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46281800000034

第34章 美国“头号处理麻烦问题专家”碰了邓小平的钉子

再好的猫也没办法一口吃掉两条鱼

在爱德华·肯尼迪为卡特放出试探性“气球”的时候,卡特又面临着新的情况,不得不推迟了美中建交的重大外交行动。

这个新的情况是,在接近8月中旬的时候,经过了长达六个多月的紧张谈判,卡特政府与巴拿马政府就两个巴拿马运河的条约终于达成协议。按美国的有关法律,协议需国会批准才生效,卡特不能不集中精力以寻求国会对新条约的支持。

美国有一条谚语说,“再好的猫也没办法一口吃掉两条鱼”。在副总统蒙代尔的提醒下,卡特认识到,在国会批准巴拿马运河协议之前,不能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这样的敏感问题来同时面对国会的一些批评者,总统应该暂缓美中建交行动。

卡特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

巴拿马问题解决之前,我不想在中国问题上有任何举动。这时参议员和一些“亲台集团”的成员对巴拿马运河条约正犹豫不决,任何对台湾的行动都可能使他们反对我们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协议。

于是,万斯的北京之行,又从“实质性”

的访问,恢复成原来定的“试探性”访问。临行前,卡特总统同意了万斯的提议,在台湾问美国工会领袖伍德科克。

题上向中国人提出一个“最大限度”立场,即要求北京放弃使用武力,并同意美国在台湾任命一些政府官员,在非官方的机构里代表美国在台湾的利益。万斯并不期望中国会接受这些条件,这些条件美国最终要放弃的,但是将美国“最大限度”立场提出来,可以试探中国方面可能的灵活程度。

8月初,为万斯打前站的最后一批美国官员抵达北京,他们告诉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万斯此次访华所带的提案中可能包括在实现关系正常化后美国将继续维持其在台北有官方存在的要求。伍德科克听了后就断言,万斯的访华将不可能推进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这样,在准备就绪以后,万斯一行于8月22日下午飞往北京。

万斯看到满街的欢呼人群,自以为受到热烈欢迎

赛勒斯·万斯被卡特所看中,接替大名鼎鼎的基辛格出任新政府的国务卿,除了在竞选期间,他曾经担任卡特竞选班子里的外交政策顾问小组主要成员之外,还因为他在美国政坛享有“美国头号处理麻烦问题专家”的美誉。出任美国第五十七任国务卿这一年,他刚满六十岁。

他这个“美国头号麻烦处理专家”的雅号,确实得之不易!

他早年在纽约担任律师。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到国会担任一些委员会的法律顾问。60年代初,他进入了肯尼迪内阁,先后担任国防部首席法律顾问、陆军部长和国防部副部长,在任期间推动了美国陆军的现代化,为提高陆军打击力量的灵活性作出了贡献。60年代后期曾代表约翰逊总统赴巴拿马、多米尼加和越南处理一些十分棘手的事务。1968年5月,关于越南战争的第一次正式谈判在巴黎召开时,约翰逊又挑选他作为美国代表团首席副代表。由于他的谈判经验丰富、表现出色,才被誉为“头号麻烦处理专家”。他自己也十分自信,认为能调处那些国务院一般专家难以解决的矛盾。

他曾经在朋友聚会中私下说过,他之所以能够处理一些麻烦,完全是得益于他的母亲。

他幼年丧父,日子很苦,全靠母亲将其抚养成人。母亲经常耳提面命地教育他,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做得出色。这对万斯影响很大,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做事执着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在青少年时代,他以这种不懈的进取精神,先后在着名的耶鲁大学经济系、法学系成为优材生。后来在政府中任职,也因在处理困难问题时的毅力与能力成为佼佼者而获得了国家首脑人物的青睐。

但是,他出任卡特政府的国务卿后,其处理麻烦的能力就在挑战中受挫。

当时,卡特政府将处理对苏关系视为“头号麻烦”,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遏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要努力缓和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1977年初,如何继续进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就成了美苏关系中最迫切的问题。因此,他就任国务卿后的第一次出访,就是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政府就谈判问题进行商讨。

他提出了卡特的全面削减洲际弹道导弹方案,但遭到了勃列日涅夫的断然拒绝。

他的莫斯科之行碰了钉子,空手而返。

从莫斯科回来不久,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他开始了访问北京之行。他率领的一行人是于1977年8月22日下午飞抵北京的,中国外交部部长黄华等官员到首都机场迎接。

车队进城,在前往钓鱼台国宾馆的路上,只见到处红旗飘扬,还有挥舞小旗的队伍,有的地方还像唐人街过节似的燃放起鞭炮,情绪很热烈。车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更是人山人海,鲜花如浪红旗如潮。望着车窗外的这些情景,他想起在准备此次访问时研读尼克松、福特访华的记录,都有记载称:他们抵达北京只有有关领导人与少数群众在机场欢迎,场面冷清,尼克松更记载说根本看不到类似访问布加勒斯特时的夹道欢迎、万人空巷的热烈场面。

万斯想着想着,未免有些喜出望外。他有点自我发挥似的联想着:中国人如此热烈地欢迎自己,超过了过去对两届美国总统的欢迎,这说明在毛泽东、周恩来之后,新的中国领导层有求于美国,此次美方准备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坚持下去必有所获。

他脸上的表情是洋洋得意的。

当他不无欣喜地向黄华问起这些欢迎群众时,黄华这才淡然地告诉他:“这是北京城里的市民欢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代表大会闭幕,群众高呼的口号是欢呼华国锋当选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群众尤其是在欢呼邓小平再次回到领导岗位上来。”

美国“头号麻烦处理专家”碰了邓小平的钉子

他这才知道群众是在欢呼那个有名的矮个子邓小平的复出,他1975年访华时就曾经与邓小平见过面,而且对邓有很深的印象。后来听说他被激进派打倒了。看来这个矮个子在中国是很得人心的。群众的欢呼与他的来访风马牛不相及。他的心骤然冷了下来,又望了望黄华那张没有表情的脸,这才意识到即将开始的谈判将是极为艰巨的。

8月23日上午,黄华与万斯举行了第一轮会谈。

寒暄过后,万斯将精心准备的一沓材料拿到桌面上,直奔主题地说:外长先生,只要我们双方能够寻求一个基础,不致危害中国人民自己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前景,并使美国方面同台湾的非正式接触得以继续,那么,卡特总统就准备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上海公报》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因此,我们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美国同台湾的《防御条约》即将终止,美国将从台湾全部撤退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但是,必须通过一项非正式协定,让美国政府的人员继续留在台湾。

黄华用冷峻的目光盯望着万斯。

万斯按照所准备的方案,继续解释说:是为了确保美国与台湾在诸如贸易、投资、旅游及科学文化等领域正在开展的交流活动,美国政府官员以非官方的形式留驻台湾是必要的。这种驻台人员不具有外交官性质,没有国旗、政府印鉴等大使馆的特征或权力。美国政府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公开声明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表达它对中国人民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和兴趣。希望中国方面不发表反对美国政府声明的声明,也不要重申使用武力解放台湾。

万斯刚刚说完,黄华即板着面孔明确地拒绝说:“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黄华重申了中国关于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三个原则性的条件:废约、撤军、断交。

会谈立即陷入了僵局。

8月24日下午,刚刚正式复出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万斯。

七十多岁的邓小平身体健壮,脸色红润。为了活跃气氛,邓小平拿起“熊猫”牌香烟,递给万斯一支香烟,随和而幽默地对在场的美方人员说:“吸烟的请自便,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气氛活跃了,紧张感消除了。邓小平还以其特有的政治家风度对万斯说:

“阁下,我们上次见面,恰在我第二次被撤职以前。你是唯一知道我是两次复活过来的人哟。”

万斯也笑着说:“按西方的说法,复活过来的人,是得到上帝特别的关照的。”

玩笑说过,言归正题。

万斯简短重申了美国的立场后,邓小平就摇摇头说:“国务卿阁下讲的美国立场,从《上海公报》后退了。”

邓小平随手从桌面的资料中拿出一份文件,念了一段中美会谈关于台湾问题的备忘录之后,强调说:

“你的前任基辛格博士曾经承认贵国欠了中国的债,并说中美关系正常化将按照中国的条件实现。福特总统1975年12月访华时曾说,在1976年美国大选后,他将处在较好的地位,可以按照日本的方式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多数中国人能够接受的是‘日本模式’。阁下提出的所谓的美国政府人员在非正式安排下留在台湾,是一个没有标志或大门上没有国旗的大使馆。”

外交部档案馆编辑、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外交活动大事记》中,记述了邓小平对万斯谈话的最重要的部分:

我们多次说过,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有三个条件:废约、撤军、断交,按“日本方式”。老实说,按“日本方式”本身就是一个让步。

我们也多次说过,中国人是有耐心的,如果你们美国人还需要台湾的话,我们也可以等一等。现在是要美国下决心。前年国务卿访华时,我曾讲过,事情要干干脆脆解决,何必拖泥带水。至于解放台湾,那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准备在按“三个条件”实现中美建交以后,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条件下,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但不排除通过军事、武力解决。对台湾问题,不要只看到你们在那里有多少资产、多少投资、什么“老朋友”,要看到民族感情。

接见过后,邓小平设宴招待万斯国务卿和夫人一行。在杯盏交错之间,在陈年茅台酒的芳香中,邓小平对万斯说:“关于台湾同大陆统一的问题,还是让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我们中国人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奉劝美国朋友不必为此替我们担忧。”十天后,9月6日下午,邓小平在接见美联社社长兼总经理基恩·富勒为团长的美联社董事会代表团时指出:万斯之行是中美关系的一个倒退,他从其前任的立场上倒退了。当时,随团的一个美联社记者评述万斯访华之行说:万斯没有审时度势,过于自信,使这位号称“解决头号麻烦”的专家在北京遇到了麻烦,碰了邓小平先生的硬钉子。事后,万斯先生曾经对人说过:我这一生曾经奉命碰过许多硬钉子,最难碰的是“邓小平的钉子”。但是,万斯去北京之前,因为不急于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早就打算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持尽可能强硬的立场”;这样,他碰上邓小平的硬钉子,是在所难免的。

他的北京之行虽然没有就美中关系正常化达成协议,但有助于卡特政府更好地理解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万斯这次访华之后,仍然热衷于搞其美苏缓和,美中关系正常化在其心目中仍然处于“次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