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46501200000011

第11章 卓越班组长的生产实施(3)

(2)合适的存放方法和场所。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不同的存放方法和场所,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专门仓库;纸张类要在干燥的环境里存放;试剂溶液有的要存放于阴暗的低温环境中。

(3)确定保管期限。购买部门为了省事,往往喜欢大量订购辅助材料。有的辅助材料(如胶水、密封圈等)会随着储存时间变长而变质,用在产品上往往引起质量问题,所以对于某些辅助材料也要与零部件一样管理,控制库存时间。

使用管理

(1)使用量控制。要想管理好这类材料,首先一定要清楚使用量。哪些产品在用它,台用量多少,月用量多少,这些一定要清清楚楚,并尽量反映在台账中。

(2)厉行节约。即使是副资材,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滥用。我们可以根据用量定额发放或者采用以旧换新的方法,防止浪费。对于一些影响环境保护的物品(如电池、氰化物容器),还要做好回收工作。

(3)简化领用手续。严格管理辅助材料,防止浪费是应该的,但是一定要方便我们的工作。例如某企业员工领一双手套也要填申请单,然后分别由组长、主管、部门长和仓库管理人员签字,才可以领到,这个过程既耽误了我们的生产,又付出了远远不止十双手套的管理成本,真是得不偿失。我们不妨采用“柜台”或者“送货上门”的方式,做到“管理”与“方便”双赢。

8.日常作业的巡查与检查方法

作业检查

卓越班组长每天的作业检查要做得井井有条,其情形如下:

(1)机械设备作业的检查(日常检查)。

①是否已妥善加油。

②机械设备的机体处理是否照规定实施。

③发现机械设备故障后,与管理者的联络处理是否妥善。

(2)所使用的物料质量、数量是否照规定。在发现所使用材料中夹有不同质量的物料时,是否停止使用,并通报管理者请示处置办法。

(3)是否使用规定的工具,并妥善运用。对于磨损、破损工具的处理是否妥善,对于工具的不妥,作业人员是否提出改善要求?

(4)使用方法的掌握。是否在了解使用方法后才使用测定器,测定器有无定期检验,其是否精确。

(5)作业人员的技能。作业人员是否照批示工作,按批示作业是否发生问题,如有问题,原因是批示不妥,还是作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有所差距?

(6)作业人员,有无进行危险的作业。

(7)修整作业是否与正常作业分开记录。

(8)生产线的布置有无不妥。

(9)完工后的检查整理工作是否已做好。

(10)自(1)~(9)中的问题要点是否加以确认并拟定对策。

(11)是否了解发生异常事态时应采取的行动。

作业巡视

在工作时间结束前30分钟,班组长要再度巡视班组的每一个角落。

(1)妥善检查机械的状况。

(2)从数字上确实了解不良品的发生状况。

(3)探视从业人员的负伤与健康状态。

巡回检查

班组长日常巡回检查是为了保证班组生产的稳定和正常进行,及时发现生产中各种异常情况,并加以处理,杜绝各类事故发生,是保证安全、稳定生产的重要手段。

(1)巡回检查内容。巡回检查内容视不同行业而定,基本包括:

①查各工艺条件的执行和变化情况。

②查设备、管线、阀门的工作状况,有无异常情况。

③查班组辖区门、窗、玻璃的完好情况,有无不安全因素等。

④查生产、岗位卫生、劳动纪律等情况。

⑤查各控制点的质量情况。

⑥查各岗位是否按时记录,真实记录是否整洁,字体是否标准。

⑦查设备润滑、卫生情况。

⑧查水、电、汽、煤气供应情况。

⑨查安全生产及不安全因素整改情况。

(2)巡回检查要求。

①车间根据生产技术部门规定的重点巡回检查点,结合本车间及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车间各班组和岗位的巡回检查路线。

②每个生产班组和岗位的巡回检查路线,必须以图示形式在岗位或控制室内展示出来。

③每个重点巡回检查点必须挂上巡回检查牌,牌上标有时刻标记。

④必须按所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巡回检查,按巡回检查路线正点±10分钟上岗检查。

⑤检查时必须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要立即报告班组长或值班长。

⑥每检查完一个点要转动检查牌,使牌上所指时刻与实际检查时间相符方可进行下一个点的检查。

⑦做好岗位巡回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做详细的记载。

⑧每班组要做到各生产岗位巡回检查两次(上下班前各一次),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对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相关主管领导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3)巡回检查方法。实行五字检查法,即看、听、查、摸、闻。

①看:看工艺条件是否稳定在正常的工艺控制范围之内,看周围环境是否有异常情况。

②听:听设备、管线及周围是否有异常声音。

③查:查设备、阀门、管线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

④摸:摸设备、管线振动情况和温度情况。

⑤闻:闻电器设备及生产现象是否有异常气味。

(4)巡回检查牌的管理。

①巡回检查牌统一由生产技术部门发放。

②巡回检查牌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必须挂在规定的检查点适当位置上,不得丢失或随意摆放。

③巡回检查牌腐蚀或损坏,要及时到生产技术部门更换。发现丢失时,车间要立即向生产技术部门申请领取新牌,并追查所在班组或岗位的责任。

9.现场作业的改善措施

现场改善的基础原则

改善是一种企业经营理念,用以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人员的效率。在中文中“改善”意指持续不断地改进。现场改善有三项基本原则:环境维持、消除浪费、标准化。

主要的改善观念

(1)改善与管理。在改善领域中,管理具有两项功能:维持和改进。而改进又可以分为创新和改善。

(2)过程与结果。改善是着重在“过程为导向”的思考模式上,因为要改进“结果”必须先改进“过程”。

(3)遵循PDCA循环和SDCA循环。SDCA(Standardize,Do,Check,Action)表示维持,PDCA(Plan,Do,Check,Action)表示改进。

(4)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品质第一就是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的主要目标而言,应该经常把质量作为优先目标。

(5)用数据说话。没有数据就没有改进。

(6)下一个流程就是顾客。作为班组长,要清楚地知道“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的说法,这是生产活动中不能忘记的事。

主要改善活动

(1)全面质量管理(TQC和TQM)。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认证。

(2)全员生产保全。着重于设备质量的改进,TPM通过通体的预防保养制度,来延长设备的寿命,以追求设备效率的最大化。

(3)提案建议制度。这是一个属于“个人导向”改善活动的一种,它的功能着重在激励员工参与来提高士气。

现场作业改善四步法

作业改善四步法,就是将现场改善划分成有计划的4个阶段。这4个阶段不是PDCA改善循环,而是针对班组长等一线管理者的工作特点,以最有效地利用现有人力、工具设备和材料为目的的展开,被称为最适合一线管理者的改善手法。

作为一线管理者的班组长,一方面对本职范围的工作细节、运行状况和员工特点非常了解。另一方面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全盘展开改善工作。针对这样的特点,作业改善四步法避开较大的设备、流程、系统改善,而来消除现有浪费,使作业以更经济有效地运行的方式,确保短期内获得改进。

作业改善四步法包括:作业分解、项目明细设问、新方法展开和新方法实施。

10.做好生产作业的统计工作的方法

班组生产作业统计是指针对班组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经济数据进行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

班组在实施班组生产作业计划时,必然形成各种经济数据,如岗位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等。

班组生产作业统计的必要性

(1)进行班组生产作业统计是进行经济核算的需要。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运作的,因此企业必然要进行经济核算,要通过生产作业统计来确定企业的直接生产成本,分析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和消耗的情况,寻找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的最佳途径。班组生产作业统计是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它为企业的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数据。同时,它也为班组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消耗奠定了基础。

(2)进行班组生产作业统计是对职工进行考核的需要。班组内职工的工资、奖金等项收入应该体现每个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体现每个职工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和劳动业绩。生产作业统计提供的数据,是班组对职工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3)进行班组生产作业统计是改善班组的劳动力调配的需要。为了完成班组的生产作业计划,需要班组内每个职工协调作战,需要班组长对于本班组的劳动力进行科学的调配,而进行劳动力调配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每个职工的劳动生产率、技术能力、加工质量等。所以,班组对于劳动力的调配也离不开班组生产作业统计。

班组生产作业统计的内容

(1)生产进度统计,班组长要对于各种物料的投入日期、投入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数量、废品数、废品率、返修品数、返修品率等进行统计。

(2)生产指标统计,班组长要对班组的生产总量、品种数量、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进行统计。

(3)班组生产作业计划完成情况统计。班组长要对班组实际完成生产作业情况与班组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比较,对每个职工的生产作业实绩与生产作业标准进行比较。

(4)在制品情况统计。班组长要对班组内在制品的占用数量、各个工序的占用时间、总的占用时间等进行统计。

班组生产作业统计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

班组生产作业统计的要求

(1)准确性,即班组生产作业统计的数据必须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弄虚作假。如前所述,班组生产作业统计无论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还是对于班组完成生产作业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2)及时性,即班组生产作业统计必须与班组生产作业同步进行,必须在制度上明确规定班组生产作业统计的期限。任何数据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数据过时,就意味着该数据失效。

(3)全面性,即班组生产作业统计必须全面覆盖班组生产作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班组生产作业统计只有全面,才能完全反映班组生产作业的实际情况,而任何隐瞒经济数据的做法都会使统计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4)可比性,即班组生产作业统计的口径必须一致,这是统计数据可进行比较的基础。班组在实施生产作业统计时,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统计口径进行统计,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并保持每次统计的一致性。

11.交接班制度的施行办法

交接班管理的任务是搞好岗位工作衔接,确保安全、文明、均衡地生产。班组长应在每次的交接班时做好自己的工作。

交班

(1)交班人:交班组长。

(2)交班前工艺要求:一小时内不得任意改变负荷和工艺条件,生产要稳定,工艺指标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生产中的异常情况要得到消除。

(3)设备要求:运行正常、无损坏、无反常状况,液(油)位正常、清洁无尘。

(4)原始记录要求:认真清洁、无扯皮、无涂改、项目齐全、指标准确,巡回检查有记录,生产概况、设备仪表使用情况、事故和异常状况都记录在记事本(或记事栏)上。

(5)其他要求:为下一班储备消耗物品、工器具,工作场地卫生清洁等。

(6)接班者到岗后,详细介绍本班生产情况,解释记事栏中写到的主要事情,回答提出的一切问题。

(7)三不交:接班者未到不交班,接班者没有签字不交班,事故没有处理完不交班。

(8)二不离开:班后会不开不离开车间,事故分析会未开完不离开生产车间。

接班

(1)接班人:接班组长。

(2)到岗时间:提前30分钟。

(3)到岗检查项目:生产、工艺指标、设备记录、消耗物品、工器具和卫生等情况。

(4)班前会时间:提前20分钟。

(5)参加班前会要求:听取交班值班组长介绍生产情况,接受本班组值班主任工作安排,汇报到岗检查到的问题。

(6)接班要求:经进一步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则及时交接班,并在操作记录上进行签字。

(7)接班责任:岗位一切情况均由接班者负责,将上班最后一小时的数据填入操作记录中,将工艺条件保持在最佳状态。

(8)三不接:岗位检查不合格不接班,事故没有处理完不接班,交班者不在不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