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区域经济
48485100000016

第16章 积石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回顾(2)

皮毛加工:全县有宜牧天然草坡44.71万亩,稀疏林带和草地面积7262亩,载畜量67.34万头,畜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县境近靠青海、甘南等牧区,皮张、羊毛来源较广,数量充足,皮毛加工具有优越条件。县内各族群众掌握着传统的皮毛加工技术。皮革加工者称为皮匠。20世纪50年代初,有皮匠34人,他们携带铲刀、刮刀、割刀等缝制工具,走乡串户,缝制皮衣、皮鞋、皮帽、皮裤等。70年代后,随着棉纺织品及化纤制品的大量使用,皮匠逐步减少,1981年,有皮匠19人。1988年建皮革厂1处,从业人员24人,年产值18万元。

羊毛、牛毛加工者称为毡匠、褐匠。把剪下的牛毛、羊毛捻成线,请褐匠织成“褐织”,裁剪逢成衣物。用毛线织成毛被、毛衣、毛帽等。羊毛、牛毛线制品,耐寒、防湿、防潮、透汗。绵毡,多用纯羊毛或加牛毛混合制成,抗湿、软和、保温、防潮,优于棉制品及化纤制品。50年代初,有毡匠、褐匠200人,1981年有毡匠117人,褐匠消失。

六、畜牧业的发展

牛、马、驴、骡、羊、猪、鸡、兔、鸭、鹅为主要畜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良种畜禽18个,与当地土种杂交改良。各类畜禽中杂种畜禽占一定比例,尤以牛、羊、猪最为突出。

牛以本地黄牛为主,还有秦川牛和黑白花牛等,这些牛种全县均有分布。土种黄牛属蒙古牛类型,多为黑色,少数为栗黄色,体格小,腿短,颈单薄,胸窄浅,主要用于生产劳动,耐粗饲料,抗病力强,但役力、产肉量均不及改良牛,而且本地黄牛退化现象比较严重。据1980年调查,本地公(阉)牛、母牛平均体高比1958年分别下降4.1厘米和2.9厘米。1950年共有7400头,1973年1.46万头。秦川牛引进始于1970年,1973年引进56头,办起吹麻滩秦川牛繁殖场。秦川牛纯种繁殖,因气候原因和饲养条件的限制,与原产地有很大差异,还存在牛种退化现象,但用种公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很好。1978年以来,应用西门达尔牛、海福特牛、黑白花牛、短角牛、秦川牛、利木辛牛等良种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显著,推动了积石山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牦牛从青海省及甘南藏族自治州购入,体型较矮,体质坚实,多为黑自或褐色,下腹肩股等部密生长毛,尾毛蓬松,耐寒粗饲,爬山性能好,适宜于野外生存和繁殖,便于群体过牧,主要分布于积石山麓地带。

犏牛多为公牦牛与雌黄牛杂交种,体格高大,寿命长(一般达15~20年),耐粗饲,善爬坡,使役灵活,耐苦役,抗病力强,是山区农户喜爱的役用牛。

马以本地马为主,这类马原为蒙古血统马,多年来从甘南引进,数量较多的是河曲马,用于改良本地马,现多为河曲马和高血河曲马。主要分布于山阴地区,用于使役与交通工具和繁殖,因其料口较大,饲养量受到限制。1950年有900匹,1957年有1000匹,目前,由于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和拖拉机、三轮、小四轮等农用机械的普通使用,马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功能逐渐缩减,而马的数量也急剧缩减。

驴多以本地土种驴为主,主要分布于干旱山区,体格小,灵活,抗病力强,耐粗饲,料口小,性格温顺,使役方便,是干旱山区理想的驮运工具。1950年8200头,1957年有7400头,1965~1978年有5000~6000头。近几年,驴与马的命运大体相似,又加上大量的驴贩子贩运到外地作为城市人餐桌上的美味食品,驴的饲养数量急剧减小。

骡有驴骡和马骡之分,体质坚实,抗病力强,耐苦役,寿命长(正常情况下25~30岁),是农村耕地、驮运、乘骑的理想工具。全县均有分布,干旱山区居多。1950年有2400头,1957年1500头,1978年3200头。

羊以本地绵羊为主,属蒙藏杂交羊血统,粗毛,体质坚实,公羊多有螺旋状角,母羊多无角,尾形为三角形或圆形脂尾,毛多为白色。体型小,产肉产毛量低(成年羊平均体重35公斤,剪毛平均1.5公斤),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从1958年开始,陆续引进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山东小尾寒羊等改良本地羊。

山羊纯属地方品种,其特点是产羔率高,易成活,抗寒抗病力强.耐粗饲.陡坡石崖均可放牧。粗毛,年产毛0.2~0.8公斤,平均体重17公斤,多分布于干旱和山阴地区。

猪类在1949年前,多系八眉猪型的青海马营猪。20世纪50至60年代引进苏白、巴克夏、长白等良种猪,土种猪逐渐被杂交改良猪所代替,其中土种杂交配种猪以其体驱较长、四肢健壮、生长发育快深受饲养户喜爱。

鸡以本地鸡为主,以后陆续引进来航、芦花等优良鸡种进行改良。1980年前土种鸡占鸡总数的。70%左右。1980年,全县养鸡6.37万只。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到198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898.9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95.97万元,占78.78%,林业产值29.65万元,占1.56%,牧业产值280.05万元,占14.75%,副业产值93.31万元,占4.91%。

第三节积石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的产业政策发生了变化,投资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从1981年到1989年,全国基本建设累计投资9000多亿元,东南沿海地区投资占82%。同时,国家在其他政策投入上也明显倾向于东部发达地区,如对外开放程度、市场机制导入强度等方面,给予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宽松得多的政策环境,使东部地区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带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消费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与此同时,西部民族地区以重化工、原材料生产和军工为主的工业企业仍按计划经济生产与经营,出现了大面积亏损。从所有制结构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较早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乡镇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西部民族地区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开放度与市场体制的形成与完善也相对滞后。这一时期,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总量上很低,在质量上很差,东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很大差距,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仅以1990、1995、199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东部与中部、西部的比例。1990年为1:0.64:0.55.1995年变成1:0.57:0.46,1997年为1:0.57:0.4.5。这说明90年代以来中西部地区人均经济总量与东部的差距是呈扩大趋势,并且扩大的幅度不小。而这种差距在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显得更明显。积石山县今后的发展一定要在看到优势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国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全国经济建设中,采用“均衡发展战略”,国内区域发展差距不突出;1978年以后,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在沿海开放地区曾经实行优惠政策,减免税收,使得这些地区在吸收外来资金上占有优势。中央政府还对某些基础性产品的价格政策进行垄断。一些不发达地区是原料产地,能源、矿产是他们的输出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由中央政府控制,价格一直偏低,而制成品的价格放开得早,价格已经不再是计划时代的低价。这种价格机制使得不发达地区以廉价的方式卖出能源和原料,以“高价”购入制成品,这种买卖过程等于不发达地区在补贴发达地区。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我国的国土规模、自然条件、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很大,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一直存在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国内长期政治经济现象。开放地区的经济活动的规则、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已经接受了很多外来的东西,呈明显的开放性,与发达国家的距离逐步缩小,而中西部地区与开放地区拉大了差距。

二、开发资金严重短缺,缺乏经济增长后劲

资金在现代开发中居于主要位置,资金的到位率直接关系着开发的成败,民族地区发展资金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中央政府的划拨和直接投资,国家银行的政策性信贷,引进的外资,东部和中部流入的投资,自身积累的资金等。在改革开放后,国家重点开发东部,支持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各种资金投入量相对比西部多,东部地区得到较快发展,东西差距逐步拉大,这客观上阻碍了民族地区资本市场的培育、形成和有效扩张,民族地区在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交通通讯、市场机制等很多方面都与东部有很大差距,而市场需求和价值法则决定资本总是向投资收益率高的地区流动,所以,投资者更偏好各种基本条件完备、回报率较高的东部地区。在金融货币管理上,国家实行统一的存贷利率和法定;隹备率,在实际利率东高西低的情况下,民族地区不仅很难吸引外部的资金流入,而且连区内的资金也会大量流向东部,事实上用于支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比起东部是非常少的。在此情况下,即使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尽其所能地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也难以吸引流动性大的资金投向他们的辖区。另外,民族地区各项改革滞后,也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育,造成资本市场总量少、规模小,吸引外部资金能力差的现状,使得金融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地区。外部资金流入的短缺和本地区资金积累能力弱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民族地区发展资金长期严重不足,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积石山县经济基础脆弱,财政困难,是一个典型的吃饭财政,保吃饭与搞建设的矛盾非常尖锐;市场条件处于劣势,特色经济还未形成规模,县穷民穷的问题十分突出,开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自治县开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