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十八世纪在欧洲产生的,到二十世纪后半叶才又进入了一个空前大发展的新时期。作为这一新时期发展最主要标志的就是博物馆由自发服务社会向自觉服务社会的转变,并明确将“服务社会和社会发展”铸入博物馆的定义之中,而建设社区则是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国际博协将200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与建设社区”之后,我国博物馆界在当时及后来也进行了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大家还远远没有意识到博物馆与社区建设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从而在工作实践上很难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作用,很难实现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根本目标。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休戚与共的博物馆与社区
“社区”是社会学上的一个概念,截止目前已有90多种定义。但一般认为所谓社区就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社区首先是一种空间单元,即人们共同生活于一定的空间。但同时社区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网络,包括在这里生活的团体,社会组织以及相互认识的人们组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他们有共同或相似的心理认同,有共同的兴趣和利害关系,因此,“社区这个词的含义比我们从字面上理解的要宽泛得多。它不仅指地域而且可以指文化群体、政治群体以至一个单体社会,一个自然与人文的整体社会。”
①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博物馆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中,没有任何独立于社区之外的博物馆。
其次,任何博物馆也是其所在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现代博物馆之所以能于十七、十八世纪在欧洲各国诞生,是与欧洲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密切相关的;苏联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博物馆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继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普遍发展了这种性质的博物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普及化趋势,使得科技馆得到了异常迅猛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60%以上的科技馆建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②;西方工业文明的自我检讨,导致了生态博物馆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方兴未艾……这些均说明所有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所在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第三,博物馆的发展需要社区的参与和支持。社区居民不走进博物馆,不仅会使博物馆失去一大部分客源,直接影响着一大部分靠门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博物馆的财政状况,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博物馆自然就会在社区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中淡化或边缘化,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虽然有些博物馆也成为社区外居民熙熙攘攘的旅游胜地,但这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才实现了其一部分职能。因为博物馆从为观众服务的角度讲,还有科普职能和教育职能等。
特别是随着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及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到博物馆的收藏和保护中,博物馆就更加离不开社区的参与和支持了。所谓生态博物馆就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发展中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与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和谐地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新方法。”
③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在建立和管理方法上的差异,就在于生态博物馆是由所在地人民和公共权利机构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而无形文化遗产的载体就是人,要将无形遗产保留下来,必须由知者、善者将其传承,或由这些人现场表演,用音像手段录制,然后再采用高科技手段将之保存。所以说,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是根本无从谈起的。
第四,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更需要博物馆。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强,从世界范围来讲,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加剧,因而更加需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中国范围来讲,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因而不管是对于生活在水泥树林中的城市人,还是对游走于城市与农村、折磨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突中的城市边缘人来说,都需要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而文化作为一种粘合剂,博物馆作为储存地区文化信息的宝库,能起到推动价值引导、社会整合,从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润滑剂”的作用。另外,博物馆依据其所占据大量的实物资源,可以通过展览、教育活动、讲座、志愿者活动、博物馆之友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起到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目前在我国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的现实意义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对解决中国目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历史记忆丧失问题和改变中国博物馆的不合理结构应为首选之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交通、住房等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西方后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种种弊端也开始在我国很多城市出现。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旧的街巷、景观已不复存在,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式的建筑到处耸立,老市民们虽然搬进了装饰一新,现代而又舒适的高楼大厦,却失去了寄托着自己精神、情感,见证着自己成长历史的那些熟悉的环境。怎样正视这一失落的情怀,作为博物馆界就是要改变过去一贯厚古薄今的态度,不仅要收藏过去还要收藏现在;要改变博物馆以历史类和纪念类为主的结构格局,引导鼓励建设民俗类和地志类的博物馆。如果有条件,更要提倡建设生态博物馆。因为生态博物馆能整体保护人与物、物与物、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使其成为所在社区居民永远的精神家园。
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是思考和解决中国博物馆“盛装华彩下的孤单”的极好切入点。中国目前现有博物馆2300多座,其中文物单位的博物馆有1507座。这1500余座博物馆每年举办9000余个展览,参观人数大约有1.6亿人次,占我国总人口的13.8%,而美国每年观众达8亿人次,是其总人口的3倍。而且我们数量很少的观众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为数不多的大中城市的大型与特色博物馆中,比如故宫一地每年观众就在800万人次左右④。这个现象充分说明,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走进博物馆,而走进博物馆的人群又以旅游为目的的外地人占了很大成分。这也就是说,对于当地普通老百姓来说,博物馆依然还很陌生,博物馆的存在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没有多少关联。虽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巨大的飞跃,但对于相对不多的参观人数,有人将此称之为“盛装华彩下的孤单”。因此,分析大多数人特别是当地人不走进博物馆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才可能使博物馆成为本社区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忠实代表,成为社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是博物馆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佳途径。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大多以公有制为主,一般为全民所有制的事业单位;博物馆如同政府的派生机构,资金以政府拨款为主,事业经费基本上以工作人员的数量为标准核算;干部上级委任,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终身制。这种管理模式使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一个社会文化机构的活力与特性,不但束缚了博物馆业务的发展,还形成了博物馆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漠视社会需求,脱离实际的机关作风。特别是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作为经费来源的这种单一状况,由于不少地方财政困难而难以落实,或者拨的钱仅够发工资甚至不够发工资,真正的事业经费基本上没有。经费不足使很多博物馆难以维持正常运营,更谈不上发展。博物馆长期没有作为,也就享受不到应有的地位。要摆脱这一尴尬的局面,博物馆就应改变坐等观众上门,坐等财政拨款的传统办馆理念,重视社会需求,特别是社区公众的需求,将博物馆从“藏品导向”转向“社会需求导向”,只有这样才可能焕发自身的活力,从而形成和政府间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