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是当代中国博物馆内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急迫需求。中国的博物馆和博物馆学都起始于移植,都是西风东渐的产物。虽然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理论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实际工作的开展也受前苏联的办馆模式影响较大。而且,由于我们教育体系学科设置的缘故,博物馆的从业人员以学历史和考古专业者居多,即使有个别博物馆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大多是附属于历史或考古学的博物馆专业毕业的,再加之我们博物馆一向注重对物的研究,这一切都使得目前国内博物界基本上没有对博物馆自身的科学研究。
而更多的科研工作则主要是结合藏品的、自发的、无序无计划的、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对整个博物馆的工作需要没有针对性,对工作的开展无法形成有效的科研支撑,这也是博物馆长期以来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以不变应万变,最终导致很多博物馆在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时显得束手无策和不断落伍的原因所在。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研究社区的需求,将社区的需求作为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怎样科学地获知社区的需求,吸收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准确去获取社区的各种需求,怎样通过展览、教育活动等实现这种需求,都不仅仅是紧迫的实际工作,更是重要的科研课题。
三、博物馆如何服务好社区
要服务好社区,博物馆就需要从各个工作环节上为社区的需要而服务。但对于一个已有明确定位的博物馆来说,比如历史类或纪念类博物馆,由于藏品的收藏范围已有所限定,或者由于财力、物力所限不能去收藏直接反映当代社区居民记忆的民风民俗藏品,但对于这样的博物馆,依然在其它工作,如科学研究、陈列展示、围绕展场和展览的各种活动、宣传推广等方面,需要将服务社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博物馆的研究选题和研究成果除了要密切结合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需求,并为之服务之外,博物馆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社区的研究,对社区人群及其需要的研究。发端于七八十年代以观众调查为代表的市场研究技术的引入,使得调查研究观众成为西方博物馆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在他们的博物馆中一般都有既懂博物馆又懂观众调查的专门人员,并且设有常设机构专事此项工作。甚至有些博物馆还没成立,而需不需要建这么一个博物馆,建一个什么样的博物馆的观众调研,特别是在其所在社区范围里的调研已提前进行了。博物馆几乎所有的工作,特别是面向公众的陈列展示和各种活动,以及举办展览和活动之前、中间和结束都会有相应的观众研究。而且研究的对象既包括现实的观众,也包括潜在的观众;既包括主流社会人群,也包括非主流社会人群。调查的方法既包括我们常见的问卷式、也包括座谈式、随机抽样式、暗访式、追踪调查式等。要想准确、科学地把握观众的需求及其动向,必须熟练掌握现代社会调查、市场调查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观众的调查和研究在我国博物界基本上还没被使用,虽然有些博物馆也做了一些零星的观众调查,但这些调查离科学、系统的观众调查,以及将调查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博物馆的工作实践尚存在很大的距离。没有需求指导的生产,肯定是盲目的生产。因此,要想服务好社区,加强观众,特别是社区观众的研究实为当务之急。
陈列展示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是博物馆提供给社区大众消费的主要“产品”。适销对路,产品才能畅销出去。但我们大多数博物馆办展览时几乎从未想过要去了解老百姓想看什么样的展览,而博物馆的展览都是由所谓的专家们闭门构思出展览题目,然后再由相关人员进行内容和形式设计。
我们的陈列展示一贯强调的是学术性和专业性,但却忽略趣味性和观赏性;注重同行和上级领导的评价,但却忽视普通观众的需求。甚至当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观众也抱怨我们的展览看不懂时,我们的有些所谓博物馆专家还在感叹中国观众的文化素质低,还没有开始反思段首文字加说明牌的陈列方式为观众到底提供了多少信息,对那些几乎从大众传媒上根本看不到踪影的孤僻字词不加注音和解释,如若不是专门研究者,又有几个人能知其读音和含义?!另外,传统的文物、说明文字加辅助展板的展览方式也被认为是不利于参观者,特别是未成年人所吸收的。要想展览受社区人民欢迎,博物馆首先得在展览的选题上,特别是要在专题展览或临时展览的选题上下功夫。因为不断更换的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才能吸引社区人的经常光顾。人都对和自己有关联的事情感兴趣,而且关联度越大,兴趣也就会越浓,所以要多寻找和开发和观众有关联度的选题,要发现观众关心或关注的热点问题。选题找准之后,就是怎样设计展览了。不能将展览的诠释限于段首加说明牌,而是要尽可能多地将文物的丰富内涵揭示出来,并将之有机地组合,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多种途径提供给观众,也就是说要增加展览的信息量。
除此之外还要增加展览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性能更多地调动起人除过眼睛之外的其它感觉器官,有了互动性和参与性的参观效果不仅会有趣,还会更加有效。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是对展览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展览内容的立体或动态阐释。目前我们很多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方式还主要以讲解为主。虽然近几年也开展了诸如针对大中小学生的夏令营、冬令营和志愿者等活动,但这一类活动的持续性、深入性却千差万别。教育活动的不充分直接影响着展览的信息传播和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就是这些形式单调的教育活动,一般的情况下还是围绕多年不变的基本陈列而开展的。可作为吸引社区居民常看常新的专题或临时展览,博物馆基本上都不设计特别的教育活动,甚至有时连最常见的讲解都提供不上。《中华文明源流———秦汉文物展》2003年在澳大利亚博物馆只展出了三个多月,但是澳大利亚博物馆为这个临时展览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⑤。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有针对一般观众的,也有针对学生的;即使都针对学生,也区分了不同的年龄段。一般活动都安排在正常开放日,像讲座、讨论会等为上班族准备的活动则专门安排在了晚间。通常教育活动在周末都更为密集,这是博物馆专为市民准备的周末“特餐”。而且博物馆的所有教育活动都提前筹划安排,和展览策划同步进行,然后并将这些教育活动再提前通过自己的网站告知公众。一旦进入博物馆,随处可见的“今日有什么”告示牌和随处可以拿到的简介折页,也在告知观众当日的各种活动,从而使观众绝对不会错过这些难得的机会。澳大利亚博物馆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要吸引社区公众就要围绕特展举办教育活动,而且教育活动的设计还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合理安排在不同时间,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参观需要。
在当今各种文化资源、文化信息都在争抢观众的情况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现象早已成为昨日景观。重视宣传基本上已成为共识,但博物馆的宣传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宣传,应该宣传什么和怎么宣传似乎很多人并不很清楚。博物馆的宣传经常被认为要宣传博物馆,宣传的目的也是宣传博物馆。实际上,博物馆的宣传是要宣传博物馆的主要产品—
展览及围绕展览举办的各种活动,宣传的对象就是那些潜在的客源,而宣传的目的则在使潜在的客源变为现实的客源,而一切宣传的前提和基础则是陈列展示和教育活动的举办。
如果说展览和教育活动是博物馆为公众准备的“盛宴”,那宣传则应是那热情洋溢的“请柬”。请柬的措辞是否得当,请柬分发得是否合适,都决定了是否能将尊贵的客人请来。因此,宣传战略的策划、宣传内容的具体化、宣传对象的针对性都是决定宣传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博物馆只有占人口很低比例的中国观众,而且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以旅游为目的的现状,昭示着中国博物馆下一步的宣传推广重点对象就应该是当地市民。
注释:
①苏东海:《当代博物馆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第19页,中国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第23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出版。
③苏东海:《当代博物馆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第20页,中国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④曹兵武:《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学苑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⑤庞雅妮:《澳大利亚博物馆如何开展“中华文明源流展”的宣传教育》,《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