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伊尹大兴土木,用脊力强健的人背土,独眼人推车,驼背人涂抹,各人做其适宜做的事,从而使每个人的长处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管仲在向齐桓公推荐人才时说:“进退有序、朝班礼仪,我不如隰朋,请让他作大行;开荒种地,充分发挥地利,我不如宁戚,请让他作司田;训练将士,使三军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让他作大司马;处理案件,秉公执法,不滥杀无辜,不冤枉好人,我不如宾肯元,请让他作大理;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尽职尽忠,以死抗争,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作大谏。您若想富国强兵,有这五个人就够了。若想成就霸业,就得靠我管仲了。”
在《素书》中,黄石公说:“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意思是起用有智谋、有勇气、贪财、愚钝的人,使智者争相立功,使勇者得遂其志,使贪者发财,使愚者勇于牺牲。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性情来使用他们,这就是用兵时最微妙的权谋。
《淮南子》则说:“天下之物莫凶于奚毒附子也,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麋之上山也,大章不能企,及其下也,牧竖能追之。才有修短也。胡人便于马,赵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则悸矣。”
天下的东西没有毒过附子这种草药的,但是高明的医生却把它收藏起来,这是因为它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麋鹿上山的时候,善于奔驰的大獐都追不上它,等它下山的时候。牧童也能追得上。这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中,任何才能都会有长短不同。比如胡人骑马方便,越人乘船方便,形式和种类虽然都不同,但彼此都觉得很方便,然而一旦换过来去做,就显得很荒谬了。
赵蕤由此得出结论:看来,让韩信当谋士,让董仲舒去打仗,让于公去游说,让陆贾去办案,谁也不会创立先前那样的功勋,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美名。所以,“任长”的原则,不能不仔细研究。
四、看得透
看得透,说的是如何识人,也就是如何考察干部。
管理者、领导者在进行人事任命之前,一定要对所任用的人选进行品德和才干两方面的考察。
1.英俊豪杰
《素书》正道章把人分为“英、俊、豪、杰”四类:“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识足以鉴古,才足以冠世,此则人之英也;法足以成教,行足以修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此则人之俊也;身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操足以厉贪鄙,信足以怀殊俗,此则人之豪也;守节而无挠,处义而不怒,见嫌不苟免,见利不苟得,此则人之杰也。”
如果一个人的品德足以让远方的人慕名而来,信誉足以把形形色色的人凝聚在一起,见识足以照鉴古人的正误,才能足以冠绝当代,这样的人可以称作人中之英:如果一个人的理论组已成为教育世人的体系,行为足以因为道德规范。仁爱足以获得众人的拥戴,英明足以烛照下属,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俊;如果一个人的形象足以做别人的仪表,指挥足以决断嫌难疑惑,操行足以警策卑鄙贪婪,信誉足以团结生活习俗不同的人们,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豪;如果一个人能够恪守操守而百折不挠,多有义举但受到别人的诽谤而不发怒,见到让人唾弃的人和事而不苟且勉强,见到利益而不随随便便就去获取,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杰。
《轩凰·人物篇·主道第一》对“英、俊、豪、杰”的划分和《素书》正道章一字不差。
据“百度百科”“轩凰”词条:孙武晚年将兵法著书为两本,一本为“明光”(即《孙子兵法》),一本为“轩凰”。所谓明光易得,轩凰难求。孙武晚年将全部精力倾注在“轩凰”之中,明光与轩凰一为皮,一为神。轩凰集孙武毕生所学概述成神策轩凰,藏于深山密洞之中,其上有轩凰二字。
《淮南子·泰族训》则说:“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人情。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知足以知变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知足以决嫌疑,廉足以分财,信可使守约,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者,人之杰也。”
《淮南子》对英俊豪杰的定义从数字上进行了量化,意思是说,从智慧的角度来衡量,一万个人出一个“英”,一千个人出一个“俊”,一百个人出一个“豪”,十个人出一个“杰”。然后从“英俊豪杰”在社会上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教化作用进行了解释。
实际上,关于对“英俊豪杰”的划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子·上礼第十二》就这样说过:“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杰,十人者谓之豪。明于天地之道,通于人情之理,大足以容众,惠足以怀远,智足以知权,人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信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人俊也。行可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守职不废,处义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人豪也。英俊豪杰,各以大小之材处其位,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下和,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向仁义,其于化民,若风之靡草。”
搜狐空间·弘虫的博客《古人眼里的“英俊豪杰”》一文断定:由此可知,汉代的《玉钤经》(即《素书》)、《淮南子》关于“英俊豪杰”的解释,均是对《文子》的局部修订、充实和完善。其真正的原创作者应该是春秋战国的辛文子,后世者不过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罢了。
《古汉语字典》对四字之义的解释大同小异:英,是才能或智慧超人;俊是才智超群的人;豪是卓越的人物;杰是才能出众的人。
对“英、俊、豪、杰”的划分虽然有所不同,但内涵则是一致的。
事业成败在于用人,“得人才者得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在这个世界上,有才者未必有德,有德者未必有才。所以,想要得到人才、用好人才,首要前提就是会识别人才。对此,宋代陆九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能识人就会用人,会用人就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识人的重要性。
2.“相”与“貌”
识人要看人。看人看什么?看相貌。什么是相?什么是貌?貌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五官样子,相是内心世界精神状态在外部行为中的反映。相貌相貌,“相”在“貌”前。所以,叫看相,不叫看貌。
一个人的言行往往不足以反映他的整体状况,所以考察干部,不仅要“观人”,还必须要“验事”。曾国藩说:“所谓考察之法,何也?古者询事、考言,二者并重。”就是说,要对下属的办事情况和言论情况同时进行考察。这样才可以避免错误,降低风险。
古代圣贤最乐于称道的,莫过于称赞耳聪目明;而耳聪目明之所以可贵,莫在于知人识智;只有知人识智,才能使得人尽其才;只有人尽其才,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先看一个李世民观察考验程名振的故事。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准备讨伐高丽,“行幸”洛阳时专门召见善用兵的沧州刺史程名振,询问方略,对他极为欣赏:“卿有将相之器,朕方将任使。”程名振拜谢未及,太宗假装发怒,以观其态:“山东鄙夫,得一刺史,以为富贵极邪!敢于天子之侧,言语粗疏;又复不拜!”程名振受到责骂,举止自若,不慌不忙地解释说:“疏野之臣,未尝亲奉圣问,适方心思所对,故忘拜耳。”唐太宗见他气定神闲,应对明辩,不禁感叹道:“房玄龄处朕左右二十余年,每见朕谴责余人,颜色无主。名振平生未尝见朕,朕一旦责之,曾无震慑,真奇士也!”当日拜程名振为右骁卫将军。后来程名振建功立业,他的儿子程务挺也成为唐朝名将。
三国时,魏国傅嘏“既达治好正,而有清理识要,好论才性,原本精微,鲜能及之。”(《三国志傅嘏传》引《傅子》)他强调评鉴人物应以“实才”为主,不仅要看言谈议论,而且还要看精神境界。
当时,傅嘏在朝任尚书郎,“何晏(字平叔)以材辩显於贵戚之间,邓飚(字玄茂)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於闾阎,而夏侯玄(太初)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这三个威名赫赫、声名显赫的高官显贵想结交傅嘏,但傅嘏却不愿意和他们交往。他的朋友荀粲觉得很奇怪,问为什么。傅嘏回答说:“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
傅嘏又说李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智而昧于权利,若任机事,其死必矣!”
傅嘏的意思是:“夏侯玄这个人志大量小,名声虽大但无真才实学。何晏说起话来志向高远实际上却急功近利,喜欢辩论却缺乏诚意,这种人就是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邓飏做事有始无终,追逐名利,做人没有原则。别人和他意见相同,就说别人好,别人和他意见相左,就与别人为敌。为人言语太多,忌妒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言语太多容易惹是生非,忌妒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只会使自己孤立无援。我看这三个人必然会失身败家,远离他们还唯恐不及,又怎么会和他们亲近呢!”
“李丰这个人外表虚伪而内心多疑,有点小聪明就自以为了不起,对权和利拿得起放不下,如果让这种人处理重大事件,他必死无疑!”
何晏、邓飏官至尚书,依附曹爽,被司马懿所杀。李丰官至中书令,夏侯玄官至太常,被司马师所杀。
那么,古人是怎么识人,怎么考察干部的呢?
3.孔子:“三步走”识人法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
第一,“视其所以”是考察行为的动机,看这个人的追求目标是什么。
第二,“观其所由”是考察行为的途径,看这个人实现目标的手段是什么。
第三,“察其所安”则是观察其平时的所作所为,看这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这三步,一步一步地可以对人进行全面和完整的考察。
4.管仲:“人物鉴定法”
管仲《管子》一书的《形势》篇中,详述了他的人物鉴定法。
“平原之隰,奚有於高?大山之隈,奚有於深?訾讆之人,勿与任大。譕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有无弃之言者,必参於天地也。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不行其野,不违其马,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意思是说:莫把大任交给嫉妒心强烈的人。会拟订远大的计划的人,能把以后的发展看得清楚。能够时常回顾过去,检讨自己所做的事是好是坏,这么有责任感的人,可以让他担任要职。只急追眼前之功,不管计策的可行与否,这种人必须疏远他。有先见之明,而追求长期利益的人,属于大器晚成型。坚决实行大计划的人,必然受大众敬重。动不动就说“这种事太简单了”,这么轻易下评语的人不足以信赖。“这种事交给我办,保证做得又快又好”,如此轻诺的人,决不能轻易相信。拘泥于细节的人,难有大成。偏食者,身体绝对不会长的结实。出语绝无废言的人,即使将天下交给他治理,也可以放一百个心。
管仲还说过这样的话:“怠倦者不及。无广者凝神。不及者在门,在内着,将假,在门者,将待。”
意思是说:“怠惰成性的人,策划任何事都会失败。一个人如果能力之高,有若神明,那也是孜孜努力的结果,这种有若神明的能力,使蓄养储存而来的,那些从不努力的人,只盼别人来支持。蓄积内涵的人凡事有所依恃,如果处处赖人相助,做什么都会忐忑不安。”这就是说,怠惰之人,不值得信赖,也不能启用。
此种人物鉴定法,既可用来看透一个人物,也可个人努力践行,将每一个条件具备于身,一定会受到别人信赖。
5.李克:“五视法”
《资治通鉴·周纪一》记载,魏文侯在用魏成还是翟璜为相的问题上犹疑不决。于是征求李克的意见:“现在要从魏成和翟璜两人中挑选一个担任国相,你认为哪一个合适?”李克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提醒魏文侯说:“夫观士也,居则视其所亲,富则视其所与,达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其所不取。此五者足以观矣。”魏文侯马上醒悟。
魏文侯问李克谁可以更胜任宰相时,李克说出了如下五条: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贫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不取的。
“五视法”是对孔子观人法的继承和发扬。
6.庄子:“九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