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企事业单位工商税务优惠政策指导全书
47285700000234

第234章 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应用:涉税处理与纳税统筹(7)

第四个阶段(2001年~):随着新世纪到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顺利地加入WTO,我国的税收制度会进一步得到规范,进一步地与世界各国税收制度接轨,税收法制化进程会进一步地加快,税收征管力度也会进一步地得到加强,相信人们肯定会对纳税筹划有一个更加全面而理性的认识。特别是国家税收征管当局不会仅停留在默许纳税筹划这个层面上,而且应该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运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和引导这个行业走上阳光之道。所以,有理由相信,随着依法治国理念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依法治税的观念会不断地得到加强,合理、合法地帮助纳税人节约税收成本的纳税筹划作为中国税收法律法规完善的助进器,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纳税筹划的平台分析

纳税筹划的漏洞平台

一、漏洞平台概述

对于漏洞一词,大家都很熟悉。当这种现象出现在税收实务中时,征纳双方便会对此产生不同的反应。一般意义上的漏洞,是从税收征管稽查方面来讲的,其可能的经济后果便是税款的流失和财政收入损失,甚至是更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对经济的危害。所以,税收征管稽查人员便会想方设法堵塞漏洞,保证税款足额征收。而纳税方受利益动机的驱使必然会利用漏洞来减支增收。从这一点来看,税收上的漏洞是征纳双方的一个矛盾聚焦点。对于征管方而言,堵塞漏洞是自己的职业要求,而且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对于纳税方而言,利用漏洞是自身的利益要求,凭借的只是客观存在的漏洞范围,因而在双方的矛盾关系上处于被动地位。

所谓漏洞平台正是建立在税收实务中征管方的大大小小漏洞上的操作空间。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漏洞平台所揭示的技巧来争取自己并不违法的合理权益。

其实,漏洞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税收实务中,所有导致税收失效、低效的因素都可以被称为漏洞,其中包括空白、狭义上的漏洞、理论水平、技术手段等许多方面。狭义的漏洞与空白相对应,两者的差别在于利用范围的大小。为了将纳税筹划论述得更详细一点,避免过度笼统,此处将空白另立为一个平台,设在漏洞平台之后。由此,不难看出,本节所要论述的是狭义上的漏洞。

漏洞在一国的税收之中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星星点点地分布在立法、执法等环节之中。鉴于其纷繁复杂性,逐一论之不太可能,而且难免遗漏,故而给漏洞分类是必要的。

给漏洞分类的标准有许多,此处主要介绍两个:一是税收法治程序;二是税收地域。按照税收法治程序,漏洞可分为立法环节的漏洞和执法环节的漏洞,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税法漏洞和其他法的漏洞。税收必须走法治轨道,所以税法应与其他各类法律密切配合,以提高税收效率,增强税收效果。但我国现在的法律体系中,常常存在法与法的矛盾冲突,以法压法的现象较为严重,比如税法之外便存在许多税收的法定支出。按照税收地域,漏洞可分为国内税收漏洞和国际税收漏洞。就一国的税收管辖权而言,国内税收占主体地位,尤其是在进出口贸易不发达的国家。但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贸易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国际税收日益成为一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而言,国际税收牵涉到国际间利益的分配与协调,所以其出现漏洞的机会更高。我国关税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便是很好的例证。

漏洞为什么会产生呢?其决定因素有哪些?弄清漏洞的成因,对于征管方而言,可以查漏补缺;对于纳税方而言,可以为合理避税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体而言,漏洞的成因分为主观类和客观类。具体来说有时间变化、地点差异、人员素质、技术手段等等。

时间的变化常常使相对完善的税法漏洞百出。如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逐步形成了“三税并立”的格局,这在当时是必要的,支持了改革开放,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到了90年代之后,这种格局便日益不适应时代要求了。单从减征额来说,原扣除数已经大大落后于实际物质生活水平。

地点的差异常常是令税法立法者和征管者头痛的一件事。地域差异意味着实际情况的差别,从而也使得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只能是区别对待。税法统一可以相应避免一些漏洞,但整齐划一的税收措施又显然难以存在。立法者考虑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均,制定了许多税收优惠办法,但是税收优惠的存在便证明了税收的差别对待,从中衍生的漏洞也在所难免。

人员的素质是导致税收漏洞的主观因素。缺乏专业化税收人才是我国税收工作的一大紧迫问题。众所周知,税务与会计是难以分开的,然而我国税务人员中却有很多人不懂会计,这种前提下的税收征管工作当然会存在不少漏洞。

技术手段往往限制了税制的完善以及税收效率的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还没有真正装备起来。落后的工具、低效的手段显然无法应付经济飞速发展对税法的挑战。

法律体系内部结构的不协调也常常造成税收漏洞。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税法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有法律体系内部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税法的作用。

税收工作执法难度大。批条子、开口子是现在税收实务中比较常见的现象。长官意志常常使得税收工作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要完成征管任务;另一方面却不得触犯龙颜。恶劣的执法环境会使税收丧失刚性,税收的效率显然无法提高,税收的漏洞当然会因为人为因素而扩大。

最后,阐明一下漏洞平台的风险程度。不同的成因决定了漏洞平台筹划的不同的风险程度。相对而言,利用税法漏洞进行纳税筹划具有较高的安全度。

二、漏洞平台筹划方法

要弄清漏洞平台的筹划方法,首先就需要弄清其发挥作用的范围。依据漏洞的分类,漏洞的范围就大致清晰了,建立在漏洞基础上的漏洞平台的筹划也才会有的放矢。

在税法漏洞与执法漏洞中,聪明的筹划者会选择前者,因为这样不违法;狡猾的筹划者会选择后者,因为这是利用征管方某些不足而在打法律的擦边球。有的甚至还与执法人员相互勾结,危害国家,使得纳税筹划走入了误区,因而,这在严格意义上应称为偷税、逃税、骗税。

在国内税收漏洞与国际税收漏洞中,国内方面筹划面广,国际方面筹划意义相对较大,尤其站在国家利益基础上,国际税收筹划无疑使得国际利益向本国转移。但是,作为纳税者,其立足点往往是自身利益,所以国内筹划也长盛不衰。论及两者的发展前景,当然是国际方面更有经济意义,这将在后面章节中详细论述。

漏洞平台的筹划必须有两个分析权衡的过程。其一是成本—收益分析,其二是风险—收益分析。其实风险也是一种变相的成本,因为要使风险变小甚至避免风险是肯定要付出一定成本的。但是此处考虑到不同的漏洞平台纳税筹划对应不同的风险程度,需要将风险—收益分析单独列出来考虑。

先看成本—收益分析,因为税法漏洞利用与执法漏洞利用两者的成本收益比例是不一样的。

税法漏洞筹划需要多个条件:一是需要精通财务与税务的专业化财会人才,只有专业化人才才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税法而利用其漏洞进行纳税筹划。这在企业纳税筹划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然也不排除在一般性的纳税实践中得出来的筹划技巧。二是具有一定的纳税操作经验。只依据税法不考虑征管方的具体措施,只能是纸上谈兵,成功的可能性肯定不会太高。有了一定的纳税操作经验筹划便有了一定的方向性。三是严格的财会纪律和保密措施。没有严格的财会纪律便没有严肃的财会秩序,混乱的财务状况显然无法作为筹划的实际参考。另外又因为利用税法漏洞与利用税法空白一样具有隐蔽性。一次公开的利用往往会导致以后利用的途径被堵死。因为在征纳税上,征纳双方存在职业道德与自身利益的矛盾。正是因为在利用税法漏洞中存在如此多的必要条件,所以利用税法漏洞进行筹划也存在较高的成本。纳税筹划者在实施筹划方案前必须将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按照稳妥性原则,没有收益或收益很低都应停止筹划。

在执法漏洞的利用中,成本的弹性更大,风险更高,筹划实际发挥的余地很小,常常会在中途前功尽弃。这是因为执法漏洞的出现存在偶然性,没有规律可循。利用执法漏洞相对利用税法漏洞而言,更具有隐蔽性。因为执法漏洞可能是违背税法的,一旦当某项筹划被发觉,税收征管人员可能会马上予以校正,如补缴、追征等。我国现行税制中,税收稽查便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税法执法工作的一种补正。在稽查过程中,利用征管漏洞筹划的成果便有可能付之东流。所以在漏洞平台筹划中,利用执法漏洞的筹划比较少见,非法筹划则更是难成气候了。但在一国法治环境恶劣,人们纳税意识薄弱时,利用执法漏洞的筹划也会层出不穷。

再看风险—收益分析。漏洞平台筹划是存在风险的,因为这类筹划是在想方设法地钻税法的空子,钻执法人员的空子。这违背了立法者的意图,也违背了执法人员的意愿,多少存在一些铤而走险的味道。在财务管理中,一般是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但在风险太大时,筹划便失去了足够的信心。所以,只能是在获取较大收益的前提之下,尽量降低风险。究竟如何降低风险呢?首先要做的便是严格依照税法现有的条文和执法的严格秩序,其次便是高度的保密性,另外坚持一定的稳妥原则。

在风险—收益分析过程,有人可能会把违法的风险和违法的获益两者进行对比。应该说,这种作法已经超出了合理筹划的范畴,这样做属于违法操作,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在一个法制健全,法治化程度高的国家,违法操作是得不偿失的。

除了上面已经讲的漏洞平台筹划过程中应该进行的两大分析外,还需要考虑下列注意事项,即合理处置税与费的关系,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区别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漏洞;塑造自己良好的外部形象,尤其是在税收征管方心中的依法纳税形象。

(1)合理处置税与费的关系。我国有许多收费都是附加在税款上征收的,通过筹划减少应纳税额也会相应减少收费。从这一点而言,税与费具有一致性,筹划的作用也能得到双重体现。但是,我国现在存在严重的乱收费问题,税不足,费来补。因此纳税人利用漏洞平台进行筹划减少税收支出后,仍应理直气壮地要求自身的合法权益,以避免虽然利用了漏洞但却承受不该有的费用负担。对于不合理的收费,纳税人所进行的筹划应该是联合起来进行维权斗争,而不是破财消灾,息事宁人。

(2)区别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漏洞。从经济意义上讲,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漏洞筹划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从法律意义上讲,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漏洞筹划具有不等的法律风险。不对漏洞进行区分,筹划往往会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甚至会误入歧途。

(3)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尤其是在税收征管方心中的依法纳税形象。依法纳税是一个纳税者外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依法纳税表明了它的信用、商誉和实力,从而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无形资产。成都恩威集团就是因为纳税上的问题被曝光后形象大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纳税人拥有依法纳税的良好外部形象,其筹划的安全系数便会更高。例如,现在税收稽查对象的选择过程中,纳税人的纳税态度向来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漏洞平台纳税筹划案例

我国税收法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之处,如在我国《税收征管法》中,税收管辖的规定便存在诸多的矛盾。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税制改革、税法完善需要时间来完成;其次,高度集中的政治特征决定了财政管理体制,以及统收统支的历史管辖特征一时无法彻底改变,关于税收管辖的法律也存在先天不足的因素;另外,我国分税制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彻底性,以此为基础的税收级别管辖也就存在很大的困难。

在我国税收实体法中,关于税收管辖的争议也非常多,存在机构设置与配合的问题,也有税法自身规定矛盾或不确定的问题。其中,机构设置与配合以及税收地域管辖是相对漏洞较多的领域。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机构臃肿,人员冗杂,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情况在税收界也不例外。机构设置庞杂、人员众多却并不表明税收方面应设的机构都设置了。相反,该设置的机构设置不全,许多不该设的机构却依然存在。首先这就存在一个税收机构内部的协调失衡问题,如果和其他政府机构联系起来,其设置与配合的问题就更大了。如我国营业税属于地方税种,增值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由国家税务系统进行征收,但地方税务系统往往捷足先登,将纳税人定格为营业税纳税人,这是一个税收结构的设置与配合上的空白。纳税者了解这方面漏洞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税收缴纳过程;另一种是各类税收资料和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