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做人为官治事养心
48007100000010

第10章 官的含义(2)

易中天先生的看法:“学而优则仕”并不主要指学者中的优秀者就去当官;而是指学人在做学问获得优异成绩后,如果有富裕的时间精力,就可以做些有利于政治的工作!“仕而优则学”是说,在孔子看来,政治家或者政客在政治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后,也可以用些富裕时间做点学问!

张巨龄先生在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根本不是讲“官做好了就学习,学习好了就做官”,也不是讲“做官有了空儿就学习,学习有了空儿就做官”,而是教导人们:工作也好,学习也罢,要各有所重。工作的人要以工作为重,一旦“职业闲暇”而有余力时,就要继续学习,以丰富工作所需的知识;读书的人要以学习为重,一旦“涵养纯熟”而有余力时,就要参加实践,以检验所学的知识是否合乎实际需要。这才是《论语》“仕优”、“学优”的真正含义。

看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本意不仅不“传统”,而且非常“现代”地把“做事”和“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工学交替、业余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等思想是非常一致的,其本意中没有半点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学习好了就能做官”的意思。

比较说来,“学而优则仕”,是人们争着想实现的;“仕而优则学”,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自觉去做的。时代发展加速,知识更新加快,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不断出现,需要干部加紧学习,全面提高素质,提升应对能力。

三、做官的价值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在《权力的分析》中说:“人们追逐权力不仅是因为权力能满足个人的利益、价值和社会观念,而且还有权力自身的缘故,因为精神的和物质的报酬存在于权力的所有和使用之中”。

世上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或价值的。人是万物之灵,因此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生存和繁衍,还要在精神上获得充实和社会的认可。简单说,人生的一切追求,无非就是两种: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而做官,则把这两种的追求高度融合为一。

按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一个普通的人要做好自己,一个通达的人除做好自己外,还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让更多的人通达幸福,也就是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将这种好延伸到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每一角落,这才体现了为官的意义和价值。

曾国藩读《庄子》有感而得:

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塌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知,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实;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曾文正公全集·日记·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

古往今来,为官之道,千古流芳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既然做官,就得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官,做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就应该为民、务实、清廉,不愧对手中这份权力和责任,不愧对人民群众的期望和信任。

1923年,孙中山先生应邀访问广州岭南大学,在学生欢迎会上,发表了“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为主题的演说,训勉同学要立志多干实事,干大事,为国家谋求福祉。“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这句名言,至今仍刻在中山大学小礼堂(原岭南大学怀土堂)前。

邓小平一生说过很多令人深思的话,但个人认为最感人至深的一段话,是邓小平以73岁高龄第三次复出时讲的一段话:“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在做官与做事的动机冲突中,邓小平选择了做事。

2010年6月25日晚上,温家宝总理看望慰问浙江大学广大师生并与浙江大学学生座谈,在大三学生汪寅龙表示想从政为老百姓服务,请他提建议时,他说:“我们人生的目的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什么专业,都要用你所学的专长为人民服务,你这样做了,而且做了贡献了,人民会记住你的;相反,如果你即使当了官,但是你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做官而做官、甚至背离老百姓的利益,那对人民是有害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该是我们的理想,我们也应该脚踏实地去实践。如果是这样的政治家、这样的官,老百姓是欢迎的。”

不难理解,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要做事不要做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想为老百姓服务,不一定要做官,只要真正地用所学所专服务了人民大众,不做官也是能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的。二是有志于从政是好事,但要把思想的重点和目标放在做事上,而非当官上。真要从政做了“官”,也不要“为做官而做官”,还得以“做事”为第一追求。

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实际上也为孙中山先生和邓小平同志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解和诠释。

有学者指出,决定一个社会凝聚力的三个基本因素,一是权力,二是金钱,三是知识。中国自古是一个官本位色彩特别浓重的国家,只是权力往往表现为威慑力而非亲和力,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使百姓吃饱穿暖了,但常常忽视了关于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对集聚社会合力的重要作用。温总理说“要做事不要做官”,从第一层意思上来说,更重要的鼓励人们要树立在平凡的岗位上依然坚持为人民做事服务的精神品质。为人民服务,不分年龄、不分行业,更不分是不是官、或者官的大小。

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创造社会价值,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不管何时何地,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必须前提是,个人劳动要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成果。也就是说,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与时俱进,始终是每个社会团队和个体奋斗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体现。温总理说“要做事不要做官”,从第二层意思上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做官”价值的正确引导。真要做了官,还是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做事”而轻“做官”。

做官是因为做事,做官是为了做事,做官的价值是做事。只有能做事,才能做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和自己无愧的官。做官实际上只是为了在更高的点上做更大、更多的事。正如2007年3月,时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如果你把当官作为一个工作和为人民做事的一种条件,而不是一种可以追求的东西,你就会当得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