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成语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4705400000017

第17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杰拉尔·奥利(GérardOury)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拍过一部电影《Corniaud,Le》,影片由价值连城的黄金、钻石以及毒品走私引发,讲述了普通旅游者与黑帮头子之间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故事。片子充满了法国式的机缘巧合,剧情紧凑,笑料不断。这部电影的中文名,便叫《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源于一个典故。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下》中都有记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入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公元前104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诸侯罢兵各归封地。刘邦依萧何计,不去同项羽争辩“先进咸阳王关中”的原来约定。接受封派,退居汉中。韩王谋臣张良,献计要刘邦回汉中时,烧毁进汉中的栈道(陈仓道上的架木通道),以防项羽、章邯偷袭,也可向项羽做出没有东进之意,然后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邦依计,到南郑后拜韩信为大将,议定东征计划。公元前206年,一方面让樊哙、周勃领兵一万限三月修复烧毁的栈道,做出要从这里进军关中的姿态,同时刘邦与韩信则领主力密抄故道(从汉中入褒谷到凤县经嘉陵江至散关出陕西宝鸡),占领陈仓,作为进兵关中的跳板。把守关中的雍王章邯,始见刘邦修栈道,以为栈道修复还早,只派人把守道口,未加防范。当他得知陈仓失守,派兵抵抗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好败回废丘(兴平)。章邯战败自杀。刘邦迅速地再入咸阳,奠定了打败项羽的基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划,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占领了三秦战略要地。

秘本兵法《三十六计》把“暗度陈仓”作为敌战计之二:暗度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说“奇山于正,无正则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度陈仓。”三国时期魏将邓艾和蜀将姜维在白水(四川松潘东北)附近一战,邓艾便是因为懂得这一计而获胜。(见《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栈道,山崖中用竹木架出的甬道。陈仓,陕西宝鸡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形容以明显的行动迷惑、麻痹对方,暗中采取另一种行动以达到某种目的,常用于比喻背后行动或偷袭,有时也形容貌此而意彼。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说不定。”

那么,古代为什么要修栈道,栈道的修筑又有什么特点栈道,又称阁道、复道,是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栈,《说文解字》释为竹木之车,《玉篇》、《集韵》、《韵会》、《一切经音义》等释为栅、阁板、小桥、阁版板,再引申作动词便指用竹木设造,即称编木曰栈。颜师古注《汉书》称:“栈,即阁也,今谓之阁道,盖架木为之。”司马贞《史记索隐》又引崔浩曰:“险绝之处,傍绝山岩施板梁为阁。”这既指《正韵》、《广韵》里谈到的木栈道,也指典型的最原始栈道。《辞海》(缩影本)中有解释:“栈道……我国古代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栈道最早兴起于何时,目前还无确切史料。以考古和民族学观点看,远古时代人们多以狩猎为主,为追逐猎物,一般沿山脊开路,没有设栈道的必要。从栈道工程看,没有铁工具是难以施行的。大概是人们进入以耕种为主的时代以后,对水的依赖加强,多沿山谷取行,再加上铁工具的出现,栈道才有了产生的可能和必要。由此判断,栈道应出现在战国时期,这与史书上记载当时“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相吻合。

历史上,栈道在中国西南及陕南秦岭大巴山山地产生和分布最广、使用最多,这是与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中国西南山高水险,交通不便,在现代交通方式产生以前,栈道无疑是平直近捷的一种交通设施。这使得栈道产生有其必要性。

栈道按材料可分为两大类:

.木栈这其中按形式又可分为5类:

标准式。即木栈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是在陡险崖壁上凿孔安木梁,水中立木柱托梁,再在梁上铺木板成路。《诸葛亮与兄瑾书》载:“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即指这种形式。这种栈道形式的遗迹在子午道洋峪韩家崖,褒斜道黑杨坝、秧田坝、高家坝、江口、磨坪、红岩里,景谷道飞鹅峡等处有存。

悬崖斜柱式。在岩壁陡直,河水又深,无法垂直立柱托梁的地方,人们在壁孔下方凿孔立斜柱以托横梁,即悬崖斜柱式。悬崖斜柱式分成直接斜柱型和木秒斜柱型两种。

直接斜柱型是直接在悬崖上将孔凿成倾斜状以立斜柱托梁,在褒斜道柳川摩桥湾有此型遗迹存留。木秒斜柱型清人有记载:“偏桥之制,先凿穴石壁上,下二、三丈复凿穴以搭巨木,木斜出秒,与上壁穴平举横木,上穴中复引其首,缀于木秒,势平后固以短或铁或竹索,两木之间则施骄木焉,实土布以版,如是始通人行。”这种形式底柱(木秒)用禅卯方式结合在横出的短下梁上,斜托上梁。其遗迹在子午道石眨峪第一地点、滓峪第二地点Ⅱ、川段、武关道流峪河V段、褒斜道江口北段、王家楞西坝、金牛道广元明月峡北段、景谷道南坪、元双河塘、故道徽县双龙崖都有存。

无柱式。俗称空木桥,即《水经注》称的“千梁无柱”式栈道。这类栈道处悬崖,水又深又急,无法立直柱,而路面近水面,难于立斜柱,故采取无柱式。这种形式人行其上十分危险,所谓“逸涉者,浮梁振动,无不摇心眩目也”。为了安全起见,这种栈道多设勾栏(栏杆)相护,唐代曾将金牛道险栈“限以勾栏”,宋人文同《过朝天岭》诗称:“且倚钩栏拥鼻吟。”有载:“山峻水急,其中多峰岩壁立,难以凿路,募匠跳石成孔,横贯巨木,上覆木板,外作栏杆绕之,如桥梁状,故名曰栈道。”这种形式的遗迹在四川大宁河,广元明月峡南段,褒斜道黑杨坝、西坝、石娅子、李家庄,子午道石泛峪第二、第三地点,滓峪第二地点Ⅰ段,武关道黑龙口1、11段有存留。另无柱式栈道也有一种加固型,即斜张拉型,刘禹锡《山南新修释路记》载把无柱式栈道“柄木短铁而广之”。即在栈道上方凿孔安柄木用铁索拉托横梁,类似今天的斜张拉桥。

为了防流水与滚石和供行人休顿以避烈日雨淋,标准式和悬崖斜柱式栈道还加盖成阁,故又称栈道为阁道。古人计算栈道便以间或阁为单位。山西浑源悬空寺栈道和《名山图》上的栈道图,加盖一般在壁孔上凿一排阁孔装横袱梁,也可在上凿一排阁孔装斜袱梁以托缘板,阁梁与壁梁用木支撑相连,木与木用勾栏相接。

就目前的考察资料看,木栈的基本形制为:栈道孔径,最大80厘米(广元飞鹅峡),最小10厘米(流峪河V段),一般以25~45厘米居多。栈道孔深,最深101厘米(武关异),最浅4.5厘米(流峪河Ⅰ段),一般以30~70厘米居多。相比之下,壁孔普遍大于底孔。从残留的石梁、木梁长度,石级和壁孔与底孔垂直距离看,当时栈道路面最宽可达6米,最窄仅0.90米,以2米居多。

汀步式。这种栈道是用木桩在沼泽和稀泥地带插入地下,人行木桩上的一种栈道。这种形式在四川、云南等地有存。其与汀步桥的不同之处有两处:一是汀步桥用草、土、盐、石而不用木;一是汀步桥用于济河,而汀步式栈道为越一大片沼泽地而设。

木筏式。这种栈道多在原始林区,主要为滑木需要,人们将木扎钉成木筏状连接起来,铺于陡险泥泞之处以滑运木材和行人。以往有人将此称为土栈,以用木作用于土得名,但以此分类,前面的木栈则都要改称石栈了。实际上古栈道无土栈之称,只有木栈和石栈之称。

.石栈民间又俗称为偏路,原仅特指凹槽式,现总共应有凹槽、标准、无柱、堆砌4种形式。

凹槽式。将山崖剥凿成石槽,道从槽中通过,民间俗称偏路,是石栈中最典型和最原始的形式,产生较早。李白《蜀道难》中“天梯石栈相钩连”之句,以往注释者均将“天梯”释为“山势高峻如天梯”,而将“石栈”释为“木栈道”。实际上这里的天梯应为木栈,而石栈应为凹槽式石栈。这种木石栈相连接的遗迹在褒斜道和大宁河有发现。今瞿塘峡、武关道流峪河柿圆子有存。

标准式。形式与木栈标准式同,只是用石料作梁、柱和板。今子午道洋峪韩家崖、子午峪第二地点有残存。

无柱式。形式与木栈无柱式同,只是用石料作梁和板。今芦山禁门关、陕西太白县王家楞红岩里、留坝孔雀台有存。

标准式与无柱式两种石栈不用棒卯,不加盖成阁道,是在明清以后木栈毁弃后在原址上设置的,历史一般不长。

堆砌式。用0.3~0.6米见方碎石在与水平面成100~110度角的陡峭石壁上,按几何力学堆砌而成的悬空石道。在今大宁河巫溪县城到大宁盐厂间有存。

栈道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但典型的木栈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云南、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区,而其中以四川、陕西两省分布最广,规模最大,史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即指今川陕两省。

栈道作为中国特有,历史上对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唐以前法显和宋云多有记载,唐代记载更详,知南亚印度尼泊尔古代多栈道之设。

从有关资料看,中国栈道的兴盛时代是在汉唐及北宋。这段时间对栈道多有增设,如汉代杨母在大相岭造阁、李苞修褒斜阁道,隋唐治石门关三十里阁路、晋晖修故道栈阁,五代修斜谷阁道2800余间,宋修白水路栈阁2309间。但明清以来便很少有大规模增设栈阁之举,多为毁栈为偏路的事功。这种改栈阁为偏路早在汉代就有,如东汉李盒便在都阁一带“减西滨之高阁,就安宁之石道”。王升《石门颂》也谈到:“或解高阁,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唐代商州刺史李西华便在武关道栈阁旁吊开偏路以避水潦。今广元千佛岩,汉为栈道,唐代韦皋改为偏路,但宋又设阁道,到明洪武时曹震又将栈道改易为偏路,至于今天。康熙时贾大司马在连云栈开路于岭上,“由是险降而行,无复昔日之治架木,而栈道遂废”。明人王士性认为:“今之栈道非昔也,联舆并马,足当通街。”。清人吴煮也载:“国朝因西睡用兵,屡发努金修栈,嵘岩尽辟,旧路亦多改行,遂不见所谓阁道者矣。一彼时架木为阁,故可烧也。若今之栈遒,岂复能烧乎。”

从宋元开始,栈道数日急减,如前面所录褒斜道150里区间从宋到明共减少714间。最终,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栈道退出了历史舞台。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告诉我们有时候表面的绝境未必是真的绝境。山重水复,也许会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