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他从20岁以后步入仕途,曾任冀州长史,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等职,而以执法严峻,威猛著称,并平定过叛乱,后被图谋不轨的雍州刺史萧宝寅所杀害。郦道元一生好学,博览奇书,阅读了大量古代地理文献,并游历黄、淮流域广大地区,搜集地理、历史、文学、碑碣等资料。所到之处,亲自进行实地和实物的勘察,其勘察又细致人微。在如此坚实的基础上,撰成了我国6世纪以前最全面系统的综合陛地理名著《水经注》。
《水经注》共40卷,是对三国时期地理书《书经》的注释。其注释文字,20倍于原书,实际上是自成巨著。全书以水道为纲,记载大小水道1000多条,一一穷源竟委,详细记述了水道所经地区的山陵、地壤、城邑、关津等地理状况,以及建置沿革、物产、动植物分布,古迹和有关人物、掌故等,甚至神话传说也包罗在内。其所引用的古籍多达437种,还保留了不少汉魏时期的碑刻文字,而且行文简洁雅正,生动优美,具有极高文价值。全书字里行间,更随处都倾注和洋溢着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与热情赞美。时至今日,仍然激发着人们热爱祖国的深情。
《水经注》在流传过程中,被誉为“宇宙未有的奇书”。
而郦道元通过这部奇书所开创的因水证地的研究方法和著述形式,使地理学又辟新径。它与以山脉为纲的《山海经》,前后辉映,流光溢彩!益国利民的农学大师贾思勰是北魏山东益都(今寿光县)人,曾任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他毕生致力于农学研究,曾多次到今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考察那里的农牧业生产情况,又亲自经营农牧生产,还广泛地搜讨古代有关农学的文献,大约在533~544年间,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业科学名著——《齐民要术》。
在《齐民要术》中,贾思勰用大量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栽培农作物的经验和技术。仅轮作一项,就记述了20多种具体方法。其中的绿肥轮作,直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才开始实行,推广更在其后。这比中国足足晚了1000多年。
在《齐民要术》中,贾思勰对播种技术更作了系统地介绍,其中许多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一直沿用到今天。如对播种前种子的处理,书中提出要清水选种,而现今采用的泥水、盐水选种法,就是从清水选种法发展而来的。书中言及的水稻浸种催芽法,则是迄今人们知道的有关这一技术的最早文字记载,现代的拌种法也与当时介绍的“溲种”密切相连,而贾思勰特地指出可以用雪水代替马骨汁浸种,更是难得的发展。
在《齐民要术》中,贾思勰还对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和播种量做了仔细地考察和研究,把各种农作物的播种期分为三段,对谷、黍、稷、大豆、小豆、麦、早稻等12种农作物分别指明了具体的播种日期,同时强调播种量要视播种期、播种方式和土地的肥瘠情况而定。对抗旱保墒问题,也予以详细介绍。
总而言之,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系统地总结了从先秦到北魏时期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从谷物、蔬菜、瓜果、林木的栽培,到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从酿酒、制酱、做醋、腌腊到主食的制作,副食的烹调,无不包罗殆尽。其中贯穿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益国利民的宗旨。唯其如此,这部世界上最早、早系统、最有价值的农业科学名著,驰誉中外;而贾思勰在世界农学史上的地位,也随之确立。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豪的。
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他本来姓陈,名礻韦,公元602年生于河南缑氏县(现偃师县)。他13岁出家,游历各地,颇有学识。公元629年,27岁的玄奘离开唐都长安,经西域十六国,历尽艰险,旅行4年到达北印度那烂陀寺院,从戒贤法师习经。吴承恩根据这件事,经过文学加工,写成名噪中外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玄奘在印度留学17年,遍游印度各地,汲取印度佛经精华,学通了逻辑学,文字音韵学和医方、工艺学等技术,成为佛门高僧,名震四方。公元650年,玄奘学成回国,抵达长安时,朝野僧俗,倾城而出,盛况空前。唐太宗把他看成难得的贤才,劝他还俗为官,玄奘婉言回绝,表示愿意献身佛经翻译事业。他从印度带回了梵文经典共657部,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和陕西省的玉华宫主持佛经的翻译工作。
玄奘勤奋译经19年,硕果累累。他一生共译出佛经75部,1335卷。
唐代是我国佛经翻译的鼎盛时代,玄奘虽然只有19年的工作,但为后代的佛经翻译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他培养的翻译人才如嘉尚、法宝、园测等人,在以后的译经事业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玄奘积劳成疾,公元664年去世。他在中国的文化史和宗教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正如印度学者相乐天所称赞的,他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业绩将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称道。
历史上的杨家将
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并且被编成戏剧电影出现在舞台和银幕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戏剧中的杨家将和历史上的杨家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据史书记载,杨业是北宋初年守卫北部边疆的名将。他为了防御契丹族的入侵,多次建立战功,人们叫他“杨无敌”。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大军北征,任命潘美为西路军的主帅,杨业为副统帅,接连攻克云、应等州,进军到大同、雁门一带的桑干河边。当护送边疆百姓往内地迁移的时候,杨业被监军王逼迫,去冒险攻击处于优势的敌军,不幸孤军陷入敌阵。杨业率军艰苦奋战,来到约定有大军接应的陈家谷口,但是没有料到,潘美已经率领大军撤走了,杨业负伤被俘,绝食而死。后来宋王朝下令表扬杨业的忠贞。
把大将军潘美降职,监军王被发配充军。
据考证,杨业被俘以后,敌人把他押到古北口,他坚贞不屈,终于以身殉国。杨业被俘的地方是陈家谷口的狼牙村,就是现在山西省朔县西南的狼儿村,也有说是洪崖村的。京剧里说他遇难的地点在二狼山,是撞死在李陵碑上的,那是后人的假托。
据史书上记载,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杨延昭是其中最有才能的一个。杨业北征的时候,杨延昭担任先锋,在朔州战斗中胳臂负了重伤,仍然和敌人搏斗。宋真宗时候,杨延昭继续镇守北部边疆,担任保朔防御使,后来又担任高阳关副都部署。高阳关又叫草桥关,就是现在河北省的高阳县,也就是戏剧里所说的“私下三关”的三关之一。其余两关,一个是瓦桥关,在今天的河北雄县;另一个是益津关,在今天的河北霸县。这几个地方,都是当年宋代的边防重镇,杨延昭在边防二十多年,作战身先士卒,号令严明,屡建战功;契丹人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叫他“杨六郎”。
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杨文广,在宋仁宗的时候,曾经在陕北一带镇守,防御西夏的入侵,得到主帅范仲淹的器重,后来跟随狄青南征,镇守过广西。杨文广晚年向朝廷献了作战阵图和收复幽燕失地的策略,但是没有等到朝廷答复,他就去世了。
关于杨宗保,正史里没有记载,只是在文人的笔记里偶尔提到,说他是杨延昭的儿子。在元代的杂剧和明代的小说里,关于杨宗保的描述有很多,有的说杨宗保是杨文广的父亲,有的说是杨文广的哥哥。据近代人考证,如果历史上确实有杨宗保这个人,应该是杨文广的哥哥。
杨家将的女英雄,在民间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从历史上看,只有佘太君有线索可查,其他象穆桂英、杨排风等巾帼英雄,可惜都无从查考。不过,由于杨家将的故事在南宋时就有成型的话本出现,距离当时只有一百年光景,而在民间流传的就更早了,因此可以认为,其中的主要人物应该是实有的。
拜师炼句欧阳修
有一年,宋朝神武大将军钱惟演在洛阳修建了一座驿舍。完工那天,宴请欧阳修和当时的著名学者谢希深、尹师鲁三人,请他们各为新驿舍写篇记文。
两天后,三位学士都把文章送来了,谢希深写了五百字,欧阳修写了近六百字,而尹师鲁只写了三百八十多字。
并一致认为尹师鲁的记文不仅字句精炼,文采灿然而且叙事完整,结构严谨,是三篇文章中最好的一篇。
欧阳修十分钦佩尹师鲁锤字炼句的功夫,当天就带着酒去登门拜访尹学士,向他求教。尹师鲁见欧阳修谦恭诚恳,便与他彻夜长谈。告诉他说:自古以来的短章圣手,无不刻意炼字、炼句、炼意。炼字如缩龙成寸,凝水成霜,使平字见奇,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只有八十一个字,却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欧阳修听得连连点头。
欧阳修回家后,重新挥笔为钱惟演写了一篇《驿舍记盛》,结果比尹师鲁的那篇记文还少二十个字,文章也十分精采。
严于律子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时期民族英雄,他不仅以善于治军而闻名,还以严于律子而著称。
岳飞对待孩子,在家以严格的家法要求,到军队以严格的军法约束。有一次,他的长子岳云练习骑马下坡,由于没有注意坡陡路滑,结果连人带马翻倒沟里。岳飞看见了,非常生气地说:“如果同敌人打仗,也能这样吗?”说着就下令按军法从事。这时,在周围的将官连忙上前劝阻,请求原谅岳云年幼无知。但是,无论大家怎样劝说,岳飞坚决不予赦免,硬是按军法打了岳云一百军棍。
岳飞对岳云要求如此严厉,使全军上下受到很大震动。
岳云后来也成为一位武艺超群、英勇善战的小将。
不拍马屁的老学究
宋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朱元璋请他给自己儿子当老师。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很迷信。当他的队伍已有相当规模的时候,有一次,他拿了一本什么“黄石公三略”,给部下大吹大擂。黄石公就是汉朝张良在桥上遇见的那个圮上老人。传说他授给张良一部天书,张良靠它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朱元璋是很信这一套的。宋濂却走过去,一本正经地教训他说:“尚书里的二典,三谟,这些论述帝王的大经庭法,都在里面,请留意说明。”说完拂袖而去。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很希望天上的神仙也来给他捧场。有一天,他问宋濂:“为什么近来甘露这么多呢?”他的意思是想请这位翰林大学士替他说点好话,用一些天助神佑之类的话来说明他当皇帝是有来头的。可是,宋濂偏偏不买帐。
他回答说:“当皇帝不在于天,而在于人;国家兴旺不在于好兆头,而在于施仁政。甘露不过是天上掉下来的水,时多时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因此,朱元璋很不满意这个倔老头,在宋濂告老还乡,年过古稀的时候,无端地将他抓起来,要杀他。结果,朱元璋的老婆、儿子都坚决反对,骂他“不顾情义”,连乡下老百姓都不如,他们都知道尊敬先生哩!朱元璋这才罢了。
两袖清风话于谦
于谦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爱国军事家和杰出政治家,他虽然是封建官吏,但是蔑视荣华富贵,把报国壮志和品格名节看得高于一切,所以为官清廉,忠心报国。据说,他五十岁时由山西、河南巡抚任上,调回兵部,身边的人劝他按当时官场的风气带一些当地土产如绢帕、蘑菇、线香之类进京,给朝中的权贵送礼,以便求得庇护和重用。于谦却举起两袖笑笑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这件事作了题为《入京》的绝句一首:
绢帕蘑菇并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闾阎是指古代平民居住的里巷的门,常借指平民百姓。
这里,于谦真正的意思当然并不是怕平民百姓说短道长,而是说不能为了巴结权贵,就去搜刮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东西,使老百姓遭殃。这诗生动地反映了于谦为官清正的高尚品质。
从此,人们便常把那些清廉的官吏,或身居要职而无积蓄的人称为“两袖清风”。
于谦这种重节操的品格是一贯的,早在他十九岁在富阳山中读书时,就曾经即景生情写过一首著名的《石灰吟》,抒发了他这种高尚的情怀: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写诗述志,激励自己,以后几十年里,便努力躬行,真正做到了高风亮节,尽忠报国,可以说一生清白。这诗竟成了他光辉一生的写照。
有趣的是,于谦除以洁白的石灰言志外,还曾借乌黑的煤炭来抒怀。《咏煤炭》是一首七律,它的最后两句是: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里表现了于谦高风亮节,一生为民的胸怀。这两句诗也常被后代仁人志士取为座右铭。
于谦也是被朝中奸佞诬害致死的,他是继岳飞之后葬在西湖畔的第二位民族英雄。他们的精神品格将与日月同光,永为河山增色。
铁面无私的戚继光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军法严明,铁面无私,训练了一支精锐的御倭部队——戚家军。他的儿子戚勇,就是戚家军的一员。
有一年,倭寇进犯东南沿海的几个县。戚继光命儿子戚勇带领一部分士兵配合作战。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戚勇误了军期。结果,倭寇抢掠一空逃走了。戚继光知道后,非常气愤,准备将儿子戚勇斩首示众。满营将士知道后,再三求情,戚继光才答应“重打一百军棍,免于处死”。
倭寇尝到了甜头,不久,又来攻夺海岸。戚继光命戚勇随军杀敌,立功补罪。因敌众我寡,进攻艰难,戚勇怯阵退缩了。
戚继光见此情景,大为愤怒,当众将戚勇斩了。戚继光的这一举动,激励了满营将士,他们奋力拼杀,最后终于击败了来犯的大批倭寇。
艰苦探险三十年徐霞客
在江苏省江阴市马镇乡南阳岐村,有一座民族风格的古式建筑。正门两侧,双狮守立。跨进院门,有四百年前从奇山异水间采集来的植物。主体建筑晴山堂厅内,有一尊成人雕像。他风尘仆仆,遨游四方,探险觅奇,给观者以鼓舞。
这座建筑就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纪念堂。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江阴(今江苏江阴)人。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隐居学者,家中有着丰富的藏书,使他自幼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他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对历史、舆地志和山海图经、游记、探险记一类书籍尤感兴趣,在私塾读书时,常把这些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得眉飞色舞,并萌发了遍游五岳的志愿。
徐霞客从22岁那年开始远游。足迹先后印在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16个省。所到之处,对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等,都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用日记的体裁,把调查研究的结果作详细的科学记录。他早年的旅行,主要是登名山、游胜迹,偏重于搜奇览胜,先后登上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盘山和东南的黄山、庐山、天台山、雁荡山、武夷山以及九鲤湖、罗浮山等。后来,他逐渐觉察到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从51岁以后便把注意力转到有计划、有系统地深入考察和研究自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