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奇小百科(3)
45378300000017

第17章 戏曲·影视奇观(2)

相声是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一种喜剧性曲艺。它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是说笑话、打灯谜、绕口令;“学”是模仿各种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的风貌、语言;“逗”是互相抓哏逗笑;“唱”是用各种曲调演唱滑稽可笑的词,或将某些戏曲唱词、曲词夸张演唱,以引人发笑。相声的笑,来源于它特殊的艺术手段——“包袱”。演员把一个个“笑料”巧妙地用语言暗藏起来,到一定时候突然地抖出来,使观众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不禁开怀大笑。

相声的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的笑话往往有较强的故事性;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一问一答,通常有“一头沉”(以一人为主、一人为辅进行讲述)和“子母哏”(以两人争辩为主要形式)两类;群口相声又叫“群话”,由三人或三人以上合说。

相声艺术的主要功能是讽刺。它既可以鞭挞反动腐朽的事物,也可以讽喻人民内部的落后现象,还能表现真善美的事物,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

电影电视奇趣

电影

电影被列为继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之后的“第七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于1895年,它是以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

电影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科学原理是“视觉暂留”。现代科学准确地验证,视像在眼前消失之后,在视网膜上保留的时间是0.1~0.4秒左右。现代电影标准的拍摄和放映速度是每秒钟24个画格。每个画格在观众眼前只停留1/32秒。这样,电影胶片上不动的画面,经过放映就成了活动的影像。

电影艺术的产生还得益于照相术。电影的运动影像和叙事手法,可以使观众感到银幕上的故事是正在发生或正在演着的事件,而照相只记录过去的一瞬间。

电影既是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也吸收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的艺术成分和表现手法,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和艺术效果,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中国电影的发展

1896年8月,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是我国第一次放映的电影。

中国人第一次拍摄影片是在1905年,由北京丰泰相馆拍摄、着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这部影片共三本。

辛亥革命后,张石川、郑正秋等人组成新民公司,承包了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始拍摄电影。1913年,郑正秋编写了电影剧本《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并与张石川联合执导,拍成长四本的影片,这是我国第一部短故事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的电影事业逐步兴起。本来是书籍出版机构的商务印书馆,在1917年也建立了影戏部,兼营电影事业。他们摄制的一些风景片、时事片、戏曲片、教育片多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教育。到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开始出现早期的国产长故事片,有《阎瑞生》、《海誓》和《红粉骷髅》。20年代,上海成立许多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明星”、“天一”、“联华”。

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国进步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批优秀影片,像《姊妹花》、《渔光曲》、《新女性》等。其中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1935年前苏联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荣誉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彩色电影

1932-1933年间,英国特艺色公司成功地研制成彩色电影摄制系统。

当时彩色电影摄影机装有三条胶片,分别摄录红、黄、蓝三原色,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尽管这样,美国导演罗本·马莫里安还是用它在1935年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界》。到了1937年又发明单条多层乳剂彩色胶片,但这种彩色胶片不能用于大量印制拷贝,无法供电影院放映。

不久,德国首先生产出35毫米多层乳剂彩色底片。这种彩色底片能在一条胶片上印制供放映用的彩色正片,又能复制光学声带,解决了大量生产彩色影片的技术难题。彩色多层胶片在一条胶片上涂有三层感光乳剂,把三原色摄录在三个层面上,合成与原色互补的彩色底片,因此它也叫“三合一”片。从此,彩色影片逐渐推广,使银幕成为五色缤纷的世界。

电视

电视出现之初,主要是现场摄录一些戏剧演出,然后在荧幕上播放,接着在电视中播映电影。电视早先在人们眼里不过是把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送货上门”的一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而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电视逐渐找到了与观众交流的独特方式,也相应形成了有自己特色与魅力的语言形式。它比电影更亲切,更及时,能准确迅速地将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大小事件直接反映给广大观众,也能将远隔千山万水的两地情况同时反映在一个画面当中。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特别是在电视直播和有主持人出现的电视片中尤其突出,令人感到亲近、自然、平等和轻松。

电视具有一些电影不可能有的特点。电视节目收看方便,不像电影非进电影院不可;还可以随意选择、变换几套节目。电视剧的容量大,有的连续剧可长达100多集,甚至更多;但又比较灵活,每集独立成章。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1817年至1929年是电视的孕育诞生期。人类对电视的构想和研制本来早于电影,但由于电子技术条件的限制使电视的研制停滞不前,电影反倒后来居上,成为视听艺术的老大哥。1817年,瑞典科学家白瑞来发现了电视的重要原料“硒”。1873年,英国电子学家约瑟夫·梅发现硒可感受不同的光谱,具有把光变成电,并能用电子讯号把事物的影像携带放射出去的能力,这是最早的电视构想。不久,法国电器工程师布列兰发明了电视扫描原理。在此之后,法国的一些科学家又构想了原始的电视发射系统并发明了扫描盘。1923年,兹华利发明了电视摄像机。1927年,法国物理学家巴泰勒米装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1928年,斯堪尼克塔狄一家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发射。虽然传出的图像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轮廓,但仍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1929年,英国伦敦通过电视系统试播无声图像获得成功。光电显像管的诞生又使图像清晰度大为提高。

2.1929年至1954年是黑白电视阶段,这个阶段以直播为重要特征。直播使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剧的制作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这一时期也是电视艺术大量吸收姊妹艺术戏剧和电影的营养的时期,还没有获得自身独立的品格特性。

3.1955年至1962年是彩色电视传播阶段,彩色使电视传播物像信息的保真度大为提高。在过去向戏剧电影借鉴的基础上,电视开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艺术表现力大为提高,从此,电视完全获得独立的品格。

4.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是电视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电视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已经进入以卫星传播为主的多网络传播的阶段,它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从而使人类跨入了电子图像与文字符号并驾齐驱的时代。

电视剧

从1930年世界第一部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英国)播出至今已有70余年了。最初的电视剧是在演播室直播,摄像镜头对着演员,即演即播。由于没有录像磁带和录像机,无法将播出的电视剧储存起来。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可以利用电影胶片从电视机荧光屏上进行拍摄,把节目保存下来,便于流传。随着便携式电视摄像机、盒式录像带与录像机的问世,电视剧的制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1954年美国彩色电视的开播,电视剧在制作质量、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及艺术品位上都有了显着的提高。电视剧的制作开始走出演播室,进入实景摄像阶段,借鉴电影技巧,加速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电视剧开始与电影和戏剧争夺观众,并对后者构成了威胁。到60年代末,影视形成了长短互补的新格局,而且还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投身电视剧制作,推动了电视剧的繁荣。

电视剧有哪些种类

电视单本剧:亦称电视剧,其情节完整,主题鲜明,可以一次播完。

电视系列片:它亦是几集,虽然要求人物必须贯穿全剧,但情节可前后跳动。

儿童电视剧:人物、情节以儿童为主,包括单本剧、短剧、连续剧、系列片等。

电视连续剧:故事曲折,情节复杂,一般是连续为数集,人物和情节前后贯通。

电视音乐片:以音乐为主线,贯穿全剧。

电视舞蹈片:以某人或某事为主题,按前后顺序,贯穿全剧。

电视短剧:比短剧短,故事不一定完整,情节集中,通过几个小镜头反映一个深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