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灾难全档案
45866000000003

第3章 天灾人祸:掠夺发展造祸患

(1)东罗马帝国大鼠疫: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近百年以来,医学领域研究的突破,使许许多多让人头疼的疑难杂症得到解决,像鼠疫、疟疾等危害性严重的病都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治疗。

可是在古代,医学落后,那时的人们都怕患上疫症。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死亡的象征,它有足以毁灭一切的力量。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位于欧洲的东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它曾经极度繁荣,各国商旅都在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进行贸易,而他们所带来的文化也在此交汇。但是历史总是公平的,当一个国家走上顶峰的时候,随即而来的就是走下坡路,拜占庭帝国也不例外。

公元500多年,繁华一时的拜占庭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当时的君主不愿看着先祖的家业就此衰败,于是,他制定一系列的中兴之计。可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让他的计划完全落空,从而导致了拜占庭帝国一蹶不振。

究竟是怎样的灾难能让一个强大的帝国衰败?人们为什么抵御不了灾难的侵袭?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时间魔毯,飞往那神奇的东西交界之处去寻找真相吧……

可怕的瘟疫。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大帝继承皇位,正式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君主。他一上任,就励精图治,把重建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统治当做终生奋斗的目标。对内,查士丁尼大帝制定一系列“惠民政策”,颁布法典、整肃腐败、鼓励发展工商业。对外,他东征西战,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帝国,收复意大利。在查士丁尼大帝时期,拜占庭帝国的版图西至西班牙,东至两河流域。这些都造就了拜占庭帝国最鼎盛的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之为“黄金时代”。

可是,物极必反,在查士丁尼大帝死后,拜占庭帝国瞬间走向了衰落。而导致它走向衰落的原因,是那场席卷地中海地区的瘟疫。

众所周知,瘟疫一般是在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得不到好转的情况下,由一些具有很强致病性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古往今来,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史书记载了无数由瘟疫引起的灾难事件。而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心理上造成了抹不去的恐怖阴影。而这场发生在公元541到542年的大鼠疫更是这样一场让后人心有余悸的瘟疫,让人一想起来,就浑身不自在。

据史书记载,大鼠疫的症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症状就是病人只要一感染上瘟疫,就会突发低烧,眼前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由于感染者长时间处于低烧状态,全身上下越来越软弱无力,精神委靡不振,发病当天或次日,身上多处的淋巴结就开始肿胀。而第二期症状的病情就不一定了,因为病情的发展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而定,其中有些人嗜睡,吃不下东西,导致营养缺乏,随即死亡;另一些人则会精神异常,神智错乱,一天到晚都疯疯癫癫,狂暴燥热。当然,还有部分患者或在地板和床上来回翻滚叫骂,或当街狂呼,或自残肢体,或绝食而死。

当鼠疫的病情发展至第三期,患者身上的皮开始掉落,肿胀的淋巴结也渐渐地开始腐烂化脓。随后,病人身上出现了更加可怕、致命的症状:大部分病人的身上都出现了带有毒素的扁豆状的黑色小脓疱,并且毒素在短时间蔓延至全身,最终导致死亡。不过,还是有“上帝的宠儿”存在,有些病人由于症状的不同,淋巴结上的脓包会自动将脓液排出。只要没有了脓液,身体就会开始好转。但是,这毕竟是少部分人才有的幸运,大多数人还生活在鼠疫的梦魇中。

据著名的教会历史学家——伊瓦格瑞尔斯记载:“有些人身上,它是从头部开始的,眼睛充血、面部肿胀,继而是咽喉不适,再然后,这些人就永远地从人群当中消失了。有些人的内脏流了出来。有些人身患腹股沟腺炎,脓水四溢,并且由此引发了高烧。这些人会在两三天内死去。”

那个时候的拜占庭帝国,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噩梦,将所有的人笼罩在里面,他们惶惶不安,不知道死神何时来临。

“好一个天谴”

埃及是拜占庭帝国中最早遭遇鼠疫的地区,第一个发生疫情的城市是地中海的港口城镇培琉喜阿姆。自古以来,培琉喜阿姆都是各国侵略埃及的切入点。在城镇周围的黄沙下,说不定掩埋了数以万计的尸骨和盔甲。但是这一次,侵略者不是具有杀伤力的战士,而是更具有杀伤力的鼠疫。

当时,一大群老鼠四处乱窜,将疫情带到了培琉喜阿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死亡,整个城镇失去了生命的迹象,最后在拜占庭帝国的版图上消失了。随后,疫情分为两条路线前进,一条是往西南方的亚历山大港去了,另一条则穿越过苏伊士运河,突袭罗马,侵占君士坦丁堡。

当时,《圣徒传》的作者,著名的历史学家约翰便在君士坦丁堡经历了那次浩劫。据他的记载,君士坦丁堡里的所有房子,无论大小,无论豪华与否,一瞬间都变成了一座座“活死人墓”。大街上尽是尸体,这些没人埋葬的尸体在街上开裂、腐烂,嘴边还有最后喷出的阵阵脓水。

在君士坦丁堡中,鼠疫的首选目标是那些只能睡在大街上的贫苦阶级,然后逐步扩散到富人阶级。据历史文献记载:在一天当中,君士坦丁堡就有5000到7000人死亡,疫情严重的时候甚至有多达12000人到l6000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一切都好像还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政府官员们站在港口、十字路口以及城门处清点着死亡人数,谁也想不到,居然有超过30万人在街头毙命。由于拜占庭帝国连年征战,导致国库亏空,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将遇难者的尸身一一掩埋,成批成批的尸体就被运送到海滩上,用船载到深海区域,投入大海之中。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查士丁尼皇帝决定采取一种新的处理尸体的办法——修建巨大的坟墓,处理掉所有尸体,而其中的每一个坟墓可容纳70000具尸体。

强大的帝国,被鼠疫折磨得奄奄一息。从各方面来说,拜占庭帝国所有的一切都被归于零、被摧毁掉了,转而只剩葬礼上的哀伤。整座城市就如消亡一般停滞,等着世界末日的来临。所以,那些经历过这场大瘟疫的基督教成员都认为这场灾难是一次“天谴”,是“上帝对人类罪行的惩罚”。

虽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惩罚我们的数不胜数的事件当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事件的严重性是不可估量的。

鼠疫带来的危机。

爆发在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尤其是对拜占庭帝国的破坏极其严重。连续两年,拜占庭帝国的死亡率都在创造新高。由于拜占庭帝国的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影响到了劳动力和兵力,最终导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拜占庭帝国一直把复兴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统治当做终生奋斗的目标,虽说疫情只有短短的两年,但是对其以后所造成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

因为拜占庭帝国想要复兴旧国,那就必须要和周围的国家打仗,而打仗需要资金和军队,军队又需要粮食的补给,粮食又需要有人来种。经过这么严重的灾难,幸存下来的人们都已经没有了什么斗志,再加上国家拿不出钱来救治和安抚灾民,弄得百姓怨声载道。除了这些,工商业者也放弃了手中的交易,大量地减少了与其他国家的商业往来,导致整个君士坦丁堡都陷入了瘫痪的状态。曾经纸醉金迷的城市,俨然成为了一座死气沉沉的废城。

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鼠疫继续肆虐在拜占庭帝国的土地上,公元541年至542年只是个高峰期而已。

这场瘟疫来得真不是时候,将拜占庭帝国所有的辉煌与荣誉都葬送了。疫病的大规模爆发改变了东罗马帝国历史进程,东罗马帝国的中兴之梦化为泡影。随后的日子里,鼠疫不仅仅引起的饥荒和内乱,还对整个欧洲社会产生了严重深远的社会负面后果,对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欧洲黑死病:遍布欧洲的“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是什么?

在现代来说,“世界末日”就是指古老的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万物毁灭,天地颠倒,世界重回鸿蒙之态的日子。而在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尤其是在欧洲,黑死病存在的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在古老的东方,据说黑死病就是当时医书上所谓的“伤寒”。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等名医,大约都是治愈过它的。对我们来说,就像现在的感冒发烧一样。

为什么欧洲人会对我们眼中的“伤寒”感到害怕呢?究竟是怎样的“伤寒”,导致整个欧洲在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期来到“世界末日”?那就让我们穿梭时光,一起去见识一下那时的“世界末日”吧……

危机从地中海沿岸爆发。

黑死病,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医学领域,鼠疫耶尔森菌是一种可以成为生物武器、危害人类和平的病菌。这些病菌主要是通过黑鼠身上的跳蚤,由人的皮肤传入引起的。若是人类感染上鼠疫耶尔森菌,那病情就可能发展成为败血症。所以,这种鼠疫是一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

1347年的欧洲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在西班牙、阿拉贡王国和卡斯提利王国“手牵着手”,带着对天主教的热情,忙着把摩洛哥和苏丹赶回非洲去;在西欧,英国和法国还在进行着劳命伤财的战争;在匈牙利,他们正继承自己祖先的意志,以万车之势涌向多瑙河地区。除此之外,还有东欧、小亚细亚平原和东南欧地区,也接二连三地上演着一出出“闹剧”。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一场为期五年的灾害将要席卷整个欧洲大陆,噩梦会吞噬掉每一个人。

1347年春,位于克里木半岛上的隶属热那亚共和国的卡发城克里,人们突然陷入了恐慌当中,因为健康的人们一个个生病倒下,尸体在大街小巷上堆积如山,无法掩埋,政府只好把尸体全都扔到大海里。从那一刻起,黑死病开始疯狂地“作案”。

病毒随着海水,来到了地中海,寄生在了那里的黑鼠身上。于是,一切灾难就毫无征兆地开始了。首先在地中海沿岸的西西里岛上,大多数人的身上出现了许多黑斑,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黑死病。据西西里岛上的一位牧师记载:“第一天,受害者的胳膊、大腿和脖子上会出现水泡及疖子……第二天,疖子会变成鸡蛋或鹅蛋那么大,身体痛不欲生……第三天病情继续加深……第四天便会魂归天国。”由此可以看出,黑死病的病症是多么的可怕。而且,黑死病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传播速度快。也许就在你我说话之间,黑死病就已经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了。也许,你会对这种传播速度有所质疑,那就请跟我一起往下看吧。

1348年夏天,一位热那亚人打算到皮亚琴察去看亲戚,可是走到了城门口,城里的侍卫不放他进去。他哭着喊着,请求侍卫开门,可就是没人搭理他。到了半夜时分,他的亲戚偷偷地打开城门,将他带回家过夜。第二天早上,他的亲戚照样去劳作。几天之后,皮亚琴察城里已经没有活人了。原来,那个热那亚人是一名黑死病传播者。他与他的亲戚接触后,他的亲戚又去和别人接触,这样一个传一个,皮亚琴察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于难了。

此后,热那亚又成了黑死病下的牺牲品。由于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当权者下令不准任何船只和行人进入热那亚,并且还派了大批的军队和战船守住海陆交通要道。

有一艘商船已经在地中海漂泊好几天了,他们取道热那亚,却被凶狠地赶了出来,被迫孤独地沿着海岸线前行。法国的马赛港出于一片好心,便让它停泊。可是,就因为这一片好心,黑死病就被引入法兰西的大门,在这个浪漫的国度肆意地传播。

与此同时,黑死病也传播到了北非、西班牙、奥地利、瑞士、德意志、尼德兰以及整个意大利。可这些也只是个开始,之后的那些年,更多的国家陷入了黑死病的阴影中,生不如死便是每个人的生活写照。

病魔开始蔓延,欧洲的巨大灾难。

在1348年,法国遭受到了黑死病的威胁。仅仅是马赛地区,就有56000人丧命于黑死病。而其他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佩皮尼昂地区的幸存者只有8个人,阿维尼翁地区的7000人全部遭难。在巴黎,有一座教堂专门办理遗嘱,就在黑死病在法国蔓延之后,那座教堂一个月就要处理掉数以千计的遗嘱。

1348年年底,黑死病传播到了德国和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再也没有人演奏悠扬的曲子了,因为在这个一天死亡960人的城市里,人们的心中只有恐惧。而在德国,大多数的神职人员都死于黑死病,这造成了许多教堂和修道院因此无法维持,平民百姓要是患上了这个病,就再也没有投奔的地方了。

短短的两年时间,黑死病已经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各个国家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欧洲大陆中心已经满足不了黑死病的贪婪,一衣带水的英国和偏安一隅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受到了它的染指。

在英国,黑死病毫不留情地蔓延到全国各地,只要是活的东西,都经受不住黑死病的摧残,生命在一瞬间就画上了句号。据相关资料显示,黑死病一来,伦敦和诺维奇人口数量迅速下降了40%,牛津大学的教职员与学生则迅速下降了80%。而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瑞典和丹麦都遭受到了黑死病的侵袭,三国的医院和修道院都人满为患。大量的平民百姓的病情得不到控制,只能横死街头。还有一些人纷纷逃离自己的国家,可是却把黑死病带到了另一个地方去荼毒。连位于北极圈内的格林兰岛都遭了殃,由于离欧洲大陆较远,格林兰岛得不到各国的救援,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在雪地中苦苦挣扎,最终被冻死在冰天雪地里。

黑死病的泛滥给欧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各个国家的贵族都纷纷逃亡外地,没有了行政功能的城市,谁来安抚留下的穷苦百姓?谁来想办法解决眼前的灾难?

直到1349年年底,才有一位正义的人出现,他就是卡斯提利国王阿方索十一世。阿方索带领自己的军队,去帮助那些感染上黑死病的百姓,他们不怕被感染,因为敢于为人民而死的君主,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君主。当然,阿方索如此高尚的行为自然有相应的代价。1350年那天,这位最勇敢的领袖和他的数千名近卫军士兵一道在军营中倒下了。

1351年,黑死病在蹂躏欧洲六年之后,疫情终于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在部分地区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传染病菌的家鼠在1350年至1352年之间,被田鼠代替了,而田鼠身上的跳蚤数量也没家鼠增长得快,所以传染的势头突然开始迅速减缓。

到了1352年,黑死病的规模渐渐减弱。只是,一切还没有尽头,虽然这5年下来,黑死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也不能说它完全就没有再次爆发的可能。直到15世纪末,黑死病每十年就会在欧洲大地上“走一遍”。到了1670年以后,才最终神秘消失了。据科学家表示,这两百多年来,困扰欧洲各国的黑死病可能总共杀死了多达2亿人。

黑死病与文艺复兴。

黑死病的爆发,使教会的权威受到削弱,人们开始凭借自身的认识能力来思考周围世界。随着这些独立的新思想的酝酿和传播,传统的社会秩序被动摇,自我救赎的行动开始出现。

在1347年至1352年之间,欧洲大陆的百姓深受磨难,而他们一直深信不疑的教会却没有实施“救赎”,所以人们对教会的表现感到失望。有些教士还在灾难中搜刮民脂民膏,引起了人们对教士的憎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会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更可笑的是,在黑死病得到一定控制的时候,天主教会又站了出来,说疫情能得到控制,都要归功于上帝的功劳。但是谁都知道,这位仁慈的上帝,首先是以至少2亿欧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

与此同时,黑死病给欧洲带来的死亡阴影,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冲击,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热望,许多人的信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和变化。随着黑死病的日益猖獗,人们的禁欲观念开始瓦解,各种寻欢作乐的生活方式开始盛行。昔日猖獗的黑死病彻底动摇了宗教桎梏,人文主义的思想渐渐地复苏,文艺复兴的萌芽也开始在孕育了。而更为突破的是,宗教形象再也不是所有作品中的主题,悲观和抑郁的情绪,赎罪和死亡的主题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题材。

黑死病,只是一个在中世纪的偶然爆发的疾病,但它的出现却加速了历史的进程,催生了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黑死病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恐惧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孕育了中世纪末期及时行乐的现世主义,培育了独立自主的新型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为即将到来的辉煌灿烂的文艺复兴时期奠定了基础。

(3)霍乱:19世纪的“世界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常经水、食物、生活和苍蝇等传播。这病名始见于中医经典中的《内经》一书,汉朝的《伤寒论》中对霍乱也有所论述,清朝还有专门著作《霍乱论》。

19世纪之前,霍乱只是印度、孟加拉两国的“专属品”。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霍乱搭乘着轮船和火车,走向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地区肆虐。据资料显示,霍乱病曾经7次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因此它也被称为“19世纪的世界病”。

那么,霍乱到底有什么能力成为骇人听闻的“世界病”?它的传播到底为世界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风云涌动的19世纪,去回顾霍乱的发展吧……

可怕的“数字”

1817年,印度还继续受着英国的奴役。同年,英军12万人的军队在西塔巴尔迪和那格浦尔战役中又入侵顽强抵抗的马拉特联邦。就是在这么一个动乱的时期,霍乱席卷了整个印度。

当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霍乱的严重性。因为霍乱在印度的历史上一直都存在,只是以前发生的时候,病人通过医生的治疗和自我的恢复就能较好地控制霍乱的发展。因此,那一年的霍乱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霍乱迅速地在加尔各答及其附近的乡村流行开来,大多数的居民都感染上了这种已经“习惯”的病菌。谁也不会想到,这次的后果会那么严重,几周之内就造成了当地上万人的死亡。

除此之外,由于汽车、轮船和火车的普及,将世界各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所以交通的便利,将霍乱带出了印度的领土,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展。

霍乱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子,而印度像一个严格的母亲,孩子脱离了母亲的束缚和管教,便显得格外地调皮。当霍乱第一次“出国”,就立即席卷了南亚和东南亚,迅速地在阿富汗、波斯等阿拉伯地区爆发,致使数十万人的死亡,让人们陷入了恐惧的阴影中。这就是霍乱的第一次大流行,以后的日子里,它给世界带来的伤害可谓是惨重异常。

时隔3年,霍乱在印度孟买再次爆发。这次的感染比3年前的规模还大,造成的影响更重。它的爆发使阿富汗和俄罗斯都受到了“牵连”。它突破了重重屏障,进入了整个欧洲世界。1832年,霍乱病毒被携带到了美国和加拿大,让生活在新大陆的人们也感受到它的“杀伤力”。

短短的20年时间,霍乱迅速地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对众多国家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被人们称之为是“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时至1923年,霍乱已经在全球发展了100多年,其中世界性的传播与感染就高达6次,造成了上亿人的死亡。仅仅是印度一国,累计的死亡人数就高达3800万。

到了1961年,印度尼西亚爆发霍乱,成为了霍乱第七次席卷全球的开始。随后几年,霍乱再次传入亚洲国家和欧洲各国,然后最终将脚步停在了非洲大地上。据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直到2001年,非洲的霍乱患者占到了全球患者的94%,严重影响了非洲的发展。

以上数据显示,霍乱对世界的威胁非常大,给人类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这些可怕的“数字”还在继续增长,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感染上霍乱……

约翰·;斯诺是英国著名的麻醉学家、流行学家,被英国医学界认为是麻醉医学和公共卫生医学的开拓者。他首次提出预防霍乱的措施。尤其是他对1854年伦敦西部西敏市苏活区霍乱爆发的研究,被世人认为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先驱。

霍乱在当时是一种无法医治的疾病,没有人知道它的病源在哪里,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治疗,所以每次爆发霍乱的时候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惊恐中死去。

1832年,侵扰英国数年的霍乱终于得到了平息。事后,许多医学专家开始对这种未知的疾病进行研究,以防人类再受此苦痛。那时,约翰·;斯诺发现,环境条件差的穷人区是霍乱的高发地区。他随后到某个穷人区,对一切能传染的媒介物质进行研究和观察。当他来到了一条叫布罗德街的时候,看见一台水泵被污水给污染了,导致病菌在水中传播。他认为霍乱死亡的人数可以以水泵为中心画一圈,这就是著名的“霍乱地图”。

约翰?斯诺将他的发现报告给了英国女王。在女王的命令下,伦敦开始投入巨资,大量地修建公共供水设施,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伦敦供水网。这在缓解百姓用水压力的同时,还有效地预防了霍乱病症的发生与传播。

海地霍乱。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多数建筑物坍塌,大量的难民涌上街头,等待救济。据官方报道,海地地震造成约30万人死亡、30多万人受伤,另有100万人无家可归。

众所周知,海地是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大地震让海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入不敷出,政府在等着世界各国的援助。可是,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贫困的国家。由于地震过后,食物和水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但是人们没有吃的,只能用这些东西充饥,最终导致了大范围的霍乱疫情发生。在海地的首都太子港,感染霍乱的病人挤满了各大医院,再加上地震中的伤者,太子港的医院已经应付不过来。为了预防暴乱的发生,政府派遣部队驻扎在医院周围。

霍乱的发生,无疑给海地雪上加霜,阻碍了重建工作。尽管海地政府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霍乱在更大范围内蔓延,但是霍乱还是危及了周边的国家。2010年11月16日,一名男青年刚从海地度假返回多米尼加,便感觉到身体不适。他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是霍乱。多米尼加政府接到消息后,立即隔离该男子接触过的人和物,以防霍乱大规模地爆发。

这时,国际援助机构的医疗队已经抵达海地的疫区,迅速地展开了救治和预防。但由于缺医少药,伤亡人数众多以及暴雨的来袭,救援工作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再加上大暴雨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造成了许多桥梁和公路被冲毁,因此,救援人员的通行受到了阻碍,不能带着医疗设备和药品到疫区深处进行救援。

据海地政府公布的受灾情况来看,海地10个省中已有6个发现霍乱病例,已造成1034人死亡,1。67万人住院治疗。海地的霍乱,是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最严重的一次疫情。

(4)中国大饥荒:清政府的大劫难

十九世纪中后期,西方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然而古老的东方依旧保持着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

时值清朝晚年,中国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堪称清朝甚至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难。当年清朝官员提起这场旱灾,称其为“二百三十余年未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

流离失所的百姓,饿殍遍野;饥饿难耐的难民,阵阵哀号。无助、绝望、恐惧、悲痛,使中国俨然成为了一个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

究竟是怎样的大饥荒,使华夏大地如同炼狱一般?让我们回到1876年,一起去听听那一声声的哀号惨叫……

奇灾现世,人间磨难。

都说大灾难来临之前,都会有所预兆。19世纪80年代中国大饥荒的预兆,便是从1875年,光绪元年初露端倪。

这一年的仲春,京师和直隶地区突显异常,大量的土地遭遇旱灾,直到冬季,灾情依然严重。其中,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区也在这年秋后相继出现严重旱情。朝廷和政府再怎么救济,也只是杯水车薪。人们生活备受煎熬,痛不欲生。而这仅仅是大难的前奏,真正的灾难要从1877年年初说起。

1877年年初,各种灾难纷纷降临在北方的大地上,比如说蝗灾、冰雹、旱涝等灾害接踵而至,破坏了人们的家园。时至1878年,虽然灾情得到了一些缓解,但是仅华北四省,就有181个县受灾。到了1879年,灾情就更为严重了,受灾县的数量高达285个。

在这三年的大灾荒中,有一千万人死于饥饿和疫病,两千万人背井离乡,二亿人沦为灾民。天下真可谓是“风云突变,民不聊生”。

其间,最为严重的还属京城和河北等地。由于旱情不断加剧,该地区的大片土地已经成为一片荒野。放眼望去,只剩片片黄土。还有遮天蔽日的蝗虫,将艰难种出的庄稼一卷而空,让当地百姓更加地绝望。

除了以上地区外,山西省的旱荒也格外严重。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议中说:“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奇灾,古所未见。”能被曾国荃称为“奇灾”,想必灾况空前。

整整四年时间,无论南北,华夏大地上都充满了阵阵哀号。干裂的田地里,颗粒无收;干枯的树枝上,挂着数不清的白练;而狼烟在千里荒野中,久久不息。

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和1878年两年最为严重,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学界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为严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地狱惊现,以人食人。

自毁灭性的旱灾开始,山西境内怨声载道,土地没有粮食长出,农民全年无收成,再加上豪绅、贪官、奸商、高利贷者借机大发国难财,使愈来愈多的灾民生不如死,全省境内有500万人逃离此地。

根据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流传下来的手记可以看出,山西境内的大小要道,灾民遍野,尸堆如山。有些灾民为了“苟延一息之残喘”,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面为食”,或“掘观音白泥以充饥”,结果“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摧,同归于尽”,更有为人父母者,用孩子交换食物,男童能换得的食物更比女童多,炼狱人间,奇荒再现。

随着旱情的加剧,食物数量骤减,灾民被迫无奈,最终导致人食人的惨剧时常发生。1877年的冬天,无情天灾降临已有三年之久,灾区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恶鬼横行。重灾区山西仿佛被诅咒了一般,灾民张着血盆大口成为了魔鬼的替身,活人吃死人,或把老人、孩子活活地杀掉吃下。这种人食人现象随处可见,惨状惊人。

没有人知道这场灾难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只有默默地祈求上天布施恩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灾后重建,波折不断。

这次灾难,是清朝甚至是中国史上历时最久、范围最广、后果最为严重的灾难。直到1878年年初,整个灾区的旱情才开始逐渐减轻。可是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山西省,旱情还未得到缓解,人间炼狱还在这片大地上,不曾落幕。

五年的天灾,导致两亿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妻离子散,人生的大悲全都压在饱受折磨的灾民身上。很难想象,如果身心俱疲的他们,再经历一次灾难,那又会是怎样?只是,这个世间,有时真有这种可能。

光绪五年(1879年),眼看灾情得到了控制,人们也可以稍微喘息一下了,可是,暴风雨后,出现的不一定是彩虹,也有可能是更大的暴风雨。

当时,死里逃生的人们心中燃烧着生的火焰,大家鼓起勇气,准备重建家园,可谁也没有预料到,就在1879年的7月1日,一场新的灾难悄悄来临。

这天,大地突然开始摇晃,搭好的房屋开始坍塌,华夏大地又一次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随后查知,当天在甘肃武都,出现了震级达8级、烈度为11度的大地震,而大部分旱灾区域也在地震波及范围之内。

1875年至1879年,是中国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几年,给大多数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这样一场亘古未闻的奇灾,被以“奇荒”这样的字眼载入史册,这是很少见的。其影响之大,远远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场灾难,它对当时整个社会生活产生的强烈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

(5)温故1942:一场因冷漠和忽视而酿成的世纪大灾难

2011年2月,冯小刚导演向外界透露自己要拍一部关于“母亲”的电影,这就是被称之为“史诗般的灾难片”——《温故一九四二》。《温故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讲述的就是1942年发生在河南的“水旱蝗汤”四大灾害给河南人民带来的苦难。1993年,当刘震云将自己的这部小说经王朔转给冯导时,冯导当即爱不释手,执意要拍这部电影。谈及拍摄该片的初衷,冯小刚不无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是灾民后代。我们对自己认识不够,也不愿意认识。这个电影是逼着大家来认识。它在撕开历史给大家看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掉进深渊里的人的人性温暖。”

那么,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自然灾害呢?它何以有如此的震撼力让众人引颈相望、深为关注,让一位导演不惜投入满腔的热情全力筹拍呢?

良田变沙滩,饥荒来袭。

1938年5月,抗日战争进行到激烈的阶段,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逼近中原重镇郑州,震惊武汉。同年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国民党总统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密令扒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千米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使汹涌的黄河水向东南奔流,以阻止敌人的进攻。

虽然敌人的脚步被阻挡住了,但黄河决堤却造成一千多万人受灾,近百万人死亡。然而,这场惨无人道的暴行并未停止,黄河泛滥所形成的黄泛区给百姓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灾难,豫东平原的万顷良田沃土瞬间变成了沙滩。从1941年开始,刚刚饱受水灾折磨的河南人民又迎来了旱灾,随着旱情的加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绝收”现象。

可惜,屋漏偏遭连夜雨。大旱之后,又遇蝗灾,寄托着老百姓最后希望的庄稼被蝗虫啃个精光。痛苦和无奈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农民们只能通过啃吃草根和树皮充饥止饿。

可这时,他们还未意识到,死神已经开始悄悄地伸来了罪恶的触角。一段时间后,树皮基本上被剥光,草根也几乎被挖完,农民因饥饿而死亡者不断增加,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人吃人、狗吃死尸的惨状。绝望之下,大批的百姓开始向南方逃荒和迁徙,到达浙江长兴、湖州、安吉一带,还有部分民众西出潼关做了流民,在途中,饿死、病死、扒火车时从列车上摔下来轧死者亦不计其数。据统计,在1942年至1943年饥荒降临的两年之内,在灾难中丧生的人数多达300多万。

政府对灾难的无视。

如此之大的灾难为什么没能引起政府的关注呢?是什么原因促使在灾难中死去的人数愈来愈多,却又难以遏制呢?让人痛心的是,在这场浩劫中首个挺身而出的不是政府,而是重庆《大公报》驻河南的战地记者张高峰。1943年2月,张高峰在《大公报》上刊登了他从河南灾区亲眼目睹的实况报道《豫灾实录》,然而,这篇报道却遭到了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刊三天的严厉处罚。

据他报道,在如此大面积受灾和饿死人的情况之下,国民党政府向河南地区征收的军粮和赋税并没有减少。而在此之前的1937年至1942年五年间,河南兵粮的贡献始终是全国第一。这场饥荒爆发时,国民党政府不但没有及时给予关怀和慰问,反而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更没有对受灾地区采取任何相应的赈灾措施,可以说是置灾民于水火而不顾。更为滑稽的是,蒋介石倒装起了糊涂,他不但不信河南有灾,还说报道是谎报灾情,并将灾情报告里的“哀鸿遍野”、“赤地千里”批成是“谎报滥调”。

于是,几百万民众受灾的消息就这样被封锁了,成为全国新闻媒体的盲区。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归根结底是蒋介石为了掩饰其炸开花园口所造成的恶果,和保住其军事力量以达到维持统治地位的目的所导致的。因为一旦承认灾荒并帮助灾民救灾的话,不仅要耗费大量的财力,还严重影响到军粮的征收。

国民政府的不作为已然让人心生怨恨,更让人气愤的是,一些政府军的高级军官竟然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将部队的军粮卖给灾民,大发横财。官员的贪污和腐败由此可见一斑。不仅如此,来自地方政府的官吏,西安、郑州的奸商还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昧尽良心,以罪恶之手购买廉价的土地。当时,驻守在河南的第一战区副司令汤恩伯手下的军队道德沦丧、军纪败坏,在饿殍遍野的时候,他们竟然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无恶不作,给河南灾民造成了比自然灾害更为严重的灾害。

白修德的功劳。

当国民政府对灾民的苦难置之不理,中国的记者因为害怕被政府革职或杀头而不敢前去采访时,时任美国《时代周刊》的驻重庆记者白修德却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亲赴灾区,探察灾情。

1943年2月下旬,白修德同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从重庆飞抵宝鸡,然后乘列车前往河南。沿途的一切让他目不忍睹,在洛阳,他看到一些血肉模糊的僵尸不时地从列车上摔下来;在荒无人烟的村庄,他看到一条条瘦弱的野狗将埋在沙滩里的尸体刨出来然后撕咬。痛心疾首之时,他不忘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这一幕幕凄惨的场景。在当地传教士的带领下,他找到一些幸存下来的灾民进行采访,通过采访,他了解到,灾民吃人已不是新鲜事,重要的是眼前的抉择是吃死人还是活人。

采访完后,河南省政府的领导在郑州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为他们置办了丰盛的晚宴:栗子炖牛肉、胡椒辣子鸡、豆腐、鱼、莲子羹、米饭、炸春卷、热馒头、两道鲜美的汤和3个白糖馅饼。在人吃人、狗咬尸体的灾情中,面对这一桌佳肴,白修德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的宴席之一。”

白修德突然领悟了,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不是大自然,而是被冷漠、贪婪和自私包裹着的国民党政府。他马上意识到,要想挽救千千万万的灾民,此时此刻,自己最需要做的就是将这里的情势传递出去,让世界知道灾区的实情。返回途中,他经过的第一个电报局是洛阳电报局,愤怒难抑的白修德马上决定向《时代周刊》本部纽约发稿。但在发稿时,他的内心忐忑不安,因为按照惯例,国民党的中宣部要对此进行检查,而且很有可能会被扣下来。或许是电台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许是报务员出于良心的谴责大义凛然地违规操作,令人意外的是,这份电报竟幸运地逃脱了检查,并顺利地发到了美国本部。

于是,消息很快在《时代周刊》传开,欧美舆论一片哗然。当时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宋美龄闻讯后,顿时大怒,认为这有损中国政府形象。因她和《时代周刊》老板亨利·;卢斯是好朋友,便要求卢斯解雇白修德。卢斯对宋美龄的这一无理要求并不理睬,反而对白修德的举动大为赞赏。

回到重庆,白修德开始马不停蹄地为援救灾民争取宝贵的时间,他先是将沿途的所见所闻报告给美国驻华使馆和中国国民政府的国防部长,然后又拜会了国民政府的立法院院长和宋庆龄,请求他们能够给河南人民以物资救灾。白修德虽身为一名外国人,却对河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现出了莫大的同情并竭尽全力地为他们寻求帮助,充分展现出了一位国际友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然而,由于他悲愤至极,以至于当面指责政府官员的腐败恶化了河南的饥荒,因此被有关领导反咬一口,说他是共产党员,是国民党政府的敌人。白修德不顾一切,继续做着他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并通过宋庆龄请求面见蒋介石。虽然宋庆龄以蒋介石长时间视察疲惫为由婉拒了白修德,但白修德仍旧软磨硬泡,五天后,他终于得以走进蒋介石的办公室。

白修德的高谈阔论并未引起蒋介石的格外关注,他不流露丝毫感情地说:“在中国,人吃人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白修德见蒋介石还是执迷不悟,便激愤地说道:“我亲眼看到过狗吃人!”蒋介石说:“不可能。”白修德不得已拿出了野狗吃人尸体的照片给蒋介石看,蒋介石的脸色马上变得凝重起来,然后表情变得很尴尬。随后,蒋介石让白修德提供完整的报告,并称赞他是一位优秀的调查员,对他的勇气表现出钦佩之情。

事实证明,一旦政府采取救灾措施,灾情便会缓解很多。于是,满载粮食的列车开始由陕西运到河南,乡间各地设立了粥站,省政府也忙了起来,大量的银元也渐渐由重庆流向了灾区。

历史的反思。

“灾荒完全是人为的,如果当局愿意的话,他们随时都有能力对灾荒进行控制。”这是一位留在河南的传教士亲眼目睹这场灾难后得出的结论。经济学家马蒂亚·;森说:“贫困不但是一种供给不足,而更多的是一种权利分配不公,是当权者对人们权利的剥夺。”事实证明,虽然饥荒与自然灾害有密切关系,但客观因素只是起到表面的作用。政治体制的不民主、权利的不平等、言论自由的缺乏、信息的不透明才是加剧贫困和饥饿、导致大规模死亡的饥荒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人类对重大灾难的深刻反思,往往能成为社会改革与进步的重大契机。多难兴邦,一个民族失去的东西,只有经过深思与反省,才能找到缺口并加以弥补,从而更好地去应对未来。

(6)埃塞俄比亚的大饥荒:埃塞俄比亚的巨大打击

有着“非洲屋脊”、“东北非水库”之称的埃塞俄比亚,位于红海西岸的东非高原上。贫瘠的大地上,人们的生活甚为艰苦。可整个阿非利加州就像是一个被上帝遗忘的地方,连年的战乱与饥荒,在本不富饶的大地之上接二连三地上演着。

自公元九世纪开始,埃塞俄比亚就饱受天灾人祸的摧残,苟延残喘着。至1972年,埃塞俄比亚更受到了史上最严重的打击,让奄奄一息的国家再次陷入空前的危机当中。

让我们回顾这段非洲历史上的重大灾难,看看饱受磨难的埃塞俄比亚人民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那一年的雨,灾难的开始。

埃塞俄比亚的大饥荒,起源于1971年的雨季。

那一年,雨季如期而至,天空降下甘霖,滋养着大地。只是,雨季的降水量显得有些反常,不似往年的充沛。

第二年(1972年)的雨季,降雨量再次大幅度减少,农田得不到充足的灌溉,粮食也大量减产。

直到1973年春的雨季,天空中除了炙热的阳光,什么都没给人们。接踵而至的是严重的旱灾。众所周知,埃塞俄比亚中间凸起,边缘低陷,境内的河流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地区。随降水量的减少,导致低谷地区的河流得不到补给,以至于北部的沃洛省,成为了最严重的受灾地区。其灾民大量地出逃,导致国内一片混乱。而南部地区的灾情虽没北部的严重,但是也在进一步的恶化当中。

在烈日的照射下,贫瘠的土地愈加干裂,河谷中的水流量也大幅度减少,埃塞俄比亚的大地上很难再能生长出粮食。最终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导致大批的难民因为饥荒流离失所。尸横遍野、饿殍满地的惨景出现在大街小巷,至今仍令人不寒而栗。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埃塞俄比亚的巨大灾难一发不可收拾。

没有重视饥荒的后果。

俗话说“有备无患”,只是埃塞俄比亚的塞拉西皇帝,那时候还不能理解中国的这个成语。

回到1972年年末,大灾难正在悄悄地拉开帷幕。

1972年11月,农业部在当年的研究报告中,固执地说这场饥荒不会那么早到来。

1972年12月,1000多名难民受到埃塞俄比亚红十字会的帮助、救济,逃离了灾情严重的沃洛省,到达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

1973年年初,大量难民走上位于沃洛省一段两侧的东北高速公路,拦车乞求食物。

1973年3月,1500名受灾的农民自发组成的队伍在其前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途中被警察拦回。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灾难来临的前兆,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援救措施,将饥荒的程度减到最低,可是,政府在灾难的早期阶段,什么也没做。当然,这也不是政府的错,谁叫塞拉西皇帝正忙着进行他奢华无比、豪华程度令人啧舌的80大寿呢。正是因为塞拉西皇帝不下达积极应对灾情的政策,结果造成了20万人饿死的惨剧发生。

虽然当地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瑞典资助的埃塞俄比亚营养机构在反饥荒行动的早期阶段也采取了一些援救措施,但总而言之,错过了援救的最佳时机,使灾难的严重性无法避免。

在此之后,政府采取的唯一援救行动便是建立难民营。但是,由于援救措施没有在灾难的早期阶段实施,使后来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如,难民营中过分拥挤,卫生条件极度恶劣,疾病防治得不到全面的重视等。

1973年8月,饥饿危机达到高峰期,6万多灾民挤在本来只能容纳2万人的难民营中。而仅仅两个月之后,难民营中的人数已经锐减至1。5万人,因为其他人都死了。

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在告诉我们,在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情况下,这次灾难对埃塞俄比亚这个本就贫瘠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两次”可怕的灾难。

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这场悲剧,使这个贫瘠的国家奄奄一息。究竟是哪“两次”灾难造成了这一切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

1972年开始,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沃洛省和提格雷省以及该国的其他地区首先受到了饥荒的影响。农业、经济深受打击,一蹶不振;百姓哀号遍野,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惨状当中。虽说1973年是大饥荒的最高峰,但灾情在1973年年末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地区有明显恢复的迹象。但第一次灾难有所好转之后,第二次灾难紧随其后。

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南部的哈勒尔盖省,1974年才发生大饥荒。这使广阔的游牧区牲畜暴死,油料、咖啡、花生等农作物也急剧减产,人口比例迅速下降。

前后两次灾难,因饥荒而死亡的人数高达20余万人,这对埃塞俄比亚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严重的饥荒,自古以来都伴随着埃塞俄比亚的人民。据相关资料统计,几百年来,埃塞俄比亚先后有上百万群众死于饥荒的梦魇当中。如今,在亚的斯亚贝巴的街头,已经看不到明显的饥荒迹象,但饥荒的巨大阴影,依然挥之不去。

(7)萨赫勒地区特大旱灾:引发大饥荒的“非洲灾难”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被人们称之为萨赫勒,阿拉伯语是“边缘”的意思。萨赫勒泛指马里、塞内加尔、乍得以及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等国家和地区的热带草原地区,有着近24亿的人口。

这个意为“边缘”的地区,常年遭受着撒哈拉沙漠干热风的侵袭,热带草原也日渐沙化,成为世界上干旱的高发地区。20世纪70年代,萨赫勒地区发生过连续五年的干旱,其间有些年份滴雨未下。

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沙漠干热风再一次侵袭了萨赫勒地区,被世人称之为“非洲灾难”。

究竟是怎样的一场灾难,能让世人称为“非洲灾难”。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尘埃,去看看“非洲灾难”的真实状况……

首当其冲的重灾区:“东北非水塔”

埃塞俄比亚是位于非洲东部的高原国家,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且,其中部高原地区是境内三十多条河流的发源地,灌溉着广阔的东非土地,因而又有“东北非水塔”的美称。

而这个有着“非洲屋脊”与“东北非水塔”之称的国家,早在1972年就已经发生过一次惨绝人寰的大灾难。那么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的萨赫勒旱灾中,它再次成为受害最为严重的国家?让我们一起追溯到1984年去看看吧。

1984年的埃塞俄比亚有点儿“不正常”,因为那一年的降雨量骤然减少,部分地区比正常年份减少了60%;有的地方甚至锐减到了100%,滴雨未下。这对于降水量本来就少的非洲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灾难。这次干旱造成全国95个县受灾的情况非常严重,灾民饿死的饿死,逃走的逃走。

由于旱情严重,病怏怏的大地不堪重负,散发出死亡的气息,庄稼枯死,河流枯竭。尤其是在1984年,这是埃塞俄比亚近年来最痛苦的一年。在这短短的一年中,有300万人因粮食短缺沦为灾民。其间,旱情在短短几个月内还引起了饥荒和疾病,一瞬间便夺走了30万人的生命。可是,这些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这只是天灾的“开场白”,更为严重的灾难在1987年降临在了埃塞俄比亚大地上。

1987年,埃塞俄比亚再次受到旱灾的侵袭。尤其是在北部,哀号不绝,饿殍遍野,百姓们背井离乡,大批大批的难民死在了逃亡的路上,满天尽是黑色的秃鹫在盘桓,在嘶吼,展示着一幅世间毁灭的悲惨地狱图。埃塞俄比亚多年来受撒哈拉干热风的侵袭,田里的庄稼得不到雨水的滋润,粮食颗粒无收。据相关数据统计,1987年至1988年,埃塞俄比亚北部地区连续两年降雨量减少了3/4,造成土地干裂,粮食收成也随之减少了80%,400万人受到饥饿的严重威胁。再加上河流得不到雨水的补给,干涸见底,各种通过污染水质传播的传染病,席卷埃塞俄比亚大地,折磨着受灾群众。

面对严重的饥荒,面临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埃塞俄比亚已经成为了但丁《神曲》中的炼狱。这就是为什么“东北非水塔”在20世纪80年代的萨赫勒旱灾中首当其冲,成为最严重的受灾区的原因。

不容乐观的其他灾区。

除了埃塞俄比亚之外,非洲的其他国家的受灾情况也非常严重。

首先是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西非国家——马里,也是20世纪80年代重大旱灾的受灾国之一。1982年,撒哈拉干热风来袭,其境内的重要粮食产区——尼日尔河套地区河流干涸,导致数以万计的土地得不到灌溉,田里种下的种子被闷死在干土里,人们没有粮食,只得活活地饿死。不仅如此,昔日的特南古地区也遭受了和尼日尔河地区相同的境遇,以至于稻米播种量急剧减少,导致整个国内的粮食供应不足,马里全国上下陷入了恐慌。

其次是位于非洲大陆西部的塞内加尔。这是一个西邻大西洋、受信风带影响、年降雨量约600公厘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临海的国家,也抵不住撒哈拉干热风的袭击。草原变成了黄沙,绿树变成了光秃秃的“牙签”,全国高粱、粟和花生等主要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荒芜的田地里,种下的种子,始终也冲不出贫瘠的土壤。

然后是有着“非洲死亡之心”之称的乍得。因为乍得是个偏远的内陆国家,气候属于沙漠气候。旱魃一来,这个干旱不断的小国灾情更是异常地严重。连续两年,其境内缺粮将近50万吨,受灾和死亡人数达数十万之多。乍得在灾难中成为了真正的“死亡之心”,没有一丝生机。

持续多年的干旱,使整个非洲的粮食产量急剧下降。据官方统计,安哥拉、莱索托以及博茨瓦纳的粮食产量都下降了50%以上;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分别减少30%~40%,而毛里塔尼亚的产量下降了近90%,畜群死亡率达30%。

非洲大地连年的干旱,使受灾国家的粮食产量急剧下降,饥饿的灾民随处可见,如何解决人民的饥饿问题是当时最大的难题。严重的“非洲大饥荒”该如何缓解,俨然成了非洲各国和国际社会相互讨论的焦点。

人道主义的国际救援。

自1982年开始,“阳光灼热”的非洲大陆,贫瘠的土地就像一张老人的脸,死气沉沉;而干涸的河流,就像脸上的血管,只是血管里早已没有了血液的循环。流离失所的饥民布满在阿非利加州的大地上,太多你难以想象的情境,在这里一幕幕地上演着。

毛里塔尼亚,饥饿的灾民用虫子充饥果腹;乌干达惊现“人吃人”的人间惨剧。不管是塞内加尔境内浮尸遍野、黄沙四起的景象,还是苏丹妇女眼中的痛苦与绝望,非洲大地上的灾民,已经再也经受不起苦难的折磨。他们看着身边的人饿死,活下来的人也都骨瘦如柴。妇女们用瘦小的身躯,虚弱地抱着奄奄一息的孩童,眼中充满了无助。最后,大批的摄影师和媒体记者来到非洲,将非洲的情况报道给全球的人们。

1983年,联合国终于发出了“救救非洲”的紧急呼吁,为非洲大饥荒提供了近600万吨粮食援助。随后,许多国家也加入到了联合国的救援队伍中,上千吨的药品、衣物、帐篷等生活急需纷纷运至埃塞俄比亚。而正是这些大量的救灾物品,对缓解非洲的大饥荒起到重要作用。

(8)伦敦大火:伦敦火灾之最

英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迪斯累利曾说过“伦敦不仅是一座城市,也代表了整个大不列颠”。

1666年的伦敦大火,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火灾。它毁掉了圣保罗大教堂在内的许多建筑物,给伦敦市民带来了沉痛的创伤。可是,英国就像凤凰一样,在大火中涅槃重生,造就了它欧洲霸主的地位。

英国为何会在火灾中“重生”?究竟是怎样的一场灾难,让伦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拨开层层的烟雾,一起去揭秘伦敦大火背后的故事……

一场鼠疫引发的“火光之灾”

故事应该从1665年说起。就在大火发生的前一年,一场毁灭性的鼠疫灾难席卷欧洲大地。仅伦敦地区,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人口就减少了十分之一,死亡人数达到了六七万左右,伦敦市民笼罩在鼠疫的梦魇中。随着鼠疫的扩散,英国皇室与伦敦市内的有钱人纷纷逃离伦敦,前往牛津暂避祸端。

那一年的伦敦如同一座死城,市内大片的房屋空置,集市再也没有叫卖的热闹。大街小巷中,除了深受鼠疫折磨的穷人,便什么也没有了。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自然而然地,防火意识也变得很薄弱。

一年以后,1666年的伦敦依旧笼罩在阴霾当中。而真正的灾难,正在从酝酿中爆发。

1666年9月1日的深夜,整座伦敦都沉溺在睡梦之中。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英国皇室的面包师约翰·法力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位于布丁巷的住所。疲惫的约翰,回到家中继续工作。当烤完所有面包的时候,他早已疲惫不堪,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可是他临睡之前忘记熄灭面包炉里的火苗。到了凌晨两点左右,在约翰熟睡之时,火苗越来越大,进而引燃了附近客栈的干草堆。紧邻布丁巷的伊斯特奇普市场也遭受波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时,熊熊的大火已经直冲天空,一片巨大的火海在黑暗中的伦敦蔓延。

遗憾的是,人们都没对这场火灾给予重视。因为在伦敦地区,到处都是木制结构的房屋,人们对火灾已经司空见惯了。当伦敦市市长听说火灾发生的时候,还调侃地说“女人的一泡尿都能把它熄灭”。

如果说面包师约翰是引起火灾的凶手,那么伦敦市市长就是助长火灾扩散的帮凶。正是因为他的戏谑和疏忽,一场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火灾爆发了……

燃烧四天的大火。

英国著名的海军大臣佩尔斯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凌晨三点,女仆将我叫醒。我从床上爬起来,穿上睡衣,走到窗前观看。我以为失火地点在最远处的马克基的后面,于是又上床蒙头大睡。”伦敦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场火灾严重性,直到第二天清晨,人们才感到了不安。

1666年9月2日清晨,火势越来越猛烈。由于当时伦敦的天气又干又热,加上持续不断的东风,大火蔓延过一片片住宅区,大有吞噬整个伦敦之势。伦敦的消防队员立即展开救火行动。可惜天不遂人愿,由于消防队员在心急之下,捣碎了供水的水管,结果切断了伦敦地区的供水。而且当天下午,大火已经烧到了泰晤士河畔,装满木材、油料、白兰地酒和煤炭的仓库一个接一个地爆炸,轰鸣的爆炸声徘徊在伦敦上空,让饱受鼠疫折磨的人们,再次陷入了绝望。

当然,这仅仅是大火开始的第一天,更为严重的毁灭还在后面。

之后的几天,恐怖的景象迅速席卷伦敦,大火势不可当。越来越多的房屋被大火吞噬,街道上全是流离失所的人群。他们呐喊着,哭泣着,显得格外地无助,就像上帝把他们抛弃了一样。就在1666年9月2日到9月5日,这短短的四天之中,伦敦有1300间住房被毁坏,87个教区的教堂被烧毁,300亩的土地被烧成焦土,伦敦桥两岸被烧毁的店铺不计其数。后来大火掠过泰晤士河,烧到了对岸。在索思沃克也出现了零星的大火,市政厅和伦敦市的金融中心——王室交易所也化为了灰烬。灾情最严重的是圣保罗大教堂,热浪使得石造物爆炸,连古墓也被炸开,露出了许多木乃伊状的尸首。大教堂的顶部被熔化,熔化的铅熔物淹没了附近的街道。据相关数据显示,伦敦当地的财产损失高达1200多万英镑,20多万人无家可归。

四天的大火,给伦敦市民留下了沉重的伤痛,但是这让伦敦甚至整个英国重新发展了起来。

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历了大火的伦敦,上演出一幕幕奇迹。

首先,面对凶猛的火灾,伦敦仅有八人丧生,这难道不是生命的奇迹吗?此后伦敦市政府汲取教训,用石头房子代替了原来的木屋。

其次,由于这次火灾的火势巨大,烧死了数量巨大的老鼠,同时也烧毁了它们的藏身之处,从而杜绝了后患。长期祸害伦敦居民的鼠疫,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难道不是“塞翁之马,焉知非福”?

当然,鼠疫的消失和人口损失少还不足以推动整个英国的发展。真正的原因是因为……

大火之后,伦敦居民燃烧起了重建家园的斗志,一群有志之士很快投入到了城市的重建工作当中。1666年10月1日,著名的建筑师雷恩爵士在市政厅提出了伦敦市的灾后修复方案,并得到了官员们的认同。身负重任的雷恩爵士,在伦敦市民的见证下,花了三十余年重建伦敦市内的大小建筑物。其中除了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以外,还包括皇室的肯辛顿宫、汉普顿宫、大火纪念柱、皇家交易所以及格林尼治天文台。经济学中讲到“生产力拉动内需”,而正是伦敦大规模的重建,英国的内需才被带动了起来。英国经济开始突飞猛进,为以后成为“世界霸主”打好了基础。

就像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所说的一样:“要不是那场大火,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经济也不会那么快地出现起色”。

(9)芝加哥大火:人类历史上极为惨重的大火

一提起芝加哥,人们都会想到它是美国本土继纽约和洛杉矶之后的第三大城市。它拥有堪比“空中花园”之美的公共园林,拥有美国最高的大厦——西尔斯大厦,拥有数不尽的繁华与热闹。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却在一百多年前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罪魁祸首,竟是一头奶牛。

试问,究竟是怎样灾难,造就了芝加哥当下来之不易的繁华?一头奶牛又怎能引发全城灾难?

还是让我们回到20世纪70年代,去寻找那头“罪恶”的奶牛吧……

一头奶牛颠覆芝加哥的繁华。

在寻找“罪恶”的奶牛之前,我们应该先回到1831年去看看。那时候,芝加哥还是一座小村庄,直到1837年才形成城镇。1835年,芝加哥与东部铁路相连,随着交通的发展,芝加哥的商业和工业也跟着发展起来了。1848年完工的伊利诺伊和密执安运河,将芝加哥与密西西比河连接了起来。此时,“罪恶”的奶牛还未出世。

芝加哥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外地人前来发展生计。但由于市内房屋数量满足不了外迁者的需求,1871年,芝加哥的城市容量已经饱和,6万多幢木制建筑构成了当时无规则的城市。而正是这些木制建筑,为那头“罪恶”的奶牛提供了引发灾难的前提。

时间来到1971年10月8号,星期天。这一天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比往年冷一些,天气也异常地干燥。那天女人们用干柴煮饭,男人们正忙着收集柴草以备过冬。傍晚,芝加哥的街头上,车水马龙,喧喧嚷嚷,特别热闹。身穿盛装欢游一天归来的人们,早把一周的劳累忘得一干二净。居民们尽兴地享受假日带来的欢乐,没有人能想到灾难即将临头,自己的生命只剩下最后的几分钟。

在晚上八点三十分,主妇凯特·奥利尔瑞女士提着马灯来到牲口棚,照料一头生病的奶牛。凯女士特进入牲口棚之后,顺手将马灯放在了牲口棚内的地板上,就是这么个小动作,为火灾提供了必要条件。凯特女士安抚不了焦躁的奶牛,奶牛一急,腿一蹬,将地板上的马灯踢翻。顿时,燃油四溅,浸入地板和干草中。零星的火苗,顺着易燃物品窜上牲口棚顶,整个棚子都燃烧了起来,被烧痛的牲口狂奔乱叫起来。凯特见状惊呼求救,闻讯赶来的邻居迅速加入了救援工作。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势乘着西南风一起,往市中心前进。

你能想象这场大火竟是一头生病的奶牛造成的吗?而且后果异常严重。难道凯特女士的奶牛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奶牛?就因为它颠覆了整个芝加哥?

燃烧的芝加哥。

声名狼藉的奶牛,在作案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说不定是死在了这场大火之中。总而言之,人们已经来不及去追究奶牛的责任了,铺天盖地的大火已经在芝加哥城里蔓延开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火势顺利进入了芝加哥的中心地带。警报从四面八方响起,消防队员们东奔西跑,似乎乱了套。

从第一个火警发出一个半小时后,全城已经成为一片火海。火借风势,越烧越烈,任何力量也无法抵挡大火的进攻。惊慌失措的市民惊叫着在大街上乱跑乱撞,一些富商放弃了马车,骑上马背就向市郊突击,一路上也不知踏死了多少人。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大火来的时候,人们都还没有入睡,一部分人能有充分的时间逃离火海。可就是这样,芝加哥全城也有1000多人被烧死或踩死,另有几百人死于郊区。

除此之外,芝加哥市内的太平洋饭店、商业大厦、商会大厦、歌剧院、第一国家银行也在大火的吞噬下,毁灭殆尽。时至半夜,火势仍然得不到控制,芝加哥煤气站也爆炸了。附近弹药库和下水道里泻出的甲烷气体也受煤气站的影响,在大火中产生了一连串的爆炸。据目击者称:“整个天空都好像烧了起来,炽热的石块纷纷从天而降……火雨从头上落下。”

漫长黑夜里的芝加哥,有10万余人惊叫、咒骂、祈祷、蹂躏和抢劫。全城的425名警察已经不堪重负,无法拯救这一切。

1971年10月9日,大火第二天,芝加哥的大厦、工厂、住宅、商店继续燃烧着。整整三十个小时的燃烧,将芝加哥2/3的土地化为焦土。

经历了这一场大火的芝加哥,没有了昔日的繁华,一眼望去,满目疮痍。据官方统计,这次灾难造成10万人无家可归,上千人丧命,死伤的牲畜不计其数。

上天的眷顾,芝加哥的幸运。

在芝加哥起火的第二天傍晚,火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四处仍有小火在燃烧。经历过一夜磨难的人们,早已变得疲惫不堪,大大小小的余火还在啃噬着芝加哥。

也许,上帝听见了人们的祈祷,他带着怜悯之心,降临人间。于是已经数十日没有下过雨的芝加哥,在1971年10月9日,即大火的第二天晚上迎来了一场大雨。

倾盆而下的大雨,将尚未燃尽的余火统统扑灭。人们摸着脸上的雨水,眼中闪烁着希望,充满斗志的希望。最终,这场史无前例的火灾被大雨完全扑灭,悲剧得以结束。

大火洗劫后的芝加哥,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据当地政府估算,要花上整整三年时间,才能使芝加哥重新矗立在美国的大地上。

(10)大兴安岭火灾:燃烧了20天的大火

火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场可怕的灾难。短短的几个小时,它就能吞噬周遭的一切事物,造成惨不忍睹的景象。

那么,一场连续燃烧了20天的大火,它的威力又将摧毁些什么?

是成千上万的难民?还是意想不到的死亡?

是数以万计的损失?还是回归鸿蒙之境?

让我们翻山越岭,一起到中国寒冷的最北端,去看看那场燃烧的“大火”……

大兴安岭火灾。

燃烧的“世界末日”

大兴安岭是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北的天然林区,被世人称之为“仅存的净土”。一年四季,慕名而至的游客数不胜数。跌宕起伏的林海,绵延巍峨的群山都让世人为之感叹。谁也无法想象这么一个风光旖旎的地方,几十年前竟遭遇了如同“世界末日”般的灾难。

事件得追溯到1987年。这一年,北方的气候异常干旱,东北林区已经连续三年没下过大面积透雨了,而前年冬季的雪又比往常下的少,这就使东北林区1987年的春季变得更加干燥。

转眼到了5月6日,林区里的工人照常做工,妇女们在屋里带着孩子、操持家务,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将要经历怎样的灾难。

当天下午,几个民工在野外施工的时候,不慎落下了火星。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毫不起眼的火苗在干燥天气的怂恿下,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由于当天还刮着大风,火势乘着风四处流窜,转眼之间,便蔓延到了各大林场。大兴安岭成为了火海地狱。

据幸存下来的目击者说,“和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那火根本就不是漫过来的,而是从天上‘飞’过来的。”当时,大风没有停止的意思,一大团一大团的火焰在狂风的呼啸中被高高地抛向天空,飞越了大林河,凶狠地扑到对岸的森林中,一路蔓延至漠河县城内。熊熊大火在县城中肆虐,瞬时,拥有4万多人口的漠河县城变成了一片火海,火光映红天际。这是漠河建县以来从未有过的大灾难。可历史无法倒转,惨剧已然发生。

大火烧毁漠河县城后,继续疯狂地向东奔去。到了晚上,大火先后扑向了图强镇和劲涛镇,将两座小镇烧成了一片废墟。

满天的烈火,铺天盖地而来,侵袭了大兴安岭的主要林区以及周遭的一切。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血红的大火在人们的头上漂浮着。也许,世界末日的景象,也不过如此吧。

众志成城,军民一心。

大兴安岭的这场大火,燃烧了整整20天。半个多月里,受灾的人们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其中不乏捍卫家园的勇士,跟着抢险的官兵,一起上山打火。

可万事开头难。5月6日当天,首先遇难的是两辆消防车以及车上的消防队员。他们从图强镇出发,在途中遇见了汹涌的大火,随之被烧成一堆废铁。然后遭难的是盘中林场。由于林场事先收到了消息,便立马派人站哨,随后把居民也组织在了一起。当大火扑来的时候,居民们集中在学校的操场上,青壮年围成个圈,将老弱妇孺紧紧地包围着。但是,政府的防御措施有缺陷,最终还是导致了几十个居民被烧死或者烧伤。

面对这样无情的灾难,只有众志成城,才能解救更多的人。

大火燃烧了几天后,一场特别的国务院办公会议紧张地进行。国务院当即决定增派2万人的军队前来灭火救灾,一场规模空前的战斗在焦土上激烈地进行着。这样,大兴安岭地区就有5万多军民齐上阵,一起上山打这场硬仗。

在救灾指挥官员的调遣下,军民从大火两边着手,动用灭火机、挖土机、装甲车等一切能灭火的装备,哪里有火便往哪里去,见着火就打。这样的措施简单有效地减弱了大火的攻势。当兴安林场告急的时候,救援部队为了保护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几十名勇士对准火头就是一阵猛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救援部队全力的抢救下,到了5月27日,大兴安岭地区的大火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可是,一连20天的大火,摧毁的东西数不胜数,给当地居民的内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惨痛的损失。

转眼来到1987年6月14日,大兴安岭地区的最后一个火点被扑灭,为期一个月的救火行动结束。可是一片大绿地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留下的只有一地焦土以及残垣断壁的建筑。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此次火灾中,有1。7万平方千米的地区惨遭荼毒。其中包括101万公顷的原始森林,一个县城以及四个城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9。13亿,还有5万余人受灾,死伤400余人。

在这一场“火啸”当中,更有112万立方米的烧死木被迫砍伐。何为烧死木,就是指有些树木受火烧之后,在两三年中就会腐烂,或被严重的虫害侵蚀掉。这一危害,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重视。于是6000多人的抢伐大军进入大兴安岭地区,两个月之内,就将烧死木砍伐完,但也造成了一段长达20千米的荒山秃岭。当地园林工作人员表示,在秃地上的造林工作起码要花上30年至50年才能完成。

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这段记载着中国人民的灾难和勇敢的历史将流传后世,以警世人。

(11)伦敦雾:推动英国环保立法

雾是一种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在我国,每年的二月份至四月份,南方许多城市,都会在早上或傍晚出现浓浓的雾气。

众所周知,重庆市是我国著名的“雾城”,全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处于云雾当中。生活在重庆的人们喜欢这种天气,因为一切都是若隐若现,朦胧、神秘。可是,在地球另一端的伦敦,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可就不这么认为了。在他们眼中,雾就是死神的使者,会将一切扼杀在朦胧之中。

为什么伦敦人会这样看待这种平常的天气现象?究竟雾气有多么可怕?让我们拨开一层层迷雾,去伦敦看个究竟……

演唱“亡灵序曲”的“茶花女”

1952年12月5日,太阳准时出现在伦敦上空,这预示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前几天的气象报告里,政府说最近伦敦会出现难得一见的艳阳天,所以,人们在这几天中都在盼望好天气快点到来。

当然,在这一天,令人期待的事物有很多,除了难得一见的好天气之外,还有一场在莎士比亚剧场上演的三幕歌剧——《茶花女》。100年前,《茶花女》被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改编成三幕歌剧,在威尼斯的凤凰歌剧院一演成名,对整个欧洲戏剧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贡献。100年后,《茶花女》来到了伦敦,自然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欣赏这出经典剧目。临近傍晚,伦敦的大街小巷中,出现了轻微的雾气。当然,这对于久居“雾都”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于是,伦敦的人们穿着盛装,一个接一个地来到莎士比亚剧场,享受歌剧魅影。

华丽的舞台上,薇奥莉塔与阿弗列德一见钟情,用悠扬的歌声诉说着美丽的爱情,场下的观众被这惊世的爱情所震撼,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危机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袭来。当薇奥莉塔唱出第一幕最后一个咏叹调时,台下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随着掌声的停止,人们期待着第二幕的上演。突然,剧场的大门被打开,惊慌的管理员跑了进来。正当他要说些什么的时候,观众们就看见一大片云雾涌进了剧场。顿时,整个剧场就被雾气所笼罩。可惜的是,人们并没有感到什么意外,只是觉得奇怪,奇怪为什么雾气会那么大?当大家窃窃私语的时候,好几位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倒下了。这时,人们才感觉到了恐慌和害怕,纷纷逃离剧场,想回家避难。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只是灾难的开始。

当他们走出剧场时,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惊。他们看见整个伦敦都已经被浓浓的灰色雾气所笼罩,所有的道路和建筑物都已看不见。观众们再也不会认为刚才的歌声是动人的,他们觉得那仿佛就像是来自地狱的“亡灵序曲”,引领他们走向黑暗的深渊。

当然,“亡灵序曲”也分三幕上演,这仅仅是第一部“阴霾”,“重头戏”还在后面。让我们继续去“欣赏”这出临时加演的戏……

“绝望的雾都弃儿”

1952年12月5日,大雾席卷伦敦,让这个欧洲的大都会笼罩在可怕的阴霾中。泰晤士河上,再也没有了船只的鸣笛声;公园里,再也没有了和平的白鸽;伦敦桥上,再也没有了汽车。整座伦敦城散发着一种死亡的气息,引来地狱的勾魂使者。

浓烈的大雾天气,影响了交通,弄脏了人们的衣物,也熏黑了房屋。伦敦城的市民们以为乖乖地待在家里,就能逃过一劫,殊不知,烟雾的杀伤力还没有全部使出。

1952年的伦敦,冬季非常寒冷,即使人们穿得再厚,一离开房屋里的暖气,就会立即打冷战。所以,大家都足不出户,在家烧着煤炭取暖。可是,燃烧煤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随着热蒸汽从烟囱中冒出,使得伦敦市的烟尘排放量比平时更高了。

12月6日,大雾的情况继续恶化。泰晤士河的水上交通已经全面瘫痪;所有汽车的车窗上都积起了厚厚的一层灰;飞机场由于能见度极低,所有的航班都已经取消了。伦敦市里的一切已经“瘫痪”,唯一没有“瘫痪”的就是从烟囱里源源不短冒出的黑烟,还有制造污染的工厂。由于伦敦在当时是英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许多的工厂都建立在伦敦的周边以及泰晤士河畔。大雾来临的几天里,为了不影响市民的生活,政府决定工厂不停工。但就是因为这样的命令,导致伦敦的悲剧上演。

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那些牛被人们驱赶到这里来实现“自我价值”,可谁知“价值”没实现,被烟雾“迫害”的牛倒是挺多。据了解,参加牛展的一共350头牛,其中就有52头由于吸食了大量的烟雾,产生了严重的中毒反应;还有14头已经奄奄一息;更有1头当场暴毙。几天之后,伦敦市民也对这种烟雾产生了不良反应,尤其是48岁以上的死亡人群大幅度增加。而且,刚出生的婴儿免疫功能低弱,也成了受害最多的群体之一。由于大雾引起的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和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越来越多,死亡率也陡增,据当时官方统计,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亡灵序曲”达到了高潮,上演最后一幕“绝望”。

此时的伦敦,就像一个被世人抛弃的孤儿,充满了绝望和无助。究竟怎样才能解决这么严重的灾害?未来用什么方法才能预防这种事故的再次发生?让我们往下看吧。

危机的缓解以及英国政府的对策。

1952年12月9日清晨,阳光终于变成一缕缕亮光,照进人们的屋里;和风不断地吹向伦敦,将弥漫的雾气吹得淡了些,这时的情况才开始好转。

12月10日,强劲的西风也往伦敦吹来,将所有的雾气吹散,带来久违的阳光。人们欢呼着走出阴暗、潮湿的屋子,在大街上尽情地享受着灾害过后的温暖。由于烟雾事件的影响巨大,在此之后的两个月内,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还有一部分人受病痛的困扰。到了这里,“亡灵序曲”的第三幕“微光”也落下了帷幕。

连续5天的大雾天气,对于伦敦的居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虽然噩梦已过,但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

在过去的岁月中,伦敦常年被大雾天气笼罩着,究其原因,一共两个:首先,因为每到秋冬之际,北大西洋暖流与英国区域较冷的水流汇合,同时大量的暖空气从海上吹来,与岛屿上空较冷的气团相遇,形成了浓浓的海雾和陆雾。然后,伦敦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有着很好的工业基础,导致众人将厂房建在伦敦,以致满城都是林立的烟囱;再加上城市人口密集,家家户户都是用传统的壁炉,每年壁炉和烟囱的排烟量就过于巨大。烟与雾交集混杂在了一起,就形成了著名的伦敦大雾。

知道了伦敦雾形成的原因,英国政府开展了相应的措施,来管理这些“肆意妄为”的烟雾。

1956年,英国政府在经过多年的磋商后,首次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改造城市居民的壁炉,控制煤炭的使用量,在冬季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

1968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一份《清洁空气法案》,要求企业所建的烟囱必须要达到一定高度,以有效疏散大气污染物。

1974年,政府又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案》,规定工业染料里的某些危害物质的添加限度。

经过几年的努力,伦敦的大雾天气减少了许多,环境状况得到了较强的改善,类似于1952年的烟雾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看来,只要大家下定决心,好好地爱护环境,就一定能避免各种灾害的发生。

(12)切尔诺贝利核泄漏:20世纪最大的人间悲剧

核污染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所产生的核辐射能将周围一切有生命迹象的物体毁灭,而且造成的伤害,是短时间内不能愈合的。

自从1949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后,人们对这种东西就充满了恐惧。因为它象征着地狱的死神,只要它一出现,必定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联合国规定,除了认可的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之外,其余国家都不能有发展核武器的计划。虽然这样,为了寻求强大的资源,很多国家都有数量不一的核电站。它们的威力不比原子弹的杀伤力弱,核电站只要一出事故,造成的影响就和原子弹爆炸一样,对人类的生命产生巨大的威胁。

1986年4月26日之前,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小镇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地方,可是之后,切尔诺贝利在一夜之间轰动了世界,它的名字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留下的深深的烙印。从此,“切尔诺贝利”有了另一重含义,象征着摧毁一切的灾难。

切尔诺贝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它“闻名于世”?为什么人们一听见它的名字,心中就只想着灾难?让我们一起去乌克兰,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一场触目惊心的爆炸。

乌克兰北部的普里皮亚季,拥有一座“享誉”世界的核电站,其名字叫“切尔诺贝利”,这在斯拉夫神话中代表黑暗与死亡。也许,正是因为它象征着黑暗与死亡,所以它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一场真正的死亡与黑暗。

1986年4月25日,一群研究人员身穿白色厚沉的防污染服,对切尔诺贝利的4号反应器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测试。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维修和测试都延迟了许久,直到26日凌晨的1点05分,实验才正式开始。研究人员为了进行低功率的测试,故意违反了平时实验的步骤,他们将反应堆的能量输出减低了许多,导致实际输出量也大幅度地减少。然后,研究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个错误导致了所有悲剧的发生。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就将调节反应堆堆芯温度的控制棒从反应堆中拔出,由于反应堆没有控制棒调节温度,使得堆芯的温度异常地升高。到了1点23分,研究员见没什么事情发生,于是他们再次心存侥幸,违反实验流程,按下了关闭核反应堆的紧急按钮。突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反应堆的电源居然自动断了,这致使冷却系统停止了工作。堆芯的温度得不到控制,内部的水被强辐射立即分解成了氢和氧,由于氢和氧浓度过高,立即导致了四号核反应堆的大爆炸。

黑夜中,人们都在熟睡,谁都没有想过命运和生活会在这一夜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只听见“轰”的一声,周围的人都被惊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跑出门一看,就看见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重达2000吨的钢顶被掀了起来,核电站里面燃起了熊熊大火,烧红了半边天。更可怕的是,核电站里的放射性污染物被炸成了细小的微尘,随着火焰产生的热气,飞向高空,向四周散去。

事故一出,大家都被这恐怖的景象所惊吓,纷纷准备逃离这里。英勇的消防队员在接到火警电话的时候,立即赶到了现场。他们一边扑火,一边用铁铲掩埋有放射性的反应堆残骸。可惜一切都是无用之功,不到一个小时,在场的消防队员就产生了恶心、呕吐、无力等症状。

第一波赶来救援的消防队员已经坚持不下去了,他们只能等待其他人将他们援救。没过多久,就有新的救援队伍到来,其中有消防队员、直升机飞行员、军人、核电专家和工人。他们一起轮番上阵,用尽一切努力,控制反应堆残骸中燃烧着作为中子减速剂的石墨。经过几小时后,核电站的形势才算是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大家看着已经得到控制的核电站,脸上却没有任何喜悦之情,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更可怕的、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面……

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突然爆炸,周围的居民都来不及逃散,所以其中大多数人都受到了核辐射的影响,身体状况发生了一些病症。爆炸后不久,周围的医院就接受了203人,其中31人还没有治疗就死了,而且有28人死于过量的核辐射。

经过日本的原子弹事件后,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核问题。所以,为了有效地控制核电辐射尘的扩散,乌克兰政府立刻派人将核电站周围的135000名居民撤离家园,围上铁丝防护栏,不准任何闲杂人等进入污染核心区域。根据乌克兰的卫生单位预测,在未来的70年间,受到辐射而致癌症的人比例将会逐步上升。新一轮的恐怖,正在侵袭无辜百姓。

根据相关机构的事后估计,爆炸的瞬间就有数十万吨核燃料变成烟尘进入大气中,随风四处飘散;另外还有近千吨石墨崩溅到反应堆周围,引发了30多场严重的火灾,消防队员用了10多天的时间才扑灭掉。

大火被扑灭之后,还有一件事最令人担心,那就是高温铀融化水泥后形成的岩浆,又将厂房的地板给熔穿了,然后流进地下去了。于是,乌克兰政府请求前苏联政府支援。由于都是“华约”成员,前苏联二话不说就派出了大批军人和工人,给炸毁的反应堆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巨大石棺,把4号反应堆彻底封闭起来。

当然,在这场灾难中,还有一种人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负责复原核电站及整理的工作人员,大家都把他们称之为“清理人”。“清理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废墟上清理残骸,但是残骸也具有较强的辐射性,所以“清理人”在工作的时候会受到很高剂量的辐射。据前苏联的官方统计,大约有50万左右的“清理人”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的两年内,进入离反应炉30千米的范围内进行清除辐射污染物的工作。

以上这些,是“切尔诺贝利”爆炸后的情况,还有很多潜在危机,正随着风四处飘摇。让我们继续去看看,究竟核电站爆炸对世界影响有多严重。

灾难的扩大。

大家还记得上文中提到的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时候,大量的放射性污染物被炸成了细小的微尘吗?随着火焰产生的热气,它们飞向高空,向四周散去。就是因为这些微尘,使整个欧洲都充满了危机。

在事故发生后的几天,欧洲各国纷纷察觉到了空气中的异样。据科学家表示,从辐射尘飘散的分布来看,白俄罗斯和奥地利是受辐射尘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他国家,例如乌克兰、芬兰和瑞典也皆受到高程度上的污染;还有80%的辐射尘飘至摩尔多瓦和欧洲的土耳其、斯洛文尼亚、瑞士;斯洛伐克则受到较低程度上的污染;另外,德国44%和英国34%境内地区均受到辐射尘的污染。

大量的辐射尘污染致使30000至60000人患上癌症,预计当中会有18000至66000名白俄罗斯人患上甲状腺癌。更有多数孕妇流产或者生出畸形儿,对各国的下一代都造成了严重和可怕的后果。

这场席卷欧洲的灾难,深深地撼动了全世界。事故发生后,人类利用核能提供所需能量产生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全世界反核人士的质疑。不少国家承受不了舆论压力,被迫关闭了本国的核电站。一时间,世界各地的核电站纷纷关闭,世界核能的发展跌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大家围绕未来核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也许,世界上没有了“核”,就没有相同的事故发生了,就不会再有无辜的人受到“核”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