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主持人社交技巧
46457100000028

第28章 加减平衡术(2)

战后,默罗在一次广播中谈到1930年他当学生时第一次访问英国的印象:“一种博物馆式的珍藏物,非常招人喜欢,就是小了一点。……我认为你们的街道过于狭窄,你们的裁缝过于殷勤,你们的气候不可忍受,你们的等级观念令人作呕……你们的青年人看起来既没有朝气也没有奋斗目标。我敬佩你们的历史,但怀疑你们的未来。”

默罗:丘吉尔的印象

战后,默罗描述丘吉尔是这个时代“最卓越的人”,他用某些方式和某种精神状态创造了一种智慧的不可摧毁的力量。在许多其它场合,丘吉尔先生看来像是一种18世纪的骑兵军官和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的结合物。他有时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般富于感情,有时又像一个伟大的军人一样冷酷无情。

布罗考:赞扬中的轻视

19r73年,年仅33岁的布罗考赴白宫任首席记者。老记者们对这个年轻人一跃成为他们的顶头上司极为不满;他们冷眼相待,暗自等他“出丑”。布罗考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初到白宫就负责报道总统的新闻记者招待会。当我采访完毕回到演播室作报道时,所有的人都注视着我。尼克松发表了很长的声明,我得用迅速、精练的语言概括他的声明。事后,老记者保罗·杜克走过来对我说:‘干得很出色’——其实我知道他的话外音是‘没想到你能做这样的报道。”’

水均益:老谋深算的基辛格

基辛格来了。他一身藏蓝色的西服,脸上挂着依然如故的严肃。

“基辛格博士,在冷战结束前后的这些年,国际关系显然发生了很多变化,您认为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是朋友呢还是敌人?”看见基辛格坐定后水均益马上开始发问。

这个问题是水均益和“盖导”、方宏进商量后决定问的第一个问题。基辛格是一位风云人物,也是一位面对过无数记者的行家里手。因此,水均益他们问题上来就要“狠”,要让他意想不到。这样他才会认真对待坐在他对面的这个“小记者。”

听到这个问题,基辛格没有马上回答。

他从刚才斜靠着沙发扶手的姿势稍稍坐正了一点。他举起右手,用一个英文里常用来帮助说话人思索的语气词“Well”开始了回答:

“应该这么说,即使是在冷战时期,中国也是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地位。美国在那个时候和共产主义是对立的。但是从政治上讲,我们同中国最友好的。现在我们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制度上有很多的不同,但是我们在政治上的友谊仍然是有基础的。我相信在冷战之后,中美两国仍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作。”

从基辛格的眼神和语气里,水均益感到水均益这第一个问题略微让他有一点意外,也让他对水均益戒备了起来。他大概意识到水均益可能还有一个更“狠”的问题跟在后面。当水均益紧跟着问第二个问题时,基辛格听得格外认真,不住地点头。

“博士先生,既然您认为冷战前后,中美两国都是政治上的朋友,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两国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论,特别是在像最惠国待遇这样的问题上?”水均益问道。

“WeU,”基辛格又用了这个语气词开始了他的回答。

“许多美国人认为,美国应该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人权状况的改善。他们有时不一定理解在其他一些国家,当然这不仅仅是指中国,这是一个内政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两国有很大的分歧。然而,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周里,最惠国待遇问题是会得到解决的。”基辛格博士谨慎地回答道。他的每一个用词都是那样地严谨,力争避免给善于捕风捉影的新闻记者以可乘之机。也许这是多年外交生涯的结晶。

但是,从他如此的谨慎中,水均益知道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基辛格现在绝不敢只拿他当一个好对付的“小记者”。

由于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他们此后的采访进行得异常顺利和精彩。按照“盖导”的部署,他采取了“打一巴掌揉三下”的策略。每当提几个尖锐问题之后,他都会赶紧送上一个令基辛格很舒服的问题。比如,回忆一下1971年那次光辉的秘密访华、谈谈他自己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会不会打乒乓球、这次有没有吃烤鸭,等等。不知不觉中采访已经大大超过了原来那个苛刻的5分钟限度。

看到基辛格似乎余兴未尽,水均益知道机会来了。他开始实施一个暗藏的小计划。他准备让博士和他一起同观众道别,一气呵成来结束本期的《焦点时刻》节目。

“博士先生,请允许我在此提前祝贺您生日快乐,因为我知道再过两个星期就是您71岁的生日了。”水均益拿出了前一天晚上才获取的这个信息。

基辛格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他微笑着说:“哦,谢谢,谢谢。”

水均益接着说:“许多中国入在电视上看见您,感觉您十分严肃,不过我看您现在呢(此时,水均益有意顿了一下,只见基辛格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却是笑容可掬。那么,是否请您对将要看到您的众多中国观众说几句话?”

基辛格非常熟练地将脸正对着对面的摄像机,那磁性的男低音再一次回荡在空中:

“我想告诉我的中国朋友,我对你们取得的成就感到钦佩,我也对你们对朋友的忠诚感到钦佩,我祝你们万事如意!”

【现在请听·星星蜜语】

“看满天的星星好美喔!”

“我觉得它们既遥远又孤独,不知道它们在想些什么?”

“别出声,听星星正在说话呢!”

姜运涛

笔者是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一点儿有限的实践经验使这个题目只能定为“几种技巧”,当然是不系统的。

1.不傻不痴

首先是不傻。节目主持人是“天才”而不是傻瓜。傻本身就不讨人喜欢,而“装傻”还会造成虚伪、做作的感觉。无意的傻是素质问题,这里不讨论。

然后是不痴。我们讨论的是两个以上节目主持人共同主持的情况。主持节目要有对象感,与对象交流。比如甲、乙两个人主持,甲、乙彼此之间要交流,主持人和听(观)众之间也要交流,冷落了任何一方都不行。所谓不痴,就是不要只跟一方交流,而忽视了另一方。

首先是甲不能痴对着乙或相反,甲、乙痴对,受众变成看戏的,无法参与,被冷落了,就难以产生感情的认同。甲、乙两人不仅不是播音员,也不是相声演员。我们可以把受众当成两个人——“丙”,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谈话,彼此都照顾周到,绝不能忘掉丙。

其次,当然不能因为心中有观(听)众,甲、乙就痴对着丙,而忽视甲、乙之间的交流。甲、乙之间没有交流,就不是主持,而是播音,就不是共同主持,而是对播,连过去广播中的对话都不如。甲、乙没有交流,二人之间就没有情感可言,而甲、乙各自对丙的情感又会使丙觉得假或者可怕。所以,节目主持人不能痴。

只是不痴不傻还不行。甲、乙、丙三方谈话,还要注意对象的自然转化。三方是平等的,情感上没有偏重,而谈话又往往不能同对着两个人,所以要转对象,频繁“轮回”,并使转换自然。

2.不俗不雅

首先我们说,节目主持人不能给人以俗的形象。这是一种矛盾:一方面,我们强调自然、亲切、通俗、易懂,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不能俗。怎能理解这个矛盾?

要理解这个矛盾,就要搞清我们反对什么俗,就要区别俗和通俗。要反对俗,首先要树立个观念:节目主持人要有一个美的形象。我们讨论过声音的美,也讨论过外貌的美。这些都不够。美包含各个方面:智慧、机敏,而此处我们更强调用词的音韵。俗正是这种美的反面。节目主持人用词丰富,讲话要有音韵,要抑扬顿挫。他用的词是通俗的,也就是容易为受众所接受(以受众的文化水准),但这绝不是说,节目主持人应该讲大白话,更不是用日常的语调讲大白话。

以上我们说的是“不俗”(不能土气),我们同时要求“不雅”。这又是一对矛盾。俗的对立面不就是雅吗?为什么又要求不雅呢?实际上这只是个程度问题。我们或许可以用话剧和电影作比喻:俗是毫无加工的日常生活,雅是话剧,不俗不雅是电影。雅在特殊情况下(如感情特别强烈、充满诗意或特别深沉时)是可以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使受众和节目主持人之间产生很大的距离,不能平等交流,节目本身也变得不自然、不亲切。

3.不即不离

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时,永远都不是一个人,他在和成千上万的观(听)众谈话,他也可能现场采访某个对象,他同时还可能跟别人(不是搭档的主持人,而是其他、如演员、歌唱家等。是主持人的客人)一起讨论、主持某个节目。“不即不离”就是指主持人对后两种人的态度。“不即”好理解,节目主持人对采访对象,对节目中的客人(有人叫嘉宾),关系不能“太密”,意思是说,不能只和他们交流。节目主持人如果只顾跟他们海侃神聊,忘记了观(听)众,就会破坏他跟受众的关系,甚至切断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这与前述的不痴是一个意思。)所以我们说“不即”——不要太紧密。多长时间的相互谈话是允许的呢?很难定义。经验当中,5分钟是个限度,再长,受众要反感。惟一的条件是,主持人对象如果是双向交流,还姑且能忍,如果是单向的(特别只有对象说话),受众就不能容忍。所以决不能让采访对象或嘉宾连续讲话太长。

当单向交流是指对象对主持人的单向时,我们实际上已经谈到了“不离”。“不离”的对象有两个,一是受众,二是节目。前者好理解,我们主要谈后者,当一个采访对象或节目嘉宾连续讲话5分钟时,我们知道这5分钟内主持人“消失了”,他“离开”了节目。这是不能容忍的情况,所以我们要“不离”。

4.不卑不亢

节目主持人对自己权威的维护是通过多方面努力实现的,我们顺便也简单讨论一下“不卑不亢”。这是指主持人与受众(受众是上帝?!)以外的人交流时应持的态度。

有许多人讨论主持人是应成为通才还是全才=,我们也讨论过,他至少应“显得”是天才。这种要求与不卑不亢的要求是一致的,主持人的形象应是美好的,其权威应受到维护。不卑不亢意味着,主持人是大家的朋友,又是不可侵犯的,任何人不比他高一头,他也不比任何人高一头。

【现在请思·该怎样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快快学起来

“先贬后在法”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即在日常生活中,不管你议论别人什么,最终必定能传到当事者的耳中。无论你怎么告诫对方“这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但听者很难守口如瓶,因为谁的嘴都没遮拦。

那么,我们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通过第三者的嘴。把你的赞誉传到你想说的对象那里去。不管谁,不会因为听到别人的夸奖而生气,采用这种方法能赢得对方的信任。

那么,怎样做效果最好呢?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次试验:议论别人时,采用四种方法,第一种是极力赞扬,第二种是始终贬低,第三种是先进后贬,第四种是先贬后褒。试验结果表明,第四种说法给人的印象最好。理由是开始贬低的话让人感到有客观性,而后赞扬的话又能引发出人的自豪感。

因此。你若想通过第三者把自己的话传到评论者那里,先贬后褒的说法最理想,但要谨防传话人不怀好意。只是把坏话传过去。因此,贬低的内容要掌握得恰如其分,这样就不会让人有机可乘。

§§§第二节自加

在交际场合中,遇到比自己强大(名声、权力、资本)的对方时,要保持与对方势均力敌的平等效果和为了达到其它目的,自己必须通过一系列调节手段来达到平衡和目的。

一、固法

深根固本法是最根本的自加,是自强之计,深谋远虑的长远之计。通过自身学习、训练、实践,获得素养、经验、动力、名声、权力、金钱。其它的自加技巧或多或少带有暂时性都是权宜之计。

【现在请看·今夜星辰】

“造”星,用“蚤”,炒“星”,追“星”,“星”光烂灿,“星”光里“有你也有我”。

黛安·莎耶跟随尼克松

1970年,25岁的黛安前往华盛顿去寻找“智力的维生素”。她未能找到电视记者的工作,转而谋求政府部门的工作,运气不错,找到了一份为白宫新闻副秘书当助手的工作,据说她父亲的某些社会关系对她得到这份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黛安的写作能力使她很快就胜任有余,工作包括起草尼克松总统的演讲稿。几个月后,她被提升为白宫新闻秘书罗·齐格勒(RonZiegler)的行政助理,后来又成为总统本人的新闻助理。起先黛安自认为“我不是特别偏向某个党,我只是为获得经验而受雇”,但到这时,黛安就以对尼克松内阁及总统本人忠心耿耿而出名了。

1972年到1974年中,正是尼克松日子最难熬的一段,水门事件越闱越大。黛安一天工作16个小时,在白宫内的新闻办公室观察追踪媒体报道。据一些华盛顿的记者说,她“偶尔试图劝阻他们发表或广播可能有害的消息。”当时CBS新闻跑白宫的记者丹·拉瑟曾对人说过:“她这人很称职,如果你在最后几分钟需要一个数字或查询拼写,找她永远没错。”

尼克松总统最终于1974年8月9日辞职。黛安是被与尼克松要求一同回到他加利福尼亚老家的工作人员之一,她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没考虑什么体面。“这是一个人道的考虑,”她几年后说,“一个人的梦想破灭了,如果在他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和他共渡难关,我不能原谅自己。我觉得,如果在一个人患难的时刻离弃他,那么你是谁?”她的怜惜混杂着感恩,在她说:“尼克松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是独一无二的”时候,她的眼泪涌上来。本来打算把水门档案整理好就离开,可是黛安一留就是4年。先是帮助从尼克松内阁向新总统内阁的过渡,后又帮助写回忆录的前总统进行研究工作。她曾劝尼克松在水门事件的回忆录中多披露些内幕,但他没有采纳。她说:在她与尼克松很亲近、协助他写自传的3年中,她“学到了自律和自我调整”,并“感激经验磨出感知的方式。”

杨澜:将来做什么都有可能

杨澜做《正大综艺》的时候,有的观众写信告诉她,说她这个人不势利,对嘉宾也好,观众也好,都一视同仁。一次有个中学生做嘉宾,他是抽签上来的,他前面都是作家、舞蹈家,轮到介绍他了,他什么都不是,他就特别不好意思,说:我什么都不是,我就是一个中学生。杨澜马上就说:中学生才好呢,中学生将来做什么都有可能!当时,现场观众给杨澜很热烈的掌声。

刘晓庆主持生涯的失败

198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30多集的《世界电影之林》节目,聘请著名电视演员刘晓庆担任主持人。这以前,刘晓庆曾和姜昆等演员联合主持过春节晚会,她能说、能唱、能演戏,在晚会热烈的气氛中发挥自如。可是在《世界电影之林》节目中,却显得力不从心。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她对传达的内容缺少深层理解,因而不能以艺术的口语来表达。从刘晓庆主持《世界电影之林》的失败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主持人只有消化了所要传达的内容,才能艺术地表达它。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主持人对每次传达的内容精通的程度都达到专家似的水准,但熟悉、理解、消化其内容则是必需的。

低学历的美国大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