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优质茶叶生产新技术
47903000000012

第12章 优质茶园的建设及高效管理(5)

(2)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

地面覆盖是减少茶园土壤水分散失的有效办法,最常用的是茶园铺草,可减少土壤蒸发。茶园承受降雨的流失量与茶树种植的形式和密度关系密切。一般是条列式小于丛式,双条或多条植小于单条植,密植小于稀植;横坡种植的茶行小于顺坡种植的茶行。幼龄茶园和行距过宽、地面裸露度大的成龄茶园,流失情况特别严重。

合理间作。尽管茶园间作物本身要消耗一部分土壤水,但是相对于裸露地面,仍然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坡度越大作用越显著。

耕锄保水。在雨后土壤湿润、表土宜耕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不仅可以免除杂草对水分的消耗,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的直接蒸散。

在茶园附近,特别是坡地茶园的上方适当栽植行道树、水土保持林,园内栽遮阳树,不仅可以涵养水源,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加空气湿度,降低自然风速,减少日光直射时间,从而减弱地面蒸发。此外,也应该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例如,适当修剪一部分枝叶以减少茶树蒸腾;通过定型和整形修剪,迅速扩大茶树树冠对地面的覆盖度,不仅可以减少杂草和地面蒸散耗水,而且能够有效地阻止地面径流;施用农家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茶园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

2茶园灌溉

茶园灌溉是有效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的生产措施之一,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和时期。用于茶园灌溉的水质应符合灌溉用水的基本要求。

灌溉可以改善土壤条件和茶园小气候,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对于茶树而言,“有收无收冶在于水,旱季的“收多收少冶也受制于水。实践证明,灌溉是茶叶大幅度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浙江余姚茶场,对持续干旱13天的茶园进行喷灌,可比对照组增产143%;对持续干旱78天的茶园,灌溉可增产136%。灌溉对茶叶品质改善也非常明显。据测定,灌溉区与不灌溉区相比,茶叶氨基酸增加164%,茶多酚增加156%,纤维素下降49%。

为充分发挥灌溉效果,做到适时灌溉十分重要。所谓适时,就是要在茶树尚未出现因缺水而受害的症状时,即土壤水分减少至适宜范围的下限附近,就补充水分。判断茶树的灌溉适期,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观察天气状况。依当地的气候条件,连续一段时间干旱,伴随高温时要注意及时补给水分。二是测定土壤含水量。茶园土壤含水量大小能够反映出土壤中可为茶树利用水分的多少。在茶树生长季节,一般当茶树根系密集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为90%左右时,茶树生育旺盛,下降到60%—70%时,生育受阻,低于70%,叶细胞开始产生质壁分离,茶树新梢就受到旱害。因此,在茶树根系较集中的土层田间持水量接近70%时,茶园应灌溉补水。三是测定茶树水分生理指标。茶树水分生理指标是植株水分状况的一些生理性状,例如芽叶细胞液浓度和细胞水势等。在不同的土壤温度与气候条件下,水分生理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出茶树体内水分供应状况。新梢芽叶细胞液浓度在8%以下时,土壤水分供应正常,茶树生育旺盛;细胞液浓度接近或达到10%时,表明土壤开始缺水,需要进行灌溉。

合理茶园灌溉方式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满足茶树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提高灌溉效果等因素。

(1)浇灌

浇灌是一种最原始、劳动强度最大的给水方式,不适宜大面积采用,可在没有修建其他灌水设施,临时抗旱时使用。特点是水土流失小,节约用水等。

(2)自流灌溉

茶园自流灌溉系统通常分为提水设备和渠道网两个部分。前者包括动力和水泵,后者由干渠和支渠组成。水经干渠流入茶园,再经支渠灌入每块茶地。为了便于灌溉,支渠最好与茶行垂直。流灌一次可以彻底排除土壤干旱,但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低,灌溉均匀度差,容易导致水土流失,而且渠道网占地面积较大,影响耕地利用率。

茶园自流灌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通过开沟将支渠里的水控制一定的流量,分道引入茶园,称为沟灌法。开沟的部位和深度与追肥沟基本上一致,这样可以使流水较集中地渗透在整个茶行根际部位的土层内。灌水完毕后,应及时将灌水沟覆土填平。另一种是漫灌法。即在茶园放入较大流量的水,任其在整个茶园面上流灌。漫灌用水量见多,只适宜在比较平坦的茶园里进行。

对茶园进行灌溉,应根据不同地势条件掌握一定的流量。过大的流量容易造成流失和冲刷;过小的流量则要耗费很长的灌溉时间。一般说来,坡度越大,采用的流量必须相应减小。一般沟灌时采用每小时4—7m3的流量较为适合。

(3)喷灌

喷灌类似自然降雨,是通过喷灌设备将水喷射到空中,然后落入茶园。主要优点有:可以使水绝大部分均匀地透入耕作层,避免地面流失;水通过喷射装置形成雾状雨点,既不破坏土壤结构,又能改变茶园的小气候,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可以节约劳动力、少占耕地、保持水土、扩大灌溉面积。但喷灌也有一些局限性,如风力在3级以上时水滴被吹走,大大降低灌水均匀度;一次性灌水强度较大时往往存在表面湿润较多,深层湿润不足,并且,喷灌设备需要较高的投资。

(4)滴灌

滴灌是利用一套低压管道系统,将水引入埋在茶行间土壤中(或置于地表)的毛管(最后一级输水管),再经毛管上的吐水孔(或滴头)慢慢(或滴)入根际土壤,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滴灌的优点是:用水经济,保持土壤结构;通气好,有利于土壤好气性微生物的繁殖,促进肥料分解,以利用茶树的吸收;减少水分的表面蒸发,适用于水源缺乏的干旱地区。缺点是:材料多、投资大,滴头和毛管容易堵塞,田间管理工作比较困难。各种茶园灌溉的方式互有优缺点,具体选择何种方式,必须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对于茶园来说,喷灌效果最为理想。但地势平坦的茶园修建滴灌系统,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合采用不同的给水方式,以创造更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3茶园排水

水分超过茶园田间持水量,对茶树生长百害而无一益,必须进行排除。容易发生湿害的茶园,更要因地制宜地做好排湿工作。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是排湿的根本方式。茶园排水还必须结合大范围的水土保持工作,被排出茶园的水应尽可能收集引入塘、坝、库中,以备旱时再利用或供其他农田灌溉以及养殖业用。

二、茶园施肥

茶树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生育阶段,为保持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总是有规律地从土壤中吸收矿质营养。采下的鲜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营养元素,茶园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非常有限,并且彼此间的比例也不平衡,无法完全满足茶树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因此,人们在栽培茶树的过程中,为满足茶树的生长发育所需,必须根据茶树营养特点、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运用科学施肥技术进行茶园施肥,以促进茶树新梢的正常生长。合理施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施肥效应,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并提高鲜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构成茶树有机体的元素有40多种,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98氯(Cl)、锰(Mn)、铁(Fe)、锌(Zn)、铜(Cu)、钼(Mo)和硼(B)等元素是茶树从环境中获取的必需营养元素。空气和水提供了大部分的碳、氢、氧元素,而其他元素则主要来自土壤。另外,铝(Al)和氟(F)在茶树体内含量较高,但不是茶树生长的必需元素,氯在一般植物中是必需元素,但氯对茶树的生育作用尚不清楚,其需要量甚微,因缺氯而造成减产的现象也未在生产上发现,而在一些地方却出现施氯造成氯害的情况。

按照植物生长对养分需求量的多少,将必需营养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茶叶中含量较多的矿质营养,如氮、磷、钾、硫、镁、钙等,通常为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它们一般直接参与组成生命物质如蛋白质、核酸、酶、叶绿素等,并且在生物代谢过程和能量转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铁、锰、锌、硼、铜、钼等在茶树体内含量较低,仅仅百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茶树生长对它们需要量也较少,称为微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由于在矿质元素中的含量多、作用大,并且土壤供应常常不足,因而被称为“茶树生长三要素冶。

为补充因茶叶采摘带走的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创造营养元素的合理循环和平衡,人们有意识地施入某些营养物质,保证茶树良好的生长发育,以不断提高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这就是茶园施肥。为使茶园施肥发挥最大的效应,施肥必须遵循经济、合理、科学的原则,因时、因地、因茶树的不同品种和生育期,采用适时、适量、适当的科学施肥方法。

1茶园主要肥料种类和特点

(1)有机肥料

主要有饼肥、厩肥、人粪尿、海肥、堆肥、腐殖酸类肥和绿肥等。

(2)无机肥料

又称化学肥料,按其所含养分分为氮素肥料、磷素肥料、钾素肥料、复混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等。(3)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是既含有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又含有微生物的制品,是生物、有机、无机的结合体。它可以代替化肥,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目前,茶园微生物肥料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茶园生物活性有机肥,它不仅含有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含有能够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多种有机物,以及可增强土壤生物活性的有益微生物体。生物活性有机肥是一种既提供茶树营养元素、又能改良土壤综合性多功能肥料。二是有益菌类与有机质基质混合而成的生物复合肥,称微生物菌肥。常用的微生物包括固氮菌、固氮螺菌、磷酸盐溶解微生物制剂和硅酸盐细菌。三是微生物液体制剂。目前,广谱肥料是茶园施用的主要微生物肥料,专用肥料很少。生物肥料的施用可改善土壤肥力,抑制病原菌活性,不会污染环境,并且使用成本低于化肥,既可用作基肥,又可用作追肥施用。

2茶园施肥量确定

(1)三要素的配合比例和用量

不管从栽培、制茶角度还是从产量、质量角度来说,采用氮、磷、钾配施均非常必要。生产上如何确定三要素比例用量是件复杂的事。从化学角度分析,茶树新梢全年平均,其氮、磷、钾自然含量的比例为45颐08颐12,即每采收100kg干茶要从茶树体内带走45kg氮、08kg磷和12kg钾。实际上,生产上为茶树提供的养料应比采摘而带走的量要多得多,原因是茶树正常的生育、枝叶的修剪、土壤的淋溶都会造成养分的损耗。茶树通常对肥料的吸收率为氮肥20%—50%,磷肥3%—25%,钾肥20%—45%,具体吸收能力因土壤性质和茶树长势等不同。

确定施肥量是科学施肥和经济用肥的重要内容,“以产定氮,以氮定磷、钾,其他营养元素因缺补缺冶是目前常采用的办法。通常幼龄茶园按年龄和长势,成龄茶园按产量指标。根据各地经验和田间试验结果,每生产100kg干茶需要施用12—15kg的氮素。在氮素用量确定后,根据适宜茶树生长的氮(N)、磷(P2O5)、钾(K2O)比例确定磷和钾的用量。根据田间试验,目前认为氮(N)、磷19(P2O5)、钾(KO2)的最佳配比大约为4—2颐1颐1—2,实际生产中根据对土壤和茶树植株磷、钾的测度结果进行调整,假如土壤严重缺磷,则增加磷的比例。硫、镁和微量元素等其他营养元素,则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在缺乏时适量施用。生产上决定三要素的配合比例后,通常根据树龄、产量指标决定肥料用量,然后选择肥料种类,并制订出全年的施肥计划。

(2)基肥用量

当年茶树停止采摘后施入的肥料称为基肥。茶园基肥宜采用各类有机肥,如堆肥、厩肥、饼肥等,掺和一部分磷、钾肥或低氮的三元复合肥,做到取长补短,既能够提供足够的、能缓慢分解的营养物质,又可以改良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

幼龄茶园的基肥年施用量为每公顷施15—30t堆、厩肥,或15—225t饼肥,配合225—375kg过磷酸钙和1125—150kg硫酸钾。生产茶园按计量施肥法,基肥中氮肥的用量为全年用量的30%—40%,而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可全部作基肥施用,钾、镁肥等在用量不大时可做基肥一次施用,配合厩肥、饼肥、复合肥和茶树专用肥等施入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