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做人为官治事养心
48007100000003

第3章 做人的第一等学问(1)

在老百姓眼里,干部就是官员,或者说是做官的人。

对于做官的人来说,“做人”就是扎做官之根,“为官”就是立做官之品,“治事”就是行做官之道,“养心”就是治做官之性。

第一个问题:做人

世间万象都已尽善尽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上的完人,则是宇宙万物完美的顶峰。

——17世纪,西班牙,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第1则》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

——明代文学家、政治家高攀龙

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

——萧军

无沦做什么事都要先做人。做事先做人,做官也要先做人。因为如何做官归根结底还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修身”放在第一位。《大学》里面说:“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是把修身摆在第一位。明代学者、“东林八君子”之一、“居与游无出乎家国天下”的高攀龙曾说:“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这都是讲修身的道理,说的是人品修养是为官立业之本,为官者必先堂堂正正做人。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首先在于做人的失败。文学前辈萧军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因此,你去当官,首先要做一个好人。

做人的学问当然很多,但是第一等的做人学问,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有境界”,二是“会自省”,三是“怀敬鼹”。

一、有境界

境界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境界”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能是汉郑玄《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句笺:“正其境界,修其分理。”这里的境界指的是地域的范围。

唐代,开始用“境”或“境界”论诗,并产生了影响。如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三境”: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一境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追寻);二境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破除);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顿悟)。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还提出:“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三种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我们说一个人有境界,是说他的品德、思想上有一定高度,为人处世上有一定修养。

在老子的哲学中,“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高境界的圣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事顺应自然、不背离本性。这实际上表明了老子的明智与练达。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老子的智慧与通达。

1.几种人生境界

第一,庄子的人生三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能忘却自己和一切外物的人的境界是最高的;不为功利所累者居其次;

不苦索名位者再其次。

第二,曾国藩的人生五境界

曾国藩对人生境界的定位分为五种:

第一种,圣人境界:高瞻远瞩、胸怀天下。

第二种,贤人境界:智慧超群、品德高尚。

第三种,君子境界:光明磊落、言而有信。

第四种,凡人境界:性无常形、急功近利。

第五种,小人境界:出尔反尔、见利忘义。

第三,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

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根据人对自己行为觉解的程度,区分出四种人生境界。

自然境界。对人生毫无觉解,浑浑噩噩,混混沌沌,对外界不知不识,糊里糊涂,一切任其“自然”。这是最低等的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被动而行,“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或者顺习而行,照例行事;对于所行之事并没有搞清楚。

功利境界。对人生有所觉解,但都是为己,一切行动都以求利为目的。处在功利境界的人,“对于所谓贵贱,有清楚的觉解。他好贵而轻贱。贵则喜欢,贱则悲伤。”

道德境界。对人生的义务和意义有清楚的觉解,能正确处理人我群己关系。处在这一境界中的人,以尽伦尽职为目的,想到的是予而不是取。

天地境界。对社会人生宇宙万物有彻底的和最高的觉解,不仅能知天事天,而且能乐天同天。在天地境界中的人,自同于大全。就所谓“我”的“有私”之义说,他是无“我”的。

以笔者看来,自然境界可谓“自我”状态;功利境界可谓“本我”状态;道德境界可谓“大我”状态;天地境界可谓“超我”状态。

第四,唐浩明的人生三境界

湖南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胡雪岩》、《张之洞》等。在“广州讲坛”一次名为《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的演讲中,唐先生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人生,没有人不希望通过一个好的人生,那么好的人生怎么界定?我以为所谓好的人生有着大致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平顺的人生,平平凡凡、顺顺当当,有一句歌词平平凡凡认认真真。第二个层面是快乐的人生,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快乐中度过。第三个层面是成功的人生,所谓成功的人生是指有事业、有成就,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在一篇《人生的三种目标:平淡,传奇,成功》的网络文章(演讲稿)里,作者了解到“唐浩明先生在广东的一次演讲中,把人生归结为三种形态:平顺人生,传奇人生和成功人生。”此语与前文略有不同。

文中说:“大多数人求安稳平平淡淡过一生;凤毛麟角的人可能成就一番伟业但是成功的太少,很多东西并不是你所能控制;成功人生是可能争取到的,我们一定要尽量地保底,至少有个平顺人生,防范传奇人生,尽量地争取成功人生。”

2.“三不朽”的境界命题

关于做人的境界,我国伦理思想史上有一个著名命题:“不朽”。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句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枋,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春秋时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曾就什么是“死而不朽”展开过讨论。范宣子认为,他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叔孙豹则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只能叫做“世禄”而非“不朽”。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在叔孙豹看来,这“三立”就是人生最高境界,所以又称为“三不朽”。在此后的数千年中,“三不朽”也一直是人们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

但要做到“三立”成为“不朽”,却殊非易事。比如在说到“立言”的不朽时,叔孙豹特以鲁卿臧文仲为例,说“臧文仲既没,其言立。”意思是说臧文仲属于“立言”的不朽。

《国语·晋语八》的说法是:“鲁先大夫臧文仲,其身殁矣,其言立于后世,此之谓死而不朽。”

臧文仲(?—公元前617年),姬姓,臧氏,名辰,臧哀伯次子,谥文,故死后又称臧文仲。

臧文仲是春秋时鲁国大夫、执政,历事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曾废除关卡,以利经商,于国于民,尽职尽责。其博学广知而不拘常礼,思想较为开明进步,对鲁国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文仲从善如流,不耻下问,居要职贵赏罚分明,而不居功为己有,以高风亮节而扬名于当世,为世人所景仰。特别是长于辞令,就为政立国之事多有高论,在诸侯国间广为流传。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口碑不错的历史人物,孔子却批评他“不仁者三,不知者三”(《左传·文公二年》)。看来,即使是要想做到“三不朽”中之一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千多年后,唐人孔颖达注疏《春秋·左传》,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显然,在后人对“三不朽”的解读中,“立德”系指道德操守而言,“立功”乃指事功业绩,而“立言”则指的是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传于后世。

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即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就说曾国藩。

毛泽东称其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蒋介石则说“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

梁启超对曾氏推崇备至。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里,梁启超评价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占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张福鑫先生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一文的第八部分里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