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探索
48538500000116

第116章 和谐校园探索(2)

如果说教师是立校之本,那么,师德就是教育之魂。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已经成为全面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高校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更应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想,继续弘扬“无私奉献”的师德师风精神,努力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思路。

一、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性意义

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成熟的阶段,教师对他们的影响不仅是学识、才能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政治观点、人格品行、教学态度、治学精神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可以说,高校教师的“师德”问题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1997年,江泽民在会见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曾经说过:“要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另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或者政令中,都在教师的师德师风方面有着明文的规定和要求。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2003年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他指出:“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要更好地促进发展,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随后,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对这一概念做了阐述,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提法,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完整表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达到的新高度。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各项事业的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为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把高校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力争把高校发展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推动现代高新科技发展、促使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要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勇于接受新时代的挑战,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教学、科研复合型人才。

二、以人为本,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性

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建设一支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一流教师队伍,是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加强师德建设,应该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确立“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师德教育理念。在保证学校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力争给每一位教师最大限度地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让教师以己为荣,主动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教师的政治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是构成师德师风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师德师风主要体现在老师的人格感召力、学术的影响力和行为表率上。平时,就应该注重引导教师自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相关法规精神,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教师一定要认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提高对师德建设、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明确师德修养的方向、优良师德的内涵要求。日常生活中教师就应该严于自剖,反复磨炼,时时处处自觉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和检验自己的行为。我认为,做好这些工作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想让老师以身作则,强化教师形象,就要立足现实,注重平时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认识。只有教师心中爱,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到潜移默化教育。

另外,应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保障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既要有严格的师德要求,又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应该要充分兼顾高校教师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应该认真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呼声,及时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积极引导教师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完善师德师风培养、激励、监督、评价机制,包括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的培训教育机制、规范的考核评估机制、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等都会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以身作则,继续弘扬“无私奉献”的师德精神,营造和谐校园

1.提高认识,激发主体参与性。所谓师德,就是指教师的道德品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每位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和必备的品德。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教师是一个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它“以人育人”,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教师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灵魂去“传授”品格。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形象。江泽民在北师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实、素质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

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是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提出的一项最关键、最核心的道德要求,其中“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体现师德精神的最高境界。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无私奉献”,教师道德的宝贵精髓也在于“无私奉献”。一个教师,只有努力发扬服务人民、奉献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他的全部师德修养才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牢固的前提。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师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2.勤于钻研,提高师德职业风范。“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是学生的偶像。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形象是崇高的,老师的教导是神圣的。老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有些甚至成为他们一生做人的榜样。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则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则不厌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唯有自己站得更高,才能让学生看得更远。

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别人,不但要做领导者,更要做实践者。教师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只有切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将“无私奉献”深入内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才能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率先垂范,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学术创新,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不断增强育人意识,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主动、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

3.创新思想,营造和谐校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而这种愿望要变成现实,需要接受学校教育,需要校园的文化熏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目的,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老师和学生们在校园里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如果校园环境不和谐,必将大大地限制教师和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开发,影响其全面发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但要对教师提出要求,而且要帮助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的条件。这就要求学校要从教师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需求,关心、了解、体贴教师,通过细心、周到、优质和高效的各种服务,多为教师办一些实事和好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他们就会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四、结束语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更应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强化现代师德教育意识,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精深的专业知识、复合的教研能力,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教师主体育人的主动性。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当肩负起历史的责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将高尚的人格细化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以行为教育影响学生,做到以德服人,以情感人。

参考文献

[1]田惠.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方法与途径[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廉永杰等编.转型期高校德育新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3]任万斌.加强师德建设构建和谐校园[J].管理研究,2008(10).

[4]朱小华.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和弘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J].科学大众,2008(01).

[5]王蓓颖.21世纪高校师德建设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7).

[6]王蓓颖.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教师教育研究,2004(05).

加强环境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陈巧蓉

摘要:本文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开展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从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学校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并对大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创建“绿色大学”的基本内涵,以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班级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绿色大学”的实质是要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上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校园建设等方面体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教育,科学发展,绿色大学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最终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需要全体人民参与,调动人们参与最为重要的手段就是教育。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向和终极目标,而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成为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陈巧蓉(1958-),女,西南民族大学化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若要取得人类持久的进步,现在就必须开展规模巨大的教育……现在意义上的环境教育本质上已经扩展为可持续发展教育[1]。

一、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环境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等五个统筹;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环境教育的主题。环境教育是学校,特别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二)环境教育是提高环境意识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意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的价值和权利,更好地调整人们的思维方式,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走“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

(三)环境教育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我们的行动和实践,满足所有人的基本生活,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促进和普及环境教育,才能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对较高环境素质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