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记者问著名中学历史特级教师钱君端,他的教学风格是什么,他是怎样看待教学风格的。钱老师是这样回答记者的:“由于教师个人特点不同,在处理教材、实施教学计划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同作家和艺术家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1996年我在申报特级教师时,曾写道:‘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现在看来,博采众长是事实,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大话,只能说是一种我所追求的风格。”
钱老师还说,年轻时,他磕磕巴巴地读过一遍《史记》,司马迁寓理于史的写史风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拨乱反正以后,上海历史教坛群星荟萃,包启昌老师的“概念教学法”和“一堂课一个中心”的教学原则、吕登来老师的“知识小零件”、蒋衍老师的“挖潜台词”、郭景扬老师的知识结构图……对他都很有影响。钱老师很敬佩他们,用心向他们学习,但又没停留于简单模仿,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分析自己的长处:自己是女教师,感情比较细腻,普通话也还可以,还擅长讲故事(必要时可以模仿刘兰芳讲一段);自己知识结构比较新,面对历史学科承担的“知识”、“能力”、“情感”三大任务(当时的提法),要形成寓理于史,寓情于史的情感教育特色,以丰富的史实去感染学生。
钱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重点突破僵死的教师“一言堂”局面,用师生问答、课堂讨论、专题辩论、拓展讲座、课题研究等多种方法为学生释疑解难。在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整合两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口号,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全面落实历史学科“三维目标”。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关注学生的思想热点,使学生在质疑——探疑——释疑的积极思辨基础上接受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流的正确思想,完成作为公民基础教育的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钱君端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教学保持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渐养成的,是一个艰苦的认识、锻炼、提高的过程。
综观李镇西、魏书生、钱君端等名师的成长之路,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大体上经过了这样一个路径:独自模仿——独立探索——形成雏形——走向成熟。在这四个阶段中,教师由蹒跚学步的模仿者,到丢开拐棍的探索者,再到初步成型的合格者,走向自成体系的教育家。这个过程是成长、成熟的过程,也是收获快乐、享受升华的过程。
在独自模仿阶段,教师主要是以“徒弟”或“新手”的身份出现的。除了课外阅读李镇西等名师的书籍、倾听李镇西等名师的授课、探讨李镇西等名师的教学方法外,我们的身边还有着同样优秀的教师。比如,现在许多学校都为新教师配备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师傅”,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师傅”要负责“徒弟”教案的审核、班级管理的掌握、各项学校事务的了解以及疑难问题的解惑等。“徒弟”则要虚心向“师傅”学习,多听“师傅”的授课,从中学习上课的技巧、管理班级的窍门、处理偶发事件的办法等。许多新教师就是在老教师“扶一把”的培养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而老教师也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多年积淀的宝贵教学经验及教训传授给了“徒弟”。从教师发展来说,模仿是必经的阶段,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模仿,新教师才能逐渐熟悉教学过程,掌握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与方式方法,适应教学过程。而模仿本身又使新教师的教学呈现出一种稚嫩有涩、不甚和谐、拼盘杂烩的色彩。
在独立探索阶段,教师主要是独立开展教学工作。在经过模仿、熟悉和适应的阶段之后,教师已能摆脱对前人做法、名师经验、教学资料、固有方式的依赖,而开始根据自己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自身优势的理解与认识设计自己的教学。开始对以往崇拜至极的理论或经验进行反思,开始思考自己的特点与定位,开始规划自我发展的目标与追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对过去习焉不察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分析,会对已经深谙于心的教学程序进行大胆的变革,会对曾经忽略的细节投以关注,会对他人包括李镇西等名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可能这种教学变革会遭遇“滑铁卢”,可能这种教学反思会令自己难堪内疚,可能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会消耗更多的精力,可能自己的评课说课会面临观念的冲击……而且,这种教学还不稳定不成熟,常常处于摇摆飘荡之中,自己还未能确立自己的教学个性。然而,最重要的是,这是在思考、在探索、在研究、在进步,这就是教师在独立探索教学风格行进中的路径。
在形成雏形阶段,教师是以教学风格的初步成型为特征的。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教师的教学活动已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他的课堂出现了激情与活力,他的班级出现了蓬勃与朝气,他的上课具有了显著个性,他的教学具有了独特韵味。学生喜欢他,家长欢迎他,学校器重他,而他自身也从教学的成功中感受到教学的乐趣和教师的愉悦。他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也充满了信心。这时,教师就已经不止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更是用自己对人生的体验、用自己对事理的洞见、用自己饱满的激情、用自己活跃的灵魂在从事教育。尽管这时的教学风格还只是雏形,还站不稳,还不连贯,但是,他已经朝着教育家的理想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在走向成熟阶段,教师的教学风格呈现出稳定一贯的特征。由于教师对教学的自觉研究,使他在领会教学内容时能钻深钻透、入木三分,挖掘出其中的精髓,又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上回眸深思,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讲课才能“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一针见血、一语破的、一点就明、一触即通。正可谓“居高”才能“临下”,“深入”才能“浅出”。而教师在上课时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画龙点睛,妙趣横生;师生在课堂上谈论古今,纵横东西,左右逢源,上下贯通;教师的教学令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流连忘返,欲罢不能……这就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了成熟的境界。教师以稳定一贯的教学风格显示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达到的自由状态,反映了教师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它表明:教师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特征和审美要求的一整套方法体系。
总之,教师的教学风格不是一朝一夕轻易就能形成的。教学风格也有一个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不是凝固的或静态的。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渐成熟,最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过程。教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心向包括李镇西等名师们学习,用心向身边的“师傅”们取经,用以地独立思考,并付诸于不断的教学实践和不断革新中,才有可能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强化教师的自主成长
条条大路通罗马,促进教师成长、成名、成功的方法途径固然很多,比如学习李镇西,求教李镇西等,但是自主成长仍然是最重要的。
所谓自主成长,是指教师个人自觉地根据内在成长需要和动力,结合个人生活、工作实际,通过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和调适,以实施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自主成长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成长动力来源于个人的内需;二是学习方式和过程由个人来控制;三是融入到每个人的生命生活当中,与个人的信念、兴趣、爱好、特长、习惯等个性品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那么,我们为什么在提倡学习李镇西的同时,还要强调教师自主成长这一路径重要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位教师写的一篇文章《“自给式”培训:我的选择》。
提到培训,不少教师都会想到一些部门组织的收费昂贵、形式单调、缺乏滚动性和针对性的各种培训,我这里要说的却是另一种“自给式”培训。“自给式”培训顾名思义,即自己培训自己,给自己“充电”,具体途径有三:学习名师,细读精记,专业写作。
学习名师。人们常说“学习名师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为农村小学教师,一没余钱二没机会,虽然无缘与名师面对面,但是网络却为我们搭建了亲近名师的桥梁,我先后在“教育论坛”中搜索并下载了许多名师的课堂设计、实录、教后感和教学录像等,再定下每天读其中两篇或看教学录像一节的任务。在和名师不断“对话”的过程中,我领略着他们异彩纷呈的教学艺术;我体验着简单语文、深度语文、诗意语文、对话语文等流派各鸣佳音的教学理念;我学习着导入、提问、点拨、结课等环节独树一帜的教学策略……饥渴的我一点一滴地吸取着名师的“真经”,是名师一步一步引领着我走向博大、智慧和成熟。
细读精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没有书香气息是绝对不行的,教师只有好读书、读好书,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用榜样的资格和力量引领学生在书山学海中流连,才能以一池清澈而富含“矿物质”的有源活水,引领学生在知识和精神的世界里徜徉。读书既读专业性的学科著作,也读综合类的“科外闲书”;既读短小的“豆腐块”,也读高深的“大部头”。我读教育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闲书”童话《一千零一夜》《乌丢丢的奇遇》,还读自费订阅的《读者》、《江苏教育》、《小学青年教师》等,我一边读,一边认真地做摘抄和反思笔记……细读精记开阔了我的视野,启迪了我的思想,厚实了我的底蕴。
专业写作。有了“实践+阅读”,有了“名师+自己”,有了“摘抄+反思”,专业写作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面,普通教师也可以用专业写作向世界发出自己响亮独特的声音。我相信问题即课题,我知道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和校本研究更适合一线教师,我告诉自己要做“有思想的行动者”,不做教书匠,争取成为科研型教师,我明白“教而不言、思而不写,必将行之不远”……因此,我写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也写教学论文。专业写作改变着我的行走方式,打造着属于我自己的“教师品牌”,是它让我踏上了专业成长的快速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