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国亮剑转
47872400000018

第18章 大唐(7)

6.磨砺璞玉,二圣同朝

在李治的一生中有一个女人跟他紧密相连,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历来,在男权社会的中国,女人参政都被认为是天下大乱的象征,所以,历来皇帝都对自己身边的女人防范得很严,而历来被人称赞的也是那种严守自己本分,不会干政的贤惠女子形象。武则天是一个异数,她不仅干政,而且将唐朝彻底地翻了一页,变成了她的“大周”。于是,在众多男人嫉恨的眼光中,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无数的“负性”词汇:妖媚、邪恶、嗜血、冷酷、狠毒、阴险……武则天是历史上最“邪恶”的女人,不这样,她怎能扭转乾坤?可是,历史不是叫嚣出来的,历史是冷静的,历史是客观的,历史是公正的……武则天之所以能撑破男权社会,奇迹般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帝国,也许归之于天命,但成事在于天,谋事在于人。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她的雄心、胆色、谋略、魄力,称得上当之无愧,舍我其谁。

古往今来,政治和权力一向被视为男性的专属品,而她却能运转自如,并且治理天下承平,足以证明她是一个不输于任何男子的杰出政治家。然而世人对她的褒贬往往只着眼于性别之分,如果天子是男性,例如玄宗,后宫佳丽数千,因靡乱致使国力衰微,他所受的责备,也不及武则天的万分之一。日本学者原百代说:“这种可怕而又彻底、片面而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攻击……未能客观地评断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武则天是个天才型的大政治家,因此,要谈武则天,首先就要谈谈政治家武则天。”

武则天实际姓名该是武曌,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当上女皇后她自称“则天大圣皇帝”,故而史称“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原本是做木材生意发家,李渊起兵时,他以军需官身份效劳,成为唐朝新权贵,至于武则天的生母据说是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自幼聪慧灵敏,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事理。史载,武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志,诗词歌赋也有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尔不群。

武则天的家世并非十分显赫,所以,她与大唐皇帝本来是沾不上边的。一个地位一般的少女能够被皇帝看上,无非只有皇家在民间选秀的途径。晚年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失去了当年英姿勃勃,奋力于国家政事的魄力,更多的时间沉迷在丹药和美色之间。他听说武士■有个女儿长得十分美貌,便下诏让武则天入宫。贞观十一年(637年),年仅14岁的武则天踏入了大唐的后宫,开始了独自一生的艰难宫廷奋斗历程。

那时的武则天还是小名叫做媚娘的幼稚小女孩。但是,李世民的短暂宠幸改变了这个小女孩的一生。短暂的宠幸对于后宫的女子来说,那是一种最为悲伤的命运。作为皇帝的女人,从此,她不再拥有其他自由宫女的权利,比如被放回家,或者再为宫中的主宰者选作为给他人的赠品,作为皇帝的女人,只有争夺无数佳丽共同争夺的那个男人,那个不能够平等相待只能够仰视的男人。可是,武则天连这么一个争夺的权利都丧失了,原因是皇帝不喜欢她,一度宠幸之后,便将她抛之脑后。

后宫里未曾得宠的女人心里充满了嫉妒,她若是被皇帝宠幸,那么她可以做个有大树靠着的女人,像那只在百兽面前耀武扬威的狐狸,而其他的女人也为着她背后的老虎,只能够奉承她,仰望她,满足她的自尊,满足她的好强,满足她的虚荣。然而,被抛弃了的女人,就如用过的手纸,是所有人都可以贱视、挖苦、作弄、蹂躏、呼喝的人……一个美丽的少女,青春年少,对未来本充满了欣喜、渴望,对自己的人生本充满了憧憬,但是,却在此处戛然而止……一个倔强而且好强的少女,被所有人小瞧,内心的愤怒和悲伤,日夜地不停折磨,我们可以穿越一千多年的时空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无助的女孩内心的凄楚和不停的呼号。历史虽然在改变,人性却是永恒的。

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这样遭遇的女孩并不少,有许多便在这种内外的折磨下,以死来解脱。但是,武则天不是一般人,她拥有坚韧的意志,她拥有超人一等的智慧,她懂得如何去分析自己所处的时局,如何去接受自己的环境,如何让自己过得更为顺利。武则天在被李世民抛弃的那近十年时间中,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锻炼成了一个女人,一个可以控制他人于手中的女人。这是后宫近十年地狱烈火磨炼的结果。

直到贞观二十年(646年),武则天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那一年,唐太宗病重,太子李治经常伺候在他身边,得以与年轻美貌的武则天有了接触的机会。那时,她是李世民身边的一个卑微侍女。

对于武则天为何在十年未被宠幸,而后又在她23岁那年被李世民召入御书房侍候文墨。后人有不少演绎,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李淳风的预言说。《新唐书》中说唐太宗李世民得秘谶,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然后求教于李淳风,李淳风说:“这个已经应验了,并且此女已经在陛下的后宫之中了。再过四十年,她就可以称帝王天下,那时候,唐室子孙几乎都要被她杀干净。”李世民一听大骇,马上说:“我一定要把这个女子找出来杀掉!”李淳风劝说他:“这是天命!天命不可违,如果陛下杀了一个,也还会出现第二个,而且,滥杀无辜更会给大唐带来灾祸。四十年之后,此女已经心地因年老而宽仁,虽然大唐会易姓,但是不至于绝种呀!”于是,李世民听从了李淳风的劝告,只是将武则天收归在身边,不再给她“祸乱”的机会。

不知是因何原因,年轻的李治爱上了这个卑微的少女。在谨严的皇家礼法之下,他克制着自己的情感。爱情总是越是克制越是浓烈,所以,当皇太子李治可以用行动来表现出自己对武则天的爱时,无疑是爱根已经深种了。此处,又有野史说,武则天与太子苟合在厕所之中。这事是真是假,不必多言。事实只是,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已经浓烈到了他可以抛弃“仁孝”的名声,爱上一个他父亲宠幸过的宫女。这对于李治来说恐怕是非常痛苦的心理折磨吧。

很快,唐太宗病逝。他宠幸过的所有上不了台面的女人,都被赶到了感业寺出家当尼姑。这一批女人是皇帝的人间殉葬品。无数的女人,因为遭受不了感业寺空寂、孤独、冷清、无望的痛苦而自杀了。但是,武则天不会。她早经受过了“绝望”的心理折磨,她的内心比其他的被弃女子更为坚韧,她也懂得如何在绝望的人生里过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自不弃者则天不弃!为爱情折磨的李治,终于忍耐不住,前来寻找她了。又是一个新天地的展开。虽然,有悖人伦的李治不能正大光明地接她回宫,但是,正在为和李治的萧淑妃争宠的王皇后,想借用武则天除去对手。于是,她被接回了皇宫。不过,武则天回宫之初,也只是宫女身份,安排在王皇后身边。当时的她已经学会了隐忍,所以“卑词曲体以事后”,王皇后“数称其美于上”。

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生了长子李弘,给自己带来了晋升的希望,也给王皇后增加了一层忧虑。本来武则天就与唐高宗志趣相投,皇帝对她的恩宠日益增多,使王皇后大为吃醋。永徽五年(654年)三月,武则天被册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与淑妃,成为后宫的第三号人物。王皇后绝没有想到自己是引狼入室,此刻,眼见着武则天的地位越来越高,她开始转移斗争目标了。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密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即请巫师作法咒诅他人),事发,唐高宗大怒,断令柳氏不得入宫,十月十三日,唐高宗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鸠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岭南。亡父王仁佑追夺告身。”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九日,唐高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登上皇后宝座,是武则天一生成败的关键环节,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了。

有人评论说:“一种天然的观感是,身为女性应该与政治绝缘,沾染了政治和权力的女人往往连同性也感到厌恶。可是,为什么不能仅仅把政治上的才能看作是一种天分呢?艺术需要天分,音乐需要天分,从事政治也同样需要天分。具有这种天分的女性可能不多,但若她们拥有杰出才能,却被社会习俗强迫相父教子平庸度日,这不但是对人才的摧折,更是社会的损失。可惜,无分性别,人尽其才,各施所长,这大概只能成为乌托邦式的理想罢了。”

也许,在武则天的天赋里的确占有“政治”的因子,但是,近十年的宫廷放逐才是让她的宫廷生存能力成长的原因,而到了后来,从皇后到可以干政,却与她为李世民伺候过笔墨是分不开的。武则天是个聪明的女人,在被放逐的孤清岁月里,她利用宫廷的便利读了不少书。书本充实头脑。在她的被别人意识不到的脑瓜中已经充满了运筹帷幄的谋略,这些谋略在等待用现实的泥土培养的机会。

机会来了。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得了风眩病。风眩病也就是头风病。头风病在发作间歇期如常人,但若受到诱因刺激,就会突发剧烈头痛,而且经常反复。高宗四处求医,仍旧没有疗效。在这种情况下,繁重的国家大事,已经成了生病的李治一个重负,作为皇后的武则天得帮助他分忧解愁。武则天与李治开始夫妻联手治理天下。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说法,自从麟德元年(664年)底高宗处置宰相上官仪以后,每逢上朝,武则天都“垂帘于后”。

显庆年间(656~660年),武则天协助李治瓦解了长孙无忌的政治势力。长孙无忌曾经是李世民期间的权臣,而又对高宗李治得以登基为帝做过莫大的贡献(他当初力挺李治取代李泰当皇太子),所以,在高宗李治掌权期间,开始耀武扬威,对国家大事指指点点,经常拿高宗跟太宗比,让高宗李治非常恼火,早看他不顺眼,苦于没有找到机会下手。而贤内助武则天在去除长孙政治集团上出力不少。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5年时间里,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贬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逼长孙无忌自缢;罢免朝中褚遂良、长孙无忌的支持者。

在这一连串的政治事件之中,武则天无疑用自己的聪明果决和对政事的合理处理,让李治对她越来越为依赖,从此委以政事,权力与皇帝相等;而也在这些政治事件之中,她逐渐积累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拥护者,政治势力逐渐加厚。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唐高宗李治追尊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追尊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将死去的皇帝都封了之后,便自封为天皇,封武则天为天后。就在被封为天后的十月二十七日,武则天建言十二事:

(一)劝农桑,薄赋徭;

(二)给复三辅地;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南北中尚禁浮巧;

(五)省工费力役;

(六)广言路;

(七)杜谗口;

(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

(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复;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

(十二)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上表之后,皇帝下诏施行。

从此,武则天在国内外威望更加提高,外国使臣都共称唐高宗、武则天为“二圣”。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初四,二圣之一的唐高宗李治终于撒手人寰,临终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高宗的遗诏,无疑成为了武则天可以继续干政的尚方宝剑。

7.日月同空,一代女皇

谁一旦尝到了权力这有毒之蜜,便将渴望终生拥有。武则天自然也不例外。新帝的继位意味着自己政治大权将会旁落,不仅旧日风光不在,满腹治理国家大事的才华不能再淋漓尽致发挥,更重要的是重新回归到一种冷清而孤寂的生活之中当皇太后。一个乞怜于新皇帝的皇太后,自然没有当一个手握天下人生死大权的女皇来得尊贵,来得尽意。

要当上女皇自然就得扫除前方的障碍。

从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

一是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则天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监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则天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则天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即为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则天。

二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这一做法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入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豪贵而为所欲为。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修成的《姓氏录》再也看不到士族贵族的特权,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

三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向全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