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你翻看锦衣卫的历史,你看到的只是阴风阵阵的绣春刀、潮湿恐怖的“诏狱”,那么很遗憾,你看到的注定不会是大明王朝的锦衣卫的全部。
明朝的历任皇帝,不都是如朱元璋、朱棣这样的强权帝王,也有如朱高炽、朱瞻基这样的仁厚之君。在强权帝王那里,需要的当然是杀人不眨眼的锦衣卫,但是在仁厚之君那里,则需要的是任劳任怨、刚正耿直的锦衣卫。因此,除了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刽子手,锦衣卫也出现了刚直公正的卫道者。
这才是全部的锦衣卫,既有着雷与电,也有着甘霖与阳光。
一、袁彬忠心救主
袁彬的投资理财观念在那个时候是非常先进的,他知道作为一个臣子,名利双收是不太可能的。在眼前无法收获财富的时候,不如改变想法去谋求名声。于是在生死关头,他敢于铤而走险,将自己的生命与明英宗的生命系在了一起。但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日后,他除了得到明朝皇帝们的尊重和赞颂,还成为了唯一一个服侍了两代皇帝的正牌卫士,拥有了明朝非常罕见的超一品大员的尊贵身份,他的名字还被大清朝的纪晓岚以“至忠”之名记录进了《四库全书》。
1.皇上的精神支柱
与袁彬相比,他的父亲袁忠要默默无闻得多。袁彬的父亲袁忠因为机灵睿智、忠心耿耿,于建文四年(1402年)被选为锦衣卫校尉,之后明成祖朱棣登基,袁忠得到了纪纲的赏识,在宫中做了近四十年的近侍。虽然是近侍,但是袁忠的官衔仅仅是校尉,这是锦衣卫中级别比较低的一般卫士,也就是说袁忠并无太大功绩,工作上也就是中规中矩而已。
我们以前就说过,锦衣卫是子承父业的家族式继承法,也就是父亲是锦衣卫,退休以后儿子就会自动顶替上来。所以后来袁忠日渐衰老,看看自己身体再也撑不住,就跟上司打了个报告,说我老了干不动了,让我的儿子来顶替我吧!上司一看,果然,袁忠确实已经一把年纪,腰疼腿疼的也拖累别人工作啊!正好,那就让他儿子来吧!
赋闲在家的袁彬就出来代替他的父亲继续当校尉了。袁彬和他忠厚的父亲不同,他从小就很聪明,而且能诗善文,在锦衣卫里多多少少还是个有学问的。正统四年(1439年),三十九岁的袁彬正式接替他的父亲成为校尉。
平常还爱耍点儿小聪明的袁彬在去当锦衣卫之前,耐心地接受了袁忠的训话。袁忠对袁彬说,锦衣卫可不是一般的国家机构,你可不能在那里耍小聪明,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可不是好惹的,他是个“口蜜腹剑”的人物,你更得小心点儿。
三十九岁的袁彬早已经娶妻生子,而且还是好几个娃的爹了,也算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了。马上就“四十不惑”的袁彬当然知道宫中的险恶,所以他听从了他父亲的告诫,在进宫之后,他像他的父亲一样小心谨慎,默默无闻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
袁彬一干就是十年,他的家人也和他一样,觉得他这辈子就和他父亲一样了,做一个地位卑微的校尉,一直到岁数大了,让他的儿子继续去接替他的工作。这一年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这一年的七月发生了一件震惊明朝的事情:北方瓦剌族的首领也先兵分四路,进犯大同。明军右参将吴浩奉命在猫儿庄迎战,结果被杀得大败。也先驱兵南下,当时前方形势紧急,边报一天就要来十多份,而且让明英宗头疼的是,几乎都是打了败仗的边报。眼看着也先的部队越来越近,好多朝臣都慌了。这个时候的明朝正是太监王振专权的时候,眼看着前线就要崩溃,王振就想出来一个馊主意,让明英宗御驾亲征。
可明英宗毕竟是皇上,万金之体,而且当时兵部侍郎于谦等上疏极力反对明英宗御驾亲征。可是朝臣们再劝,毕竟不及太监们距离明英宗近,王振就搬出来一堆历史资料劝明英宗:您别怕,您看看您的先人们,明太祖皇帝平定乱世就不说了,明成祖御驾亲征漠北,明孝宗御驾亲征汉王,哪一个不是大胜而归,你们朱家人身上有征战的血液,在娘胎里就能决定战争的成败。反正经王振这么一说,明英宗也觉得自己应该去御驾亲征,毕竟祖上有这个“传统”,而且从经验来看,所有御驾亲征的结果都不错。
也许,打一开始明英宗就没有觉得自己是出去“亲征”,更像是去大同组团观光旅游一圈,五十万大军在身边围着,一人一口唾沫就把也先给淹死了,还用开战?兵部侍郎于谦看着拦不住皇上,就去找内阁老臣张辅商量。张辅是三朝老臣,从“三杨”时代就开始担当阁臣,颇有威信。但是张辅已经岁数大了,而且他也畏惧王振的权势,所以他听着于谦的话只是“默默不敢言”。
于谦根本阻止不了明英宗御驾亲征,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六日,明英宗统率官兵五十万从北京出发,随行的有王振、张辅等大臣。袁彬虽然地位卑微,但是因为是皇上的近侍,负责皇上的安全,所以也在随行之列。
明英宗御驾亲征的大军刚走在路上,就遭遇了暴风雨天气,而且由于王振根本不擅长管理军队,“军纪大坏”。八月初一,军队到达大同,正在这时前线传来战报,说也先兵力强大,加之前线战败的消息传来得更加紧密,王振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还没有碰到也先的主力部队,王振就赶紧命令班师了。
王振下令班师以后,明英宗也慌了,懊悔自己被王振给骗了。八月十四日,明英宗的部队退到了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在这里明英宗遭遇了也先的伏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
昔日耀武扬威的皇上,转眼成为了阶下囚。也先把失魂落魄的明英宗丢弃在了破旧不堪的蒙古包里,未知的结局让明英宗陷入了几近崩溃的旋涡里,这个时候他身边的侍从们早已经扔下他四处逃难去了,只有袁彬等几个人还留在明英宗的身边。
袁彬不害怕吗?他当然害怕,但是在生死边缘的袁彬作了他人生中最大胆的一个决定:护主。袁彬觉得,现下能够让他活下去的只有这个办法了。他家中还有父母妻儿,如果他抛下明英宗一走了之,很可能就无法保护亲人的生命。蛰伏宫中十年的袁彬,重新回到了市井时代的袁彬,他用尽一身的力气站了起来,他对看守着明英宗的瓦剌士兵们说:我要见你们的首领,瓦剌部的王,也先。
箭在弦上,这个在市井中混迹多年的袁彬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而这也是锦衣卫中的袁彬久违的场景,聪颖的他在这久违的场景里找回了那个掩藏多年的自己,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决定了明英宗的未来,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当疲惫的袁彬回到明英宗身边,告诉明英宗已无性命之忧的时候,明英宗抱住袁彬,才终于找回自己丢失了良久的三魂六魄。
2.瓦剌军营里的斗智斗勇
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四日被俘到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日回到北京城,这一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明英宗这一生里最灰暗和痛苦的日子。在这一年的日子里,明英宗处在也先的牢笼里,被他挟持着到了“戈壁为席天霜铺”的塞北,除了身边的袁彬,明英宗几乎无所依靠。
明英宗被也先关押在破旧的蒙古包里,不能遮风,不能挡雨,而且是“冬凉夏暖”。身在北京城皇宫里日日锦衣玉食的明英宗何曾体会过塞北的风沙,晚上明英宗时常被冻得难以入睡,袁彬看在眼里,就解开衣服把明英宗冻僵的双脚裹进自己的怀里。从怀来到塞外,道路颠簸,气候恶劣,经常遇到车马不易行进的路段,袁彬就背着明英宗走。当身处塞外不毛之地,明英宗回望自己遥远的故都,不禁潸然泪下,这个时候又是袁彬站了出来,对明英宗反复开导,让他坚定了回归北京的决心。
在北行的路上,也先不断试探明英宗,发现他不仅没有因为沦为俘虏而万念俱灰,反而依然保持着坚强的毅力,这让也先大大地吃了一惊。当时恰好有个太监叫喜宁,也跟明英宗、袁彬一起当了俘虏,可是他贪生怕死,很快就成了叛徒。喜宁当了叛徒,并且为瓦剌人提供情报,帮助也先攻打明朝,而同时他又不甘心只有自己当叛徒,就想拉明英宗一起下水,他就去给也先出主意,想方设法让明英宗变节。
有一天,也先就派人到明英宗那儿去提亲,说要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明英宗,使瓦剌和明朝永结秦晋之好。明英宗一时没了主意,就去找袁彬,袁彬一看就知道是“美人计”,他对明英宗说:“陛下您可是大明朝的皇上啊,如果做了瓦剌人的女婿,不仅丢了气节,尊严也没了,从今往后咱们必将受制于人。另外,您在做俘虏期间还要成亲,这会让别人觉得您身为流亡之君,不仅不思回国,还忙着贪图享乐,于您及咱们大明王朝的声誉都将不利。依我看,您还是尽量顾全大局,推掉这门婚事吧!”明英宗听了袁彬这席话,点头赞许,就跟来提亲的人说,也先要把妹妹嫁给我确实是件好事,但是我眼前还是俘虏,也先的妹妹怎么说也是金枝玉叶啊,这样吧,等我回到北京城以后再娶吧!喜宁看一计不成,就又出了一计,让也先选了六个瓦剌美女去服侍明英宗。这一回袁彬又站了出来,教明英宗回复说:“我可是答应了要娶也先妹妹的,如今你派这么六个下人来服侍我,岂不是要我在娶你妹妹之前先同这些侍女们同床吗?我这样不是明显要辜负人家了嘛!”
明英宗是个好色的人,他怎么可能对异国美女不感兴趣呢?喜宁对也先说,肯定是那个锦衣卫的袁彬在明英宗后面出的主意,只要把袁彬杀了,明英宗肯定就范。于是一天夜里,也先、喜宁就带着一帮人把袁彬五花大绑之后拖到了野外,要将他五马分尸。明英宗这个时候已经完全离不开袁彬了,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他得知袁彬被也先和喜宁带走了,赶紧追了过去。为了救袁彬,明英宗甚至不顾皇帝的尊严,哭求也先,说要是袁彬一死他也就不想活了。也先没有办法,就放过了袁彬。
袁彬好容易才捡了条命,他对明英宗说喜宁经常挑拨是非,而且他已经叛变,并且帮助也先攻打咱们大明朝,是个祸害,必须得除掉。明英宗点头称是,于是就和袁彬定下了一条计策。
再说瓦剌的首领也先,这次攻打明朝差一点儿就得手了,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瓦剌由于连年征战,造成补给不足、国库空虚,也先一时进退两难。就在这个时候,明英宗出来说话了,说两国连年交战,民不聊生,这样下去不是个事,不如两国修好,以后互通贸易、互补有无,正好可以造福两国百姓。也先听了英宗的话,觉得这是向明朝政府敲竹杠的大好机会,就点头同意,派了明英宗的心腹袁彬和己方的喜宁等人南下去谈判。
喜宁毕竟是变节之臣,南下还是多少有些顾虑,所以他让袁彬先去探路。袁彬带了几个人先行,到万全右卫城后立刻去见都督同知江福。袁彬令江福屏退左右,从裤脚取出英宗密信交于江福。密信“喻戍边将士见机行事,擒获喜宁”。于是江福和袁彬共同定下擒喜宁的计策。
这边袁彬带着人去向喜宁回话,说没有问题,明朝那边同意和谈;这边江福骑马直奔宣府,将英宗密信及擒获喜宁的计策告知了大帅朱谦、杨俊。
按照安排的日子,朱谦、杨俊二帅亲率数百精兵夜伏野狐岭。而江福则领着指挥胡观、孙素及壮士十余人,携带酒肉,从膳房堡出发,到野狐岭迎接喜宁。
时近中午,喜宁果然带着百余骑兵策马前来。江福即刻上前,恭敬接待。说话间江福请喜宁下马饮酒,稍作休息。这时指挥胡观等已摆好酒肉。喜宁因心中有鬼,怕生变故,踌躇了半天才下马。
这时,江福一使眼色,胡观、孙素等壮士一拥而上,架起喜宁疾驰入关。说时迟,那时快,埋伏在两侧的朱谦、杨俊二帅急令众将出击。一时间,炮声隆隆,杀声震天,伏兵从四下杀出。瓦剌兵顷刻间溃不成军,被杀得四下逃窜。
数日后,喜宁被扭送到北京受审,不久被处斩。
也先失去了喜宁,自是痛恨不已,但是那边明朝在击败了瓦剌的进攻之后,经过休养生息,国力逐渐恢复,而瓦剌则由于连年征战,内部起了纷争,再也无力和大明对抗,不得不改变主意,和明廷讲和。
景泰元年(1450年),在明朝满足了也先的所有要求之后,在漠北度过了一年俘虏生活的明英宗才被也先亲自送到了居庸关下。在中秋节这天,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明英宗和袁彬终于回到京师。
3.名传千载的“至忠”之臣
袁彬在定计除喜宁、护送明英宗还朝等事件上可谓是功劳十分大,但是当他和明英宗一起回到北京之后,当时的景泰帝仅仅给了袁彬一个锦衣卫百户的官职。这么大的功劳就给这么个绿豆大的官肯定说不通,可是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历史就知道了:这位明景帝朱祁钰是在明英宗被俘以后,国中无主的特殊情况下,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六登基,按说,是个为了“救急”才临时当上的皇上。如今人家朱祁钰皇上当得好好的,你袁彬大老远的又弄个皇上回来,一个国家总不能有两个皇上吧!因此,景泰帝记恨袁彬还来不及呢,哪有心情封赏他啊!
再说明英宗,在不当俘虏以后他并没有如愿过上好日子。景泰帝让他的哥哥“太上皇帝”明英宗住到了南城,实际上就是将他给“软禁”了。在瓦剌被“软禁”,回到了北京还是被“软禁”,这软禁的滋味可不是好受的,于是明英宗连在梦里都想着要重登大宝。
在苦等了多年以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的夜晚,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潜入南宫,夺门拥明英宗出宫,复辟帝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正月二十一日,明英宗在他的有生之年里第二次登上了帝位,改元天顺,将景泰八年改为天顺元年。袁彬在这次“夺门之变”里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英宗复辟之后,也将袁彬从锦衣卫百户一下提升到了锦衣卫指挥使。
咱们再说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和太监曹吉祥这些人,他们都是十足的投机分子,在帮助明英宗复辟成功之后,都被委以重任,手握生杀大权。他们不仅时常以“功臣”自居,骄纵而不可一世,而且彼此之间还时常争斗。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明英宗已经不是王振专权时代的那个糊涂皇帝了,多次的“软禁”生活已经让明英宗变得成熟,他渐渐认识到,这些个“功臣”其实都是些奸诈险恶之徒。这个时候,让明英宗放心的人,依然只有袁彬,虽然同样是功臣,而且袁彬的功劳比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之流要高得多,但是袁彬却与这些人完全不同,尤其是明英宗“夺门之变”重新当上皇帝之后,袁彬从来不居功自傲,与明英宗在一起依然如同在漠北一样毕恭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