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纵谈2007
48496400000048

第48章 “宏观经济学”教学的体会与方法浅探

龚三乐

【摘要】“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一方面要避免纯理论的枯燥、单调性,另一方面要实现理论阐述与实践应用的契合。这要求教学者具有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和化抽象为具体的授课能力。教学者也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笔者的体会是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强调课前预习、加强对知识陈述逻辑的说明、努力提高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效果以及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等。同时,笔者也努力探索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的改进之道,进行了听、讲主体换位和积极组织课堂讨论两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教学体会教学方式改进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既具有较强理论性、又具较强应用性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作为各经管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相对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要避免纯理论的枯燥性和单调性、另一方面要实现理论阐述与实践应用的契合,以此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担任了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宏观经济学”(选用高鸿业主编的“宏观经济学”教材)课程的教学任务,下面谈谈笔者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教学中的体会以及对教学方式改进的尝试。

一、教学的体会

任何知识的讲授,目的在于让受者理解而释疑。这个目的的实现,基于授者的讲解。授者的任务,就是要使新知识以最简捷的途径、最高效的方式使受者接受。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宏观经济学而言,初次接触的学生一般都反映为难懂、不好理解,甚至具有畏难情绪,因而,这要求授课者具有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和化抽象为具体的授课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学习。我的体会,主要包括了下面的几方面。

(一)做好备课工作

充分的备课工作,是教好任何一门课的前提。对于有着较强理论性的宏观经济学而言,理论的诠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理论的承载体包含着大量的图形、数理公式,理论涉及的基础知识面较广,理论阐述的语言规范性、专业性要求较高,因而,完善的备课工作更是不可缺少的。备课的目的,是要做到对所讲授内容全面、充分熟悉,熟能生巧,如此才能使整个授课过程连贯、生动、条理性强和轻重有致,使授课可听性强、感染力足,从而克服理论讲授的枯燥性、单调性,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让知识印入脑海。完善的备课工作,是实现讲授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备课也是一个准备分析现实经济活动的素材的过程,这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各种不同教材知识讲授的逻辑、阐述的方式以及内容的侧重点都有区别,因此,备课时参照、结合不同的教材来撰写教案、讲义,能起到一个相互补充、清晰和全面说明问题的作用。

(二)强调课前预习

宏观经济学庞杂的内容加上较强的理论性,使得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时间内的讲解,学生是不会完全体会到理论的精髓、不会了解所有的知识点的。因此我的观点是,对于“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老师的课堂讲解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求全务细的,老师讲解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一个引导和释疑解惑的作用,因而,这特别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在学生进行预习的前提下,笔者对课堂上的教学安排主要是围绕着三方面进行:第一,遵照教材的内容阐述加上自己的提炼和总结,将该节课程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内容逻辑框架,并将这个逻辑框架给学生讲解清楚;第二,在学生明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基础上,重点围绕着知识难点进行讲述;第三,当学生对本节内容、难点也基本理解、掌握之后,我再进行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实践的讲述,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之,学生进行预习,老师再理清逻辑、讲透难点并结合应用实践实现理论讲授的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是“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基本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均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加强对知识陈述逻辑的说明

宏观经济学不仅就总体而言,涉及的内容较繁杂、内容之间联系不太紧凑,从而理论体系相对零散、思路不突出且逻辑性不强,而且从一些具体的问题来看,教材在对知识阐释的逻辑、思路的把握上也有所欠缺。有些学生就反映,有时候看书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书上想要讲什么东西、目的何在,这明显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清晰、整体把握。因此,在讲课过程中,一方面,我特别注重对全书内容的框架体系的说明,明确整个体系的逻辑主线和思路,明确各章乃至各节在知识框架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另一方面,在具体知识点的讲授中,我首先说明的就是教材的阐释思路,然后再遵照这种思路进行内容的“填充”。实践表明,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克服书本理论陈述的艰涩性,迅速找准要点、目的所在,增深对知识的理解。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四)努力提高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效果

宏观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其阐释过程包括文字叙述和图形解释都比较抽象,对学生而言难以理解,因此,作为教学者应尽量采取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对此,针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讲授,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试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1:教材对“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的解释,是“LM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产生较大影响。”这种解释过于笼统,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对此,我将这个解释过程扩展、转变为“LM较平坦→LM曲线的斜率k/h较小→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系数h较大→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反过来,即h较大时会有相同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带来较小的利率的变动→同样意味着相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货币供给量增加带来较小的利率的下降→较小的利率下降意味着较小的投资的增加→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带来就会带来较小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通过这样的解释,能明显促进学生对上述问题的理解。

例2:教材在解释“LM曲线不变,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时,利用了两个IS——LM图形来分别说明IS曲线斜率较大和较小时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见教材519页图15-1)。我在教学中发现,如把两个图形合并为一个图形,能更有利于对两种情况的财政政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解释的理解。最终,我得到如下图形。从下图中可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不同斜率的IS曲线下所获得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效应y0y1和y0y2是不同的,对比非常明显。

图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例3:在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分析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阐述,对表15-2(参见教材530页)进行了拓展,结果如下表所示。然后,我再根据此表,对四种政策组合分别使用IS——L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一来,就比较清晰、形象地说明了四种政策组合使用效应的异同。

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组合产出利率使用条件政策作用机制

1(扩财,紧货)不确定上升轻度萧条扩财刺激总需求,紧货控制通胀

2(紧财,紧货)减少不确定严重通胀,经济繁荣紧货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紧财防止利率过度提高

3(紧财,扩货)不确定下降轻微通胀紧财压缩总需求,扩货防止过度紧缩

4(扩财,扩货)增加不确定严重萧条紧财压缩总需求,扩货防止过度紧缩

备注:扩财指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简写,以此类推。

总之,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作为教学者一方面应突破或改进教材中理论阐释的局限,另一方面也要采取由难变易以及由抽象变具体、生动的方式,来提高讲授的可接受性,以此实现高效为学生释疑解惑。

(五)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

宏观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寻求保持国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相比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一方面,理论直接来自于宏观经济管理实践,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管理又时刻在实践着理论。因此,“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注重理论阐释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既有必要又具备条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紧跟国民经济运行、国民经济管理活动的脉率,努力入深而浅出、化抽象为具体,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笔者随时跟踪和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跟踪和了解政府经济管理的动态,及时将这些情况给学生通报(有时笔者也让学生自己总结、汇报)。对于现实经济运行、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异动,笔者引导学生利用书本理论进行分析,利用理论进行解释。笔者也经常针对现实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要求学生尝试着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比如说,2007年上半年开始出现的猪肉价格快速上涨问题,笔者要求学生了解、解释其形成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见解,密切对照并关注政府的调控措施,及时跟踪政策实施的效果,针对效果检视政府政策实施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如此等等。这样,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互印证,一方面能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再一方面还使学生不再埋首于书本转而开始关心起现实经济问题来。大致算来,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时间大致占到课堂时间的1/3左右,我觉得这是必要的。

二、教学方式改进浅探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努力探索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的改进之道,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方面,笔者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尝试。

(一)听、讲主体换位

主要指由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转换为“老师讲、学生听”与“学生讲、老师听”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讲课过程中来。笔者的初衷,是对于宏观经济学这样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改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被动“受者”身份的角色,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更有利于其对理论的刨根究底、探微察细,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参与讲课,推动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具有“受者”与“授者”双重身份的角色,无疑就是这样一种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学习主动性或者说形成一种外在学习压力的较好方法。讲一次课,可能比学生自己看10次书所学到的东西还要多、理解还要深入和印象还要深刻。当然,讲课还是以笔者为主,每节课笔者安排学生讲的时间也就10分钟左右,学生讲完后笔者会对其进行点评。学生讲授的具体内容也由笔者指定,相对来说都是一些比较易懂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问题、理论的应用实践以及本章节知识点的思路、逻辑构架主要由笔者讲解。而且,讲课的人选笔者也是随即抽点的,以利于形成一种持续的压力、动力。除了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之外,笔者认为让学生讲课也可兼起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演讲能力的作用,而且,实际上这也是推动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手段。目前,对于让学生参与讲课这种教学方式,笔者也只处于一个初步的尝试阶段,学生的反应也是新鲜、跃跃尝试但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随着方式的完善,笔者相信这会得到改观的。

(二)积极组织课堂讨论

这主要针对理论的实践运用和印证方面的内容。对于现实国民经济运行、国民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重要、突出变化,笔者都积极组织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一是大家共同、集中讨论,就某个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二是分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将讨论的内容汇总、汇报和交流。笔者的目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了解,学会理论的运用,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对于教者和学者都具有一定难度。对于学生而言,要想学好宏观经济学,非得持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不可;对于教者而言,教好宏观经济学一方面固然要为学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还在于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这都需要教学者积极行动起来,殚精尽智,努力探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途径,以便上述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