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论·学习创新论
48452100000008

第8章 放飞创新的梦想(4)

6.下列测试题你宁愿选择哪种类型的问题:a.有多种选择答案的问题;b.无确定答案、可做多种解释,而且容易回答的问题;c.可根据提供的事实与信息回答的问题。

7.以下的活动你最喜欢:a.看电视;b.读书;c.写作。

8.作为音乐爱好者,当你在演奏乐器时,你喜欢:a.严格按乐谱演奏;b.与意趣相投的一群爱好者即兴演奏;c.模仿你听过的乐曲,在可能的情况下加一些装饰音。

9.如果忽然想到一个点子,但同时转念又想为何以前无人想到或做这件事,这时你最有可能:a.对这个点子做一些研究,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果找不出比较明确的答案的话,则可能发起一场非常热烈的讨论;b.认为它不值得多费脑筋思考,索性将它置于脑后,宁愿考虑午饭吃什么;c.全神贯注细想一会儿,然后就想别的问题了,短期内你不可能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10.你认为自己:a.有创见——你讨厌墨守成规,喜欢尝试新的方法和程序;b.是追随者—你习惯按常规办事,但如果相信别人的想法正确,你也愿意给予支持;c.淡漠——你是一个懈怠而随波逐流的人。

评分方法:

1.a:0,b:2,c:3;2.a:1,b:0,c:2;3.a:2,b:0,c:1;4.a:0,b:2,c:1;5.a:2,h:1,c:0;6.a:0,b:2,c:1;7.a:0,b:1,c:2;8.a:0,b:2,c:1;9.a:2,b:0,c:1;10.a:2,b:1,c:0。

测试分析:17~20分:说明你很有创见、思想新鲜;13~16分:这个分数不低,多多练习还会提高;9~12分:说明你要加强努力,提高创造力;9分以下:说明创造力确实非你所长。

第四节发掘你的创新思维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思维,咱们还是先来看看什么是思维。

通俗点说,思维就是思考、思索,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大脑进行的活动。如果再分解一下,思就是想的意思,维指的是维度和秩序,因此,思维就是大脑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不同维度的、有秩序的思考。这里的不同维度和秩序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方式。

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可能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年纪大点的人可能都有体会,小时候我们看一部电影,判断或评价一个人,常常从“好人还是坏人”的角度去评价。我们把这称为“不是黑就是白”的“二元论”的思维方式,此时思维的维度就有一个,评判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因此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二分法”或者叫做一分为二。不用说,只从一个维度去看待人,去思考事情,其结果或可能性的答案就会很少。

后来我们长大了,发现也会出现“有时好有时坏的人”“好的时候多、坏的时候少的人”或者“不好判断他是好还是坏的人”,这就不再是“一分为二”了,而是一分为多。这时候就要求我们要用复杂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也就是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事物。

系统论的观点要求我们要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思考。还以对人的评价为例,随着我们知识及人生阅历的增多,我们会发现,评价人的维度除了从“善恶”的角度去思考以外,还有别的角度,比如从财富的角度,可以分为“穷人、富人、中产阶级”;从心态的角度,可以分为“积极的人、消极的人”、“乐观的人、悲观的人”;从性格的角度,可以分为“内向的人、外向的人”、“温和的人、暴躁的人”;等等。从不同的维度去思考问题得到的答案会更加丰富,而且,维度本身的增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可以说,对复杂事物的认知,运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正确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迅捷地接近事实真相。一个人外在表现的能力高低,是其思维能力在起主要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除了知识和技能等因素外,还有赖于思维方法的正确性。生活或者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时,有些人能够做到有条不紊,能从纷乱的现象中很快理出头绪来,从而迅速地把问题解决;但也有些人正好相反,他们在碰到问题时很慌乱,心里乱糟糟的理不出头绪,甚至是越理越乱,最后不但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这其中的差别就是思维能力的不同。

思维由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智力。智力取决于基因和幼年期后天环境的影响与教育,即天赋与后天教育的统一。但相对来说,后天教育对智力的高低起着更加关键的作用。比如大家熟悉的狼孩的例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智力主要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知识。知识是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指科学文化和社会经验等。比如,通过学习我们都知道了太阳系、银河系等天文知识;通过实践掌握了基本的为人处世的经验,从而能正确地对人做出判断。

才能。才能是人们能有效地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能量。才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特殊才能,比如音乐、舞蹈、体育、绘画等,这与人的天赋有关;另一部分属于一般才能,与后天的教育实践有关。

思维是一种能力,是先天与后天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的综合能力。在思维三要素中,智力是基础,有了智力,通过学习可以拥有一定量的知识与经验,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实践,就能培养起才能。这三要素对构成我们的思维能力都必不可少。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亦称为创造性思维。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前面讲过,一个人的能力高低主要是思维能力在起作用,同样,构成创新能力的核心也是创新性思维能力。大家是否还能回忆起来创新的过程分为哪两步?是的,分为想和做。这里的想实际上就是特指创新思维过程,而做则是指怎样把思维转化为行动和结果。大家都知道,要有好的结果,首先是想法要正确,正确的思想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因此,创新能力的核心也是创新思维能力。

可见,创新思维是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是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形式,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探索事物本质,获得新知识、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他这里的思考,特指的是创新思维。

为了更加便于理解,还是与常规思维对比着来进行说明。先看常规思维。常规思维之所以冠以常规二字,是因为它的主要特点是:习惯性、单向性和逻辑性。

我们先来看看习惯性。习惯性是一种思维定式,一提到思维定式,很多人认为它就是思维障碍,这是片面的。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行为90%以上都是依赖于思维定式思考的结果。换句话说,这种思维的习惯性既可能成为我们良好的“助手”,帮我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也可能成为我们最坏的“敌人”,把我们的思维拖入特定的陷阱。

渔民捕捉马嘉鱼的方法很简单:用下端系着铁坠的竹帘拦截鱼群,竹帘上有许多粗松的孔。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肯转弯,更不会后退,一直向前,向前,即使闯入天罗地网中也不停止,于是一只只马嘉鱼“前赴后继”地闯入竹帘孔中,帘孔越收越紧,而马嘉鱼却还是拼命地往前冲,结果都被牢牢地卡住。

反思一下,我们是否有时候也会陷入这种“马嘉鱼思维”呢?

单向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道儿走到黑”“一棵树上吊死”,特指思维比较僵化,不够灵活。

逻辑性也是常规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指人们遵循着一些固有的常理,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思维。虽说逻辑思维是一种基本的、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并且所有创新的想法和火花最后都要通过逻辑思维而成为一种可以准确表达的、可执行的东西。但纯粹的逻辑思维是引发不了创新的。

我们了解了常规思维的特点之后,再来了解创新思维的特点就很容易了。创新思维也有三个主要特点,那就是:多向性、非定式性和非逻辑性。

多向性表现在遇到问题时不是一味地进行单方向探索,而是从多角度、多渠道、多因素方面考虑问题。

非定式性则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如,元宵除了可以是乒乓球大小之外,还可以是弹球大小的;除了是白色的之外,还可以是彩色的。

非逻辑性则是创新思维和常规思维的重要区别。大凡创新思维都是多多少少不符合逻辑的,都是超出常人思想的,大多可能会不被主流思维所接受。纵观历史,不论是政治上的(各种变法、新政等)还是科学上的(各种学说、观点等),在当时都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大都是很多年后才被普遍接受,才被证明其先进性和合理性的。

产生创新思维的四个条件

寻找问题,不要等待问题

除了创新精神外,问题意识也是创造者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可以说,任何创新都是基于问题意识的!善于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是创新者的重要能力。

例:爱因斯坦的问题

空间是什么?时间是什么?这似乎是人人皆知的极为普通的概念,在经典力学中,牛顿早已做了明确说明,可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却寓意深邃地声称:“空间、时间是什么,别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搞清楚了,我智力发育迟,长大后还没有搞清楚,于是一直揣摩这个问题,结果也就比别人钻研得深入一些。”

正是因为爱因斯坦思索了一般人看起来没有问题的“问题”,才促使他创立了“相对论”学说的时空观。难怪有人说:准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

另外,培养我们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还需要克服人与生俱来的虚荣心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看不到问题,而是不好意思去“深究”问题,我们会下意识地想:“这么简单的问题如果我要是问出来,会不会被人认为没有知识,让人笑话呢?”或者还有一些人自认为自己学历很高,懂的知识很多,便不肯屈尊下问,以至于错过了许多创新的时机。

例:“小菜一碟”成大业

据《扬子晚报》报道,一位只有初中文化、来自安徽的青年胡小平,一直在南京农贸市场打工,靠卖榨菜、酸菜等“小菜”维持生计。逐渐地,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城市家庭还是宾馆饭店,对于各类“小菜”的需求量都比较大,但各家超市都嫌小菜进货太麻烦,上柜品种很少。

于是,他萌生了用同一品牌包装各地“小菜”在南京销售的想法,在南京成功注册了“小菜一碟”的商标,并组建了专业小菜配送公司。结果,一炮打响,年销售额竟然超过1500万元。如今,他已成立了自己的调味品公司,准备让“小菜一碟”走向全国、全世界。可以说,因为胡小平善于看到存在的问题,才使得小菜做出了大生意。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问题意识更多的是指“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追踪那些成功的人士,你会发现他们都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常人看不到的问题。他们善于“主动发现问题”,也就是能够“寻找问题,而不是等待问题”!

突破思维框框

例:一段经典对白

乌龟:是的,看着这棵树,我不能让树为我开花,也不能让它提前结果。

师傅:但有些事情我们可以控制。我可以控制果实何时坠落,还可以控制在何处播种,那可不是幻觉,大师。乌龟:是啊,不过无论你做了什么,能想要苹果或橘子,可你只能得到桃子,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师傅:可桃子不能打败太郎。乌龟:也许它可以的,如果你愿意引导它、滋养它、相信它。

以上的对话出自曾风靡一时的《功夫熊猫》这部大片。我很喜欢片子中的那句话:“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很难看清,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大家还能记忆犹新的是,在《功夫熊猫》热映的时候,许多人都感叹,为什么美国人能搞出这样的片子而我们就不能呢?

究其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被无形的“框框”框住了。

功夫和熊猫都是咱们国宝级的东西,但是在国人的思想中,这两件东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甚至是两极的代表。功夫是很“硬”、很“刚”的典型,而熊猫则是很“软”、很“弱”的象征,他们之间怎么可能联系在一起呢?但美国人没有这样的“框框”,在他们看来,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都很厉害,放在一起就OK了!

透过这个例子,你是不是已经意识到那种阻碍创新的思维“框框”是什么?

勤于用脑,随机应变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又称为思维的变通性,特指那种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考能力。思维具有灵活性的人,不易受思维定式和事物现状的束缚,常常能提出不同凡响的新思路。这样的人善于组织多方面的信息,善于灵活运用已经拥有的知识和证据,并能根据事物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从而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假设、方法或方案。

例:书法变通

于右任先生书法出众,大家经常向他索字,结果影响了他的工作,于先生便不肯为人写字。他的一个老友多次苦求,于先生实难拒绝,就为他写了“不可随处小便”6字,认为老友也无法将这几个字挂起来。数日后,老友把裱好的字拿来给于先生看,已经变成“小处不可随便”这样一句格言,于先生很佩服老友的变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