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区域经济
48485100000015

第15章 积石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回顾(1)

第一节共和国成立前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历史悠久,开发较早

自治县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历史却十分悠久,是黄河上游开发比较早的地区之一。一万年前在黄河流域,银川河畔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出土陶器表明,七千至五千年前,先民在这里从事农牧业生产。古代积石山属于雍州地,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原始居民的生产方式是,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有史以来,据《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志》记载:商周秦汉时“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周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并国十二,辟地千里,遂霸西戎”,县境始入秦国版图,秦统一中国后自治县属陇西郡。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其部族日益发展,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是年,爰剑曾孙忍及弟舞属河湟,子孙繁衍,居袍罕、河关之羌有罕、研、迷、唐、烧当、勒姐、遮塞等,从此河湟之羌兴盛”。

畜牧业经常采取四季转场游牧,逐水草而居,再加上这时期牧业经济发展水平低,蓄养的牲畜也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一般不会出现过度放牧的情况,对植被破坏不严重,县域内森林茂密,草原分布很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汉武帝时西北战事频繁,随着战争的进展,为了巩固边疆,不断迁入中原地区的移民,与之杂居,农业耕作也逐渐渗入西北地区,生产方式由放牧业为主逐渐向种植业为主过渡。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是农耕文明的初步扩展,新兴的生产方式已经显示出对自然生态的改造。

二、经济繁荣与多民族聚居格局

自治县自古至今,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县境内先后有诸羌、鲜卑、吐谷浑、吐蕃、蒙古等民族居住。商周秦时以羌戎为主的古代民族居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诸侯为事,兵不西行,当地少数民族部落得以繁息,从而部族繁盛。汉武帝时推行“北击匈奴,西逐诸羌”的战略,这里成为“戎马驰骋”的疆场,并不断迁入中原地区移民,与之杂居。唐时汉藏互通友好,在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往来使者和商旅络绎不绝,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宋将王韶于积石关左后侧积石州地内设茶马司与蕃部交易,据考证宋在大河家设榷场进行“茶马互市”,各民族群众和平贸易,互相交流文化,商业非常兴盛。洪武七年(1374年)二月,明廷为实现“联蕃御蒙战略”,设茶马司于洮河等4州,河州番族均到积石关大河家互市,以茶易马。在市处设马场,年解马三至四次,经济日益繁荣。元明以后,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各民族相继迁入,逐步形成了自治县境内现代各民族定居之格局。

三、资源丰富,传统畜牧业发展迅速

古代,县境内森林茂密,民以板为屋。西秦乞伏氏建都于谭郊,大兴土木。兴修宫殿,木材均采于本地。《元史》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于元十七年(1280年)三月派招讨使都实穷河源,“即还,图形上言:昆仑之西,人迹罕至,而山皆草石,至积石方林木畅茂”。至正元年(1341年),积石山仙人洞刻石云:“此景殊祥,华药馨香,山屏蓊翠,水势汪洋,杉松桧柏皆青苍,灵芝瑞草悉芬芳”。明代仍多林,且“柏树盘龙点翠微”、“松窗月螟夜猿啼”。从大河家、刘集、石塬、安集、郭干、关家川、柳沟、胡林家、银川、铺川等乡山沟断崖中自然裸露或挖掘出来的木材证实(1974年石塬乡刘安村挖出一根直径为100厘米的松木),县境内荒山野岭在历史上曾是原始森林覆盖地带。林木繁多,分布很广,从积石山东麓一直延伸到大河家,到处绿树成荫。饲养业是当时县域内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各家各户按照自己的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选定畜种和饲养量,进行饲养和繁殖,少数人兼养种畜,专营配种。小牲畜以取其皮毛或肉食为主。饲养方式主要是放牧,畜禽品种以牛、马、骡、驴、羊、猪、鸡、兔为主,牲畜自然繁殖。

这一时期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生产方式落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极为贫困。

第二节自治县成立前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自治县与临夏市、临夏县三县市合一为临夏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经济成分为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一、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县域内有耕地21.62万亩,其中山地15.23万亩,川地5.78万亩,塬地0.61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6亩。到1980年,县域内实有耕地28.03万亩,其中山坡地22.55万亩,川地4.34万亩,塬地1.1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70亩,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4.66亩。使用化学药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1954.后使用七寸山地步犁,1962年使用轻便架子车,1967年后使用链轨式东方红一75154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及相配套的犁,推土铲牵引式播种机,钢磨、榨油机等,并及时把这些生产工具运用到人们的生产之中,减轻了人们的生产劳动强度,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农业耕作和生产方式逐渐向机械化迈进。

二、“左”倾错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与全国一样,积石山县所在的区域也长期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和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对林业的破坏:“大跃进”和“农业学大寨”期间,大量树木被砍伐,大面积开荒种田。将全县各种花果树、四旁树和核桃树20000余株,上百棵百年老树砍伐,用作烧柴。植被覆盖面急剧缩小,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对畜牧业的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牲畜折价归公,集中饲养,家庭饲养业受到限制,加之自然灾害,牲畜饲养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时期“割资本主义尾巴”,不许私人养大牲畜,羊、鸡等家畜家禽的饲养也受到数量限制。

对农业的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甘肃省提出了“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办农业”,大批农村资本主义,割“私有尾巴”,不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养殖业、取消自留地,关闭农村集市贸易市场。在农业生产中推行指令性的统一计划,强调粮食亩产“上纲要”(200公斤)“、过黄河”(250公斤)、“跨长江”(400公斤),忽视多种经营,新的“虚报浮夸风”又抬头。“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评政治工分,实行平均主义的“两基本保一基本”(基本劳动日、基本肥料保基本口粮)的分配制度,群众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三、基础设施大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积石山县城内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其中水利建设成就斐然。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全县人民数十年的努力,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1952年开始修通了自刘集乡高李村到四堡子乡韩陕家村15公里的河渠,增修关门渠、梅坡渠、康吊渠,扩大灌溉面积1800亩。修复深沟渠、马家嘴渠,新修范家渠、大峡渠,三二家村安装水车,12500亩旱地变为水浇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大增加。小水电站建设开避了历史新纪元,兴修了10处小型水电站,总装机530KW。特别是1975年,建成临夏——三角——吹麻滩“输变电工程”,光明洒向人间,千百年来人们摸索在黑暗里的现状有了彻底的改变。全县拥有35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1台容量1800KVA,35千伏输电线路32.5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5条72.68公里,0.4千伏输电线路502公里,配电变压器252台15200干伏安。18个乡镇117个大队、799个社、1.9万户通电,大队通电率为80.7%,社通电率为61.3%,户通电率为53.9%,年用电量256.7千瓦时,人均17.8千瓦时,电力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建成临大公路,全线全长84公里,县域内61公里,1951年临夏至大河家开始班车营运,县境内有县乡公路11条,117公里。县乡公路以临大公路为主线,将全县各乡镇连接起来,其中刘集至大河家公路横穿“保安三庄”,康吊至关门公路迎黄河而上,过积石关直达青海循化县城:麻坝至卧龙沟公路与临夏至循化公路,在大耳力加山口相接,直通青海的循化、化隆、平安、西宁。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商贸流通和私营商业的发展,1980年大河家、刘集、吹麻滩、居集、别藏五大集贸市场完成营业额138万元。

四、手工业快速发展

自治县成立之时,人们所从事的手工业有木工、柳编、麻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面粉加工、油料加工、粉条、制醋)、皮毛加工,保安腰刀制作等手工业。

木工:20世纪50年代初,县境内技艺较高的木工有60多人,主要分布在银川、铺川、关家川、刘集、石塬等乡。他们除在本乡村进行木工活动外,常至临夏、甘南、青海黄南、海南、循化、民和、化隆等地从事木工劳务活动。1980年全县木工增加到620多人,是50年代初期的10.2倍,主要制作组合柜、大立柜、写字台、课桌等,还为各族群众修建房屋、制作门窗等。

柳编:小关、别藏、居集、刘集、大河家等乡,多出产柳条,柳条编织品主要有簸箕、背斗、栲栳、耱子、鸟笼、篮、筐等。产品销往兰州、临夏、永靖一带。1949年大河家尹家山从事编背斗的农家10户,1954年有20户。大河家大墩村保安族群众善于编耱子,历年常编的有10户,刘集村薛家堡社大庄村一社的回、汉族人民群众编制的篮子远近闻名,20世纪50~60年代搞纺织的有20户。

麻加工:石塬、柳沟、关家川、铺川、郭干等乡,广种胡麻(又称亚麻)。胡麻杆经水沤泡,将其皮层加工成胡麻毛,是优质的天然纤维。1949年前,当地农家所用的绳索、麻线、麻鞋、麻袋、麻布单子、麻裤等皆用胡麻纤维制作。50~60年代,广大农民仍大量制作胡麻纤维制品,广泛使用,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之一。随着国营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70~80年代,麻制品被化纤和棉纺制品所取代,逐渐减少。麻加工在本地无专业作坊,一般用品如麻绳、麻鞋等自制,麻布、口袋等则请农闲时走乡串户的麻布匠专门制作。麻制品除一部分自用外,其他被小商贩收购,运往兰州、临夏、永靖、甘南等地贩卖,或以物易物,换回本地适用的轻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和纺织业的发展,麻制品制作、贩卖逐渐减少。特别是1979年10月31日,经转报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核准,大河家保安族刀具厂生产的保安腰刀注册“一把手”商标,注册号为1245130。从此,县域内有了第一个被公认的品牌。

五、农副产品及皮毛加工

面粉加工:明成化年间始用水磨加工粮食,水磨以水为动力,顺河水流向修建,有平轮磨及立轮磨两种,水力强者修平轮磨,水力弱者修立轮磨。银川河、吹麻滩河、刘集河等几大河流流域及其支流河道多有水磨,共和国成立时,共有水磨72盘。水磨经营者均为较富裕的农户,为盈利性质,加工收费。1971年和1972年,大河家、银川等公社首批引进机电磨,水磨逐渐被淘汰。目前,刘集乡河崖村石家寺社河道上的一盘立轮磨是县域内唯有保存下来的~盘立轮磨,应视为历史文明进程中的标志进行保护,可供人们进行实物观赏。

油料加工:油料加工分土榨和机械榨两种。土榨是用木料、石块等依杠杆原理建造、油籽经炒、磨、蒸、榨4个工序始得油品。共和国成立前,榨坊均为富裕农户经营,纯盈利性质,每包油收取3.5公斤课油,1949年有榨坊9座,年加工清油8.25万公斤。20世纪60年代末,油料加工为土榨。70年代初,购进千斤顶榨,后又陆续购进螺旋式电动机榨油机,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出油率提高15%~20%。70年代末,机榨基本普及。90年代兴建的手加工油料2万吨的福海、粮油公司,成为带动油料种植的龙头企业。

粉条:蚕豆是制作粉条的主要原料,制出的粉条或粉丝,色白、亮度好、有韧性、耐煮、可口、营养价值高,是食用佳品。洋芋、豌豆也是制作粉条的主要原料,其副产品粉浆和粉渣是饲养牲畜的好饲料。制粉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不高。20世纪50年代初,别藏、居集、吹麻滩、大河家等集镇有粉坊5座,年加工粉条、豆腐0.5万公斤,除满足本地群众生活所需外,部分销往青海民和、循化及临夏等地。粉坊经营者为农民,或自己生产经营,投资聘技师生产。70年代,粉条作坊发展随体制变化,多有起伏。1981年有粉坊9处,年加工量为1.5万公斤。

制醋:麦麸是制醋的主要原料,用麦麸制出的食醋味纯、色正、口感好、质优,为传统副业。在别藏、居集、吹麻滩、大河家均有作坊,除满足本地群众需求外,少量销往外地。1949年有醋坊10处,年加工量为5万公斤。共和国成立后呈曲线发展,加工点时多时少,加工量时高日寸低。1981年有醋坊7处,年加工食醋6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