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孤独与寂寞。在挫折之中,在失败之后,在困惑和迷茫之时,来自朋友的一句鼓励和安慰会像春风一样温暖受伤的心。而在成功之后与朋友分享胜利的喜悦,则是人生的巅峰体验。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是,怎样才能得到知己,交友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请体会先哲的教诲。
原文:同声则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大戴礼记?保傅》)
句解:相同的见解会使不同的人互相应和,志向相同会不见面而互相亲近。
原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句解:蓬草与大麻生长在一起,不用扶助就能挺直;白沙和污泥混在一起,就与污泥一起成为黑色。
原文: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相济达也。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句解:人与人相交共事,就仿佛船只车辆时用来到达目的地的;自己处于前面就拉后面的人,别人处于前面就推前面的人。因此人没有别人帮忙就不能成功,马没有其它的马比较就不能奔跑,土没有其它的土堆积就不能高耸,水没有其它的水汇聚不能流动。
原文: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句解:富有而苟且,不如贫穷而有声誉,活着而蒙侮辱,不如死去而获得光荣。侮辱可以避免,就尽量避免;到了不可避免的时候,君子把死亡看成回家一样。
原文:良贾深藏如虚,君子有盛教如无。(《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句解:精明的商人隐其宝货,如同没有财产,君子身怀高尚的品德,容貌上仿佛德行不足。
原文: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句解:与君子交往,其馨香如同进入栽种兰花白芷的房子,时间久了闻不出香气,却与之潜移默化了;与小人交往,其臭气就像进入了出售鲍鱼的店铺,时间久了闻不出腥气,却与之潜移默化了。因此君子对去留进退非常谨慎。与君子交往,天长日久德业增益,自己却不觉得;与小人交往,仿佛脚踩薄冰,每次踩都陷下去一些,时间久了哪里会不完全陷没呢!
原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句解:自身具备高尚的品德之后,家族才能得到治理,家族得到治理之后,国家才能得到治理,国家得到治理之后,天下才能安定太平。
原文: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句解:苛刻繁重的徭役和赋税,比老虎还凶猛。
原文: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句解:迎来送往,奖赏有才能的人同情能力低下的人,是为了怀柔远方的民众。
原文: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礼记?王制》)
句解:年幼而失去父亲的人,叫做“孤”;年老而没有子女的人,叫做“独”;年老而失去妻子的人叫做“矜”;年老而失去丈夫的人叫做“寡”。
原文: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句解:进入一个地区要问问有哪些禁忌;进入一个国家要问问有哪些风俗;进入一个家庭要问问有哪些避讳。
原文: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句解:往而不来是违背礼义的,来而不往也是违背礼义的。
原文: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礼记?礼器》)
句解:甜味能接受五种味道的调和,白色能接受五种色彩的涂抹。忠诚信实的人,可以学习礼义。如果没有得到忠诚信实的人,礼义就不能凭空实行,因此得到适宜的人是极为可贵的。
原文: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礼记?中庸》)
句解:君子性情平和而不随波逐流,多么坚强啊!处世中正独立而不偏不倚,多么坚强啊!国家安定也不改变贫穷时的节操,国家混乱宁死也不改变气节,多么坚强啊!
原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隐公六年》)
句解:亲近仁德之人,善待比邻之邦,这种政策是国家之宝。
原文: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昭公四年》)
句解:希望在别人身上获得利益,别人一定反对;与他人的愿望相同一定能获得成功。
原文:察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春秋?管仲《管子?权修》)
句解:观察一个人喜好和厌恶什么,就能知道他的长处和短处;观察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就能断定他是品行端正的人还是品行不端的人。
原文:墙有耳,伏寇在侧。(春秋?管仲《管子?君臣》)
句解:墙壁上有耳朵,身边隐藏着敌人。
原文: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战国?商鞅《商君书?更法》)
句解:穷困街巷的人们少见多怪,见识不广的学究喜欢争辩。
原文:地诚任,不患无财。(战国?商鞅《商君书?错法》)
句解:如果土地能真正利用起来,就不担忧没有财源。
原文:上无羡赏,下无羡财。(战国?慎到《慎子?德威》)
句解:居上位的人不盲目奖赏,居下位的人就不会追求不应得的钱财。
原文:夫丧其子者,苟可以得之,无择人也。(战国?尸佼《尸子?仁义》)
句解:丢失了孩子,如果能通过谁找回孩子,那么是不会选择找回孩子的人是谁的。
原文:《语》曰:“莫知其子之恶也。”非智损也,爱弇之也。(战国?尸佼《尸子?广泽》)
句解:俗语说:“没有什么人知道自己儿子的恶行”,这不是由于智力减损,而是由于被爱子之心遮蔽了。
原文:说之者众而用之者寡,慕之者多而行之者少,所以然者,掔于物而系于俗。(春秋?辛妍《文子?道原》)
句解:空说的人多而实做的人少,羡慕的人多而行动的人少,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被事物和风俗所羁绊。
原文:人之情性皆好高而恶下,好得而恶亡,好利而恶病,好尊而恶卑,好贵而恶贱,众人为之,故不能成,执之,故不能得。(春秋?辛妍《文子?九守》)
句解:人的本性无不是喜欢高尚而厌恶卑下,喜欢得到而厌恶失去,喜欢利益而厌恶生病,喜欢尊贵而厌恶卑贱,喜欢富足而厌恶贫贱。很多人都是这样,因此他们不能成就功业,执著于此,所以他们不能得到心中所想。
原文:愚者有备与智者同功。(春秋?辛妍《文子?微明》)
句解:愚昧的人有所准备,就跟拥有智慧的人一样,同样会取得成果。
原文:君子非义无以活,失义则失其所以活,小人非利无以活,失利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祸福异矣。(春秋?辛妍《文子?微明》)
句解:君子没有道义,就不能生存,失去道义,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小人没有利益,就不能生存,失去利益,就失去了生存的前提,因此君子畏惧失去道义,小人害怕失去利益,观察君子与小人所畏惧所害怕的,就能知道福与祸的变化了。
原文:附耳之语,流闻千里。言者祸也,舌者机也。出言不当,驷马不追。(春秋?辛妍《文子?微明》)
句解:附耳所说的隐秘之语,也会流传到千里之外。言语就是祸患,口舌就是关键,如果说话不恰当,那么即使驾驶四匹马驾的车,也无法追回。
原文:自天子至于庶人,四体勿勤,思虑不困,于事求赡者,未之闻也。(春秋?辛妍《文子?自然》)
句解:从天子到普通民众,如果四体不勤,不殚精竭虑地苦苦思索,却想求得对世间万事的成功和满足,从来没有听说过。
原文:兽穷即触,鸟穷即啄,人穷即诈。(春秋?辛妍《文子?下德》)
句解:野兽处于绝境时就要反抗,禽鸟处于绝境时就要啄人,人处于绝境时就会奸诈。
原文:老子曰:“鲸鱼失水,则制于蝼蚁。”(春秋?辛妍《文子?上仁》)
句解:老子说:“鲸鱼脱离了海水,就会受制于蝼蛄和蚂蚁。”
原文:人情莫不有所短,成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以为累也。成其大略,非也;闾里之行,未足多也。(春秋?辛妍《文子?上义》)
句解:人的能力都是有所局限的,如果成就远大事业的谋略正确,即使有小过失也不会成为祸患,如果成就远大事业的谋略错误,那么仅仅在乡闾之间推行也不会有多少成功的可能。
原文: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鬼谷子?揣第七》)
句解:揣测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一定要在他最高兴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刺激他,使其欲望达到顶点,当他被强烈的欲望控制之后,就不能隐瞒真实的内心和情感。一定要在他最担心、最恐惧的时候去刺激他,由于被恐惧的情绪所左右,他就不能隐瞒真实的内心和情感。
原文:静言者,反而干胜。(《鬼谷子?权》)
句解:镇定的言辞是以斩钉截铁的态度,以求得胜利之名。
原文: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鬼谷子?权第九》)
句解:对言辞加以修饰,是为了使言辞拥有力量,以便打动对方,借助这些经过修饰的言辞,是为了适应对方的心理。
原文:戚言者,权而干信。(《鬼谷子?权第九》)
句解:忧愁的言辞,是以智谋求得信任。
原文: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鬼谷子?权第九》)
句解:俗话说:“众口一词可以把金属都融化掉。这是因为人们由于私心而故意使语言产生偏差,从而歪曲事实真相。”
原文: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鬼谷子?权第九》)
句解:人之常情,是说出来的话,总希望别人能够听从,办任何事情都想获得成功,因此聪明的人不会使用自己的短处,而宁可使用愚蠢之人的长处;不会使用自己笨拙的方面,而宁可使用愚蠢之人巧妙地方面,这样他就不会陷入困境之中。
原文: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鬼谷子?谋第十》)
句解:相互有利益,就相接近;相互有损害,就相疏远。这是经常发生的事,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用来判断事物同异的依据和原则。
原文: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身者,危。(《鬼谷子?谋第十》)
句解:关系密切,而说话客套见外,就会被逐渐疏远。关系疏远,而说话直率,无所顾忌,便会引来危险。
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句解:君子团结身边的人而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而不和身边的人团结。
原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句解:侍奉君主频繁进谏,就会招致侮辱;对朋友不断提意见,感情就会疏远。
原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句解:不能跟符合中庸之道的人交朋友,那一定会交结狂傲和洁身自好的人!狂傲的人勇于进取,洁身自好的人不做不道德的事。
原文: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
句解:要以忠诚和信义为主要品德,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
原文: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句解:外出做事就像会见贵宾,驭使百姓就像承受盛大祭礼;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国家中无人怨恨,在家族中也无人怨恨。
原文: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
句解:所有国家之间的交往,距离近的就必须以诚信来建立亲和的关系,距离远的就必须以言辞来表达忠诚。
原文:一日千里。(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句解:良马跑的快,一天可跑一千里路程。
原文: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战国?庄周《庄子?大宗师》)
句解:人对世上的许多事物无法参与其中,这都是事物的常情。
原文:人心排下而进上。(战国?庄周《庄子?在宥》)
句解:人的情绪遭到压抑就下降,受到赞扬就上升。
原文: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战国?庄周《庄子?庚桑楚》)
句解:能够吞掉大船的鱼一旦离开了水,就连蚂蚁也能欺侮它。
原文:犬不以善吠为良。(战国?庄周《庄子?徐无鬼》)
句解:狗不见得因为善叫就是一只好狗。
原文: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战国?荀况《荀子?天论》)
句解:人的命运在于天道,国家的命运在于礼义。
原文: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战国?荀况《荀子?荣辱》)
句解:对别人予以赞美,比布帛还要温暖;伤害别人的话比矛戟伤人更重。
原文:人处疾,则贵医。(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
句解:人患有疾病,就会重视医生。
原文: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战国?韩非《韩非子?八经》)
句解:所有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就是必须顺应民情。
原文:世异则事异。(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
句解:时代不同,社会状况自然不同。
原文:古今异俗,新故异备。(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
句解:古今习俗相异,治理社会的新旧措施必然不同。
原文: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己,无不遇矣。(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句解:君子行事一定要以自己为标准,不必看别人如何行事。一定以自己为标准,就没有不相知的了。
原文: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句解:君子采取行动以自己为标准,尊重别人却不一定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喜爱别人却不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喜爱。
原文: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句解:尊重喜爱别人,在于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在于别人。
原文:人性安静,而嗜欲乱之。(汉?刘安《淮南子?傲真训》)
句解:人的本性是安宁平静的,但是物欲却使它变得混乱了。
原文:人之拘于世也,必形系而神泄。(汉?刘安《淮南子?傲真训》)
句解:人被世俗所束缚,必然会导致身体发生疾病而精神衰竭。
原文:人莫鉴于流沫,而鉴于止水。(汉?刘安《淮南子?傲真训》)
句解:人不能以流动的水当镜子,而要用静止的水来观照。
原文:有贤圣之名者,必遭乱世之患也。(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
句解:拥有了贤良圣德名声的人,一定会遭受乱世的灾祸。
原文:性遭命而后能行,命得性而后能明。(汉?刘安《淮南子?傲真训》)
句解:人的本性遇到合适的环境之后才能行动,人的命运符合本性之后才能显明。
原文:治在道,不在圣。(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句解:国家得到治理在于顺乎道义,而不在于拥有智谋。
原文:法修自然,己无所与。(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句解:法度顺乎自然而产生,自身不勉强参与。
原文:法度者,所以论民俗而节缓急也。(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
句解:法令制度是用来规范民俗节制缓急的。
原文:随人者,与俗交者也。(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句解:随波逐流、模仿别人的人,就是与世俗相交接的人。
原文:骏马以抑死,直士以正穷。(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句解:骏马由于被抑制而死亡,君子因为正直而穷困。
原文: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句解:欢喜、愤怒、悲哀、快乐,是有感而发自然流露出来的。
原文: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句解:美人的体态不同、美人的容貌各异,但看上去都令人赏心悦目。
原文: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句解:看到一片枯叶落下,就知道秋天即将来临。
原文:上多故则下多诈。(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句解:居上位的人多巧伪,居下位的人就多欺诈。
原文:琬琰之玉,在污泥之中,虽廉者弗释。(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句解:美玉处于泥泞之中,即使是清廉的人也不愿意放弃它。
原文: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汉?韩婴《韩诗外传》)
句解:看到人真诚的心,连金石那样坚硬的也会分开。
原文: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汉?韩婴《韩诗外传》)
句解:生姜和肉桂依靠土壤而生长,但土壤并不导致其辛辣,女子靠媒人说媒而出嫁,但不能靠媒人使夫妻恩爱。
原文:力胜贫,慎胜祸。(汉?王充《论衡?命禄》)
句解:勤劳能够战胜贫困,谨慎能够战胜灾祸。
原文:力作不求富,富自到矣。(汉?王充《论衡?命禄》)
句解:勤劳耕作不求富贵,财富自然到来。
原文:文轩之比于敝车,锦绣之方于组袍。(汉?王充《论衡?超奇》)
句解:华丽的车子跟破车相比,精致的丝绣与破布袍相比,相差甚远。
原文:逢时遇会,卓然卒至。(汉?王充《论衡?命禄》)
句解:赶上极好的机会,好事突然到来。
原文:二人同心则利断金。(汉?王符《潜夫论?明忠》)
句解:两人同心同德,就像锋利的尖刀可以斩断坚硬的金属。
原文:人惟旧,器惟新。(汉?王符《潜夫论?交际》)
句解:人只有旧的好,器物只有新的好。
原文: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汉?王符《潜夫论?释难》)
句解:鲲鹏展翅高飞,不是只靠一片轻轻的羽毛,千里马纵横奔驰,也不是只靠一条腿的力量。
原文:贵富太盛,则必骄佚而生过。(汉?王符《潜夫论?忠贵》)
句解:高贵富有得过分,就一定会骄横跋扈而产生过错。
原文:狡而以为知,讦而以为直,不逊以为勇,其遭难,故亦宜也。(汉?桓宽《盐铁论?讼贤》)
句解:把狡诈当智慧,把诋毁别人当正直,把无礼当勇敢,这种人遭遇灾难是理所当然的。
原文:挈瓶之知,不失守器。(汉?刘向《战国策?赵策》)
句解:即使是拿瓶子打水的人,也知道保护他用来打水的器具。
原文:江河之溢,不过三日,飘风暴雨,须臾而毕。(汉?刘向《说苑?说丛》)
句解:江河泛滥,用不了几天就会过去的,疾风骤雨不一会儿就会停住。
原文:且常人之所爱,乃上士之所憎。庸俗之所贵,乃至人之所贱也。(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
句解:一般常人所喜爱的东西,都是高明的人所厌恶的。庸俗的人眼中所珍贵的东西,都是本真的人所轻贱的。
原文:又曰:“男女饮食,人之大欲存焉。”是以好色不可谏,甘旨可忘忧。昔有绝谷弃美,不畜妻妾,超然独往,浩然得意,顾影含欢,漱流忘味者,又难胜记也。(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辨问》)
句解:《礼记?礼运》说:“男女饮食,是人的基本欲望。”因此,对那些喜好美色的人不可劝阻,而美食则可以使人忘记忧烦,但是过去有人抛弃美食,弃绝美女,超然于世俗之外,独来独往,超然适意,与自身的影子相伴,而倍感欢欣,钟情于山林泉水,而忘记美味,这样的人难以计数。
原文: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周公篇》)
句解:能够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别人,即使不说话人家也会相信你的。
原文:子曰:“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隋?王通《文中子中说?王道篇》)
句解:文中子说:“廉洁的人常常由于无欲无求而感到快乐,贪婪的人常常由于不知足而感到忧虑。”
原文:刚者好断,介者殊俗。(隋?王通《文中子中说?王道篇》)
句解:固执的人容易失败,正直的人与世俗相异。
原文:子曰:“士有靡衣鲜食而乐道者,吾未之见也。”(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天地篇》)
句解:文中子说:“世人中有缺衣少食而喜好道的人,我没有见到过。”
原文:子曰:“多言,德之贼也;多事,生之仇也。”(隋?王通《文中子中说?问易篇》)
句解:文中子说:“多言多语是对品德的减损;常生事端容易招致仇怨。”
原文:子曰:“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夫如此,故免。(隋?王通《文中子中说?魏相篇》)
句解:文中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责备他人做不到的事,不勉强他人做不到的事,不强求他人不喜好的事,这样可以消除灾祸。”
原文:前哲绝交,不出恶言。(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张敬儿传》
句解:古代的先哲断绝交往时不说诋毁的话。
原文:居谦之位,傲不可长。(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王秀之传》)
句解:居于应该谦恭的地位,傲慢不可滋长。
原文:士友当亲,贤否不可不辨。(元?脱脱《宋史?王遂传》)
句解:士友应当亲近,但士友是否贤良却不可不分辨。
原文:三人同行,尚闻择善。(元?脱脱《宋史?窦贞固传》)
句解:三个人一同行走,尚且可以根据他们的言论选择好的方面。
原文: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元?脱脱《辽史?马人望传》)
句解:推举得过高,排挤必定残酷。
原文: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阉莫甚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
句解:不明辨是非,而喜欢别人夸奖自己,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人了。
原文:不诚于前而曰诚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句解:做事之前不真诚而事后却表白自己真诚,人们必然会怀疑而不肯相信。
原文:传闻与指实不同,悬算与临事有异。(宋?司马光《资洽通鉴?唐纪》)
句解:道听途说的与实际情况总是不同,自己的计划和所处理的事情总是有差异。
原文:家何以治?曰各自尽。家何以乱?曰各相责。(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句解:家庭怎样才能治理好呢?那就是各司其职。家庭为什么会混乱呢?那是因为互相责备。
原文:人之收敛放纵,皆有习惯;收敛惯了,说一句错话就会觉得惶愧不安;放纵惯了,见到一个正人君子就会觉得拘促难受。(清?申居鄂《西岩赘语》)
句解:人的言行有的收敛、有的放纵,都有固定的习惯。经常收敛的人,说错一句话就会觉得惶恐惭愧,经常放纵的人,看到一个正人君子就会觉得局促忐忑。
原文: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辩论是非,品德低劣的人计较利害。
原文:结交贵乎谨始。(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句解:结交朋友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刚开始时就能慎重。
原文:常情处顺适则安,值猜沮则惧。惧则知防,安则靡戒。故悔吝多生于念虑所不加,而动必检饬者,可保无咎也。(宋?何坦《西畴常言?律己》)
句解:人的本性处在舒适的环境中,就会感到安逸;碰到猜疑沮丧的事情时,就会感到恐惧。感到恐惧就会加以提防,感到安逸就不会有戒心。所以灾祸一般发生在人们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行动之前予以认真检查,谨慎行事的人,就可以保证没有灾祸。
原文:人生几何,年不满百;天地逆旅,光阴过客;若不自觉,恣情取乐;乐极悲来,秋风木落。(元?许名奎《劝忍百箴?乐之忍》)
句解:人的一生能活多大年龄,最多不会超过百岁;天与地是世间万物旅居的地方,时间仿佛匆匆过客,如果自己不能省悟,沉湎于纵情玩乐之中,那么最后就会乐极悲来,仿佛秋风一到,草木皆落一样。
原文:财能得人,亦能害人。人曷不悟,至于丧身。权可以宠,亦可以辱。人胡不思,为世大谬。(元?许名奎《劝忍百箴?争之忍》)
句解:钱财能使人获得好处,也能坑害人,人为什么不觉悟、不清醒,以至于为争夺利益而丧失生命呢?权力能够使人得到宠幸,也可以让人受到侮辱,人为什么不深入思索,而被后人所指责呢?
原文:凡能恶人,必为仁者。恶出于私,人将仇我。(元?许名奎《劝忍百箴?恶之忍》)
句解:凡是能厌恶那些应该厌恶的人,必然成为仁义的人。但是,如果这种厌恶之感出于私心私欲,那么别人就会把我当仇人。
原文:盖有得有失者,物之常理;患得患失者,目之为鄙。塞翁失马,祸兮福倚。得丧荣辱,奚足介意。(元?许名奎《劝忍百箴?失之忍》)
句解:有得有失,是世间万物永远不变的规律,患得患失的人人们认为是愚蠢的,塞翁失马,说明灾祸中隐藏着幸运,那么荣辱得失又何必介意呢?
原文:慧心人专用眼语,浅衷者常以耳食。(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句解:内心聪慧的人只用双眼观察事物,而浅薄的人则常常喜好道听途说。
原文:世情熟,则人情易流;世情疏,则交情易阻。甚矣,处世之难。(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句解:处世圆滑,待人接物就会流于虚浮;不通世故,与人交往就会产生障碍。太难了!为人处世太难了!
原文:世路如此多歧,人情不甚相远,君子贵以同情齐世。(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句解:世事如此纷纭复杂,人情如此冷漠多变,君子以顺应人情来治理天下为最好的方法。
原文:事出于意外,虽智者亦穷,不可以苛责也。(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句解:如果事情来的过于突然,出乎意料之外,即使拥有许多智慧,也会不知所措、束手无策,因此不可以过分的责备他。
原文:事不到手,责人尽易,待君到手时,事事努力,不轻放过便好。只任哓哓责人,他日纵无可叹恨,今日亦浮薄子也。(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句解:未处在事物之中,责备别人很容易,一旦自己处理事情,只要能尽心尽力,认真去做,就算好的,如果只是喋喋不休的指责他人,即使以后不后悔,不感叹,那么眼下也以显示自己是一个轻浮浅薄的人。
原文: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句解:如果人能够限制内心的欲望,那么各种善德就会集于一身,如果人放纵欲望,那么各种邪念,就会乘虚而入。
原文: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明?洪应明《菜根谭?一八六》)
句解:不要和小人结仇怨,小人自有他们的对手;不要向君子阿谀奉承,品德高尚的人不徇私情。
原文: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梁,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明?洪应明《菜根谭?二五二》)
句解:贪得无厌之徒,分到了金子,还遗憾没有宝玉,做了公爵,还怨恨没当上王侯,因此掌权的豪门贵族,不惜像乞丐一样到处求告,而自满自足的人,吃康粮菜汤如同美味佳肴,穿粗布衣衫也觉得暖于皮袍,虽然身为贫民,但却比王公贵族还幸福。
原文:后辈轻薄前辈者,往往促算。何者?彼既贱老,天岂以贱者赠之?(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句解:晚辈之中不尊重长辈的人,往往短寿,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既然不尊重长辈,认为长辈是卑贱的,那么上天怎么会把卑贱的东西赠与他呢?
原文: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句解:福薄的人为人必定刻薄,为人刻薄就会使福泽减少;厚福的人为人必定宽厚,为人宽厚就会使福泽增多。
原文: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孙眼泪少,不知其他,知有争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孙眼泪多,亦不知有他,知有亲而已。(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句解:金银丝绸等财宝多,只会使自己临终时得到儿孙们很少的眼泪,因为儿孙们不管其他的,只知道争夺遗产而已;金银丝绸等财宝少,就会使自己临终时得到儿孙们许多的眼泪,因为儿孙们不管其他的,只知道哀悼亲人。
原文: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醒卷》)
句解:倚仗自己拥有高超的才能,而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要提防背后被人中伤陷害,装出厚道的神态来欺骗世人,恐怕早晚会被事实揭穿。
原文: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明?陈继儒《小窗幽记?灵卷》)
句解:人生没有比安闲更舒适了,但太安闲反而会做出坏事;人生没有比清净更安逸了,但太清净反而会走向庸俗。
原文:事到全美处,怨我者不能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不能施掩护之法。(明?陈继儒《小窗幽记?灵卷》)
句解:如果做事达到完美,那么怨恨我的人也无法挑剔,行为达到卑劣,那么喜爱我的人也难施援手。
原文: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天下可恶的人,都是可惜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灵卷》)
句解:天下值得尊敬的人,都是遭受过磨难的人;天下那些厌恶的人,都是误入歧途、令人痛心的人。
原文:若富贵,由我力取,则造物无权;若毁誉,随人脚根,则谗夫得志。(明?陈继儒《小窗幽记?素卷》)
句解:假如富贵能凭个人的力量获得,那么造物主就没有权力了,假如名声的好坏由他人做主,那么搬弄是非之徒就会为所欲为。
原文:世路中人,或图功名,或治生产,尽自正经。争奈天地间好风月、好山水、好书籍,了不相涉,岂非枉却一生!(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韵卷》)
句解:世上的人们,有的追求功名,有的忙于劳作,都是正当的行为,怎奈天地之间那些宝贵的时光,美好的景色和充满智慧的书籍,却与自己没有丝毫联系,这不是白活了一生么?
原文:一世穷根,种在一捻傲骨;千古笑端,伏于几个残牙。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齐卷》)
句解:一辈子贫穷的原因,是因为身上的一把傲骨;流传千古的笑话,潜藏于几颗残损的牙齿里。
原文:圣人全道而立训,故简而一;诸儒拟言而议道,故烦而二。(明?薛应旗《薛方山纪述》)
句解:圣人保全天道创立理论,因此他们的理论简明而统一;普通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议论天道,所以杂乱无章没有重点。
原文:缓行徐言,不可遽谓之德也;工文善书,不可遽谓之才也。(明?薛应旗《薛方山纪述》)
句解:行动谨慎、说话徐缓,并不表明道德高尚;文章华丽、书法工整,并不表明就是人才。
原文:赋奇特之器者,受抑于天;抱直遂之操者,见折于人。斯性命之理,造化之权也。(明?薛应旗《薛方山纪述》)
句解: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就会被命运之神所压制;具有刚正不阿的节操,必然处处被小人所忌恨。这是性命之理所决定的,也是自然造化所操纵的。
原文: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清?王永斌《围炉夜话?卷三》)
句解:无论多大的祸患,都是因为一时不能忍耐而导致的,所以做任何事,都不可不慎重。
原文:人皆妄意于名位之显荣,而固有之善,则无一念之及,其不知类也甚矣。(明?薛瑄《从政录》)
句解:人们都疯狂追求名声地位的显耀尊贵,却连人固有的美德丝毫都不具备,不明白道理也太严重了。
原文: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类》)
句解:人生之路充满风霜,这是我修炼内心的境地。人情世故,饱含冷暖,这是我修炼忍耐能力的地方。人生之事,黑白颠倒,这是我修炼品行的凭籍。
原文: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句解:处处和平安稳的福气,只是随缘而已。一生劳苦的烦恼,都是因为好事罢了。
原文:人未己知,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类》)
句解:别人不了解自己时,不可急于让别人了解自己,别人与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不可急于和别人意见一致。
原文:惠我者小恩,携我为善者大恩。害我者小仇,引我为不善者大仇。(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类》)
句解:给我好处的是小恩德,帮助我从善的,是大恩情。害我的人,是小仇怨,引诱我做恶的,是大仇恨。
原文:病从口入。(晋?傅玄《口铭》))
句解:疾病由于饮食不慎而导致。
原文: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南朝?宋?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句解:尽管家财万贯,却不如自己拥有一门小手艺。
原文:奢者心尝贫,俭者心尝富。(五代?谭峭《化书?俭化》)
句解:奢侈的人内心常常感到贫困,节俭的人内心常常觉得富足。
原文: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朋党论》)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相互交往,是以共同的理想为目标的,品德低劣的人相互交往,是以共同的私利为前提的。
原文: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喜欢赞扬别人的优点,品德低劣的人喜欢攻击别人的缺点。
原文:动人以言,所感已浅,言又不切;谁人肯怀?(《唐书?陆质传》)
句解:企图用言词去感动别人,别人的感受本来就不会很深,语言又不恳切,谁还会把它放在心上呢?
原文:饥在贱农,寒在惰织。(宋?张商英《素书》)
句解:挨饿的原因是不愿种田,受冻的原因是懒于纺织。
原文:将明珠而弹雀,所得者少,所失者多!(宋?邵伯温《河南邵氏闻见录?卷六》)
句解:用宝珠去打鸟,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很多。
原文:戒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移谨厚性,化作凶顽类。(宋?范鲁公《戒子箴》)
句解:奉劝你不要那么喜欢饮酒,酒是狂药,而不是美味;酒能改变一个人谨慎忠厚的本性,把你变成凶恶顽固的人。
原文:强将手下无弱兵。(宋?苏轼《题连公壁?引谚》)
句解:优秀的将领手下没有无能的士兵。
原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句解:灵巧的妇女也做不出无米的饭。
原文:上医无传方,非无良方也,忧用方者也。圣人无定法,非无善法也,忧用法者也。(宋?崔敦礼《刍言?卷上》)
句解:最好的良医不肯把药方传与后人,并不是良医没有好的药方,而是他害怕别人照搬他的药方。圣人没有固定的法律,并不是圣人没有完善的法律,而是他担心别人照搬他的法律。
原文: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宋?林逋《省心录》)
句解:行善事的人不谈论利益,追逐利益的人没有善行。
原文: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宋?范成大《四十八盘》)
句解:假如把人生之路比作山路,那么人生之路的曲折艰险就更多。
原文:君子千言有一失,小人千言有一当。(元?无名氏杂剧《鲁齐郎?一》)
句解:君子千言万语总有一句会说错,小人万语千言总有一句会说对。
原文:看钱奴自古呼铜臭。(元?钱霖《套数?哨遍》)
句解:自古及今,人们都把守财奴叫做铜臭。
原文: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元?高则诚《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
句解:上山捉虎容易,张嘴求人艰难。
原文: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佚名《名贤集》)
句解:贫困的人即使住在闹市也无人过问,富贵的人即使住在深山也有远亲来访。
原文: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明?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句解:即使大风吹倒梧桐树这种自然的事情,也会有人说长道短。
原文:得便宜处失便宜。(明?冯梦龙《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句解:贪得便宜的之处,就是遭受损失的地方。
原文:嫉妒生于利煞,而不生于贤美。(明?黄道周《黄忠端公全集?性无嫉妒论》)
句解:嫉妒生于贪图私利之心,而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嫉妒别人。
原文: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明?徐田臣《杀狗记?第十九折》)
句解:一家人齐心协力,就能有钱买到黄金,一家人各怀私心,就连买针的钱都没有。
原文:君子可欺以其方。(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为人正直,品德低劣的人就利用这一点去欺骗他们。
原文: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句解:江山容易改变,人的秉性却难以改变。
原文:解铃还须系铃人。(明?瞿汝稷《指月录》)
句解:想解铃就必须由系铃的人亲自去办。
原文:不打不成相识。(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句解:经过交手,各显本领,互相了解,方成朋友。
原文: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清?顾炎武《日知录?宋世风俗》)
句解:天下没有不能改变的风俗习惯。
原文:甚矣,习欲之迷人,贤者不免,况愚者乎!(清?洪仁玕《资政新篇》)
句解:严重啊!风俗习惯对人的迷惑即使贤德的人都难以避免,何况那些愚蠢的人呢!
原文:人情厌故而喜新,重难而轻易。(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恒娘》)
句解:人的本性一般都是喜新厌旧的,重视难得之物,轻视容易得到的东西。
原文:薄于朋友者,薄亲戚之渐也。(清?王踔《今世说?卷二》)
句解:对朋友冷漠的人,也会与亲戚渐渐疏远。
原文:受人求者常骄人,求人者常畏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
句解:接受别人求助的人常常对求助者骄横跋扈,而有求于人的人则常常对帮助者心存畏惧的情绪。
原文:君子如春风,可爱不可竭;小人如酒颜,但得暂时热。(清?顾图河《息交》)
句解:君子如同春风一般友情长久不断;小人如同醉酒后的红脸,不久就会退红。
原文:见鄙无佳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
句解:见解浮浅的人不能写出好文章。
原文:见人挑担不吃力。(清?张南庄《何典?第五回》)
句解:看别人挑担子以为毫不费力。
原文:皇天不负苦心人。(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
句解:皇天不会辜负刻苦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