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送儿子伯禽去鲁国就任时,嘱咐儿子一定要谨慎治国,谦虚做人。他礼贤下士,常常“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犹恐失去天下贤才。他还把治理国家的经验和方法刻写下来,命人背着走在伯禽的前面,让儿子边走边学。
周公一生谨慎,为国事日夜操劳,从没有片刻松懈,为周王朝的统治和长治久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原文】
其次致曲①。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②。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注】
①曲(qǔ):偏曲、幽微的地方。②著:显著。
【译】
次一级的可以从日常的细小善事扩充做起。从细小的善事做起能够产生诚的意念。心里产生真诚的意念到一定程度就会在外表上显露出来。外表显露到一定程度就会彰显出来。彰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出光明。发出光明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动力,导致行动。行动到一定程度就会带来改变。改变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转化。只有真诚到极点才能形成教化。
【解】
人心虽容易被物欲所遮蔽,但有时也会在一些细小的地方闪烁,并未完全泯灭,这个细小的就是“曲”。只要从这个未泯灭的地方出发,并不断扩充,逐渐发散于外,以达到显著光明,然后产生改变,也可以达到最终的至诚。这一整个过程只有触碰到内心至诚的点才能引发。
史
鬼谷子“以花辨命”
《东周列国志》中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鬼谷子“以花辨命”的故事。
鬼谷子
孙膑,齐国人,是春秋时军事家孙武的孙子。与庞涓结拜为兄弟,拜隐士鬼谷先生为师,学习兵法。
鬼谷子是战国时代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是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原名王诩,自号鬼谷子,由其出生地或隐居地“归谷”而得,因“鬼”“归”二字同音,而“鬼”具有莫测的机变色彩,故称为“鬼谷子”。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权谋机变,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韬略,更兼有术数家的神妙变化。世人称他是一位奇才、全才,著有《鬼谷堐》一书,又叫作《捭阖策》。
在鬼谷子的悉心教诲下,孙膑和庞涓刻苦学习,精心研究,各自对兵法颇有心得。时光荏苒,转眼三年过去,庞涓自以为才识已足以傲视天下,所以,功名心生,就不想安心继续学习。
恰在这天,庞涓到山下汲水,偶然听见路人传说,魏国重金招贤,求聘将相。庞涓怦然心动。就想辞别先生下山,去魏国应聘,又恐先生不放,心怀忐忑,坐立不安,欲言又止。鬼谷先生鉴容知意,就对庞涓说:“你飞黄腾达的机遇已经到来了,为什么还犹豫不定,赶快下山,用自己的所学,建功立业,求取富贵。”庞涓听先生这样说,正中下怀。却故作不舍地向前跪拜说:“学生虽有这个想法,只是心里没有把握,不知道能否达成愿望?”
鬼谷先生说:“你去摘取一枝山花,我为你预测一下前途命运。”
庞涓于是便下山寻找山花。此时时令正值盛夏,百花早已开过,遍野绿草郁郁,哪里也找不到一枝山花。庞涓寻觅很长时间,才找到了一棵草花。他便连根拔起,走了数步,忽又觉得这棵草花质弱低微,不为大器,便心生厌弃,抛掷在地。又继续寻找,可是任他如何急切,再也没有一棵山花。只得又拾起那棵草花,藏在衣袖中。回来对先生说:“山中没有一枝花。”先生说:“既然没有花,那么你衣袖中藏的是什么?”庞涓只得取出这枝草花呈送先生。只因为草花被拔离土地时间太长,又经受了太阳的曝晒,已出显出枯萎的状态。
先生说:“你知道这朵花的名称吗?这是马蔸铃花。盛开时十二朵花同时开放,正象征你的命运中最为辉煌的时间年数,这朵花是在鬼谷所找到的,且由于太阳的照射而显出枯萎的形态,暗示出你必能在魏国显达。”庞涓暗暗惊奇。
先生又道:“但是,你不应该存心欺骗别人,存心欺人的人以后也必定会被人欺骗,切记切戒。我送给你八个字,你应当牢记在心:遇羊而荣,遇马而卒。”
庞涓再拜致谢说:“恩师大教,敢不书绅。”
临行,孙膑相送下山。庞涓说:“我与兄八拜深交,又同学三载,这次弟先出山,如有进身之阶,一定举荐兄长,同建功业,共享富贵。”孙膑说:“贤弟果能如此。为兄必当厚报。”庞涓对天立誓说:“弟若谬言,当死于万箭之下!”孙膑说:“兄弟厚谊,先自心领,何须如此重誓!”相顾依依不舍,挥泪而别。
庞涓来到魏国,径直拜见相国王错。经王错推荐,魏惠王召见庞涓。正值魏惠王用午膳之时,庖人呈献蒸羊于惠王之前。庞涓看到后,心里暗自高兴:“老师说遇羊则荣,看来应验了。”果然,魏惠王见庞涓一表人才,起身以礼相迎。谈论之间,庞涓倾其所学,说:“我拜鬼谷先生为师,已学得用兵争战的要义。”因而对于历史上的战例进行评点褒贬,详明精警。魏惠王深为叹赏。于是魏惠王以当前面临的军事形势询问:“我国东部边境潜伏着被实力雄厚的齐国侵凌的危险,西边承受着来自强大的秦国的威胁,南面被楚国制约,北方有韩、赵、燕等国掣肘,处在强敌环伺之间。而赵国此前又夺取了我国的属国中山,此仇未报,先生有什么高明的良策吗?”
庞涓说:“大王不用微臣则已,如用微臣为将,管教战必胜,攻必取。可以兼并天下,何忧六国哉!”惠王说:“先生豪言壮语,令人鼓舞,只是有多大把握实现呢?”庞涓说:“臣自揣所长,实可操六国于掌中,若委任不效,甘当伏罪。”
魏惠王听了十分高兴,于是任命庞涓为元帅,兼任军师的要职。整军训练,先后对卫国、宋国用兵,屡屡得胜。宋、鲁、卫、郑诸君相约来魏朝见。这时,齐国发动了对魏国的战争,庞涓率军御敌于国门之外,于是以为建立了不世之功,不胜夸诩。
孙膑经鬼谷先生的朋友墨翟的荐举,被魏惠王拜为客卿。
当孙膑拜辞鬼谷先生时,先生也让孙膑去取山花一枝,卜问凶吉。当时正是九月天气,孙膑看见先生几案之上,瓶中供有黄菊一枝,于是就取菊花呈上,并立即放回瓶中。先生沉吟片刻,剖析评断说:“此花现被残折,不为完好,但性耐岁寒,经霜不落。虽有残害,不为大凶,且喜供养瓶中,为人爱重。花瓶又是范金制成,钟鼎之属,终当威行霜雪,名勒鼎钟矣。只是此花再经提拔,恐怕一时未能得意,仍旧归瓶,预示你的功名,最终还是在故国的土地上才有所建树。”并代为改名为膑,以避刑罚。他又送锦囊一个,吩咐说一定等到危急之时,才可打开。
后来,庞涓死于乱箭之下。孙膑受刖刑而致残,终为齐国所用。所言全都应验。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①,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注】
①蓍龟:蓍草和龟甲。二者都是古代用来占卜的器具。
【译】
抵达真诚到极点的境界可以预先知道未来。国家将要兴盛时,必定会有祥瑞的征兆;国家将要灭亡时,必定会有怪异的事情出现。呈现在蓍草和龟甲的占卜中,体现在人的行动上。灾祸于幸福将要到来时,是好的,必定可以预先知道;是不好的,也必定可以预先知道。所以说真诚到极点,就好像神灵一样。
【解】
并不是说至诚的人可以通过占卜来预知吉凶祸福,而是强调至诚的人因为内心无私,洞达极其细微的事理,所以能了解到事情变化的征兆,从而判断事情的走向。
史
张华善辩
张华,字茂先,范阳人。少好文义,博览群典。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晋武帝经常咨问汉朝的治理方略及管理制度,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张华应对如流,并且语言生动精警,使听取的人常常忘记疲倦。于是人们把他与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相比拟。官至太子少傅、司空。
张华博物洽闻。有人捡到一种奇异的羽毛,长约三丈。拿来请张华辨认。张华看见后,神情惨然地说:“这是海凫的羽毛。这种异鸟出现,就预示着天下将要发生变乱。”
陆机宴请张华,席间宾客满座,佳肴珍馐,丰盛精制,有一名菜“白鲊”。张华打开盛菜的器皿的盖子,说:“这是龙肉。”人们都不相信。张华说:“用苦酒浇醮,必定会有奇异的现象出现,一试便知。”试后果然有五彩光芒升起。陆机叫来进献白鲊的人询问。果然说:“是在园内堆积的茅草下面得到一条白鱼。觉得鱼质与貌状都十分特异。用来做菜其味鲜美。因此就进献给您品尝。”
存放武器的库房,封闭管理十分严密。但是,库中忽有雉雊。人们感到十分怪异,就去请教张华。张华说:“这是蛇变化为雉。”打开库房验正,在雉的旁边果然有蛇蜕。
吴郡派公务人员报告说,临平江岸崩塌,有一只石鼓出现,槌擂却不发出声音。皇帝就召见张华。张华说:“取蜀中桐材,刻制成鱼形的鼓槌,敲叩就会发出声音来。”果然如其所说,鼓声洪亮,振响数里。
当初,孙吴政权还存在时,在北斗星与牵牛星之间,常有紫气。研究道术的人认为:这是东吴政权强盛巩固的天意,不可讨伐。只有张华以为这种说法是牵强附会、没有道理的。后来东吴被平定,紫气更显明亮。张华了解到豫章人雷焕,对于天象征兆很有研究,于是邀请来,到晚间共同登楼观察。雷焕说:“这是宝剑所发的剑气,位置在豫章郡的丰城县。”于是就任命雷焕为丰城县令,让他负责探寻。雷焕上任后,经过测算,挖掘牢狱房屋下的地基。于是找到了双剑。当晚,在斗牛二星之间就再也看不到剑气了。雷焕用南昌西山北岩下的土石磨拭剑,除去锈迹,剑光明亮耀眼。于是派遣特使,护送其中一剑,并土石赠送给张华。留下另一剑作为雷焕自己的佩剑。张华认为南昌的土石不如华阴县的赤色土石。于是就用华阴土石一斤致赠雷焕。雷焕再次用来磨拭,铁剑倍加精湛锋利。
在曹魏政权时。殿前大钟忽然自动震响,令人震骇。张华说:“这是四川发生了地震,大钟感应而发出声音。”不到十天时间,蜀郡果然报告发生地震。
【原文】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①之宜也。
【注】
①措:行动,实施。
【译】
保持真诚,就会自己成就自己;然后,(自己的)道路也会自己显现出来。真诚,贯穿于万物的终结和开始。没有真诚,万物就不能存在。所以君子以真诚最为可贵。真诚,不是成就自己就算了。还凭借它来成就万物。成就自己是仁,成就万物是智。这二者都是天性本身具备的能力,是把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合在一起说,所以任何时候实行都是适宜的。
【解】
“不诚无物”,人若是没有抱着真诚之心去做事、去生活,到头来不免感到时光虚掷、生命虚度,好似不曾做过那件事,也不曾实实在在地活过一样。诚,也是一种最起码的生活态度。
史
师旷知音论政
师旷,晋国音乐大师,学识渊博,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师旷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平年间。山西洪洞人。《洪洞县志》说:“师旷之聪,天下之至聪也。”传说他从小就喜欢音乐,因为认识到“技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视”的道理,就用艾叶熏瞎了眼睛,专心音律,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庄子·齐物论》说:师旷“甚知音律”。史称“乐圣”。师旷琴艺高超,又深通音律感应的哲理,赢得晋君信任,国事有疑,垂询咨问。因而师旷也就参与了晋国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事务。韩非说:师旷“迹虽隐于乐官,而实参国议”。
《荀子·大略》篇说:“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
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乐律十分重视,怀有神秘的敬畏色彩,倍加推崇。因而留下了很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
传说师旷弹琴,“玉羊、白鹊翱翔。”古人以五羊白鹊为“玉音协和,声教昌明”的祥瑞。师旷曾为晋平公弹奏“清徵”,“有玄鹤列队翔集”,“延领而鸣,舒翼而舞”;又奏“清角”,遂有玄云汇集起,风雨骤至,“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惊心动魄。
《左传·襄公十八年》载:“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这一年,齐国举兵进攻鲁国,晋鲁结盟,会合诸侯援鲁伐齐。晋平公对战争前景怀有疑虑,师旷说:“天空中的飞鸟鸣叫声,充满欢乐,表明齐国军队已经远远撤离了。”晋平公犹疑之际,派出的侦探回来报告说:齐军早已逃跑了。
同年,楚国发兵攻打郑国,当时,楚国强大而郑国弱小,形势严峻,晋国在外交上面临难以决断的难题,晋平公召来师旷询问。
师旷说:“我弹琴时演奏了南北二地近来传唱的歌曲,从音律中感到,南方的歌曲力量不足,微弱不振,楚国必然无功而返。”
师旷常向悼、平二公陈说治国安邦之策,“因问尽言”。《韩非子·外储说》载:“景公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
某天,晋平公宴乐之后,望着双目失明的师旷感叹道:“太师聪明智慧,却不幸眼盲,处在昏暗的世界中无法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师旷说:“其实,这没有什么,并不是天下最严重的昏暗。天下的五种昏暗,却都侵蚀不到我。”
晋平公说:“你的话是指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