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孝图·滴血认骸
爱亲之心,人人都有,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却不多。法则都是顺乎天地自然之理、可以治理天下的,故而圣明的君主,应当效法永恒不变的法则,利用自然优势,顺应自然规律对天下百姓实施政教:效法天之明,教民出作入息,夙兴夜寐;利用地之宜,教民耕种五谷,生产孝养。这种教化,合乎民众的心理,民众自然都愿意听从,所以教化不用去严肃施为就能顺利进行,政治不用去严厉推行而自然国泰民安。前代的贤明君主,看到教育可以辅助政治,感化人民,就先以身作则,倡导博爱,这样民众效法他的博爱精神,所以没有遗弃双亲的人;宣扬仁义道德,人民也去效法,因此普遍盛行道德高尚的风气;对人对事,率先奉行恭敬和谦让的态度,于是人民效法他的敬让,不会发生争端。用礼乐教化他们,人民就相亲相敬、和睦相处。告诉人民什么是好的应该去提倡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应该去制止的行为,那么人们自然会懂得禁令的严重性而不敢违法乱纪了。
【原文】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译文】
“《诗经·小雅·节南山》中说:‘周朝有一位显耀的太师官伊尹,他不过是三公之一,尚且能为民众如此敬慕和瞻仰。如果身为一国之君也像伊尹一样,以身作则,那天下的民众还能不爱戴和尊敬他吗?’”
【评析】
孔子把孝道的本原讲给曾子听。道的本原,是顺乎天地的经义,应乎民众的心理。把孝道作为国君教化民众的准则,不但教化易于推行,就是对于政治,也有绝大的帮助。所以孔子特别告诉曾子的,就是“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政教如此的神速进展,还有什么话说?前代的君王都深谙孝道的妙用,以身作则,率先倡导。所以不管你身居何位,哪怕是一国之君,只要身体力行,就都会被民众敬慕瞻仰。
焦华——力辞王姬
焦华,是晋代南安人,父亲为西秦安南将军焦遗。焦华为人谦虚和蔼,十分孝顺父母。一年冬天,焦遗病得很重,百孝图·力辞王姬想吃新鲜的瓜,可是当时毕竟不是产瓜的季节,所以焦华很为难,整天茶不思饭不想,休息也不好,一心想着满足父亲的愿望。一次,他在梦中隐隐约约听到一个声音:“听说你的父亲想吃鲜瓜,我给你送来了。”焦华激动不已,马上下跪,接过鲜瓜。一开心,就笑出了声,于是梦就醒了。可是,奇怪的是,自己的手中竟然真的有一个香气扑鼻的鲜瓜。焦华赶紧拿给父亲享用,父亲刚吃了几口,病就好了。
西秦王乞伏干知道后,提出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焦华。焦华不愿攀龙附凤,拒绝道:“娶妻的人是希望夫妻和睦,共同伺候父母。但是王姬身份尊贵,嫁给我就太委屈了。我家里一没有豪华的家具摆设,二没有丰富美味的佳肴,因此,我没有能力迎娶国王的女儿。”所以,他就没有答应这门亲事。乞伏干并没有生气,反而很赏识焦华的人品,还让他担任尚书民部郎。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一个真正的孝子把孝道当成自己的本分,而不会希求通过它获得什么好处,更不会让纯净的孝道沾染上世俗的污秽,成为攀龙附凤的工具。这份真挚的用心不仅能够感动天地,更能感动世人!
徐孝克——侍宴取饵
徐孝克,南朝陈东海郯(今山东郯县)人,性情极为孝顺,但就是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他想尽了办百孝图·侍宴取饵法才将父亲埋葬。和老母陈氏相依为命,奉养有佳。战乱期间,人民生活艰难,他甚至连一碗稀粥都无法供给母亲。无奈中,他只好剃了头做和尚,讨来食物侍奉母亲。陈宣帝很欣赏他的为人,任命他为国子祭酒。每当皇帝请宴的时候,徐孝克从不食用任何东西。等到酒席散了,他把美食带回家给母亲享用。宣帝发现后,觉得很奇怪,就去问管斌为什么徐孝克不吃饭。管斌也不知道真相,直接去问徐孝克,才得知原来他把美味佳肴带回家是为了供养老母亲。管斌感动之余如实向宣帝禀告了,宣帝立即下令,以后皇帝在宴请群臣时,先让徐孝克把他母亲爱吃的酒菜挑出来带回家。
孝心可以为一个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更会受到千万人的景仰,所以在众多的孝子故事中,主人公都能够因祸得福,甚至平步青云。上天对于孝子的眷顾可见一斑,但是在他们获得各种殊荣以后是否能够不改初衷呢?徐孝克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肯定的答案。身居高位仍以母亲的喜好为先,自然能够受到朝野内外的青睐了。
司马光——保兄如婴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陕西夏县)人,仁宗宝元年间进士,历任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兼侍读学士,百孝图·保兄如婴后任宰相,被封为温国公。7岁的时候,司马光和小朋友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小孩不小心掉在了水缸里,眼看就要被淹死了。大家都被吓跑了,可只有小司马光沉着冷静,搬来一块石头将水缸砸破,救出了小孩。司马光不但机智,而且特别孝悌,他和哥哥司马伯康兄弟情深。哥哥快80岁了,他把哥哥当成父亲奉养,照顾得非常周到,就像照料婴儿一样细心。吃饭时,也总是关心地询问:“哥哥,饭菜可口吗?”每年入冬,他都要摸摸哥哥的后背问道:“哥哥,衣服是不是穿得有点少了?”
一个人的品德高低能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哪怕是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够成为判定一个人品质的标准。司马光就是这样一个经得起推敲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上、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生活中更是一个孝悌的楷模,在对待自己兄长的每一个细节上都体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英雄做事可以不拘小节,但是伟人却肯定不会输在小节上。
【章旨】这一章是说天子、诸侯、大夫,如果能用孝道治理国家,就能得民心,从而得天下。孝治的本意也在此,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不敢恶于人,不敢慢于人的实在表现。经书将其列为第九章。【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百孝图·埋儿奉母
【译文】
孔子说:“过去的圣明君主,是用孝道治理天下的。其爱敬之心推己及人,即便是对一些附属小国派来的使臣,都不敢轻视慢待,何况自己直属的封疆大吏如公、侯、伯、子、男呢?所以众多诸侯也对他真诚归顺、甘心听命、远近朝贡,并帮助国君祭祀先王。孝道就算尽到极点了。”
百孝图·感母赈弟
【原文】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译文】
“过去的诸侯,效法天子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法则,以爱敬治其诸侯国。爱人的人,必受人爱慕;敬人的人,必受人尊敬。即便是对失去妻子的男人和丧夫守寡的女人也不敢欺侮,更何况对他属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就能得到全国百姓的欢心,竭诚拥戴,使他们帮助诸侯祭祀祖先,岂不是尽到了孝道吗?”
【原文】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译文】
“过去的卿大夫治家,即便对于臣仆婢妾也不失礼,何况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呢?因此,人不分贵贱,情不分亲疏,只要得到大家的欢心,使他们乐于侍奉自己的父母,那么自然夫妻相爱,兄弟和睦,儿女欢乐,主仆愉快,家庭一片和气景象。以此孝道治家,那岂不是达到了理想的家庭吗?”
【原文】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译文】
“如果依照以上所讲的以孝道治理天下国家,自然能得到天下人的欢心,那样做父母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可安心享受他们儿女的孝养,去世以后,也就很自然地受用他们儿女的祭礼。照这样治理天下国家,肯定是一片和平气象,水、旱、虫、疫等自然灾害,就不会再产生,战争血腥盗匪等人为祸乱,也不会发生了。由此可见,历代明德圣王以孝治天下国家的效果,是如此高明。”
百孝图·护父受伤
【原文】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百孝图·伏柩灭火
【译文】
“《诗经·大雅·仰之》说:‘一国之君,有伟大的道德行为,那么周边的众多小国,都会被感化而心悦诚服,没有不顺从他的。由此可见,再没有比以孝道治理国家更好的方法了。’”
【评析】
古人对于孝道是非常重视的,这表现在他们并不限于对自己父母尽孝,而且推其孝敬之心到比较疏远的人群中去,使人人都能得到欢心。像这样的孝德感召,人人尽孝,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国家还愁不强盛吗?如果不提倡以孝道治天下,那爱敬之道拘于狭隘,家也不能保,国更不能治,即使科学发达、武器犀利,也不是长治久安之道。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以孝道治理天下国家,先得了人和,有了人和,自然会有国泰民安。
汪廷美——因赦减租
汪廷美,宋朝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人,对父母孝顺有佳,和族人相处得也非常融洽。
百孝图·因赦减租
他们族人一共二百多人,一起生活了数十年,关系都非常和睦。每天早上晚上吃饭的时候,如果有的族人没能按时前来,其他的族人也都不会先吃,而是一起等他来了之后一块享用。汪廷美生活节俭,为人朴实不虚荣。他常穿粗布衣服,没有祭祀活动是不吃肉的;为亲人办丧事时,他遵守丧礼,竭尽哀痛,也拒绝见客;每当祖父的忌日,他都不出家门,在屋里斋戒纪念祖父。后来朝廷减了老百姓十分之二的赋税,他也随即减去佃户十分之二的地租。村里有人把他们家的鹅偷走了,他问那个人为什么要偷,那人说是夏天快到了,要用鹅来祭祀祖先。他听后,认为此人很有孝心,不但没有把鹅要回来,而且还送给他很多美酒。后辈人犯了什么错误,他不会打骂教训,而是耐心地给他们讲古今做人的道理,启发他们自己醒悟过来。
赖禄孙——含唾母
赖禄孙,元朝汀州宁化人(今福建省宁化县),是个大孝子。当时贼寇作乱时,他背着母亲,带着妻儿,百孝图·含唾呴母和乡亲们一块到山里避难。中途,遇到了贼寇,乡亲们四处逃散,只有赖禄孙守着老母亲,寸步不离。贼寇举起刀要砍老母亲,赖禄孙一个箭步冲上去,用身体护住母亲,大声说:“你们要杀就杀我,不要伤害我的母亲。”母亲这时口干舌燥,没有水喝,赖禄孙就用唾液给母亲止渴,以减轻母亲的痛苦。贼寇看到这个情景,很是感动,不忍心伤害他们母子俩,反而给他们端来了水。这时有个贼寇想抓走赖禄孙的妻子,却遭到其他很多贼寇的制止:“孝子的妻子,是不能侮辱的。”最后,他们一家人安然无恙地走了。
孝心可以治理国家吗?不用怀疑,因为它有巨大的感染力!人皆父母所生,每一个人的天性中都有无法泯灭的良知,而孝行是唤起这种良知的最大动力。以至诚的孝道来治理国家,收到的效果可能要比冷酷的刑罚好得多。赖禄孙的孝行如果能够感动冷酷的强盗,那么就更加能够感染寻常的百姓了。
韩邦靖——谨侍兄疾
百孝图·谨侍兄疾韩邦靖,字汝度,明朝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人。他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与哥哥韩邦奇一块考上了进士,当上了山西左参议,守卫大同。当时赶上了荒年,老百姓吃不到粮食,饿死无数人。乡下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韩邦靖见此情景,很想帮助百姓度过灾难,于是他就上奏此事,希望朝廷能赈济灾民,但是却没有被通过。他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因此就想辞官归隐,但还没得到批准,就要先动身上路。乡亲们知道后,自发组织起来,站在路旁痛哭流涕,劝他留下来。韩邦靖含着泪回到家乡,不久就病逝了。后来他的哥哥韩邦奇也做了参议,来到大同,乡亲们知道他是韩邦靖的哥哥,都纷纷出来迎接他,并激动地哭了起来。在此之前,韩邦奇曾经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一年多。韩邦靖非常担心哥哥的身体,并亲自服侍哥哥。给哥哥吃的药,他都要先尝一下冷热;他还亲手送上哥哥吃的任何东西。后来,韩邦靖病重,哥哥韩邦奇也是不分昼夜地照顾他达三个月之久。韩邦靖去世后,哥哥只吃简单的饭菜,穿了五个月的孝服。乡亲们都很感动,并为他们立了一块孝悌碑。
中国人注重孝道,对于孝悌之人自然更加敬重。孝悌碑是为孝悌之人树立的,但它却不仅仅只是一种外在的表彰形式,更代表了一个民族坚固的心灵支撑。
【章旨】这一章是因曾子听到孔子关于孝治可以使天下实现和平的讲解后,再发问:有没有比孝更大的圣人之德?孔子进而解说没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孝治主德,圣治主威,德威并重,方成圣治。【原文】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译文】
曾子听完孔子的孝道论,以为政教之所以好的原因,都是由于孝的德行,所以又问:“圣人的德行,就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
百孝图·济母置儿
【原文】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