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日月潭水力发电站是台湾水电事业的心脏,由于湖泊小,蓄水量不能满足电站长年发电的需要,故在浊水溪上游的武界附近,修建了一条长91米,高48.5米的拦河大坝,从而形成了蓄水量为1.47亿立方米的水库,水库的泄水通过15公里长的隧洞注入日月潭,起到枯水时补充水源的作用。日月潭水电站由两级发电站组成,一级发电站引日月潭水,经直径约5米、落差320余米的压力隧道引水发电,发电量为10万千瓦;二级发电站是利用一级电站的尾水和部分溪水,经过4公里多长的压力隧道发电,发电量为4.35万千瓦。所以日月潭的总发电能力为14.35万千瓦,是台湾工业的神经中枢。在未建水电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积为4.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4米,湖面海拔726.8米。潭中有一小岛,犹如珠走玉盘,而名珠子岛,又称玉岛,此岛以北湖形如日轮,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称为日月潭。电站建成后提高水位30余米,潭边低地尽被水淹,湖水面积扩大了70%,达到7.7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19.1米。湖形变得像一张枫叶,小岛的面积也由原来的8公顷缩小到1公顷。
日月潭的风景是十分动人的。在碧黛的峰头山腰,朵朵白云缭绕飘动;湛蓝的湖心水面,点点扁舟,四季不断;每当夕阳西下,先是烟霞四起,一层薄雾如轻纱般笼罩湖面,继而月眉东升,又是清辉满湖。日月潭的古迹也多,北山腰有文武庙,潭西有孔雀园、潭南山麓有玄光寺,其后还有玄奘寺,而潭的东畔部则是高山族聚集之地,土风歌舞至今仍很盛行。
青海湖。青海湖古称西海,蒙语叫做“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均表示“蓝色湖泊”之意。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湖区为群山环绕,北面及东面是祁连山脉的大通山、同布山及日月山,海拔在4000~4500米之间;南面及西南面为青海南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央为青海湖盆地,青海湖即位于盆地的最低洼处。
青海湖轮廓似梨形,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3公里,周长360公里,面积42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湖水最大深度28.7米,平均深度17.6米,蓄水量为742亿立方米。根据古湖岸线分布的高度和位置推算,现在的青海湖水位比成湖的初期约下降了100余米,面积缩小了1/3以上。青海湖的流域面积34950平方公里,流域内有大小入湖河流40余条。最大的入湖河流是位于湖西的布哈河,全长300余公里,集水面积1657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64亿立方米,占入湖总径流量的2/3左右。其他较大的入湖河流是乌哈阿兰河、沙柳河、哈里根河、甘子河、倒淌河及黑马河等。
青海湖区地处内陆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且变化剧烈。
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80毫米上下,降水量比较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2/3左右,由于气候的这一特点,所以入湖河流多为间歇性河流。据分析,湖泊每年亏损水量约5.77亿立方米。这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湖面收缩变小和湖水含盐量不断增加的原因。湖泊水质分析表明,湖水的矿化度已达12.3~15.5克/升。
湖区气温以1月份最低,最低值可达-30℃。每年11月湖泊进入冰期,12月上旬形成稳定冰盖,冰厚一般可达50厘米,稳定冰盖形成以后,全湖可履冰而行,近岸地带通行卡车亦安然无恙。翌年3月中旬后,由于气温回升,冰盖消融破裂,湖面出现浮冰。浮冰在风力的推动下,可汇聚成巨大的冰丘而推向岸边,最大冰丘体积可达10余立方米。4月中旬以后,冰块方消融殆尽。每年7月出现年内最高气温,温度可达28℃。
青海湖是由于断裂作用而形成的构造断陷湖,成湖于第四纪的早-中更新世期,距今大约200万~20万年。
青海湖在成湖的初期,是一个烟波浩渺的外流淡水湖。它汇纳流域内大小河流的来水,再由东南部的倒淌河谷穿野牛山汇入贵德县西北部的曲乃亥河,尔后注入黄河。新中国成立后,为揭开青海湖的早期面目,科学工作者作了大量调查,并在倒淌河下游谷地进行了钻探,发现这一地带的早-中更新世期,主要是浅水湖泊相的沉积物,从而证实了古青海湖的这一性质。古青海湖形成以后,由于新构造运动,湖泊周围逐渐隆起,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和加拉山等上升幅度最大,终于战胜水流的下切,而将湖水外泄的“咽喉”堵塞,遂成为一个闭塞的内陆湖,湖泊水位因此上升。加之当时气候向温暖潮湿转化,入湖径流量增多,湖面扩大。其范围,西北可抵天峻一带,东南直拍野牛山麓,水深在150米以上。
进入全新世以后,湖盆周围继续隆升,气候复趋干燥,入湖径流量减少,强烈的蒸发作用使湖面逐渐缩小。原为湖水所淹没的水下岭脊,有的出露于水面之上而成为湖中的孤岛,有的脱离湖体成为湖畔孤山。
到了近代,青海湖更进一步地缩小。根据古湖堤的遗迹和历史记载,湖水在东西方向上退缩的距离至少在20公里以上。现今分布于湖东部的两个子湖——耳海和尕海,就是青海湖在不断缩小过程中,从“母体”所分化出来的两个残留水体。
青海湖的鱼类极为单纯,经济鱼类仅青海湖裸鲤一种。这是一种高原冷水性鱼类,体无鳞,背部黄褐色,腹部浅黄色,习称湟鱼,富脂肪,肉质细嫩,为西北地区水产佳品,最大个体可达20市斤以上。由于湖泊水温低,青海湖裸鲤生长的速度相当缓慢,体重达到1市斤的鱼,约需生长12年。性成熟的亲鱼,每年3~8月溯河而上,在河滩产卵,其中布哈河是该鱼的主要产卵场所。
在漫长历史时期内,青海湖的鱼类资源几乎不为人们所利用。新中国成立后,青海湖的渔业生产才获得发展,建立了国营渔场,采用机动船只捕捞,年产量一般在4000吨上下。青海湖现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基地。湖中还有沙岛、海心山、海西山、鸟岛和三块石等5座岛屿。各岛面积悬殊,形态各异,但岛上都栖息着众多的候鸟。其中尤以海西山和鸟岛,候鸟最为集中。每年5月下旬,那些栖息在东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以及中国南方的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赤麻鸭等10多种鸟类陆续飞来,在岛上产卵孵雏。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巢,一个挨着一个,有白玉色、青绿色、棕色斑点的鸟蛋,比比皆是。据统计,在这不到0.6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栖息的鸟类就有10万只之多。为了使这些候鸟的栖息场所不致受到破坏,现在已将这两个小岛列为国家的重点自然保护区。
纳木错。“纳木错”为藏语,蒙语则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位于西藏北部,湖面海拔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湖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1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768亿立方米。湖的南部为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湖的北侧和西北侧为低山残丘。湖中有3个岛,岸壁陡峭,石骨峥嵘。东南部有半岛伸入湖中。半岛系由石灰岩构成,因久经溶蚀,喀斯特地形十分发育,石林、溶洞、天生桥等形态各异,真可谓千姿百态。
纳木错系内陆咸水湖,冰雪融水和降水是湖泊水量的主要来源。每年冬季湖内结冰,至翌年5月方消融殆尽,冰期约半年。在封冻期间,人、畜可在近岸带通行。
纳木错属于断层拗陷湖,成湖于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距今约200万年以前。从古湖堤岸线分布的高度可知,当时湖面开阔而水深。自进入第四纪后,随着西藏高原的不断隆升,气候日渐变干,湖面缩小。现在,在该湖的外围,保留有古湖堤岸三层,最高的一层高出现今湖面约80米。古湖堤岸线揭示了昔日湖水退缩井井有条。
纳木湖鱼类资源甚丰,由于交通闭塞,迄今湖内尚无正规的渔业生产。
夏季,湖中的岩岛和滨湖的浅滩上,是赤麻鸭、鱼鸥、鸬鹚等候鸟栖息、繁衍的场所。广阔的水体,对湖区的气候亦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使滨湖地区水草丰茂而成为藏北重要的天然牧场。主要草本植物有浜草、鹅冠草、紫云英等。在冬季到来之前,当地牧民就把牛、羊赶到这里,以备越冬御寒。此外,广阔的草滩上,野牦牛、黄羊、狼、狐狸和野兔等常有出没,也是一个良好的狩猎场所。
羊卓雍错。羊卓雍错又名白地湖,藏语名“裕穆错”,意即天鹅之湖。湖形如鸡爪,湖岸曲折多弯。北部的扎马龙、白地一带湖湾最窄,仅1~2公里宽,其余三面湖湾略为开阔,宽度可达3~8公里。湖岸线长250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面积638平方公里。水深30~40米,最深处位于东南部的麦尕一带,达59米。蓄水量为160亿立方米,是西藏南部最大的内陆湖。此外,在羊卓雍错附近还有一些小的湖泊,如空姆错、沉错、巴纠错等,它们之中有的和羊卓雍错直接相连,有的则在大水时期相通,从而形成了羊卓雍错湖群。
羊卓雍错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雨影”地带,湖区降水稀少,为高寒半干旱气候区。据滨湖浪卡子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3毫米,以降雨居多,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占年降水量的90%以上;冬季天气晴朗,干旱少雨(雪)。多年平均气温为2.4℃,最热的7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0℃,极端最高气温仅22.5℃(1972年7月14日);最冷的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5.5℃,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25℃(1968年1月6日)。每年的11月至翌年5月上旬为结冰期;全湖封冻后,人可履冰而行。羊卓雍错流域面积为6100平方公里,汇入湖的大小河流计有20余条,主要分布在湖的西、南、东三面。较大的入湖河流有卡洞加曲、嘎马林曲、鲁雄曲、浦宗曲和香达曲等,枯季流量仅3~6立方米/秒。湖北部的集水面积小,且多为陡峭的崖岸,河流源近流急。湖区的西南和南部还有113平方公里的现代冰川,占湖泊集水面积1.8%左右,因而冰川融水对湖泊也有一定的补给作用。此外,湖的南岸尚有一些小型温泉,也能补给湖泊一定的水量。湖泊水位以6~9月为最高,4~5月为最低,年内水位变幅为1米左右。湖水矿化度为1.78克/升,属微咸水湖。
羊卓雍错是在西藏高原不断隆升过程中因断层陷落而形成的构造湖。成湖初期,是一个大型的吞吐湖,湖水由西部的墨曲注入雅鲁藏布江。后来,随着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逐步抬升,南来的潮湿气流越来越少,气候逐渐干燥,导致补给水量减少而使湖泊水位下降,大约在100万年以前,洪积扇群在湖下游的羊舍附近堰塞了墨曲谷地,使湖水不能下泄,于是羊卓雍错便由外流湖演变为内陆湖。如今,在湖中低山的顶部有湖相沉积物,湖滨有高约4米及10米的两级阶地,都是该湖不断退缩、由外流湖逐渐演变成内陆湖的证据。
羊卓雍错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水力资源。水产资源以鱼类为主,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只有裸鲤,夏季,近岸浅水地区水温升高,饵料丰富,鱼群即由深水区游弋至近岸浅水带和河口区觅食、产卵。此时,无须垂钓,随手便可抓取。据估计,该湖的鱼类蕴藏量可达4亿~6亿斤,享有“西藏鱼库”之称。西藏民主改革后,渔业生产始有发展,现有专业渔民100余户,利用当地制造的牛皮筏子和小型网具从事捕捞。
大型水生植物是该湖另一项水产资源。在滨湖浅水地区,有分布较广、长势较为茂密的菹草、狐尾藻等。夏季,当地藏民常常收割后做牛的饲料。羊卓雍错及其临近的空姆错、沉错、巴纠错等广大水体的存在,对当地气候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如果与喜马拉雅山北麓其他地区相比较,湖区平均气温要高出1℃左右,降水量亦增加近40%。因之,这不仅使滨湖地区的植被得以较好地发育,还可以种植青稞、芜菁、豌豆等农作物,是藏南重要的农牧业区。
此外,羊卓雍错的北面,与雅鲁藏布江仅以单薄的杭巴拉山相隔,两者水面的直线距离仅9公里,而湖面竟高出江面达840米。若能利用这一落差引部分湖水进行发电,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电力。
玛纳斯湖。习惯上指玛纳斯、艾兰、艾里克等湖群,过去曾为盐湖,现已基本干涸,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湖盆范围位于北纬45°~46°,东经85°30′~86°30′,不包括玛纳斯河下游的大拐、小拐等苇湖沼泽。玛纳斯系最近湖名。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出版的《西域图志》称“额彬格逊淖尔”,清嘉庆年间(19世纪初)出版的《西域水道记》称“阿雅尔淖尔”,此名沿用至1951年出版的地图。195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新图》改称帖勒里湖,帖勒里一名系《西域水道记》对艾兰湖的称呼(原文称“特里淖尔”),系玛纳斯湖西南的小湖。直至196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才改称玛纳斯湖。玛纳斯湖为湖群中最大湖,形似鞋底,呈东北-西南向,长50公里,宽10~15公里,面积约55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57米,湖水补给原有玛纳斯、金沟、宁家等河,更早还有呼图壁河,有时还接纳准噶尔西部山地南部河流的洪水。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玛纳斯河中游大规模开垦,河水引入灌区,湖水已逐渐干缩,湖区绝大部分已结晶成盐,仅西南角偶有洪水入湖。艾兰湖位于玛纳斯湖西南,早已干涸,地表有盐结晶。据19世纪末外国考察者记载,当时艾兰湖有水,湖东岸曾有长约70公里的霍尔河(蒙古语意为咽喉河),1940年已干涸。艾里克湖在玛纳斯湖西北10公里,补给来自白杨河,由乌尔禾盆地穿过峡口而入;湖盆三面环山,西南开敞,东面受单面山阻隔,从地形与构造看,与玛纳斯湖似无联系。玛纳斯湖之东还有达巴松淖尔,为早已干涸之盐湖,已作盐场利用。1964年地质工作者在湖盆北部乌尔禾一带采集到准噶尔翼龙(大型能飞行的爬行动物,生活于湖面,采食鱼虾)、克拉玛依恐龙、乌尔禾剑龙、鱼鳖等生物化石,这类生物生存于早白垩纪。根据岩石及动物群分析,当时湖盆周围为淡水湖泊。根据湖盆附近沉积物及阶地分布,第四纪时期湖盆范围仍很大,第四纪初曾为乌伦古河尾闾,第四纪晚期以来,湖盆逐渐缩小,在沙丘间遗有许多盐湖。《西域图志》及《西域水道记》均推断阿雅尔湖与艾比湖过去可能联成一体,已为湖盆附近沉积物及阶地分布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