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47250200000055

第55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论纲(2)

其四是传播。如果说,科学研究是对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那么传播便是对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推广,是它的社会价值的全面揭示。传播愈广,其社会价值影响愈大,社会效益愈大,对群众的智慧、德性、知识的全面提升和美育作用愈大,这便是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

我们征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利用,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当然,附带还可能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但要关注的还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这便是传播与展示的最终目的。

传播应该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要传播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最权威的成果,给群众以完整的、科学的结论。如果暂时没有统一的结论,则应该将那些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观点,平等地交给观众和读者,让观众和读者去思考。

传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博物馆的展示、研究的专著、通俗的读物、文图并茂的小册子、音像制品、电脑游戏等,百花齐放,以适应不同群体的欣赏水平和需要。各种媒体在宣传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不能忽视,而且,作为受群众关注的各种媒体,承载着文化传播重任的各类媒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它们不可推卸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五是展出。展出文物和标本是博物馆宣传教育的基本形式。它应该在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完整地、形象生动地展出本博物馆收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标本,并辅以简明的说明文字、图表,适当穿插音像制品及该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模型或复原的形象,总之,给观众以实体的如临其境的感观效果。当然,这里也有雅俗之分,应该避免某些庸俗的、不健康的形象,进入观众视野,带来不妥当的社会效果。

总之,征集宜宽宜细,巨细不捐;保护宜善;研究的面宜宽,注意细节的分析;传播宜广宜多,扩大覆盖面;展出宜精宜美,严于挑选展品,形式应贴近该遗产的性质,或美观雅致,或粗犷大方,得其所宜。

7.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使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内涵更加丰富。前面我已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物质为媒介,而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才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含量,决定了它的价值程度。下面,我们试以秦兵马俑为例来看。

①秦陵秦俑出土的文物和标本上所刻写的小篆文字、隶书文字的继承和发展。

②秦陵铜车马及秦陵出土的六种陶俑:兵马俑、文官俑、跽坐俑、乐舞俑、百戏俑及圉俑的制作工艺及手工技能。

③秦陵出土的陶俑及铜车马的彩绘图案的艺术风格、艺术技巧。

④秦陵目前出土的六种陶俑及铜车马、石铠甲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技巧。

⑤秦俑坑出土的兵器的制作技术及防锈技术,它的手工艺技能。

⑥秦陵7号坑乐舞的表演艺术及百戏俑的表演艺术。

⑦秦陵出土的陶马、铜马的制作技能。

⑧秦陵7号坑出土的青铜仙鹤、鸿雁、青铜天鹅手工制作技能及艺术技巧。

⑨秦始皇帝陵的设计思想和意图。

⑩秦始皇帝陵寝殿、便殿的礼仪制度和祭祀方式。秦俑三号坑的战祷遗存。

瑏瑡有关秦始皇的口头传说和表述,流传在秦始皇帝陵附近村庄的民间口头传说和表述。这些在从汉以后的《汉书》、《三秦记》、《三辅黄图》、《拾遗记》、《博物志》等古文献及今人王宝玲《秦陵传说轶事》、冯赤《中国骊山》等均有著录,并还须继续调查记录。

瑏瑢秦兵马俑彩绘颜料的提取制作工艺。

瑏瑣秦兵马俑彩绘颜料中的中国蓝及中国紫合成的制作工艺。

瑏瑤秦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的铬盐氧化物的制作技术和工艺。

瑏瑥秦兵马俑坑中兵器标准化的制作工艺技术。

瑏瑦以上这些对中国在秦以后的祭祀、礼仪、风俗、科学技术、艺术、手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或曰传承,及如何振兴。

上举十余项,仅是秦俑博物馆的文物和标本中所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例。这些项目从博物馆来说,应该在馆内的陈列、讲解、研究、保管保护、考古发掘中予以注意,并且对之进行研究和宣传。实际上,这些年来博物馆的领导及研究、保护、宣教人员已经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些方面,今后是更自觉的了。

结语。人类诞生以后,有许多思想、感情是共通的,如喜怒哀乐、衣食住行、尊老爱幼、同情弱者、追求功利、自强不息、承统创新、行侠仗义、好美恶丑、喜新恋旧、爱情亲情、团结互助、循礼守规、知耻尚勇、重德尚和、好逸恶劳、贪图富贵、损人利己等好的和恶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动作,兼而有之。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社会条件、个人性格、民族习俗等的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思想和文化,这便是“和而不同”,一体多元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这些文化形式,是人类优秀的思想情感,或性格特征,或民族习俗,或历史孑遗,都给现代人们以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而且是不能重生的。这也像儿童的稚气可爱的动作行为语言一样,在同一个人身上是不可重复的,在不同人身上不会雷同的。这些文化形式,留在当代的,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

物质文化遗产是物化了的凝固的古代文化,随着时空的流失,如秦兵马俑,它的彩绘已经脱落,有的已经残破,甚至数量较秦时已经减少,现代人是不能给它上面再附加些什么的,但是它的基本形态已经被历史的时空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昔时借助当时的物质而表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它又依附着各个时代的物质条件而翻新,语言、形式都有变化。比如秦腔,它由古代的秦声,到隋唐两宋的桄桄腔、梆子腔到秦腔,明代是其成熟期,则因地区而形成同州(今大荔)腔、周至腔、礼泉腔、渭南腔等。1949年秦腔改革以后,从道具、唱腔、音乐上都有较大改变,而在内容上,对旧剧本作了删改,剧中唱词加入了适应形势的内容,剧情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创作了一些现代内容的新剧本,如《穷人恨》、《血泪仇》之类以及新编历史剧《谢瑶环》之属。秦腔中反映秦的历史的则有《五雷阵》、《刺秦王》、《张良刺秦》等。形成于战国的百戏(秦陵有百戏俑),盛于秦汉隋唐,至今名曰杂技,变化亦巨。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过去的手工工艺有的衰落,有的失传,有的则运用了现代工业的工具或技术,如刺绣,如金银饰品。流行各民族、地区间的节庆风俗,也是如此,如电灯代替了蜡烛,VCD或电影代替了演唱,现代词语置换了原来的唱词,气氛大不同前。所有这些,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一是各民族、不同地区互相间有相容性,二是它发展过程中的与时变化性。这种流动性和变化性,使其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它的这些特征,要求在征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须循源辨流,查根觅枝,既要寻找其原始形态,或相对的早期形态,也要了解其发展轨迹、变化过程和现代形态。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建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较之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或建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来说,相对地有更大的难度,做的工作更为繁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也形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和灵魂。文化的多样性便由此而产生。它使世界变得更精彩、更活泼,更具有活力。它表现的形式有二:体现在物质上的便形成所谓的物质文化,体现在语言、技能(表演技能、手工技能、科技技能等)、风俗、礼仪、节庆、艺术等方面的便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类遗产的核心便是文化,是不同地区的人类的思想、智慧、天才通过劳动而实现的结果。它是代代相传,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并代有创新。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完善民族新文化,对于全体人民的智慧开启、知识增长、精神激励、素质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现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受到普遍重视,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在不知不觉中消弭和弱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不可再生的。现在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及时的,也是迫切的。要保护,便要落实到人力、物力、财力上,而保护的形式,应该是以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好,使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得到了保护,也得到了利用,并在保护和利用中得以弘扬、传承和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