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厅堂旁边刚好有一群小鸡,老莱子一时兴起,就学老鹰抓小鸡的动作,来逗双亲高兴。一时鸡飞狗跳,热闹不已。小鸡一颠一颠地到处跑,特别可爱。而老莱子故意装成非常笨拙的样子,煞费苦心,而又无可奈何。看到这番情景,双亲笑得合不拢嘴,温馨的画面,流露出人伦至孝的光辉。
为了让父母在生活上有喜悦的点缀,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会出一些点子,逗父母欢乐。有一次,他挑着一担水,一步一晃地经过了厅堂的前面。突然扑通一声,做一个滑稽的跌倒动作。“这个孩子真是养不大,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父亲哈哈大笑,母亲则在一旁说着。
年纪大的人眼睛昏花、耳朵不灵,行动更是不便,老莱子就在家里扮演一个快乐的丑角。他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年纪大的人,在父母面前,他永远都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
有人可能会认为老莱子为取悦父母有过分做作之嫌,颇不以为然,但实在因为他一片至纯孝心使然。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恼一恼,老一老。”父母年纪大了,怎么承受得起忧愁和烦恼?老莱子正是深谙了这点,才做出了一些看似“做作”的举动。
为人子女者永远不要在父母的面前,声称自己已经老了。一位孝顺的孩子,总是会想方设法地让父母觉察不到岁月的流逝、年纪的增长。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连孩子都老了,那父母不就更为年迈了吗?他们听了之后,该多么伤心啊!所以,在父母的面前,子女不应当提到“老”这个字。
曹王皋——贬恐惊亲
曹王皋,唐朝衡州刺史,政绩突出,深受百姓爱戴。朝中另一位官员嫉妒他的成就,设计诬陷他触犯王法,百孝图·贬恐惊亲于是他被贬到潮州。杨言知道了曹王皋为人耿直,是一位治国人才,做了宰相之后又提拔他做了衡州刺史。在曹王皋被贬官之时,因担心母亲年纪大,经受不起打击,于是对母亲隐瞒了实情。他白天在外面穿着囚服,回家马上换上官服。他把被贬官说成是被提升,假装高兴地向母亲辞别。这次官复原职,他还没来得及告知家人,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母亲那里。母亲祝贺他时,他跪在地上,才对母亲说出了真相。
儿女永远都是父母在这个世界上最为关心的人,父母的喜怒哀乐大半与儿女有关。因此,为人子女者应当懂得如何才能让父母安心。而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就要正直地做人,少犯错误。没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但是前提却是他们能够平安、快乐。管好自己,让父母少操心就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鲍出——追贼救母
百孝图·追贼救母鲍出,字文才,三国时京兆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他和母亲以及四个兄弟一起居住。鲍出为人豪放,但是对母亲却照顾得无微不至,兄弟之间也是兄友弟恭,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和乐美满、其乐融融。
一天,兄弟五人外出,只有母亲一人在家。两个哥哥和弟弟先回到家,发现一伙强盗把他母亲用绳子绑住手,劫走了。他们惊慌失措,又不敢去追。等到鲍出回来后,听说此事,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了出去。沿途杀了十多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邻居家的妇人也被一道劫来了。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当,自己的同伙也已经有好几个死在了他手里,都不敢和他正面交锋,无奈之下就放了他母亲。鲍出指着邻居家的妇人说:“这是我嫂子,快放人!”贼人不敢造次,乖乖地把人放了。就这样,母亲和邻家妇人都得救了,鲍出也因此名声大振。
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天下太平后,他们回到家乡。在路上跋山涉水,母亲行走不便,鲍出就亲手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他背着母亲回到了家乡。鲍出对母亲的照料可谓无微不至,天冷加衣,天热扇席,母亲生病便寸步不离、衣不解带,母亲心情不好,就想方设法逗母亲开心,总之事事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从来不敢怠慢。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母亲活到了100多岁才逝世,那时他也已经70多岁了,但依然为母亲守丧礼,无所不备。
鲍出的孝行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说的“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为后世做出了榜样,他的后代继承了祖先的遗风,成为孝悌治家的楷模。
【章旨】这一章是说明违反孝行,应受法律制裁,使人有所警惕,不要去犯法。这里所讲的五刑之罪,莫大于不孝,就是讲明刑罚的森严可怕,以劝导世人走上孝道的正途。
百孝图·庐墓保乡
【原文】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译文】
孔子又提醒曾子说:“国有常刑,来制裁人类的罪行,使人向善去恶。五刑所属的犯罪条例,约有3000之多,仔细研究一下,这些都没有比不孝的罪过大。用刑罚纠正不孝之人,以儆效尤,督促人走上孝行的正道。用武力胁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没有君主的存在;诽谤立法垂世圣人的人,是眼中没有法纪的存在;讥笑鄙视非议立身行道的有孝行的人,是眼中没有父母的存在。像这样的要挟长官、无法无天、无父无母的三种人的行径,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以禽兽之行,横行于天下,天下还能不大乱吗?所以说这就是天下大乱的根源。”
【评析】
为人子女的,都应该向良知良能爱敬父母的孝行方面努力,不要一误再误,走到最危险的歧途中去。圣人爱人之深,而警告之切,由此可见。
刘君良——出妻合爨
刘君良,唐朝瀛洲饶阳(今河北省)人。他们家好几代都在一个大家庭居住,和和美美,从没闹过矛盾。
百孝图·出妻合爨
隋朝末年,发生大饥荒,强盗贼寇也特别多。刘君良的妻子想要分家自己住,可又怕丈夫不同意,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将院子里的两只小鸟换了鸟巢,这样两个鸟巢内部就分别打起架来。家人都觉得很奇怪,于是她趁机对丈夫说:“现在天下大乱,连鸟儿都互相争斗,更何况人呢?所以,还是分家吧,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免得起争端。”刘君良不明实情,就听信了妻子的话,与兄弟们分了家。一个月之后,刘君良醒悟过来,知道中了妻子的计,便在当天晚上大骂妻子破坏了家庭和睦,是真正的奸贼,第二天就把妻子休了。于是,兄弟们又像以前那样一起生活。当时,盗贼经常在他们乡里出没,他们家在乡里很有威信,乡亲们都主动投奔,寻求保护,并把他们家叫做“义成堡”。刘君良的大家庭,不论男女老少,都能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唐太宗贞观六年,颁布诏令,旌表刘家。
每个人都有私心,刘君良的妻子只不过是出于对小家利益的考虑,想分家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可是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中有很强的家族观念,破坏家族的团结就会被认为是大不孝,当然也会受到惩罚,自然难逃被休弃的命运。
刘沨——孝友天至
刘沨,字处和,南朝齐南阳人。父亲刘绍为南朝宋中书郎。在刘沨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刘绍又续娶了路太后哥哥的女儿。继母是皇亲国戚,自然目中无人、百孝图·孝友天至骄横跋扈,对待下人非常严苛,全家上下都很惧怕她。虽然刘沨当时年纪很小,可继母看待他就像奴隶一样,加上刘沨又是丈夫的前妻所生,更加看不顺眼,经常毒打他。
但是即使如此,刘沨也从不记恨。路氏又生了一个儿子,长相俊秀,灵气十足,刘沨特别喜欢这个小弟弟。后来路氏生病一年多,还不见好转。善良的刘沨每天都守候在继母身边,照顾饮食起居。他也经常为继母的病情担忧,哭泣绝食。一旦继母病情有所好转,他就开心至极。他这样心诚所致,继母的病竟然好了。而路氏也深深被感动了,对刘沨的态度也转变过来。她让自己的儿子和刘沨一块儿吃饭,一块儿睡觉,一块儿玩耍,一块儿学习;最后还把家产分了一半给刘沨。
“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呼唤,这种呼唤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会被感化的,刘沨的继母又怎么会例外呢?刘沨用他的至诚感动着周围的人们,一个人对打骂自己的继母都能够如此尽孝,更何况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亲生父母呢?
杨黼——回家见佛
杨黼,宋朝人,为人善良,性情温和,非常崇拜蜀中(今四川)的无际大师(即唐朝的得道高僧希迁和尚),百孝图·回家见佛并专程去拜访。在半路上,他遇见一位年纪很大的和尚,他就向其打听无际大师的情况,并告诉他自己要拜访的原因。老和尚听完,很认真地说:“见无际还不如见佛呢!”杨黼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就问:“佛在哪里?我怎么才能见到佛呢?”老和尚回答说:“你赶快回家,见到披着衣服、倒着穿鞋的人,那就是佛了。”杨黼听从老和尚的指点,立即返回,深夜才到家。这时,母亲听到儿子的敲门声,高兴地随手拿了一件衣服披上,踏上鞋子就出来了,竟然没意识到鞋子穿反了。杨黼见到这种情景,心中颇有感悟。从此以后,他竭力孝养双亲。
《增光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这与文中的内容不谋而合。父母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去朝拜的人,而何必执着于自己的意念?只要意识到这一句话的真谛,从现在开始去做一个真正的孝子,一切都还不算晚,不要为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章旨】这一章,是孔子就首章所讲的要道二字,加以具体说明,使天下后世的为君王者,明确知道要道的法则可贵,实行以后有多大的效果。【原文】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译文】
孔子说:“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应以教化为先。教育人民相亲相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方法了。教育人民恭敬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方法了。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音乐教化更好的方法了。要想安定君主的身心,治理黎民百姓,没有比礼法教化更好的方法了。”
百孝图·埋儿得金
【原文】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译文】
“以上所讲的孝、悌、乐、礼四项,都是教化民众的最好方法。但孝是根本,礼是外表,而礼的本质,却是一个敬字。因此,如果一国之君,能恭敬他人的父亲,那他的儿女一定是很喜悦的。敬他人的兄长,那他的弟弟一定很喜悦的,敬他人的君主,那他的部下和百姓,也是很喜悦的。这一个敬字,只是敬一个人,而喜悦的人,何止千万人呢?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所在啊。”
【评析】
作为君主治理国家,建立社会道德规范的力行宝典,统治者提倡孝道是很明智的。
缇萦——上书赎父
缇萦(女),西汉山东人,上面有四个姐姐。父亲淳于意弃官从医,由于他精通医术,因此几乎没有他治不好的病。有一次,面对一位病入膏肓的贵妇却自知无力回天,为了满足贵妇家人的希望,他只好象征性地给她服了几副草药。不久,贵妇逝世。这时,贵妇的家人却一口咬定是淳于意开错了药方所致,因此他被判罪,即将受肉刑。那时的肉刑有三种: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当过官的淳于意按规定要被押到都城长安去受刑。淳于意离家那天,感慨自己没有儿子,所以遇到了困难,女儿们帮不上忙。缇萦听了,暗下决心一定要救出父亲,于是决定陪父亲上长安,替父申冤。
历尽艰辛,缇萦终于到了长安。她听说汉文帝曾下旨准许百姓直接向他申诉冤情,因此请人写了奏章,向文帝陈述了父亲的冤情:“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现在他受冤枉要被判处肉刑。肉刑太残酷了,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刑罚的目的是为了让犯人能够改过自新,一个人受了肉刑以后,失去的肢体不能复生,即使悔过自新也无济于事。所以我情愿给官府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百孝图·上书赎父
汉文帝读完奏章后,对缇萦深表同情,又召集了一些近臣,针对肉刑的不合理提出了新的处罚方案。就这样,文帝废除了不合理的肉刑,改为打板子了。
缇萦的孝心孝行,不但成功地拯救了父亲,而且使统治者下令废除了残忍的肉刑,使无数人免于肉刑之身心剧痛。孝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大到可以改写历史。
徐允让——子孝妻烈
徐允让,元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妻子潘氏,名妙圆,也是山阴人。至正年间,战乱四起,他带着父亲和妻子到山谷中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