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中庸
48405000000016

第16章 中庸(9)

李法修身待命

李法,字伯度,汉中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东)人。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性情刚直有节操。汉和帝永元九年,参加贤良方正对策考试,被任命为博士,很快又升任侍中、光禄大夫。大约一年多时间,李法上疏,议论政略得失,认为政令苛刻繁杂琐细,不便百姓执行,有的也违背了永平、建初时期所确立的制度;直言宦官权力太重,势力炽盛,干预朝政,后妃们太受宠爱,影响到社会风俗。并且指责史官失职,记载不能尊重事实真相,将致后世有识之士在考证历史时,据此寻功计德不能得到确实的依据。

汉和帝十分生气,定名以言论失据的失言之罪,诏令官府治罪,并因此而免去他的一切职务,贬为平民。李法默然承受,回到家乡,谢绝一切交游,闭门读书,固守节操。从前交情深厚的老朋友和学生来看望。言谈之间,很关心他拂逆皇帝心意的原因,李法总是避而不谈。朋友们坚持询问,他才说:“我这个见识短浅的老百姓,哪里有资格侍奉君主呢,敬事职守,忧虑有所失误,因而行为失措不当。孟子曾经说过:‘仁德的人处世就像射箭,首先站正自己的身体,然后再发射,如果射击没有射中箭靶,那么也决不抱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只是反省自己罢了。’”

在家8年后,又征拜为议郎、谏议大夫。李法仍然正言无隐,不改往日风格。后来出任汝南太守。政绩卓著,深为百姓称颂。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①焉,其寡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③,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④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注】

①重(zhòng):重要,引申为重要的事。②寡:少。③缪(miù):差错。④出自《诗经·周颂·振鹭》:周王祭祀,杞宋二君助祭,周王作此诗以勉励之。希望二君在自己国家不受人民憎恶,也不受神明讨厌。

【译】

称王于天下有三件重要的事(定礼、制度、考文),目的就是要减少过错吧!上古的礼制,虽然很好,但无可考证,无可考证就不能取信于人,不能取信于人,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圣人,虽然善于礼但地位不尊贵,地位不尊贵就不能取信于人,不能取信于人,百姓就不会听从。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道理,必须以自身实践为根本,以百姓的反应为验证,考核于夏商周三王之政而没有差错,建立在天地之间而不相悖,质证于鬼神也没有怀疑,百世之后圣人出现也不困惑。质证于鬼神而没有怀疑,这是通晓了天的道理。百世之后圣人出现也不困惑,这是通晓了人的道理。所以君子的作为世世代代被天下人所遵守,行事世世代代被天下人效法,言语世世代代被天下做准则。在远处,人们仰望他;接近他,也不会厌倦。《诗经·周颂·振鹭》说:“在那儿不被憎恶,在这儿没有人讨厌,他差不多早晚都勤勤勉勉,以一直保持好名声。”君子没有不这么做而能很早就在天下获得名声的。

【解】

这里指出天子想要平定天下要做好三件事:制定礼,使人们有道德伦理可遵守;制定度量,使社会有统一的法度;考订文字,使国家有统一的文字。这三件是不能完全求之于古,也不能单纯求之于有德但无地位的贤人,否则就会得不到信任和推广,归根结底,还是只能靠有德、有才、有高贵地位的人。

吕祖谦“不主一门,相接一心”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县)人,隆兴元年进士,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金华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与朱熹、张縂并称“东南三贤”。吕祖谦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皇朝文鉴》,着有《东莱集》《吕氏家墅读诗记》《东莱左传博议》等。卒后谥曰“成”,故后世尊称吕成公。

吕祖谦处世治学,“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摒弃“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偏见,“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与不同学派的学者广泛交往,“相接以心”。在治学上讲究务实、追求经世致用,“不主一门”,“兼总众说”而成“一家之言”。陆九渊说,吕祖谦“外朴如愚,中敏鲜丽。晦尝致侮,彰或招忌,纤芥不怀,惟以自治。侮者终敬,忌者终愧,远识宏量,英才伟器”。

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组织并主持了著名的“鹅湖之会”,意在通过学术交流,调解朱熹、陆九渊两家学术分歧。南宋前期,学者辈出,流派纷呈,诸派囿于一得之见,各守门户,党同伐异,尤其是在南宋前期和中期颇具影响的陆九渊与朱熹的争论,由于彼此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修养论等方面的认识差异,因学术分歧而影响到私人交往,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吕祖谦组织这次交流会议,希望通过沟通交流,化解分歧,会归一体。在吕祖谦的努力调解下,倡导了宽和的学术气氛,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促进了学术发展。

吕祖谦说:“看史非欲闻见该博,正是要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抵事只有成己、成物两件。”吸取古代圣贤的优秀品质,“成己成物”,以达到“以其畜其德”、“以明其用”的目的。因此,“观史当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

朱熹说:“伯恭有耆龟之智而处之若愚,有河汉之辩而守之若讷,胸中有云梦之富而不以自多,辞章有黼黻之华而不易其出,此固今之所难……盖其德宇宽弘,识量宏廓”。

【原文】

仲尼祖①述②尧舜,宪章③文武;上律④天时,下袭⑤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

①祖:形容高远。②述:阐述,继承。③宪章:取法并发扬。章,彰显。④律:以之为律。⑤袭:因袭,顺从。

【译】

孔子远承尧舜的道德理想,效法发扬周文王、周武王的制度;对上遵守天时的规律,对下顺从水土的趋势。就好像天地,没有一物不被它持守承载,没有一物不被它覆盖照顾,就好像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运行,就好像日月的交替照明。万物一起得到养育而不相妨害,道路各自通行而不相冲突,小的德行像河流一般滋润万物,大的德行朴实醇厚化育万物,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缘故。

【解】

在这里,子思以四季和日月作比喻,称赞孔子继承尧舜、文武、周公的理想,遵从中庸之道。同时也阐明了尧——舜——文王——武王——周公——孔子这一脉相连的道统传承。

宋就灌瓜

春秋时代,梁国和楚国邻界。梁国任命宋就去任县令。

当地的气候适宜种植瓜果,两国的种植习惯也相同,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了瓜。

这年天气干旱,瓜果正在成长时受到灾害,梁国人管理精心,勤于灌溉,于是,瓜苗长势明显好转。楚国人管理粗疏,只是一味靠天,不主动地进行抗灾自救,对瓜田既不灌溉也不勤加管理,所以幼弱的瓜苗已趋枯萎。看到这种状况,楚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产生嫉恨心理。他们就在夜间去毁坏梁国人的瓜田。

梁国人很愤怒,打算报复,一场村民间的争斗即将发生,接着可能酿成大的动荡,影响边界的影响。

这时,县令宋就召集村民,他说:“作为邻居,不应当眦睚必报,使积怨加深,应当和睦相处,互相照应,只有双方和谐相处,保持安定,大家才都能安居乐业,才能共同有一个丰硕的收获。”

梁国人接受了他的意见,于是他让梁国人在浇灌自己的土地的同时,也灌溉楚国人的瓜田。当楚国人从戒备中回过神来,看到梁国人不但没有报复,反而毫无怨言地暗中帮助他们浇灌瓜田。对此楚国人很受感动,双方便解除了旧怨,不再对立,友好相处。从此梁、楚两国建立起了友好关系。

【原文】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①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②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③。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④及蛮貊⑤;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⑥;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注】

①溥博(pǔ):周遍广阔。②见(xiàn):出现。③说(yuè):通“悦”,喜悦。④施(yì):同迤。延伸,远播。⑤蛮貊(mò):蛮荒。⑥队(zhuì):通“坠”,降落。

【译】

唯有在全天下达到至高境界的人,才能聪明通达,足以居上位而亲临百姓;宽厚温和柔顺,足以包容众人;奋发图强坚定不移,足以坚守原则;整洁庄重不偏不倚,足以受人尊敬;讲究调理详密考察,足以明辨是非。广博深厚如深渊泉水,时时洋溢于外。广阔博大如同天,深沉难测如同泉水。他一出现,百姓没有不尊敬的;他一说话,百姓没有不相信的;他一行动,百姓没有不喜欢的。因此,他的声名充满了整个华夏,远传边远的蛮夷之地;车船所到的地方,人力所通行的地方;上天所覆盖的地方,大地所承载的地方,太阳和月亮所照耀的地方,风霜雨露所降落的地方;凡是有气血的没有不尊敬和亲近他的,所以说他可以与天相配。

【解】

子思认为,处于上位者治理百姓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只有天下至圣者才能为之。怎样才算是圣人呢?才智方面是聪明睿智,仁爱方面是宽裕温柔,道义方面是刚毅果断,礼仪方面是虔诚庄重,只有这些方面都具备了,才可内圣外王,居高位而教化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