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恋爱起点低年级化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在校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正日趋成熟,男女同学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交相知,产生爱情是十分正常的现象。问题是现在约有1/3的大学生崇尚感觉和一见钟情,他们恋爱前的交往时间已明显缩短,开始恋爱的年龄和年级也有越来越低之势。
4.恋爱态度体验化 在社会上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有不少的同学是抱着一种体验的态度在谈恋爱。他们往往不是要寻觅终身伴侣,而仅仅是在寻求一种两性情感生活上的即时满足和人生体验,真正以婚姻为主要目的而恋爱的不多。因此,“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恋爱的结果不一定是婚姻”的流行爱情观在大学里得到了一些同学的认同,使恋爱过程快餐化。
(二)消极影响
1.破坏了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 著名作家雨果说,人生有两次出生,第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可见,爱情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感情,两情相悦,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美好的爱情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任何功利主义的私念都是对这种美好感情的亵渎,也破坏了恋爱者获得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之上的功利性爱情是不会牢固和长久的,任何风吹草动和人生突来的变故都会使之顷刻间崩塌。而且,恋爱观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恋爱中的投机取巧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经济压力沉重,违法违纪现象增多
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还是单纯的消费者,学杂费、日常花销主要靠父母、家庭供给。但虚荣的攀比心理让很多大学生恋爱者花钱如流水,逢年过节礼物不能少还要上档次,平常聚会吃饭不能寒碜要翻花样,自己的女(男)朋友绝对不能比别人寒酸要时尚,而这些都需要钱来支撑。恋爱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让攀比者不堪重负,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进行偷窃和诈骗。同时,校园中因恋爱争风吃醋而打架斗殴更是屡见不鲜。违法违纪现象的增多严重败坏了校风校纪,也给当事人造成了终生遗憾,因之被警告处分、勒令退学甚至绳之以法,“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化为乌有”。
三毛曾说:爱情这东西只有落实到穿衣、吃饭等具体事情上才能算真正的爱情。最近大学生纷纷将恋爱账单晒到了网上,一大三学生网友说:将穿衣、吃饭等具体事情都落实到男孩子身上,才发现爱情这东西很贵。该网友恋爱时间13个月,最近他不小心在网上泄露了自己的恋爱账单,账单显示,跟女友从牵手到接吻的时间为1个半月,这个过程他用掉了1350元。另有网友在新浪等论坛发帖《惊曝!看看大学生谈恋爱巨额消费账单》,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过早地涉猎爱情”,并将自己的恋爱开销,以月为单位,做简单分析列表,从而得出每月2000元的巨额账单。两个没有经济收入的人,谈4年恋爱,花费近10万元。甚至有报道称有大学生为了筹集恋爱的资金竟然铤而走险去抢劫他人。深圳新闻网讯一名大学生因与女友在校外同居开销大,本不宽裕的他更加拮据,于是打起了抢劫常去吃饭的包子铺的主意,仅仅抢走178元钱,犯了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
广东省性学会主持编辑出版的《2007广东性学报告》中指出,有同居行为的大学生中,六成对同居行为表示后悔。生活开支缺少来源、学业受影响、未婚同居易酿苦果等因素成为大学生后悔的主因。
3.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一般情况下经历的逆境与磨难比较少,心理虽然正快速趋于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十分有限。恋爱中一旦感情受挫,自尊心和自信心将受到沉重打击,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郁郁寡欢、意志消沉或陷入纠缠与报复之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看破红尘而轻生。大学生对性的轻视和错误认识以及在恋爱问题上的不负责任,损害了爱情的尊严和圣洁,污染了校园文化环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
(三)大学生恋爱教育的思考
1.积极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大学生增强恋爱的道德责任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使大学生谈恋爱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开展恋爱教育要清醒认识和积极正视这一问题,并加以科学地教育和引导。要一改往日放任自流、出了问题才处理的被动工作局面,变被动解决为主动预防,可利用课堂教育或邀请恋爱、婚姻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织同学们就恋爱问题展开专题讨论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慎重选择恋爱时机,以纯洁的动机、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谨慎对待自己的爱情,用学业的目标去引导爱情的航向。要让大学生们明白任何从功利思想出发,把物质条件放在第一位,希望从恋爱中获得靠山,为日后就业和发展创造条件的行为,都是缺乏恋爱道德责任感的表现。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的位置,使大学生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恋爱的基础。弄清什么是爱情,如何处理爱情与学习的关系,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认真思考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2.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改变心理咨询工作坐等来访、流于形式的被动,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大学生之中,可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发放宣传手册、开辟宣传专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机会和条件,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疏导大学生恋爱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有害心理,倡导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和行为。
3.恋爱教育要与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相结合。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恋爱教育收效甚微。从受教育者的要求和需要出发,我们认为大学生恋爱教育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教育的问题,还应与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大学生作为准家庭成员应具备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律等方面的内容,还必须对我国传统性文化有系统的了解。《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中对爱情的定义已经由纯粹说教似的解释,改为从揭示爱情的“性爱”与“情爱”的关系来解释:“爱情”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是性爱与情爱的统一,爱的核心因素是责任。这一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意味着高校恋爱教育必须与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必须从大学生恋爱的现象出发,落脚在分析“性爱的本质”上,教给大学生“建立在性爱基础上的情爱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是人的社会性”。从而进一步揭示“人类性爱的社会性就是责任”。这样一来,恋爱教育就必须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所涉及的性文化、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律等内容相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恋爱教育的现状是,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内容根本无法解答大学生在恋爱中涉及的上述问题。大学生只能在性困惑中去寻求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满足,其结果正如中国台湾省著名性教育家晏涵文教授所说:“青少年无奈地去摸索、尝试错误,从色情商品中学习扭曲的性关系,是文明社会的耻辱。”这也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个缺陷。对大学生的恋爱教育必须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性知识教育,这是现实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大学生对恋爱教育的迫切要求的内容。学校可通过开设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把性知识、性道德、性法规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差异,纠正大学生在恋爱与性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打破神秘感,使大学生恋爱道德观念建立在科学的性知识基础之上。
4.指导大学生寻找真爱和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社会行为科学近10年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犯罪、暴力行为、滥用毒品、虐待妇女儿童,性病、艾滋病流行大多源于家庭问题。幸福的家庭,有助于建立各种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发展伦理道德与社交能力,培养体谅与宽容、尊重与平等的意识。向大学生传授真爱与家庭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去抑制“离婚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助于修复已遭受破坏的社会基本结构。幸福的家庭生活的核心精神是真爱,若每个家庭成员都以真爱去行动,就会产生美妙的和谐。青年学生学习真爱,要了解婚姻的意义,个人在婚姻中的角色与责任,如何组织及维持家庭,为人父母应承担的责任,婚姻对子女的影响等。要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学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满足而去爱别人,而是把别人的幸福置于自己的幸福之上。学会乐于宽恕人,因为宽恕是婚姻关系中很重要的成分。建立真爱的婚姻家庭还需要双方的忠诚,这样才能使心灵与理智达到完美的统一。真正且成熟的爱是人类所珍视的宝贵财富,真爱可培养出服务、牺牲、责任、尊重、宽恕、仁慈、诚实与全心全意等受普遍赞扬的美德,而虚假不成熟的爱只能是残忍、不负责、不诚实、不忠贞的根源。
5.充分认识恋爱对青年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引导大学生做好爱的心理准备。从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恋爱是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现象。但大学生尚年轻,阅历浅,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在恋爱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甚至不良倾向。这将妨碍恋爱者的成长成才,破坏恋爱者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的基础,造成他们严重的心理矛盾和人际关系矛盾,甚至直接导致他们违法违纪。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在大学生谈恋爱之前,必须做好爱的心理准备。这些准备至少包括了解爱情及其心理结构,认识恋爱对青年心理的双重影响,学会恋爱心理的调适并做好失恋的准备。
恋爱对青年的心理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能帮助你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会带给你各种心理问题。也可以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恋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于青年心理成熟健全的一面,又有危害青年心理健康的另一面。恋爱有利于青年心理成熟的一面主要是指:其一,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可以使青年不再感到性的压抑的紧张,从而合理地释放性冲动,得到身心愉悦感。其二,从性意识发展的角度看,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逐步完善。其三,从自我意识建立的角度看,恋爱可以使青年逐步建立完整的自我意识。其四,从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角度看,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将大大提高青年的交往能力。恋爱危害青年心理健康的一面主要有:其一,恋爱需要时间和精力,若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因此影响学习,耽误学业,将造成青年更重的心理负担。其二,恋爱具有排他性,若处理不好恋爱与友谊的关系,将带来人际关系处理上的一大堆烦恼,影响情绪,以致影响生活。其三,初恋、热恋在心理紧张量表上是分值很高的事件。过度兴奋将加剧心理紧张。处在恋爱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极度高兴或极度烦恼,这都会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其四,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其他问题。如婚前性行为、失恋将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鉴于恋爱对青年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大学生在谈恋爱前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特点权衡利弊,慎重地进行决策。
6.恋爱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1)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对高校“恋爱热”现象多一些理解。高校恋情是特定年龄、特定环境的产物,大学生在18~22岁年龄阶段,性生理的发育已基本成熟,体内骤增的性激素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性生理需要,与之相同步的是,大学生性心理的成熟也随之提前,这一切使得他们渴望进入恋爱;大学校园给经过中学阶段的紧张拼搏后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有利于男女同学交往的氛围。因为在经历了压抑、单调的高中生活后,大学生体内积聚的所有的青春激情必然要来一个释放,大学为之提供了十分适合的环境。加之远离父母,没有了约束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成人自主意识的支配及同文化层次人群的交往等,为大学生涉入爱河提供了外部条件。承认大学生作为处在青春后期的青年人的身心特点,承认大学生在性方面的普遍需要,承认由于生理心理成熟提前和结婚年龄推后,导致“性饥饿期”延长,在大学生生理成熟的性需要与社会角色(学业未完成、经济未独立、道德观等)的控制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目前青年的平均“性饥饿期”为12年左右,几乎是20世纪50年代的3倍,这无疑加大了青年控制性冲动和性行为的难度。所以,大学生恋爱教育首先要认可大学生的恋爱需求,从师长、朋友的角度给予适当的赞许和认可,以树立他们与异性交往、获得成功恋爱的自信心,从而进一步优化他们的性心理素质,实现在恋爱方面人格的健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