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中庸
48405000000002

第2章 大学(1)

【原文】

大学①之道,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

【注】

①大学:即“太学”,是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贵族子弟从政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从儒家角度对大学的宗旨、理想等做了阐述。②明明德:弘扬伟大的德泽。明,发扬、弘扬。③亲民:亲,当作新。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译】

大学之道,在弘扬彰显美好的德行,在使人弃除后天污垢而自我更新,在达到完美的境地。

【解】

明德,指人扪心自问的一点良心、一点赤子之心。后天习俗的渐染,可能使人初心不再,这时就需要自己有意识地拂去尘埃,使其恢复清新明洁。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也。

赵景纬《圣学四箴》

赵景纬,字德父,号星渚。宋代临安府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县)人。少勤学,登进士,知台州。天性孝友,雅志冲淡,亲没无意仕进,治以化民成俗为先务。任崇政殿说书,以《易》《礼》进讲。累官显文阁待制。患病后,谢绝医治,拒绝服药,说:“就让我清心静气地承顺天命吧,不要影响我的心情。”拱手三揖而逝。谥文安。

赵景纬升任礼部侍郎,兼侍读。他向皇帝进献《圣学四箴》:第一,珍惜时间,努力养成勤勉躬行的良好习惯;第二,注重体验,善于总结,丰富自己的学识,增加自己的智慧;第三,慎其所好,摒弃一切不良的嗜好和非分的欲念,专心致志,努力成就事业;第四,谨行慎微,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使自己游刃有余地应对新问题、新现象、新变故。

【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

知道应当停止的地方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确定的志向后才能心静不虚浮妄动,心静不虚浮妄动后才能安稳,安稳后才能思虑周密,思虑周密后才能有所收获。

【解】

“知止”,仔细体会的话,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知道要达到的地方,二是知道能到达的地方。知道要到达的地方,也就是立志。立志之后剩下的就是虚心不妄动、稳扎稳打每日朝着目标前进。知道能到达的地方,说的是要知道底线和禁戒。佛家有“以戒为师”之说,讲的是戒律可作为老师指引修行者的道路,由此可见“戒”的重大意义。也就是说,“知止”还意味着知道自己的活动范围,知道不能越过的那条线在哪里。如果真能这样,见利眼开、违法乱纪者也就会少了。

疏广知止

疏广(?—前45),字仲翁,祖籍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少年好学,治学严谨,深通《论语》《春秋》大义。本始元年,初征博士、太中大夫,后为太子太傅。在职五年辞归。

疏受(?—前48),字公子,是疏广的侄子。疏受少时跟其父和叔父疏广学习儒家经典。疏受才思敏捷,言辞逻辑缜密,精于《礼》的奥微。疏受为人恭谨,以贤良方正被任命为太子家令。疏受策对应答、行为举止,都中规中矩,合乎礼仪法度,因此被提拔为太子少傅。

在家天下的时代,“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对于太子的成长与教育,是举国瞩目的大事。当时太子的外祖父许伯被特赐为平恩侯,许伯以太子年幼为由,禀报皇上让他的弟弟中郎将许舜监护太子。皇上以此询问疏广,疏广回答说:“太子是国家的继承者,他的老师朋友必须是天下的英俊之才,不应该只亲近外戚亲族。况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也已具备,那么又让许舜监护太子,这样的做法未免会局限太子的视野,不能够广布太子的美德于天下。”皇上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把这个意思和丞相魏相讲了,魏相免冠致礼,谢罪说:“这样的高见,是为臣所不能达到的。”疏广从此更为皇上器重,多次受到皇上的赏赐。太子每次上朝觐见,都由师傅引导,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叔侄同为太子师傅,朝廷上下也感到这是一种荣耀。

疏广任职五年,皇太子十二岁,就已精通《论语》《孝经》,学有所成,见识日进。疏广就对疏受说:“古人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者不受辱,知足而止者不会遭受危险)’,老子也说‘功遂身退,天之道(功成名就,然后退隐,这是天理)’。现在,我们叔侄做官至二千石,应该算是功成名立了,何况天下有更多高明的才俊,是该给他们让出位置的时候了。如果现在还不辞去,恐怕就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时候了。我们叔侄相随出关,回归故里终老一生,这不正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吗?”疏受致礼说:“我听从叔父您的意见。”

于是,二人同时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表辞职,请求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宣帝批阅他们的表章时,读着他们恳切的文章,为他们叔侄在年高体衰的状况下,长期为教育太子殚精竭虑,辛劳奔波,积劳成疾,深深感动,便加赐黄金二十斤,诏准两人的请求。皇太子也赠赐黄金五十斤,致谢师恩。

二人离开那天,朝中公卿大夫、挚友故旧都来到东都门外设筵饯别。前来送行的人乘坐的车有好几百辆。路上围观的人感叹道:“两位真是贤良的大夫啊!”

疏广、疏受回家后,都以寿终。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宁邑二疏”,其故里分别被命名为“东疏”和“西疏”,以纪念这两位宁邑先贤。

三百年后,陶潜路过宁邑,赋五言《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睚汉庭中,二疏复此举。”

【原文】

物①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

①物:万事万物,除自然界外更包括社会中的一切人、事。

【译】

一切的物和事都有根本、末节、终止、开始。了解这些先后次序,就接近大学之道了。

【解】

知本,才可知道做事做人的先后顺序,大方向不差,大路走正,一生纵使平凡亦可免受大过。德犹本,技犹末。做事先做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另外,“知所先后”,可以理解为知道什么比较重要,然后先做重要的事;也可以理解为知道导致某事的原因和结果,即因果上的先后关系。知轻重,可以让行动更有效;知因果,可以趋利避害,获得想要的结果。当把这些都把握住后,待人接物、处事也就能做到十之八九了,难怪“则近道矣”。

陈师锡议学之本末

陈师锡,字伯修,北宋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东北)人。时称闲乐先生。曾任监察御史、秘书省校书郎、殿中侍御史等职。后因党论削官。

陈师锡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声誉,神宗皇帝也闻知他的才华。熙宁九年,陈师锡参加廷试,奏请名次在甲乙之间,皇帝随意抽取一篇策对文章阅读,边读边赞赏,回头对侍臣说:“这必定是陈师锡的文章。”开启密封,果然不错,于是定名为进士第三名,调昭庆军掌书记。郡守苏轼对他很器重,倚以为政。

陈师锡与陈了翁友善。一日,二人同游园圃,见天空中有雁阵飞过,就互相指雁阵戏言:“明年科试中魁的,当射中头雁。”伯修引弓射之,射中第三只,了翁没有射中。过了一会儿,又有雁阵飞过,了翁也射中第三只雁。伯修笑着说:“你可能是在我之后中榜吧?”了翁曰:“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应当接任您的职务。”到明年,伯修果然以第三名登第。三年后,了翁登第也是第三名,而且初授官职也是昭庆军节度掌书记,果真是接任了。因此,当初二人一同射雁的便厅便被命名为“射雁堂”。

元祐初年,苏轼多次上书荐举陈师锡,称赞其品行高洁质朴,文章冠绝当世。陈师锡由此升任秘书省校书郎。“乌台诗案”发生,苏轼被诬陷获罪,亲朋多畏避不相见,只有陈师锡独自设酒筵饯别,又安抚其家。

陈师锡任监察御史时,皇上曾下诏命令进士研读法律。陈师锡上书进谏说:“陛下正在大兴学校,推行德化,利用经典所阐扬的道德礼义、仁恕思想来开启读书人的天性,意在培养他们高尚的品质,不应该用刑名之学扰乱他们的心智。道德是做人处世的根本,刑名之学只是次要的东西,只能起辅助作用。以道德教化人们,人们尚且流于末流,争趋财利而犯科,何况朝廷下诏命令他们学习这些枝节知识呢?希望陛下追回前诏,使天下读书人都能注重修养自己的品德。”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①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②其知。致知在格物③。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

①齐:整治。②致:获得。③格物:格,树木枝条纵横交错形成的方格。格物,将各类事物放到相应的格子里,比喻将事物放到该放的位置。也有将“格”解释为推究的,“格物”即推究事物的道理。

【译】

古代想要弘扬彰显伟大德行的人,先治理国家。想要治理国家,先整治自己的家室。想整治自己的家室,先修饬自己。想修饬自己,先要端正心思。想端正心思,要先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意念。想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意念,先要获得物事的根本知识。获得物事本末的知识在于明白各类物事所应当在的位置。

明白各类物事所应当在的位置后,物事的根本就能被了解,物事的根本被了解后意念就可以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就可以端正,心思端正后自己就能得到修饬,自己得到修饬后家室就可以齐治,家室齐治后就能够使国家安定,国家安定后天下就能太平。

【解】

此为《大学》所指出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步骤功夫,是儒家大一统的道德——政治理想典范。可为为政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但亦当知现今社会道德和政治是分别不同的两个层面。道德虽然会对政治有所影响,但将二者等同起来未免有些过于理想化。

郑氏齐家

郑文嗣,字绍卿。元朝婺州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治家有方,十世同堂,计历二百四十多年,和睦相处,平时家庭成员连一文钱、一尺布都不私自占有。元朝至大年间朝廷赐匾予以表彰。

郑文嗣去世以后,他的叔伯弟弟郑大和主持家事,治理更加严格,同时对家庭成员也更加关怀,使家庭成员心悦诚服。他的家庭管理严格得如同官府,如果子弟中谁犯有过失,不分年纪老幼,即使是头发斑白,也仍然依据家规进行惩戒,绝不轻易放过。

郑大和治理家政十分注重礼仪的教化作用。每到年节,他就对子弟进行考评。大和端正地坐在堂屋正中,全家的众多子弟按照辈分,都穿着新衣服,戴着新帽子,排着整齐的队列分列在左侧的屋檐下,依次进见,行拜、跪之礼,并举酒杯祝寿。然后,拱手从右边退出。整个仪式庄重严谨,没有人喧哗谈论、影响队形,保留着上古遗传下来的古朴家风。这种仪式令看到的人为之感叹、羡慕。

大和为人正直且遵守法度,不信仰佛教和道教,每逢遇到冠礼、婚礼以及丧葬大事都按朱熹规定的礼仪进行。每逢葬礼,全家哀痛,三年不吃肉、喝酒。全家众多子弟都受到教育感化,言行谨慎。即使是曾经做过官也不敢对家法有丝毫违犯。妇女只做妇女应该做的事,从来不允许干预家政。亲族乡邻都因为受到过恩惠而怀念。有《家范》三卷流传于世。

朝廷得知后,免除了他们家所有的租税和徭役,并派来使者书写了“东浙第一家”的匾额,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

据传,他们家曾喂养过两匹马,其中一匹马外出,而另一匹在家则不吃草。人们认为这是被他们的家风感化的结果。

郑家传承至明代,世代同堂已近三百年。家族中人人孝顺长辈、为官清正。自七世祖郑绮(《宋史·孝义传》载有其事),传至郑文嗣、文融,又皆载入《元史·孝友传》。后有郑濂享有盛名,仍以孝义载入《明史·孝义传》。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郑濂:“你们全族人几代不分家,和睦相处,有什么方法吗?”

郑濂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是不听老婆的话而已。”皇帝不觉大笑。当时正赶上河南进贡香梨,皇帝就赐给郑濂两个梨。皇帝命人跟随郑濂回到家乡。

郑濂召集全部家人,向上叩首谢恩。然后准备了两大缸水,把两个梨打碎放入,所有家族的人都得以饮用。朱元璋听到回报,十分高兴。后来有持不同政见的人向皇帝进言说郑家与权臣暗通,太祖说:“郑家没有这种人,必定是诬告。”又下旨令郑门子弟,凡30岁以上都应来京任官,并建一大门,御赐“奉天门”,太祖亲书“孝义家”三个大字赐之。后又题为“江南第一家”。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①,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

①庶人:平民。

【译】

从天子到平民,同样都以修养身心言行为本。根本乱了而枝节能走上轨道,是不可能的。所重视的方面没有取得成就,所轻视的方面却有所收获,是从来没有的。这就叫掌握根本,这就是“知”的最高层次。

【解】

从个人对自己生命当有所交代来看,确实是从天子到庶民都应以修身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