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48444200000033

第33章 广西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分析(3)

具体来说,通过招商引资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一是加快广西各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迅速壮大产业集群。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现有优势产业和企业的改组改造,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开展区域性战略合作,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对那些能够优化广西产业结构,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产业集群中龙头的企业,更要积极创造条件多做争取工作。二是加强广西现有产业集群内的产业分工,推动企业间的协作。加快产业集群内重点企业的上下游及侧向产业链的配套引进,形成能有效提高竞争力的产业配套体系;集群内各企业要加强在业务上的合作,大企业可以将一部分业务转包给其他小型企业,以突出自己的专业性优势,并带动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共同发展。

百色、平果在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聚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效。通过几年的努力,平果已初步形成了铝工业、建材工业、化工工业、制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初显规模经济效应,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四)用市场和政府来推动产业集群

1.产业的集聚要以市场为导向,从要素供给支持向市场化推进的转变

企业对区域的选择及其成长是一个市场行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市场力量的推动,是企业自身为降低交易费用、增强竞争优势,在空间上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越是市场机制健全,产业集群的外溢效应就越明显。这就是说,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大于人为组合而成的产业集群。或者说,产业集群形成的自发性大于其构建性,这一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的地区的实践也证明了。

2.产业集群政策要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创造有竞争力的城镇区域环境

政府要转变职能,不是替企业决策、不顾条件地刻意培育企业,而是从各个层次上发挥宏观引导作用,为企业成长、聚集创造有利环境。制定优惠的政策激励产业的进入,利用集聚的自发性诱导产业集群的发生。不仅要从基础设施等硬件上创造条件,如保证水、电、交通、通信等基本经营条件,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等项目,还要为产业聚集培育软环境,从企业的产权机制、融资渠道、人才吸引等软件上予以支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城镇产业聚集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在土地供给、税收优惠、简化审批、准入条件等方面为产业聚集创造条件。完善集聚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的发生。从浙江省乡镇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确很重要,如果当地政府不尊重市场规律,过多地干预企业的创业权利和自主选择,恐怕不能形成如此众多的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集群。

3.产业集群的推动应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

产业集群具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竞争氛围,企业间就能够紧密合作,知识与技术外溢效益就显著,竞争力会大大增强。但我国长期以来实施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严重,一些地方的企业和产业相关法规不健全,不利于产业集群战略的推进。因而在推进产业集群战略中,要着眼于良好制度环境的构建,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区域间、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加大开放力度,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促进跨部门和跨区域之间的创作与发展,推进彼此间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

4.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

创造好的条件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尤其是农民的素质,做好农村产业集群的技术服务工作。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广西农村产业集群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的首要瓶颈,应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创业发展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并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可建立统一的城乡就业培训体系,组织实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和致富的本领。如百色平果2004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有9000多名农民获得了各类劳动技能资格证书,并分期分批选送贫困村农民到北京市远大职业高中培训。

5.引导和帮助本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开拓市场

引导本地分散的企业逐渐走向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并利用集群的产业链招商引资,吸引更优秀的企业进入本地产业集群中,带动当地其他企业的发展,以此培育和壮大本地的产业集群。同时,应当同行业、企业共同挖掘本地地理、人文、商业传统等有利因素,致力于筹划和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努力提高本地产业集群的知名度。通过各种展销会、招商会、订货会等平台及各种宣传媒介,对外宣传本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促进本地产业与外界的联系,推进广西欠发达农村地区的产业集群品牌战略,并与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广西名牌产品”、“广西著名商标”等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广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提高产业的外向度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外在的推动力量。

二、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区域整体协调机制,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为了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和完善的区域整体协调机制,具体包括:

1.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协调机构

根据连绵带区梯度发展的特点,以区域特色产业群整合为着眼点,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整体协调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所构成的空间地域综合规划体系,优化整体产业布局,强化区域之间的纵、横协调关系,变“行政区经济”为“都市带经济”。

2.避免产业过度同构,建立区域产业协调机制

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征和资源禀赋条件,谋求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分工,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避免产业过度同构和重复建设。

3.消除地方保护现象,建立区域行为协商机制

为了避免各自为政、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应建立由区域内各主体共同参与的行为协商制度,规范行为准则,以推进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健康发展。

(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通过重组与整合,在发展中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城镇的竞争力。推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具体包括:

1.建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采取有力的措施,重组与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加快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提升技术开发和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依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科技资源优势,重点抓好官、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全社会的公共研发平台,以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传统产业改造为重点,促进产业的技术升级,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要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产业孵化器网络,通过成果或专利转让,为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建立产业组织创新体系

产业组织创新就是要根据地区的产业特色,有效整合企业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将松散无序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为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并进一步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途径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努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建立先进的制造业基地。

3.建立产业结构创新体系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使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城镇化发展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通过创新,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4.产业政策研究与管理创新

制定合理又合时宜的产业政策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企业经营模式,先于结构创新、技术创新而进行制度创新。这不仅需要对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硬件系统进行创新,而且需要对政策、制度、管理等社会软件系统进行创新。要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有效配置作用,建立适应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运行机制和用人机制,制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分配政策,激励知识和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政策,鼓励知识创新型人才进入企业的政策,建立扶持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专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的政策,鼓励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政策,为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再次,对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进行再造,加快政府部门管理职能转变,建立与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为内容的管理体系,为发展产业创造有利的管理体制条件。

(三)健全支撑体系,提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保障

资源的合理集聚是实现区域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而实现资源的集聚需要健全完善的支撑体系,具体包括:

1.完善和统一要素市场

建立完善、统一的要素市场是推进集群产业整合和扩展的基础,需要打破目前行政分割对要素流动的阻隔,使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由地流动和交易,从而优化资源和要素的区域配置。统一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是资金市场、人才与劳务市场等。而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市场壁垒不利于聚集机制的正常运转。因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需要建立结构完整的、一体化的、多层次的要素市场。

2.完善基础设施

区域内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聚集资源的能力,成功发展起来的国内外各种产业集群区无例外注重交通运输、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吸引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向其中聚集。因此,应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灵活的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善区域基础设施。

3.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服务机构

无论是在产业集群区还是在城市内,各种类型的服务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区域内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金融、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服务机构都是产业集群和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

4.塑造信任、崇尚合作的文化环境,培育集群区内社会资本

维系产业集群网络的核心是基于特定社会关系的“信任”与“承诺”。如果没有这种“信任”与“承诺”,企业间在资金上的相互赊账和迟延付账、工艺技术等方面的交往将无法进行,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成本也就变得十分昂贵。应当动员和发动社会各界共建“专业化、开放型的生产方式,鼓励人才流动,敢冒风险,崇尚诚信与合作”的区域文化,培育群内社会资本,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在必要的时候,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等对危及产业整体声誉的败德行为加以干预。

三、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的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像东部地区那样既有区位优势,又有外来资金的推动。所以,只能从自身挖潜,从农村内部发掘出更多的动力因素,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最终达到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实际中,应该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以使其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一)加强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宣传

广西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与东部地区相比较,更为突出的是企业和企业家本身的素质以及认识上的差距,并且不能对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及如何促进其发展进行恰当的理解,所以,广西产业集群的发展,首先要从思想意识方面加强宣传和教育,在各级政府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家中广泛宣传集群经济的优势,让产业集群的理念被人们所接受,然后才能在实际中加以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结合区域发展基础与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宏观环境,把产业集群理论与人才培养推广和扩大到整个农村地区各种人员的宣传和教育,从根本上使他们意识到产业化发展和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掌握一定的技术,打好产业化发展的人员基础,为实现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城镇化做良好的准备工作。

(二)加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要做好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先做好规划,科学规划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流行这样一句话:“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由于缺乏建立在区域整体定位基础上的总体规划以及受局部利益的驱使,经济发达地区城镇数量偏多,规模偏小,中心城镇数量过少,城镇功能定位不准,布局不尽合理。因此,如何进行科学规划,是关系城镇发展进而关系农村城镇化的大计。

广西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规划要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进行合理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