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的建筑布局横向分三路:中路、东学与西学。纵向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是家族对外活动部分,如衙门办事、会客、读书的用房;后部是生活起居部分,如居室、花厅、书房及相应的辅助建筑。孔府采用传统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路是孔府的主中轴,大门后依次为二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内宅门、前上房、垂花门、前堂楼、后堂楼,最后是花园。进入孔府大门,条石铺道。院内东西各有厢房,西厢的赍奏厅当年住有官职六品的赍奏官,平时相当于知县七品上下的官府,就来此等候,由赍奏官向内禀报;而东房则为门房,专供孔府行政及投递公文的差役使用。穿过赍奏厅和东房第一进扁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的二门,门为三间,五檩悬山屋顶,仅明间设门,门上高悬“圣人之门”竖匾,为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土李东阳手书。二门前院左右各有旁门一座。平常二门关闭,人们只走旁门,以示庄严。二门内的大堂前庭呈纵长方形,是孔府最主要的庭院,庭院当中的仪门为一座独立木门,四面临空,因其门楣悬挂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之匾额,故此门称为“重光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采用四柱三间三楼的垂花门形式,门上前后挑枋各饰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重光门是专门迎接圣旨、皇帝的,平时不开。每当孔家生儿子时,也会打开这道门并放13响礼炮。当年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诞生时,母亲难产,于是孔家赶紧把恩赐重光门打开,结果门一开孩子便呱呱坠地,令人称奇。因为有这传奇之说,所以每当重光门打开时,总有许多老婆婆牵着媳妇赶来,正3圈反3圈地绕着,希望沾上圣人家的福气,平安顺产生个大胖儿子。大堂前庭两侧的东西厢房,是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设立的六厅。东厢三厅为:知印厅,掌管印信和签押公文;典籍厅,掌管历代帝王赐书、迹及典章制度,管理训练赞礼生;管勾厅,掌管孔府租银、租食,筹办祭品,其下设“管勾衙门”,负责催粮收款。西厢三厅为:掌书厅,负责处理来往文牍;司乐厅,掌管祭孔乐舞,保管乐器舞具,训练舞生;百户厅,又称“林庙守卫司百户”,设“百户衙门”管理为孔府服劳役的奴户,如猪户、牛户、屠户等。由大堂和东西六厅围合的前庭较为宽广,是为举行重大仪式设置的,庭院内植有古柏和花木,气氛隆重而有生气。
孔府大堂是五开间九檩悬山屋顶的建筑,为衍圣公处理公务、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是整个孔府权力的象征和宗法统治的中心。大堂后还有二堂、三堂,在大堂和二堂之间连以通廊,形成工字型平面,这是衍圣公会见官员、处理日常族内事务的用房,通廊里有一条大长红漆凳,称“阁老凳”,算是孔府请访客等候衍圣公接见的候客地方。现大堂内摆放着历代皇帝颁赠、由金瓜、朝天镫等各式兵器构成的正一品爵位的仪仗,以及诸多思准项目牌。
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及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挂着“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白话碑、慈禧太后手书“寿”字碑、“九桃图”、“松鹤图”等,是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禧祝寿时赏给的。三堂又称退厅,是衍圣公处理公文的地方,三堂的门前矗立着一块太湖假山石,寓意“开门见山”,各级官员来跟衍圣公讲事情,请开门见山,别拐弯抹角。据记载,孔氏族人和佃户、仆役犯法,孔府可自行审讯、行刑、断结,这些都是在三堂里进行。
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内宅门是孔府区分内外至为重要的一个门,按风水说法,内宅门是总气口,至关重要,因此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清朝皇帝特赐呼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有不遵令擅人者“格杀勿论”。内宅门采用三间五檩悬山建筑,也是明间中柱间设门,门内檐柱间为屏门,人绕屏门而行,屏门北面绘有獬豸,《晋书·舆服志》曰“神羊,能触邪佞”,衍圣公绘此照壁以警人为官清廉公正,告诫子孙不要贪赃枉法。宅门的西院墙上嵌有一石流水槽,专供宅内用水,挑夫们将挑来的水倒进去,水便流进内宅的水缸,内宅的仆役再进行配送。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旁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
前上房是内宅的客厅,孔府主人在这里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也是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场所,为七间七架悬山建筑。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客厅室内敞亮,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梢间的桌上摆设一大套满汉餐具,共计404件,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多达190道。长期以来,孔府形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西侧间为孔子76代孙--衍单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家谱。前上房院的东西两侧各有5间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礼器的内库房和管账室。
前堂楼为七间七檩二层悬山楼阁建筑,前檐有廊,室内陈设布置仍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里套间为孔冷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前堂楼院东西两侧各有一栋配楼。东楼是内管家的主室,收管礼品、点心、糖、菜等;西楼是内勤老家人的主室。
后堂楼也是七间七檩二层悬山楼阁建筑,形制与前堂楼相同。为孔子77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堂中陈列着他结婚时的用品,以及当时友人赠送的字画和礼品,充满了“珠联璧合”的气氛。东里间为当时的接待室。摆设着中西结合的家具,里套间是孔德成和夫人孙琪芳的卧室。后堂楼也有东西配楼,东配楼供女佣人居住,西配楼供内眷至亲探亲时会客居住之用。后堂楼西边有佛堂楼,是衍圣公烧香拜佛的处所,后面还有5间正房,原是衍圣公读书的地方,清末成为女佣的住宅。
孔府最后为花园,后花园内有十余块形态较好的铁矿石,故名为铁山园。花园建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清乾隆、嘉庆年间重修扩建。园内假山以石为主,呈东西走向,有峰峦绝壁和山洞曲径,园内还有一株近400年的“五君子柏”,一树五枝,其中一株槐树,因此又名“五柏抱槐”。
孔府建筑群体现儒家礼仪和封建宗法的要求,中轴对称,主次突出,内外有别,讲究尊卑、等级和次序,所有建筑都严格遵守百官宅第营造制度,建筑九进,大堂五间九架,内宅楼房一律不用悬山转角及重檐重栱。
三十九、邹城孟府
孟府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与孟庙仅隔亚圣庙街。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此后孟府又被称为亚圣府。孟府的始建年代不详,估计在宋景和四年(公元1122年)第三次迁建孟庙时同时迁建孟府。
孟府南北长226米,东西宽99米,前后七进院落,共有楼堂等100余间。孟府以大堂为界,前有大堂官衙,中部为内宅,后为花园,西路为孟氏家学“三迁书
院”,其规制与孔府相似而规模不同。
孟府大门门楣的正中悬有“亚圣府”巨匾,黑漆大门上彩绘门神。门外建有影壁,门前一对明代石狮雄踞左右,门阶两旁有上马乘车用的方形石台一对。
二门又称礼门,其建筑形式与大门基本相同。正中门楣书“礼门仪路”大字,六扇黑漆大门上分别绘有盔顶披甲的武士和身着朝服的文官。二门内东墙壁间镶嵌着一块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的“为恳恩照例优免以杜攀扰事”碑。碑文中记述了明皇朝钦赐的庙户、佃户、差役等,以及不得滋意攀扰等事项。二门内有“仪门”,其两边不与垣墙连属,仅有圆柱两根,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屋顶,前后倒垂着四个木雕花蕾,故又名“垂花门”。平时此门紧闭不开,仅在喜庆大典、皇帝幸临、宣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仪式时,鸣礼炮十三响后才开启。
仪门院落后是高大宽敞的大堂。大堂正中门楣上悬挂着清雍正皇帝钦赐孟子第65代孙孟衍泰的御书“七篇贻矩”堂匾。门两侧廊柱上悬挂着“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隶书楹联。大堂内设有木制暖阁,案上放置文房四宝、签筒、印盒。大堂左右两侧还陈列各种”肃静“、”回避“、”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亚圣奉祀官‘’等牌匾,并有旗、锣、伞、扇等各种仪仗。孟府大堂是孟子嫡系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宣读圣旨、接待政府官员、申饬家法族规,以及节日、寿辰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大堂东西两厢是管理孟府祀田、庶务、礼生、乐生、司书、执事等办公场所。大堂前左右设鼓乐楼,是奏乐的地方。大堂东侧有一处独立的院落,称“五代
祠”,是孟氏宗族的家祠。西侧有一曲尺形独特建筑,名为“见山堂”,是当时盂氏后裔接待和宴请宾客的地方。与见山堂相对的月亮门外竖着一块太湖石,寓意“开门见山”。
大堂后是孟府内宅,设有宅门与外界相隔,外人不得擅自入内。内宅门前为一幽径,左右两侧各有一角门名为“更道”,是当年为内宅巡逻值更的更夫行走的通道。
内宅布局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典雅幽静。其正厅名日“世恩堂”,意为“世世代代享受皇帝的恩赐”。现厅堂内陈列着古木家具、古玩字画、钟表照片等文物。世恩堂后面的赐书楼是当年存放皇帝墨宝、圣旨诰封、古版书籍、家谱档案、文物字画等珍贵文物的场所,建筑建于明代,是整个孟府最古老的建筑。最后为孟府的花园,花园在清代晚期就已荒芜,正计划把它恢复。
比起孔府来,孟府更加平民化一些,内宅大院没有雕梁画栋的彩绘装饰,看上去倒像普通大户人家的宅院。
四十、开平碉楼民居
开平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是粤中的侨乡地区,其民居除了与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一样,受到封建礼制、宗族家法、自然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外,由于大批华侨侨居国外,他们回国返乡时带来了西方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意识,因此民居往往形成了一种既有传统形式又有外来文化的建筑风貌。
民居造型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传统三合院式派生出来的楼房建筑,其立面造型西化,当地雅称为“庐”。再有一种形式就是碉楼,后者是粤中侨乡民居特有的建筑形式。
庐是一种造型典雅、材料质量较好的多层楼房,多建在村旁,或离村子有一定距离的平坦开阔、环境幽雅之处。庐的平面形式以粤中传统的三间两廊为基础,布置较灵活。房间开有较大的窗户,室内通透开敞,通风采光良好。窗户形式多样,有八角形窗和凸形窗等。庐的造型别致,犹如别墅。外观多为方形,有传统式、西方古典式,也有吸取了西方建筑某些式样或细部的近代式等。
碉楼一般三至五层,也有五至七层,最高达九层。由于形似碉堡,故称之为碉楼。这种建筑形式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要起防御作用。碉楼顶层向四周悬挑,做成回廊。回廊的墙面和出挑的楼板都凿有内小外大的枪洞眼,可清楚地看到外面的动向.危急时可向各方射击。碉楼用坚硬的砖石砌筑,入口大门为铁木双板门。顶层中央耸立一个大屋顶,式样则采用了中外各种建筑形式,如中国传统式、西方古典式、文艺复兴式、中亚穹顶式、欧美教堂式等。
碉楼采用集居布局方式,由村民集资合力而建,称为“众人楼”,也有家族修建的,功能以防御为主,其他使用要求较低。平面布局中,中间为通道和楼梯间,两旁为房间。房间比较挟小,每户每层都可分得一间房间。底层作储物用,堆放水和禾草,并作厨房。二层住人,放粮食。三层以上为各户年轻人居住,作嘹望守用。有的碉楼内还有水井,便于据楼固守。
还有将碉楼与庐结合在一起的裙式碉楼,既有碉楼挺拔峻峭、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有庐式住宅开敞通透的优点。它的平面布局是在碉楼的前部加建一座两层的建筑,内设客厅、餐厅、厨房,平日是家人聚集、起居、用餐的地方,而碉楼内的各层房间则作为卧室,它的客厅像庐宅一样明亮宽敞。一旦发生匪盗情况,家人可立即撤进后面的碉楼。
粤中碉楼始建于明末清初。这些碉楼,或三五成群,或独自傲立在村前、村后或村边,它们在田野的衬托下,更显得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