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风险是农村信用社贷款诸风险中的重要方面。但是,至今尚未完全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此,本章专门就贷款利率风险的概念、贷款利率风险的前置条件、贷款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贷款利率风险的成因、贷款利率风险控制等问题作以下介绍与阐述。
第一节 贷款利率风险的概念与前置条件
了解和把握贷款利率风险的概念及其前置条件,既是正确认识贷款利率风险的关键,又是正确认识贷款利率风险成因、科学控制贷款利率风险的基础。所以,很有必要在此予以介绍和阐述。
一、贷款利率风险的概念
总结以往信贷管理实践,我们可以把贷款利率风险的概念界定为:它是指农村信用社在其贷款营销与管理实践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致使其贷款难以准确定价并将既定利率贯彻信贷活动始终,进而使农村信用社贷款收益率降低或蒙受损失的可能。
进一步挖掘贷款利率风险概念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它至少涵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贷款利率风险贯穿于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与管理活动始终。从某种角度或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营销与管理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存在贷款利率风险问题。譬如,农村信用社将其货币资金放在金库或存入人民银行,根本就不存在贷款利率风险。
其次,贷款利率风险是受社会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与影响而形成的。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有哪些呢?就目前来看,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有: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货币资金市场利率、外汇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社会物价水平、农村信用社借款客户的诚信状况及其偿债能力,等等。这些都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对贷款利率产生作用和影响。
其三,贷款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农村信用社贷款难以准确定价及将其既定价格贯穿于贷款营销与管理活动的始终。
其四,贷款利率风险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农村信用社贷款收益降低、利益受损。
二、贷款利率风险的前置条件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风险的前置条件,是贷款利率市场化。为什么如此?我们不妨首先来了解一下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概念。贷款利率市场化,是指贷款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交易主体自主确定,中央银行调控基准利率来间接影响市场贷款利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由此可见利率已成为中央银行调控金融市场进而影响经济的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实质上,它既是中国实现“入世”承诺的需要,也是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改革目标的需要。
尽管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实质性突破仍尚待时日,但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灵活利用利率杠杆进行金融调控,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努力,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目前,在很多方面已完全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如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等。2004年,我国利率市场化又迈出了重要的两大步:即1月1日,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这样一来,对利率的约束只剩下了对人民币贷款利率设有下限和对人民币存款利率设有上限这两项。简而言之,就是贷款利率可以上浮,存款利率只能下浮。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为各经济主体创造了有效参与金融市场的平等机会,加强了各经济主体的市场约束,使各种金融工具的价格联系更加紧密,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下浮,赋予了金融机构根据货币政策导向、资本充足率要求和自身流动性状况决定存款利率是否下浮的自主权,这将有利于金融机构按照资本充足率要求进行自主负债和自主定价,防范金融风险。更重要的是,把金融资本定价权有限度的交给金融机构,鼓励金融企业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情况自主进行定价决策,在优化金融企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和加快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金融企业自主定价权将进一步扩大。当然,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亦即有利必有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如此,概莫能外。关键要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显然是利大于弊。这个弊,就是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贷款利率风险问题亦将逐渐浮出水面,继之凸现出来,成为贷款风险防范的重要方面。
因此,贷款利率风险的前置条件,是贷款利率市场化。没有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贷款利率则表现为刚性,其风险根本无从谈起。
第二节 贷款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研究贷款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与其成因的目的,就在于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上的分析与参考。故此,本节则作主要的阐述与探讨。
一、贷款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综观农村信用社以往的信贷实践,还是瞻望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的未来,特别是在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后,贷款利率风险将表现的尤为突出。其具体表现主要反映在:
第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准确定价难度较大。亦就是说,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人员在其贷款营销活动中对贷款的定价,不仅要考虑国家制定的基准利率,而且还要考虑货币资金市场利率(亦即拆借市场利率)、国家债券市场利率;不仅要考虑社会综合物价水平,而且还要考虑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成本、经营费用;不仅要考虑借款客户的社会信用、对资金需求的渴望程度,而且还要考虑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供求状况等。这是因为,在利率完全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与其借款客户都是平等的交易主体,货币资金的借贷既可能是卖方市场,也可能是买方市场;贷款利率价格的谈判亦将更为激烈,有时就不再是“斤斤计较”的问题,而很可能是“点点计算”的问题。所以,对贷款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的把握便变得更为复杂起来。
第二,在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实践中,借贷交易双方经艰苦谈判所达成的贷款利率协议能否顺利的贯穿于该交易活动的始终,存在很大的变数。这方面,除了借款客户的诚信状况、经营业绩、经济实力在借款合同履行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以外,贷款利率市场走势很可能是经常变动的。在借款合同履行过程中,贷款利率有时可能因市场的因素走高,有时也可能因市场的因素而反向低下。在贷款市场利率爬升的态势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既定借款合同不难得到履行;但是,在贷款市场利率反向低下的态势下,借款客户能否自觉履行既定借款合同就成为变数,而这个变数就构成了贷款利率风险。
第三,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对贷款利率的管理难度加剧。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对其贷款利率的管理,不仅牵扯到其贷款定价和经营成果、经济效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直接关系到其社会信誉。在目前情况下,就有例证说明,在某些地方已经存在收多报少(利息)、收高报低(利率)的问题。那么,在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后,随着贷款利率数量结构的复杂化和风险结构的复杂化,对贷款利率管理的难度势必加剧。
二、贷款利率风险的成因
无论是从理论层面上讲,还是从实践层面上看,贷款利率风险的成因都是多方面的。略经归纳,大体有七点:
首先,源自货币资金市场(亦即拆借市场)利率的影响。众所周知,农村信用社筹措资金的渠道是多方面的,而其资金运用渠道也是相当宽阔的。在其资金运用方面,除却人们经常关注的贷款营销主渠道外,还有资金拆借、社会投资渠道等。当其筹资成本一定(较低的情况下),而资金拆借市场利率高扬时,农村信用社就很有可能放弃或者压缩贷款渠道,而将其一定量的资金转向拆借市场。这是因为,资金拆借市场风险相对于贷款营销而言,毕竟要小得多。所以,资金拆借市场利率的走势,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影响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
其二,源自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债券品种的构成来看,除国债之外,另外还有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以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结构来看,除比较成熟的一级债券市场之外,还有二级债券市场,且发育也相对比较成熟。一、二级债券市场利率虽不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但是,它却直接影响社会投资,并决定农村信用社资金筹措的难易程度和筹资成本,进而作用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如果债券市场利率明显高扬,那么,社会公众投资的目光就很有可能青睐债券,农村信用社筹资成本就有可能攀升,筹资的难度就相应加剧;相反则低。同时,据最新消息,央行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在论及利率市场化前瞻问题时,明确提出应逐步形成完整合理的收益率曲线,并首次表示收益率曲线是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特别是中长期固定利率贷款定价的重要参考。何谓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是指国家财政部在每个会计年度内轮次发行2年期、3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四只基准债券基础上而形成的投资收益比率曲线。既然以收益率曲线作为“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特别是中长期固定利率贷款定价的重要参考”,就说明债券市场利率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影响,行将由间接的转变为直接的。
其三,源自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外汇汇率的稳定与否,事关国民经济、社会物价和外商投资。外汇汇率相对稳定,我国国内物价水平就相对稳定,外商来华投资的信心就充足;否则,就会产生波动。相信很多人至今都不会忘记1997年漫卷于东南亚上空的那场金融风暴,它对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冲击应该是触目惊心的。记得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曾在一次新闻记者招待会上说过“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人民币决不会贬值。”其道理亦在这里。外汇汇率既然能够影响国民经济、社会物价,也必然的影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
其四,源自社会物价综合水平的影响。这一点,是再明白不过了。农村信用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贷款定价必然要同社会物价综合水平相适应。否则,必然背离经济发展规律和价格规律。特别是当社会物价离奇走高,并超出人们的预期及心理承受能力之时,人们就会违心地将其存款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便会吃紧,继而加剧货币资金供求矛盾,迫使借贷资金利率高扬。
其五,源自借款客户对贷款利率市场化的不适应性。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循规蹈矩,对任何新生事物的理解与接受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并且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性。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借款客户很可能同样会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就是感觉贷款利率变化快、变动大,进而出现某些抵触情绪或者逆反心理,结果造成借款合同既定贷款利率难以顺利履行。
其六,源自借款客户预期经营成果变异后的冲击。大家知道,借款客户举债进行投资或扩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和利润。然而,当借款人由于某种或多种原因导致其经营成果与之预期大相径庭时,很有可能动摇其原有的履约信心,从而致使其心理发生反向变化,最终致付息偿贷于不能。这种结果,在农村信用社以往的贷款营销实践中已经屡见不鲜。
其七,源自于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人员操作中的随意性。就目前情况看,尽管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层对贷款利率的管理相对比较严格,但依然无法排除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人员违规抬高或随意降低贷款利率的现象。那么,在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是否完全能够制止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人员操作中的随意性而不致农村信用社利益受损呢?结论难料。
第三节 贷款利率风险控制措施及其意义
贷款利率风险控制措施,是确保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安全的重要手段;而研究贷款利率风险控制意义的目的,则是重点阐明贷款利率风险控制的作用,及早唤醒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人员关于贷款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及抓紧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防范贷款利率风险。故此,本节着重就以上两个问题,分别加以研究与探讨。
一、贷款利率风险控制的概念
有关贷款利率风险控制的概念,我们不妨把它界定为:它是指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为切实有效地防范贷款利率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风险所采取的必要的防控方法与手段。
二、贷款利率风险控制的措施
在目前情况下,防范贷款利率风险的措施大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强化信息网络建设,准确把握各类金融信息。金融信息网络建设事关农村信用社的长期发展和经营安全。在市场化、信息化的今天,强化金融信息网络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但是,由于历史的、体制的、技术条件、创新能力等诸方面的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信息网络化建设远远滞后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信用社因没有自己的网络,社会、经济、金融等诸多重要信息无法通过内部网络实现共享;二是内部管理方面的经验无法通过网络实现交流;三是有关借款客户的各种信息无法通过网上查询,因而造成客户信息的人为封闭与分割。所以,要充分了解我国有关货币市场利率、票据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社会物价及其金融客户等诸多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切实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从而为准确把握各类金融信息、进而提高贷款定价水平奠定基础。
2.强化金融政策学习,努力提高贷款定价水平。强化经济、金融、法律、政策的学习,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贷款营销人员提高其贷款定价水平的理论基础。因为,不同时期的经济、金融、法律、政策都是动态的,只有经常的、不断的学习,才能为准确的贷款定价提供条件。
3.强化农金政策宣传,提高借款客户承受能力。农村信用社借款客户是社会商品的生产与供应者,即使对农村金融常识有所了解,但他们毕竟不是专门的农村金融工作者,特别是在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大包括贷款定价原则在内的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使他们更加了解农村金融,自觉、密切地配合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营销工作。
4.强化内控制度建设,严厉杜绝内部操作随意性。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风险既有外部的因素,更有其内在的因素。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人员在贷款定价及其利率执行中的随意性,就是其重要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后,如何切实防范和杜绝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中的随意性,是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风险防控中一个值得很好研究的课题。不然,必然应了农村“家贼难防、偷断屋梁”那句老话,利益受损的还是信用社。
5.坚持贷款定价原则,切实控制贷款利率风险。有关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此前在第四章已经作了明确地阐述。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基本原则,既是农村信用社长期贷款营销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农村信用社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应当遵守的贷款定价规范。所以,原则上应当予以坚持。
三、研究贷款利率风险控制的目的意义
研究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风险控制的目的意义,其实很简单,它主要基于三点:一是唤醒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对贷款利率风险的警觉。在严格监管的利率制度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其实也有风险,只是表现的不够明显罢了。但是,在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条件下就大不一样了,贷款利率风险就必然要凸现出来。到那时,我们再去研究贷款利率风险的防控问题,显然已是“正月十五贴对联――晚半月”了。二是引导和调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对贷款定价研究的积极性,使其投入到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与贷款利率风险控制研究中来,继而提高其防控能力。三是堵塞贷款利率风险防控漏洞,确保农村信用社贷款安全,促进其安全经营和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