渠道传输;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人员政策信息之预见性和敏感性欠缺。其三,是市场信息匹配渠道不宽。由于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基本上靠借款人提供,受多种因素影响,提供的信息往往有较大水分,影响了对分类的判断。因此,掌握的信息与五级分类要求严重失衡,对分类工作的准确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分类标准模糊化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5个档次。其中后3个档次为不良贷款。但从分类核心定义的叙述来看,一方面分类标准不够严谨,五个类别间缺乏明显的区别,如正常类贷款核心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与关注类贷款核心定义“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中的“没有足够理由”与“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没有严格的区别。另一方面,核心定义模糊语言过多,如“一些、较大、极少”等等。由于分类无明确标准,必然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随意性。
3.操作程序复杂化
由于分类程序、分类操作工具繁琐复杂,严格的分类标准和要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特色不相适应。农村信用社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三农”和中小企业,其贷款额小面宽、笔数多,如每户每笔贷款都采取五级分类,就会形成程序多、数量大、操作复杂、工作量巨增,给业务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
4.人员素质差异化
贷款五级分类作为一种信贷管理手段,要通过各种现场调查、间接了解验证和非现场分析等多种手段获取借款人的财务和非财务状况,对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财务和非财务因素作以评估和结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必然要求其信贷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与正确把握和适应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五大矛盾”
一是分类标准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上随意性的矛盾;二是分类依据的多样性与信息不对称性的矛盾;三是分类的时点性与工作量集中的矛盾;四是繁琐的操作程序与农村信用社业务特色的矛盾;五是贷款五级分类对信贷人员专业精神和能力的高要求与农村信用社人员素质现状的矛盾。
(三)具体对策
鉴于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中“四化”“五大矛盾”的实际,农村信用社在推广和实施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当前存在的种种矛盾。在五级分类的基本框架下,积极探索适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分类方法。
1.界定分类标准,建立内控机制,降低分类随意性。首先是根据当地实际,对分类标准作出统一的解释,在定量指标上,根据不同行业的标准,作出明确的界定;在定性指标上,对照非财务因素分析,把已经出现过或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进行集合,把复杂的判断简单化,清除模糊语言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信贷管理人员分类判断的准确性。其次建立五级分类自控、互控和监控的内控机制,即信贷管理人员对贷款作出认定后,进行自控检查,然后由信用社贷款管理小组进行信贷汇审,互相审查分类的准确性;联社信贷业务部门应参与信用社大额贷款分类认定的信贷讨论,起到互控作用,最后由联社稽核科采用抽样检查和专项稽核的形式,不定期地对信用社的分类情况进行稽核,同时制订贷款五级分类认定考核办法,从机制上消除或降低分类的随意性。
2.疏通信息渠道,为分类工作提供充足的分析依据。首先是信贷管理人员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完善的信贷档案,掌握和了解借款人真实的经营管理情况,及时收集财务报表;其次是加强对借款人财务报表的分析,及时督促借款人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进行连续不断的分析和监控,有效阻止信息造假行为,并把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报表作为是否贷款的条件之一;再次是县(市)联社要牵头建立市场信息和政府信息的内部通报制度,联社要指定专门人员收集和选择各种有效信息,向所辖信用社通报,增加基层信用社对贷款分类的信息量。
3.改进分类工具,分解工作量。《信贷状况报告表》是贷款分类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其内容多、填写复杂、工作量集中,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分类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根据农村信用社实际,把《信贷状况报告表》改进为“三查”为中心内容的活页式的《贷款认定文本》,具体内容包括借款人基本情况、抵(质)押物情况“三查”记录、财务分析表、非财务因素分析表、保证情况分析表及分类认定表等几个方面,这样有利于把原先集中的工作量分解到日常工作中去,有效减少贷款分类压力。
4.区别对待,划分对象,实行灵活的分类方法。根据投向与投量的特点,农村信用社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必须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区别对待。一是自然人贷款。由于其贷款额度小、户数多,风险易于识别,因此,对这部分贷款应设置综合认定文本,分类以贷款是否逾期或展期作为重要依据,进行批量处理,以简化操作程序。二是非自然人小额贷款。由于其与自然人贷款具有较大的同质性,所以对这类贷款实行按户设置文本,集中批量分类,依据比照自然人贷款。三是非自然人大额贷款。按户设置文本,并以此为工具,在贷款“三查”的基础上,对其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和担保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后,最后获得分类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增强贷款分类的可操作性,又有利于贷款五级分类在农村信用社得以落实。
5.加强培训,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实施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意义与作用,克服心理障碍,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规范化意识。其次,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配套的方法,加强对信贷管理人员进行分类操作培训,同时要落实下抓一级,层层展开培训,联社抓骨干培训,骨干抓信贷员培训,帮助信贷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其三,县(市)联社信贷管理部门要落实责任,分层包干,搞好检查辅导。最后,采用不同方式,及时组织信贷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使分类操作在交流中不断完善,以确保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在农村信用社准确有效的实施。
6.坚持分步实施,分层顺序推进。为确保分类工作顺利进行,分类工作宜坚持“五先五后”。第一,先试点,后展开。县联社要选准试点单位,培养分类骨干,在获得分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再在全县信用社展开。第二,先表内信贷资产,后表外信贷资产。对表外的一些直接信用替代项目,如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担保等,可在表内信贷资产分类完成后进行。第三,先信贷人员初分,后领导小组认定。为防止信贷人员由于能力与道德风险原因造成的分类结果不真实或不准确,县联社信贷管理部门必须对分类结果进行把关,再报领导小组认定。第四,先双轨运行,后单轨运行。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看,从1999年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开始至今,他们一直试行“一逾两呆法”与五级分类两种贷款分类方法双轨运行的做法,其中次级、可疑、损失三类不良贷款总额与逾期、呆滞、呆账三类不良贷款总额一致。农村信用社也应如此,并行1-2年,待条件成熟后实行五级分类单轨运行。第五,先按现行政策规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待条件具备后,再按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的先后顺序,遵照贷款五级分类要求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五、贷款形态风险权数设计
鉴于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五类贷款风险权数目前仍在研发之中,为便于眼下贷款风险的度量,故暂模拟传统的正常贷款、展期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之风险权数作为新五类贷款的风险权数。
六、贷款形态风险曲线
贷款形态风险曲线,是为了满足农村信用社贷款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需要而设计的,以贷款占用形态为纵坐标,以贷款形态风险权数为横坐标,以贷款形态风险权数表所列的贷款形态风险权数值为依据,制作出来的贷款形态风险状况。
通过贷款形态风险曲线,可以发现,贷款形态与其风险程度呈正比例相关关系,即正常贷款风险度较小,呆账贷款风险度最大,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管理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