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发育程度低,各类人才奇缺
民族地区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帮助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原有社会形态遗留的影响,不同程度存在于少数民族之中,制约着它们的发展进步。大多数民族地区普遍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分工程度低,经济发展能力差,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现代社会和外部世界了解少,常常对外部世界怀有恐惧感,排斥外来事物,拒绝新的生活方式。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前面已谈及的严酷自然生态环境、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一样,虽然它不能直接阻碍经济发展,但它的影响是严重的,而且在短期内很难根本改变。这样,就必然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腾飞。民族地区教育落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学校布点散,规模小,入学率低,效益差;在科技上,主要是专业技术人才少,科技力量薄弱,对科技的应用程度低。在文化生活上,民族地区普遍存在文化事业落后,现代文化对群众影响小,人们仍生活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致使他们保守落后。落后的科学文化教育,直接造成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低。由于“人口分母效应”和经济“有增长无发展”,民族地区将进入“恶性贫困循环”的人口陷阱。同时,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加剧了人口与耕地、草地等矛盾,使本已严酷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更加严重,从而造成该地区的经济更难快速发展起来。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各类物质资本,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掌握技术、信息等精神文化资源的人。而自治县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环境里,教育落后,教育投入稀少,自己培养的乡土人才少,层次低,加上自身条件严酷,对人才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制约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自然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繁积石山县是一个干旱半干旱、高寒阴湿、灾害频发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极大地限制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为了生存,只有加大向大自然索取的力度,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滥伐乱砍等人为的破坏因素更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是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春季的连阴雨和倒春寒,夏秋季的大暴雨和冰雹,盛夏的干旱,秋季的连阴雨、低温、霜冻及各类作物的病虫鼠害。据《积石山县志》记载:旱灾几乎每年发生,雹灾平均每年9.4次,连阴雨雪每年春秋季有2~3次,霜冻和病虫鼠害几乎年年发生。这些灾害常常导致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尤其是春秋季的连阴雨雪过后,山阴、二阴地区土壤过湿,播种期推迟,已播作物会因土壤板结而不出苗,种子埋在湿土里时间过长易形成烂种。1998年和1999年,积石山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粮食严重减产。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抗蚀性能弱,加之人们长期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导致并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冲毁土地,破坏农田,造成土层变薄,肥力降低,生态恶化,影响气候,而气候的改变反过来又加剧了干旱程度和洪水灾害,进一步危及工农业生产和积石山县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发达的交通通讯以及其他服务设施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对发达的基础设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要素竞争中处于劣势。积石山县没有铁路,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县境内只有纵贯全县南北的省道——临大公路一条油路,道路通行能力极差,通讯和其他服务设施也都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我们知道,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保障,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健全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服务以吸引投资,寻找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可以说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主要是信息,而积石山县网络基础差,人均电脑网络等拥有量极低,这就使自治县开发难以溶入信息经济的大潮中。
六、人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
积石山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比重悬殊,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具体表现为“三大三小”: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小;种植业比重大,林牧渔业比重小;粮食作物比重大,经济作物比重小。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严重影响了积石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过大,但基础薄弱,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
(1)劳动生产率低下。一般而言,在农业生产中,有四大生产要素: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只有这四大要素的合理结合,农业才能取得大的发展,而积石山县农业发展中资金和技术所占比重很低,耕地和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极大(耕地多为瘠薄的山地)。但由于人口的日益膨胀,人均占有耕地在不断减少。在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和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积石山县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依靠增加活劳动来增加产值,耕作粗放,加之自然条件恶劣,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劳动的实际收益十分低下,有时甚至为零,遇到灾年,还可能是负增长。
(2)规模狭小,经营分散。这是与全县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以及市场经济不发达相联系的。对于积石山县而言.目前的农业生产是一种以粮为主、小而杂的,以满足自身需求为前提的生产.家家户户种粮种菜、喂养牲畜。这种狭小、分散、结构单一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除了自给的产品之外,能变为商品的不多,而且这种分散的小农经济经不住大的市场风浪,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十分低下,整个农业生产十分脆弱。
(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如前所述,农业产业结构包括农、林、牧、渔等产业,然而在积石山县第一产业结构中,主要是种植业,且种植业中又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也很小。以手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上述因素决定了积石山县虽然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但是这个标准相当低,而且有很大的变数,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如何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和条件下,加快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相当严峻的现实,任务十分艰巨。
七、劳动力充足,但尚未形成发展优势
积石山县各族群众在有限的土地上,有限的生活资料下,人口越多,意味着人均消费越少,从而致使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恶化,无法保证良好的营养,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身体素质低下制约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谋生方式的生产劳动。在这里,由于文化素质的低下,人们凭借传统的、简单的农耕技术和经营方式,以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体力劳动为主,直观表现为以锄头、犁、耙和畜牧为主的生产技术手段在瘠薄的土地上进行劳作的过程。除使用化肥、农药和部分较优质的良种品种外,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更不懂得种植业生产中的劳动力、土地和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方式,而这种劳作方式只能导致积石山县粮食生产低下的格局,进而导致人们收入水平低下、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局面。人们外出打工,绝大多数只能在本省及川、藏、青、新等地从事劳动强度高、技术含量低的建筑、修路、淘金、挖虫草等体力劳动。况且,挖虫草和淘金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已在国家的禁止之列。而建筑、修路等工作报酬较低,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经济落后的面貌。总之,积石山县基础教育落后,各族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下,人口素质不高,自身组织和管理能力差,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许多劳动力无一技之长,形不成资源,反而是一种沉重的人口压力和社会负担。所以,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成为积石山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
八、土地资源质量低、生产能力差
积石山县国土总面积910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积仅为1.83万公顷,草原面积3.00万公顷,可见这里可利用的耕地太少。目前,积石山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逐年下降;二是山坡地多、川水地少,土地质量等级低。县域内由于山大沟深,在耕地中,山旱地占了绝大部分。从土壤的养分来看,农耕地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低;从地块大小来看,地形复杂广泛分布于山、川、梁、峁、沟上,耕地零碎。不便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集约经营。三是耕作粗放,长期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地力衰退、草场退化、植被破坏严重等。是典型的农本型经济;生产力发育程度低下,自身无积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于加大投入,致使发展基础薄弱,加上人们的思想相对落后,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缺乏横向的积极比较,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导致了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九、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有待协调
传统的观念认为民族地区首要的任务在于稳定,只要不出乱子就行,还谈什么发展。因而,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表现为,自信心不足。认为民族地区由于受环境和条件所限,一年半载根本发展不上去,“只要不出问题,能保平安就不错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更缺乏创新动力。当然,作为民族地区来说,稳定是大前提。是必不可少的但这里的“稳定”应该是“动态稳定”,是“发展稳定”与“稳定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才能稳定。民族地区的一切矛盾和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才能得到解决,只有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稳定才有可靠的基础和保障。否则,稳定就是暂时的。经济社会长期落后能保持稳定吗?因此带动和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会越来越穷的发展理念。
十、落后传统观念制约了干部群众的创新进取
一是生态功利主义观念还很普遍。持该观念者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者,只有人类才有生存的权利和价值,人类的利益是决定其他自然物是否存在的尺度,因此,非人类自然物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这一观念在实践中表现为不考虑资源价值和环境成本,用竭泽而渔的方式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可见,这个观念贬低了资源与环境的地位,抹杀了它们的价值,把它们看成是为人类的经济目的服务的客体。这一观念在积石山县各族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许多人面对已处于危急状态的资源环境毫无忧患意识,对环境保护缺少自觉认同和积极实践,经常发生为了眼前利益而盗伐树木、乱采滥挖、掠夺地力的现象。
二是市场意识淡薄。这里除青壮年搞劳务、做小本生意出门外,大部分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容易满足于现状,因而形成了小农经济为特征的自然经济现状。这种现状决定了人们的市场意识淡薄和生活方式相对落后,适应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对积石山县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意识不强烈,人们仍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危机感、使命感和开拓创新意识不强,观念落后,思想守旧。
市场意识淡薄还表现在“等、靠、要”思想严重,“等”就是等机会,等上面给的实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外界联系,跑项目、筹资金则显得不够积极主动。“靠”就是靠“四顶帽子”过日子。积石山县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县,1989年被列为甘肃省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贫困县,1992年和1994年又分别被定为“两西”建设后十年延伸县,甘肃省“四七”扶贫主战场“七县一片”之一。“要”就是要贷款、要救济、要资金。在发展问题上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特别是在突出重点抓关键、转变作风抓落实上还不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