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47250200000071

第71章 关于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冯庚武(2)

2.配合陈列展览,开发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复仿制品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来博物馆已不满足于单纯看陈列展览,他们还希望购买一些自己喜爱的文物的复仿制品,带回去继续观赏或收藏。因此,我们应当改变过去把展览单纯当作任务,展览一开幕就万事大吉的观念,还要围绕展品尽可能多地开发文物复仿制品,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另外,一些科研院所,由于展示研究工作,也需要购买一些文物复仿制品;博物馆一些具有代表性、社会影响大、观赏性强的文物复仿制品也可作为政府及各部门的馈赠礼品,这都为博物馆制作文物复仿制品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市场空间。当然,文物复仿制品必须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进行开发生产。

3.以藏品为基础,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有各自特有的文化,旅游者正是为了探寻其奥妙而踏上旅游的征程,异地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促使各国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就一般而言,旅游活动给旅游者留下的绝大多数是回忆,能够物化而购买带回的只有旅游商品,旅游商品的主要构成是旅游纪念品。旅游者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即购买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或留作长久纪念,或馈赠亲朋好友。虽然,从理论上讲,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之一。但也应该看到,购物支出在旅游活动中不属于必须消费的支出,它不是随着旅游者的人次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购物资源的开发程度而变化,即要通过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刺激观众的求购欲望。在国外,一些博物馆不但把开发具有本馆藏品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作为传播历史文化信息的新途径。在国内,由于越来越多的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都想寻找到能反映博物馆特色和代表博物馆文化品位的旅游纪念品,不少文博景点开始认识到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在更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传播功能和提高传播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但除少数博物馆在这方面作出明显成效外,大多数博物馆的纪念品仍然品种单调、雷同,且文化含量低,不能满足观众的购买需求。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博物馆通常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历史文化的代表或象征,以其丰富多彩并具有代表性的藏品资源为依托,开发兼具实用、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品,最能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的个性,也最能吸引观众并激发观众求购的欲望。在这方面,博物馆具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大有文章可做,应该付出努力,作出成效。

(二)增加服务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人们外出旅游一方面是为了陶冶情操,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和消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从而使外出旅游的休闲比重不断增加。目前,不少博物馆仍然固守旧有思路,只重展览,忽视甚至抹煞休闲娱乐功能。有些游客在参观展览中易产生疲劳感,需要一定的场所和方式加以舒缓。

很多游客反映,现在去一些博物馆除了一两个小时的参观,再没有别的活动。现实情况表明,人们物质生活越好,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也就越强烈,努力把博物馆建成集参观、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提供完善优质的服务,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因此,博物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不影响博物馆参观环境和总体氛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开些茶座、咖啡吧和快餐店以及画廊、文博书店等,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一些小型乐舞演艺活动,使参观博物馆的人们在了解历史、欣赏文化中得到休闲。通过增加休闲服务,延长观众在博物馆的逗留时间,还可为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创造更多的机会。

(三)鉴定咨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昔日只有王公贵族、富商巨贾才有资格进行的文物收藏鉴赏活动,已经步入寻常百姓家,并日渐成为一种文明而高雅的时尚。但一般的收藏爱好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文物鉴定知识,往往上当受骗,迫切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在这方面博物馆既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又有丰富的实物藏品,可以适当搞一些有偿的文物鉴定培训、鉴赏讲座以及咨询活动,既可普及历史文物知识,满足民间收藏爱好者的需要,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大力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文化部下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上述文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组织领导等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当前,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应努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转变思想观念。全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形势,文化市场的新发展、新变化,既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中,几十年形成的包括博物馆在内的事业单位,面对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在体制上、观念上、经营上和管理水平上,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诸多不相配和不适应的现象。为了积极有效地推动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认真了解当前国内外同行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关于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强化财税政策扶持、加大投资融资力度、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等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开发工作,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断实践和探索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从而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全面发展。

2.明晰管理关系。由于博物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宜直接从事经营活动。所以,必须根据国家政策许可,从博物馆实际出发,一是研究确定哪些业务属于文化产业开发范围,并将经营性业务从博物馆分离转制为企业;二是从博物馆产业经营规模情况出发,合理确定从这些企业得到的收益。在此基础上,在保证博物馆投入(如场地、资金等)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博物馆从直接管理经营转变为宏观管理指导,做到事企分开。博物馆在两者关系上,要做到事业为主,产业为副,产业从属并服务于事业。事业发展要努力争取政府支持,产业发展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3.创新企业机制。博物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认真吸取以往大办第三产业的教训,分析承包经营的利弊,按照国家政策,对现有经营体制进行企业改制,实施公司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以此促使企业尽快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即具有独立财产权力、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市场参与者,并在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大发展。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股份制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创新管理机制,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对于博物馆工作人员从事经营的人员,可以保留原有身份,以解除后顾之忧,促使其积极投入经营活动。

4.打造特色品牌。博物馆在发展文化产业中,要鼓励支持企业在产品开发经营中实施品牌化,只有打造具有博物馆自身特色品牌的产品,才能发挥博物馆的独有优势,吸引游客的购买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同时,博物馆文化企业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所经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及时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必要工作,以取得法律保护并依法正确使用。

5.建立激励机制。博物馆要大力支持企业公司挖掘和利用本馆资源,鼓励从本馆选聘一些善管理、懂文物、会经营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有关文化产业开发。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对经营人员进行培训,增长文化市场经销知识,开阔视野,不断提高从业水平。企业在人事管理和利益分配上可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权,在员工利益分配上,可与本人的业绩和贡献挂钩,拉开档次。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可给予重奖,有条件的可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年薪制,以激励他们在文化产业开发中的进取、竞争和创新精神,为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作出更大成绩。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现有人才资源,鼓励专业人员在不影响主业的情况下,发挥他们在文物鉴定、咨询、编写书刊音像作品等普及文物知识方面的作用,并给予适当的劳务报酬。

总之,党和国家已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都已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当作一件大事乃至支柱产业去抓。

发展文化产业的环境必将更加规范,文化市场必将更加繁荣。面对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新形势,博物馆只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独有资源,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就一定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