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还在于我国目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即(“三农”)的地步。中国内需的扩大,整体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综合提升,都要依靠“三农”问题的不断解决。因此,有针对性地探讨和总结农村城镇化的各个影响因素,强化促进因素,剔除不利因素已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过程,它涉及经济、社会、自然和技术等各个方面,因此城镇化的影响因素注定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农村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虽然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以下分析依据于这样两个基本的理解:其一,农村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从这个意义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因素是农村城镇化的内生变量;其二,农村城镇化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促进因素和动力源,因此可以将实现和扩大农村城镇化作为一个主动的政策目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沿着这个思路,可以把影响农村城镇化的因素分为两大类来分析。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部因素
(一)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原因
城镇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城镇的基本功能是作为经济腹地商品的集散地。城镇的级别越低,其商品集散地的作用范围越小。在我国,建制镇是最低的城镇级别,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其周边的农村地域。因此,农村城镇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就受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性质的制约。从性质看,农业可以分为自给自足性农业和商品性农业两种类型。前者是一种封闭式农业,它不存在对产品交换的要求,也没有对交换场所的需求,因此也就不存在城镇形成的基本动因。商品性农业以商品交换为特点,其形成和发展需要一系列为农产品交换提供服务的软硬件,而小城镇正是这些中间服务系统存在和运行的主要载体。因此可以讲,多数小城镇是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建制镇人均数量及农村人均收入呼唤中产生的。现实中,区域农业的性质并不是非此即彼。通常的情况是不同的农业地域,其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是不同的,于是就存在着城镇化程度的地域差异。
农村居民收入的多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农村商品化经济发展的程度。因此我们可以透过农村收入的变化来揭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以下我们将从动态发展和区域对比两个方面来求证建制镇发展与农村收入水平之间高度的相关性。
除了农村商品化经济发展的促进外,小城镇的振兴更依赖于小城镇本身商品交换的规模和市场的建设程度。那些发展规模大、经济增长速度快、吸引范围广的小城镇无一不是市场发育完善,商品丰富,商达四方。区域商业意识越浓,特色产品越丰富,小城镇就越发达。苏南和苏北在城镇化道路上的差异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后的近20年中,在不到3万平方公里的苏南地区,崛起大约300个小城镇,成为星罗棋布的“小城镇王国”。正是由于近代苏北的商品经济,特别是有特色的商品市场发育不如苏南地区,使得商品经济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要比苏南地区弱,城镇化的进程自然也慢。
与农村地域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农业生产产业化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又一有利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开展使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的潜力获得了极大地释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尤其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农业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为此,未来农业要由分散向集中,由小规模向大规模,由单纯的农业种植或饲养到农产品经营进行转变,即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农业经营组织系统。农业生产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实体进行经营。这些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关联,在经营上互相依存;同时,它们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必须实现规模生产和经营。这就决定了这些由农村种养延伸出来的生产经营组织的分布不能过于独立和分散,而必须相对集中。小城镇是这些经营组织实现聚集,以谋求规模经济效益的最佳场所。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产出率的大幅度提高,从而把大量农民推向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农业产业链的纵深环节。这些脱离了土地的富余劳动力,多数随同自己所就业的企业在小城镇安家落户,从而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二)农业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指同一类型或关联的产业在一定范围内的集中或聚集。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和创新性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战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产业集群形成后会产生较强的聚集效应,拓展城镇的经济功能,达到“产业集群——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效果。而城镇化绝不是简单的人口集聚过程,评价城镇化发展不能单凭人口比重,要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并且能否通过产业与人口的集聚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进程。产业的兴起是一个区域经济兴旺的根本保证,产业发展才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
从国内东部地区现有的实例来看,农业产业集群、工业产业集群、第三产业集群都可以成为农村城镇化的基础。例如,江苏东安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已形成了优势农产品规模集聚区,有淡海水产品、畜禽产品、林果蔬产品、特经产品和粮棉油产品5大板块,并且依托优势农业产业的分布和农业集群,形成了一批专业化小城镇;在工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更是建立起来数目众多的现代化城镇,如浙江义乌市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为特征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构筑起了农村工业——产业集群(围绕小商品市场)——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这种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再有如珠江三角洲的三产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层次的逐步高级化,为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工业化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是东部大多数地区的城镇化道路。但在认真分析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等现状,结合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些特点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要加速城镇化进程,应该建立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之上,以农业产业集群为依托更符合西部农村的实际,更有利于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由产业集群的定义进一步延伸得到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即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群体。农业产业集群同产业集群的概念一样,既描述了一种静态的状态也是动态的过程。农业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是这些地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层转化、农村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聚集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会对西部地区城镇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带动西部地区工业和薄弱,而传统农业又将生产与市场相分离,使一、二、三产业相分割,造成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低效益。农业产业集群,可以加快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从而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创造条件。农业产业集群的产业特性与集中化还表明,农业产业集群是若干农业关联产业集中于农业产业,通过多元行动主体的共同努力,利用集群效应而使各个行为主体都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其集中结果就是提升了农业产业竞争优势。大量的农业关联产业优势资源的外部经济集中到某一区域上,通过产业间的分工合作,使这一区域上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可以带动该地区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
2.农业产业集群网状的产业链,有利于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小城镇的建立。从宏观上看,农业产业集群是多个产业链的集聚,这些相关产业链通过各种联系渠道,合理地交织在一起,使农业整个产业链上的诸多环节实行有机结合,呈现出链状的网络结构。农业产业相比较其他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易衍生新的增值环节的特性,所以一旦形成集群,集群体内必然包含多个联系密切的产业,这些农业关联产业通过广泛的合作,降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节约生产转换时间,减少原料的消耗和库存量,从而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形成一个劳动分工精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有机联系的市场组织网络。在这样的产业组织体系上实现小城镇的建设不再是难事,而这样的农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集群也可以促进小城镇的进一步成长,为小城镇的发展注入活力。
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正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必然是一个经济基础脆弱、功能不健全的城镇,必然是一个缺乏造血功能、没有发展后劲的城镇,甚至是一个渐趋衰落的城镇。因此,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相应产业的支撑,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使农村城镇走上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支撑产业必须带动面广、作用力度深。这样的支撑产业才能促进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当然,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最基层的单元,该层次上的支撑产业与大中城市中的支撑产业相比,难以形成显著的规模优势,所以“求异”是小城镇选择支撑产业的原则。在我国目前不少建制镇中,形成的支撑产业多具有以下特征,它们可作为产业是否具有特色的判断标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我国农村城镇经济技术力量薄弱,不具备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产业的条件。因此,支撑产业的选择面相当狭窄,往往只能选择障碍较小、起步较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又由于支撑产业必须是规模较大,带动性较强的基础性产业,从我国农村城镇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现状来看,目前农村城镇的支撑产业主要在第二产业中选择,个别有条件的农村城镇可选择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不过,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相比,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诸多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小城镇的产业发展首先要立足本地资源,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尤其是在东部发达地区,或者在中部大中型城市周围较发达地区,借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和中心城市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在小城镇中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来源、资本来源、市场来源有保障的产业。在产业支撑结构上,不搞“千镇一面”。同时,地方政府要清醒地意识到,小城镇建设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它的效益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小城镇的兴起对经济、社会和文化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城镇发展的初期,政府要有所作为,帮助小城镇渡过起步阶段的一系列门槛。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启动力量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从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到小城市,城市建设投资中国家投资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农村小城镇只能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用老百姓的钱,办企业,办文化教育事业,办第三产业,建设城镇。从我国二十多年的小城镇发展历史来看,民营、私营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小城镇都是以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集群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其中,乡镇企业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发展,最先开始于我国江苏的南部,因此被称为“苏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