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概论
48494900000028

第28章 商业银行(6)

盈利性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最终目标,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商业银行的利润是收入与经营成本的差额,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利息收入,主要是存贷利差收入,还有证券投资股息红利收入等。二是非利息收入,即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服务费收入。经营成本则主要包括利息支出和费用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等。商业银行提高利润率只能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成本来实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寻求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组合,但往往只能在牺牲其他两项的基础上来使另一项增加。如为获取较高收益,商业银行就必须忍受较大的风险,降低资产的流动性;而为了获取较大的流动性,保全银行资产,就必须牺牲某些收益。如何在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保障银行资产安全的条件下,将利润率提高到最大限度,这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商业银行经营理论与方法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几经更迭,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求银行安全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下面分别介绍20世纪60年代以前盛行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70年代中期盛行的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期兴起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当前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与方法

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传统的、历史最悠久的管理方法,又称为流动性管理,强调资产的流动性和经营的安全性。该理论盛行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非银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气候,加之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投资渠道少,银行能够获取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客户存款);同时,由于当时并不存在经常性、长期性的通货膨胀,利率等经济变量较稳定,银行可以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对负债的管理是无能为力的,它更多地取决于客户的存取意愿,而且这种资金来源相对充足和稳定。商业银行能主动加以管理的只有资产业务,管理的重点是:在资产规模受到既定的负债规模的制约下,努力优化资产结构,使之在期限上与负债相匹配。

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在英国称其为真实票据论,起源于1776年发表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

基本思想:由于银行的存款大多数都是能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在较高的流动性要求下,银行必须将资产业务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这种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能随商品产销、周转过程的完成,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长期贷款或消费贷款缺乏安全性,则不宜发放。同时,该理论强调,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作基础,要用真实的商业票据作抵押,以保证资产的安全。

商业贷款论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银行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加之它强调贷款的自偿性和生产性,可以使信贷资金随商品交易额的增减而自动伸缩。正因为如此,商业贷款理论至今还影响着英美等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业务,而美联储更是一度将其作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

但是,商业贷款论忽略了商业交易以外的其他放款需求,将长期放款和消费贷款等业务推给别的金融机构;它同时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使是活期存款也会有相对稳定的余额,在正常情况下存款人并不会同时取款;它也没有考虑到经济萧条期间,即使是短期贷款也会因商品找不到买主而不能自偿。总之,过分强调流动性局限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而该理论也必将被其他理论取而代之。

2.可转换性理论

可转换理论又称为资产转移理论,1918年由美国的莫尔顿在《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这也是一种保持资产流动性的理论,但它找到了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新办法,比商业贷款论更胜一筹。

基本思想: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银行不必将放款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而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放到可转换性强的短期证券上,它们信誉高、期限短、易出售,比短期贷款更灵活。

可转换性理论是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得到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因军费开支巨大,发行大量具备以上优点的公债,加上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客户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减弱,商业银行只好将资金转而投放到短期证券上,既保证了流动性,又增加了银行的收益。可转换性理论得到广泛推行,1945年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构成中,政府公债券达到73%,而放款仅占21%。

但是,可转换性理论在实践中碰到了难题:商业银行最合适的短期证券持有量是多少当所有的银行都因需要资金而出售短期证券时,谁来购买如果此时中央银行不以再贴现或放款的方式解决,商业银行就将面临流动性危机。

3.预期收入理论

该理论于1949年由普鲁诺克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是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贷款需求的突增,资金需求多样化;再加上战后西方国家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刺激消费需求,举债消费十分普遍,而此时货币金融领域内的竞争也大大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励商业银行发放长期贷款的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了。

基本思想:贷款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所以应当以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或现金流量而制订的还款计划为基础来发放贷款。只要贷款的预期收入有保证,即使期限较长,银行仍可接受。

预期收入理论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不再强调放款的用途(自偿性),也不强调担保品(可转换性),而是强调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比前两种理论更具体、更深刻。根据该理论,商业银行放款种类多元化、资产组合多样化了,开始涉及中期商业贷款、房屋抵押放款以及消费者分期偿还的贷款等。但是,预期收入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预期收入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这将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

以上三种资产管理理论都倚重于资产管理,忽略了对负债的管理,因此,它们同下面即将介绍的负债管理理论一样,均有失偏颇。

与资产管理理论相对应,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方法也强调在资金来源一定的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将资金分配于不同的资产,以获得充分的流动性。主要有资金集中法、资产配置法和线性规划法三种。

1.资金集中法

资金集中法是指不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如何,把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借入资金、资本金等都集中起来,按资产流动性的高低顺序配置到不同的资产上去。同时,还要考虑到盈利性的需要,尽可能降低高流动性资产的比重。该方法加强了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但过于强调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减少了盈利。其基本思想可用如图6-1所示。

首先,按客户提存和借款的需要,保证第一准备金。原则是在保持足够库存现金的前提下,将其降到最低限度。其次,根据对贷款需求增加量的预测,保证第二准备金,投资于高质量的短期证券,作为第一准备金的补充。第三,分配一部分资金用于放款,保证银行的盈利(一般占资产总额的50%以上)。第四,满足贷款后的剩余资金可购买长期证券,以增加收入。第五,土地、建筑物及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一般另行考虑,资金安排最多不能超过银行资本额。

2.资产配置法

资产配置法是针对资金集中法不区分资金来源的性质运用资金这一缺点提出来的,是对资金集中法的发展和提高。20世纪50~60年以来,银行存款中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的增长比活期存款要快,而前两者对流动性的要求要比后者低,这样,商业银行必须按资金来源性质不同安排资产业务。

首先,活期存款稳定性较差,缴存的存款准备金较高,故应将其中的大部分用于一级准备金,如现金资产,并将小部分用于二级准备金,剩下的一部分长期稳定余额可用于放款;其次,储蓄、定期存款的稳定性较好,对资产流动性要求较低,可以将其中的大部分用于放款和投资,小部分用于二级准备金和现金资产;第三,发行债券所获资金不缴纳法定准备金,还款时间、金额固定,可用于相对应期限的放款或长期投资上;最后,资本金也无法定准备金要求,相对稳定,主要用来购置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和发放贷款,如图6-2所示。

资产配置法降低了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了放款和投资,提高了银行的利润水平。但它同资金集中法一样,都强调法定准备金和提存的可能性,忽略了客户贷款需求的流动性。

3.线性规划法

该方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进的直接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资产分配问题的管理科学方法。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建立目标函数式。各种资产的收益构成了银行利润,而资产收益等于收益率与资金分配额的乘积,模型的目标便是使利润最大。二是加上约束条件。如政策法规对资金运用、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流动性需求约束和安全性约束等条件。三是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在约束条件下求该目标函数式的最佳资产组合解(各资产的最佳资金分配额)。

(二)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可以区分为传统的负债管理理论和现代的负债管理理论。前者包括银行券理论和存款理论,是关于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银行券和吸收存款形成资金来源的古老负债管理论;后者包括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两种,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负债管理理论。

1.购买理论

这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从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当时,商业银行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通货膨胀使市场利率上升,商业银行受到政府利率管制,自身吸收资金的能力下降;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日渐成熟,抢走了大量的银行存款;金融市场日趋完善,各种高利率的金融工具吸引了大量资金。为维持与客户的关系,商业银行还必须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这就促使商业银行除加强资产管理外,还要求助于负债管理,在新形势下以创新方式去获取新的资金来源——主动地购买外界资金。

购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变消极的付息负债为积极的购买负债,商业银行应该以借入资金的方法来保持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和银行收益。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储备流动性,也可借入流动性,只要借款领域广大,流动性就有保证,商业银行就无须经常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投放到较高收益的资产上去。

购买理论盛行一时,商业银行通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等凭证的发行,购入大量资金。同时,还通过贴现窗口、联邦基金市场、再回购协议等渠道扩大了资金来源规模,这被称为“银行业的革命”。

2.销售理论

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竞争和金融危机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核心思想是:商业银行不应单纯地着眼于资金,而应立足于服务,应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创造、推销各种金融产品,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从中获取所需资金和应有报酬。

销售理论的兴起使商业银行朝全能化方向发展,增加了银行的收益,扩大了资产规模。但是,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均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缺陷:(1)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借款必须支付高于存款的利息;(2)增加了经营风险,因为借款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大;(3)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在负债管理下,银行往往忽略自身资本金的补充而过于倚重外部融资。另外,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如果大部分银行采取负债管理战略,必然引起资金市场吃紧,利率上升,加重筹资成本,引发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