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蜜需要量不大的鳞翅目、双翅目的昆虫则往往随机地访问多种花,因此作为传粉昆虫效果相对较差。但一些鳞翅目昆虫与有花植物间存在着互种关系,取食一粉,但很少是专性的。丝兰蛾与丝兰花之间的互利关系则是专一的。丝兰蛾科昆虫与丝兰属植物形成了相依为命的关系。
丝兰蛾科,小型蛾类。这科昆虫和丝兰属植物有密切关系,雌雄在日落后,先攀悬丝兰雄蕊,以下唇须兜集花粉,用前足捏成小团,采集数朵花粉后,再飞到别的花,用伸缩自如细长易屈的产卵管插入子房,产卵于胎珠之侧。产完卵,攀悬雌蕊上,将所采花粉团紧压在柱头使之受胎。丝兰受胎发育的种子,一部分作为丝兰蛾幼虫的食料,一部分供丝兰植物留种的需要。这是昆虫与植物相互依存的实例。
除此种外,还有同科种类危害丝兰的茎或果实。Yucca L.丝兰属,龙舌兰科,约40种,分布于美洲,我国引入栽培的有丝兰Y.flaccida和凤尾兰Y.gloriosa等4种。子房上位,3室,每室有胚珠多数,花柱厚,顶部三裂;花杯状,通常蜡质,白色至青紫色,芳香,晚间开放,通常悬挂于直立的圆锥花序上;丝兰和丝兰蛾(Pronuba)的互相依存和互相适应是生物界中很少的情形中的一个。丝兰的花是晚间开放的,开放时放出奇香,以吸引丝兰蛾,丝兰蛾用啄管收集花粉。当雄蛾在夜间四处飞行寻找雌蛾时,就可以把花粉传到其他花朵上。雌蛾有一长的产卵器可刺穿子房的组织。交尾后的雌蛾便爬上花药上采集花粉,把花粉搓结成一大块,这块花粉可达到它的头部的3倍那么大。然后它便负着这重物飞到另一朵花中去,产卵于子房室中,产完卵后它就爬到柱头上将花粉球压上个花粉球,这种正确的动作是非常惊人的,好像它深知雌蕊的构造和将来子房的发育情形一样,因此,丝兰的胚球因为得到了位兰蛾的传粉而受精,而丝兰蛾的幼虫也可以用丝兰的胚球为食料而存活。这显示出了两种不同的生物,在非常复杂而细致的适应法则下过着和谐的生活,当丝兰的种子成熟时,丝兰蛾的幼虫也成熟了,它们就咬穿果壁(果为蒴果或稍肉质)吐丝下垂至地面,然后在土中结茧成蛹。等到下年度丝兰开花时,丝兰蛾破茧而出,再为生育和传粉而工作。
治病救人
昆虫作为动物界的一个纲,在中药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传世的文献之中,最早记载昆虫药用价值的医学书籍首推《神农本草经》,它是中国古代研究药学时所用的药典。《神农本草》中有药365种,记载作为药用的“虫”(广义的)29种,其中属于昆虫的为21种。这21种虫药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有:石蜜、蜂子、蜜蜡、桑螵蛸;中品无毒或中毒,包括露蜂房、蚱蝉、白僵蚕;下品多毒,有:蛴螬、石蚕、雀瓮、樗鸡、斑蝥、蝼蛄、地胆、萤火、衣鱼、木虻、蜚虻、蜚蠊虫。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广义的“虫”药扩充到106种,其中昆虫药为73种,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类。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又补充动物药32种,其中属于昆虫的11种。
总计在动物药中,真正属于昆虫及其产品的,有100余种,有些昆虫的药用价值还相当高,对人类医病防病、滋补健身以及延年益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入药昆虫:
冬虫夏草蝙蝠蛾科昆虫的幼虫在秋冬季被虫草属的一种真菌感染死亡后,第2年夏天从幼虫头上长出一根虫草属的真菌角状子座,即为冬虫夏草。夏至前后挖取,去泥土后晒干或烘干。生用。具益肾补肺、止血化痰的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痰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症有奇特疗效。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以与鸡、鸭、猪肉等一起炖食,对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等有补虚功效。对肺癌等肿瘤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土狗(蝼蛄)土狗属直翅目,蝼蛄科昆虫。不完全变态。采集活蝼蛄,埋入石灰中处死焙干,即成为中药材土狗。由于烘干后的蝼蛄身体紧缩,头向腹部弯曲,六足紧抱,形状像条卧着的狗,故取名土狗。土狗具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内服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跌打损伤等症。外用可治疗脓疮肿毒。
桑螵蛸桑螵蛸是螳螂目昆虫所产的卵块。卵块黏附于树木枝条或墙壁上,故称螵蛸;产于桑树枝条上的称桑螵蛸。秋末冬初之际,树叶脱落后明显可见,极易采取。除去树枝,置沸水中浸杀其卵,蒸透晒干或烤焦备用。具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功效。常用于遗尿、尿频等症。
地鳖虫(虫)虫是蜚蠊目,鳖蠊科昆虫的雌成虫。不完全变态。通称地鳖虫、土鳖虫、土元。药用地鳖虫有三种:中华地鳖(中药名苏土元)、冀地鳖(中药名大土元)、东方后片蠊(中药名金边大土元)。过去只靠人工采集,不能满足需要,现人工饲养已获得成功。具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用于闭经、症瘕等症。亦可用于骨折损伤、淤滞疼痛、腰部扭伤等症。
蝉蜕(蝉衣)蝉蜕是蝉的老熟若虫所蜕下的皮。蝉属同翅目,蝉科,不完全变态昆虫。蝉的若虫生活在地下,老熟若虫将要羽化时自地下爬出,爬上树干蜕最后一次皮而变为成虫。夏秋之际,在树干或枝条上很容易采到蝉蜕,去掉泥土杂质,晒干即可。蝉蜕无味而性微寒,具疏风热、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等功效,其头足解热作用明显,胸腹部止痉效果最强。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小儿惊哭夜啼等症。
蝉花蝉花是蝉在土中的若虫被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寄生致死的带菌尸体,在其头部长菌丝形成的子座,形似花蕾故名蝉花。《本草纲目》记载:“出蜀中,其蝉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蝉花具疏风散热、定惊镇静的功能。可治小儿夜啼、惊痫抽搐以及妇科等症。
九香虫九香虫是半翅目,蝽科,属不完全变态类陆生昆虫。药用为干燥全虫。冬春两季捕捉后放入罐内,加酒盖紧将其闷死(或用沸水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或用文火微炒即可用。具行气止痛,温肾助阳的功效。可治脘闷腹胀、胁肋作痛、胃脘疼痛、肾阳不足等症。
斑蝥斑蝥属鞘翅目,芜菁科。完全变态。夏秋时捕捉,放入罐中闷死,晒干。同时去头、去足、去翅。生用,或与糯米同炒至黄黑色,除去米将虫体研成末使用。具攻毒蚀疮、破血散结之功效。自古以来将虫干燥研成粉末,作为药用(发泡剂、利尿剂),用于痈疽、顽癣、狂犬咬伤等症。斑蝥体内含有强烈的斑蝥素,毒性很大,外用能使皮肤起泡,故有攻毒蚀疮功效。如《仁斋直指方》称,治痈疽肿硬不破,用经加工后的虫体研成粉末与大蒜捣膏,使用少许贴上,脓出即去药。《医方大成论》说,用斑蝥21只、糯米一勺,分三次炒,炒后去斑蝥,以米为粉,空腹冷水调服,治狂犬咬伤。又如《中药大辞典》方,用鸡蛋抠一小孔,放入已加工好的去头、去足、去翅的斑蛰一至三只,烤熟后去掉斑蝥,每天食蛋一只,治肝癌、胃癌。但使用斑蝥药物时,不论外用或内服,均应遵医嘱,切切不可自作主张,因斑蝥的毒性太大。
金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完全变态。金凤蝶广布于全国各地,春、秋两季捕捉其幼虫(茴香虫)以酒醉死,焙干研成粉。本品的功效在于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可治胃病、小肠气等。
白僵蚕白僵蚕是蚕的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蚕属鳞翅目,蚕蛾科昆虫,完全变态。入药的白僵蚕是经晒干生用或炒用。具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白僵蚕可治中风失音,用于风热与肝热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风虫牙痛、痰咳、疔肿丹毒等症。
蚕沙蚕幼虫的粪便。收集后晒干,拣净杂质即可。生用具祛风除湿、和胃化浊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不遂、湿疹瘙痒等症。除此之外,蚕蛹和幼虫蜕的皮(蚕衣)亦可入药。
虻虫虻虫是双翅目,虻科昆虫。完全变态。入药的虻虫为雌成虫虫体。五、六月份可到牧场捕捉,用沸水烫或稍蒸,然后晒干。生用或炒用。具破血逐瘀的功效。用于血滞经闭、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等症。
露蜂房它是膜翅目,长脚蜂科,大黄蜂的空巢或连蜂蛹在内的巢。采时应烧烟驱散蜂群,然后摘取蜂巢,晒干或蒸,取出死蛹、死蜂,剪成小块。生用或炒用。具攻毒、杀虫、祛风之功效。用于痈疽、牙痛、癣疮等症。
观赏昆虫
争强好胜大将军——蟋蟀
蟋蟀俗称蛐蛐,许多小朋友,尤其是在农村长大的,几乎都玩过蛐蛐。别看蟋蟀个头不大,格斗起来,那种经得起创伤,忍得住伤痛,顽强拼搏的精神,那种“将军战死在疆场,凛冽不屈壮志酬”的气概,以及胜利者发出的“嘟、嘟……”的凯旋之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不知令多少人醉心于此。
蟋蟀属于直翅目、蟋蟀科,体呈黑褐色或黄褐色,体形粗壮,体长约15~40毫米,头部呈圆形,具光泽;触角呈丝状,有30节,往往超过体长。雄虫好斗,且善鸣叫。雌虫则默不作声,是个哑巴,俗称“三尾子”。
蟋蟀是不完全变态昆虫。成虫生性孤僻,通常一穴一虫,只有到成熟发情期,雄虫才招揽雌蟋蟀同居一穴。若两头雄虫在同一洞穴相遇,二者必然打斗,这就是玩蛐蛐的生物学基础。但在若虫期,往往30~40头共居一室,十分亲热。雌虫一生可产卵500粒左右,分散产在泥土中,以卵越冬。蟋蟀每年发生一代,喜居于阴凉和食物丰富的地方,常在夜间出来觅食。成虫喜跳跃,后腿极具爆发力,跳跃间距为体长的20倍左右;少数种类后翅发达能飞行。每年夏秋之交是成虫的壮年期,也是捕捉斗玩蟋蟀的大好时期。蟋蟀分布极其广泛,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其生存活动的踪迹,蟋蟀的种类多达3000余种,我国有50多种。在大自然所滋养的无数生灵中,它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了。但它在中国却备受宠爱,以至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悠久的历史斗蟋蟀是我国民间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中国古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据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因此,饲养蟋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基础,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乡村、从帝王将相、社会名流到学堂儿童,善养者不计其数。
饲养蟋蟀从两三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据历史文献考证,“古人玩蟋”始于唐,著于宋,盛于明清。据宋代的顾文荐《负喧杂录》载:“斗蛩之戏,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像牙为笼蓄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由此可见,养斗蟋蟀不仅始于唐代,而且当时以此为赌之风盛行。我们的前辈对这貌不惊人的小虫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实践过程中,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无论祖传密本还是当代民间蟋蟀迷们的饲养方法,其内在的机理深奥微妙,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南宋贾似道是我国第一个研究蟋蟀的专家,他编撰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为蟋蟀的捕捉、识别、饲养、斗法提供了详细的研究资料。中华蟋蟀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它的趣味性,早已形成一门“中国蟋蟀学”。
其乐无穷的斗蟋活动玩养蟋蟀也是人们充实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观看蟋蟀格斗的激烈场面,饶有趣味。两只小虫,虽为微物,似通人意,在瓶中拼搏,进退有据,攻守有致,忽而昂首向前,忽而退后变攻为守,胜者昂首长鸣,败者落荒而逃。整个过程奇趣横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蟋蟀的格斗战场,行家观之,津津乐道:两雄格斗激烈与精彩与否,与蟋蟀的品种、配斗对手斗前的试训和格斗方式等均有直接关系。人类拳击有拳法,而蟋蟀格斗也有“套路”。两雄交锋只要对方仅仅一碰牙就可将其摔了出去,使对方根本无法靠近自己,有人形容这种斗法像一阵风从口中吹出,吹跑对方,称之为“吹夹”;与“吹夹”相反,若一开始就可把对方死死咬住不放,一直往后拖,最后对方不得不忍痛逃离,称之为“留夹”;若一开始将对方的牙齿猛力钳住,继而左右快速甩头,荡来荡去,使对方无还击的余地,称之为“荡夹”。此外,还有“背夹”、“攒夹”等多种格斗“套路”。
蟋蟀的两雄对阵格斗、撕咬搏杀,常常精彩激烈且难分难解,使观战者大饱眼福。关于蟋蟀格斗的精彩场面,吴良等在《蟋蟀新谱》中有很生动的描述:“双方先是牙对牙互试功力,接着头对头‘争顶’,或是牙夹牙互摔。有时一方压倒了对方,对方略一停顿,马上又反扑过来;有时一方牙硬,能夹住对方不放,对方却弯身用后腿把一方踢开。一方受辱,随即反扑,用力猛推,把对方推得很远,以示报复。更有甚者,双方竞相互咬牙,刮刮作响,直至一方牙伤出血,但仍会继续猛斗。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真好比顶牛一样。当双方互相摔开时,聪明的蟋蟀常常未胜先振翅高鸣,企图吓倒对方,如果对方没有被吓倒,几秒钟后,两虫再次扑斗起来,……这些都是相持不下的激战,但有时也有仅几个回合就定胜负的场面”。如此精彩的激战,难怪吸引众多的蟋蟀迷和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