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廷理的思维盲点
可是,委屈的廷理也许没有想过:
第一,既然要拦,为什么不把事情处理得更完美一点呢?
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一个人的工作职责不仅仅是按部就班,按照已经规定好的条条框框来墨守成规。如何把分内的事情做好,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事情并不是按我们的计划或者预想而来,也并不是照搬制度就可以完美解决的。
随机应变做好了分内之事,必然被领导赏识,自然会重用。而一个只知道遵守死规矩、照搬死制度而不知灵活变通的人,是永远不会有得到重用的机会的。有时候,陷阱和尴尬也是机会。当这种机会来临的时候,应当以变通的能力为自己化解凶险,赢得喝彩。廷理为什么不能处理得让太子、国王都满意,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好处呢?
第二,坚守职责,为什么不随机应变呢?
中国人的社会,从古至今都是有些特色的。一个单位,一个企业,都能牵扯很多关系出来。有些事情,通融就违反了规定和制度,并且造成自己的失职,不通融就得罪某些居于自己之上的人。通融不是,不通融也不是的尴尬,很多人都曾遇到过的,但是如何处理,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最重要的,是要在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随机应变,让各方都有面子。
第三,如果发生了计划之外的突发事件,怎么应对呢?
这当然需要工作岗位上的“廷理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就要总结出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然后找出解决和应对的办法。这样,就不至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措手不及,惹的关联人员不高兴,尤其惹的领导不高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才是最好的解药。
四、太子的尴尬
在这个故事里,太子很不开心。作为快要接任国王的太子,居然在一个小小的廷理那里受了气,失了脸。冒雨进宫向父王哭诉,却被父亲训斥一顿,心里更窝囊。
“法不加于尊,刑不上大夫”,太子作为君权时代下的一国储君,属于尊者这一类的特权阶级。中国的历史,历来是一方面在提倡平等和公平,一方面在制度面前制造特权和不公。
但是,特权是永远存在、不可能消灭的。
也许有人会这样说:
“法令或制度作为约束让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具有一致性和唯一性。对于制度和法律,我们要怀着敬畏的心去面对去履行。对于管理者,凌驾于制度之上不是你的特权,而是你要带着平等的心态去遵守它,维护它。如果我是太子,第一,我不会直冲进去;第二,如果廷理阻拦我,我一定给他说清楚是国王紧急召见;第三,如果廷理还不让我进去,我一定蹚水进去。”
这些话都是好听不好用,谁都做不到的。说这话的你如果是太子更做不到。因为领导的对象是人,管理的对象也是人,人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是相当不理性的。
但是,太子可以明确告诉廷理:“你立即脱下衣服让我踩着进去,要不背着我进去。”
背着太子进去,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太子肯定很欣赏。
把衣服垫在路上,请太子踩着你的衣服过去。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因为衣服可以洗,可以再买,而机会不可失。这就是一种变通的方法。
五、楚王的婉转
面对太子的哭诉,楚庄王对太子说:“我快要退位,你马上要继位,廷理这样做,就不怕得罪了你,招来祸患吗?这些他肯定知道,但是他坚守职责,为了保护老王而不惜得罪太子,其实是很了不起的,你懂吗?”为了避免太子为难廷理,楚庄王专门让太子从后门出去了。
首先,“抓大放小,事不躬亲”。作为日理万机的一国之君,楚庄王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他所要做的是拟订一个整体框架,需要下属去执行填充框架的任务,最终由他去检查执行情况并验收执行结果。工作中亦如此,沟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预期结果的操作能力,特殊情况下属可以通过交流或汇报后进行变通。当然,不能凡事都想方设法变通,这样会失去办事的原则,也就更容易失去最终的价值。
其次,“自上而下,以身言教”。
楚庄王在这个故事里具有双重身份:作为父亲,儿子因臣子的坚持而淋雨进宫,他本应斥责廷理,斥责他不通世故不懂人情;作为国君,他需要对法令负责,更需要对国家负责。楚庄王最终选择了法理,斥责了违令的太子,尽管他也为儿子淋雨而心疼。他明白,在法令面前,他先是国君然后才是父亲。
再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管理者而言,先是一名管理者,其次才是上司才是下属才是亲人。制度面前,容不得任何的人情,不能因其为管理者或其亲属而作特殊处理,即便违反的是你最信任的下属。管理者的肩膀上承担着不一样的责任,管理者的行为时刻被周边的下属和同事注意。管理者的行为就是制度的化身、行为的准则。
最后,“忠诚有余加薪水,能力不足不晋升”。
楚王只增加了廷理的薪水,而没提升他的官职,似乎可以察觉,廷理的忠诚使楚王信任,但廷理缺乏沟通且过分教条的行为让楚王并非特别满意,也许是非常不满。遵守规定只是办事的基础而已,绝对不是有能力的表现。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你按照规定去办事,你的上级却很不高兴。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规定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只会遵守死规定而不动脑筋的人,应变能力一定很差。
也许有人会问:“楚王会不会处罚太子或者公开斥责太子?”答案是“不会”。虽然楚王支持廷理执法,也能勉强接受廷理的执法方式,但是他绝不会为自己的支持负责。他绝对不会借处罚太子或者公开斥责太子来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
六、不好的结局源自缺乏变通
无论沟通还是商量,最终强调的都是一种变通精神,都在寻求协调解决事情的好方法。
在《包青天》的故事和“廷理挡驾”的故事里,由于大家都不变通,所以大家都没有面子;在《三哭殿》的故事里,由于大家都能变通特别是贵妃的变通,所以就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变通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沟通行为中,常常因为一些“意外”而产生有效沟通障碍,使沟通无法实现,更要命的是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效果。这些情况都表明,沟通出现了障碍。
天下事没有一件是不能变通的,不能变通只有一个原因——找错人了。
管理其实就是妥协的过程,事情往往就是在妥协后才能逐渐协调、逐渐解决的。
妥协,其实是一种合理的不公平。
宋新宇博士在《让管理回归简单》中说:“很多人的挫折感,是使用了错误的方法造成的。错误的方法造成了错误的结果;错误的结果让我们备感失望;失望和挫折感让我们把自己有限的能量消耗在内心的挣扎上,而不是把全部的心力放在寻找出路上。”
他还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士兵,一个德国士兵和一个中国士兵接到同样的命令:一直向前走。士兵们走着走着,走到了悬崖边。
美国士兵的反应是:撒腿向后跑。他想到的是自己,自己生命的价值。他不愿意无谓地丧失生命。
德国士兵的反应是:继续往前走,因为他是一个士兵,士兵的天命是服从。
中国士兵的反应是:既不向前,也不向后,而是原地踏步走。他想到的是变通:如何做才能既不违反命令,又不让自己受到伤害。
他的结论是:
有三类员工:一类能忠实执行而不会变通;一类因过于变通而让事情走样;优秀的员工是那些既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又不违背原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