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市场情况的基本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一些无法调和的矛盾。
第一,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低端化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高层化形成一对尖锐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各种行业高端工作岗位的需求量只是“增漏补缺”,不再需要大批高学历的人才进入决策层,而更多需要的是低端技术服务性工作岗位,这就形成高学历层次在供求关系上的严重失衡,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固守传统的就业观念,对自己就业的期望值太高,非高校不去,非机关不去,非大公司不去,非大城市不去,形成社会需求和自我心理需求的一对尖锐矛盾。
第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形成一对尖锐矛盾。这些年来我们在推荐大学生就业时感觉到,用人单位并不看重大学毕业生在学校的考试分数,他们更看重学生的品性和经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印证了古人“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的名言。蒙牛乳业公司的用人原则高度概况了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标准,有德有才破格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但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在竞聘工作岗位时,只考虑工作环境,报酬多少,却不去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背景,不知道公司工作的运行机制,市场营销,人才结构情况等,更不知道自己能为公司做些什么、干些什么。只是想到公司能给多少钱,是不是在大城市工作,没有从思想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技术技能的储备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因此在就业时成功率是很低的。事实上许多用人单位毫不掩饰地说,大学生到公司企业的一年时间内是不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他们需要了解公司情况,需要熟悉业务,需要培训技能。当大学生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时,许多人又想跳槽了,想高就了,因为涉及一些商业秘密,有的人还给公司带来诸多麻烦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所以企业用人更看重大学生的品性,他们的道德素养,否则宁愿去相关企业高薪“挖人”也不愿聘用大学生。
另一方面公司需求人员大多数是终端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对人员的学历层次要求不高,如果对一般职工进行短期技能培训即可适用,因此聘用大学生既提高了用人成本,又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因此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技能的培养训练是就业的两大根本要素,而这两个方面正是许多大学生所缺失的。
第三,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区位就业和特定岗位就业形成尖锐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开始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和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为大学生的成才、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不愿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形成大学生在大城市抢“饭碗”的局面,大多数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收购垃圾也不愿去西部,有的贫困学生找不到工作,每月还要家里面提供生活费也不愿意离开大城市。这种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给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就业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作为接受了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群体,他们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无法接受和承担与普通劳动者相同的劳动和报酬,他们和普通劳动者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知识,但缺乏智慧的光芒。知识是积累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达到,而智慧却需要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创造,解决实际问题。许多大学生没有准确地理解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总认为自己大学毕业了,成绩也不错,什么都能干,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当进入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时,却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能做,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形成知识和实践的严重脱节。
2.有激情,但没有恒心来支撑。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前都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甚至做了很好的人生规划,应该说这是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满腔热血投身到工作当中,迈出了事业成功的关键一步。但许多大学生工作不能沉到基层,心智不能沉到平和,当发现理想的工作还是要靠辛勤的耕耘来创造,丰厚的报酬要靠自己的汗水去换取,如果再遇到一些不顺心、不愉快的事情就放弃自己的奋斗目标,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美好的前程就自己把它断送了。
3.有理想、却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客观地讲,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他们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养和理论水平,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非常不错,他们渴望成功,也具备成功的素质和能力,但他们无法接受成功所必须走的路径和所要花费的时间及所需要付出的劳动,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这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成才的巨大障碍,如果大学生不补上这一课的话也就空有一腔抱负,连普通劳动者的资格都不具备而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
4.有年龄优势,却没有实践经验的积淀。大学生比较系统地接受了专业知识的训练,接受新鲜事物快、人年青、有朝气,这些都是大多数用人单位所喜欢的。但是正因为年青,没有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也持怀疑态度,不敢给他们压担子,更不敢让他们独当一面,工作初期还得有人带、有人辅导、培训,因此大学生初期的培养和中后期的使用是否都在本公司的问题也成为公司聘用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三、大学本身固有的教育体制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毛泽东早就指出:“我们教育方针指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党在制定教育方针时,把德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凸出的位置上,江泽民在北大建校100周年校庆讲话中特别强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他指出:“求知和修养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质也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有大作为。”高等教育,德育为先,一个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大学生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然而高校固有的运行机制,以学科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决定评奖推优,以及其他的一系列评比的唯一标准,强力地引导和迫使学生围绕着考试去钻研、去发挥,因此尽管考务部门以重拳打击作弊、抄袭现象,但每年仍有无数学生重蹈覆辙,丢失学籍。
当我们对学生四年来的几十门考试课程的分数进行统计分析时,分数集点差异在千分之几和万分之几,这在统计学上是没有差异的,或者说差异不显著,如果按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优秀学生,当然应当优先考虑优秀的学生干部和优秀的学生党员,他们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为了维护规则的“严肃”性,决定学生命运的仍然是那毫无意义的千分之几,万分之几,这种藐视公平的规则却是极大的不公平,考试分数可以定量,但人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养又当如何去评估?毋庸置疑,学生专业学习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但是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标准才能真正的激活学生的聪明才智,因此笔者认为,优秀人才的认同和评价不应当是学校说了算,而应当是社会的认同和评价才是真正的标准,社会市场需要什么人,我们就培养什么人,社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标准我们就制订什么样的标准,否则闭门造车,害人害己,误人子弟。
四、实施以大学生就业为指导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要求和自身的教育资源与特点,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模式。我国早期的高等教育侧重于培养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培养的目标也应随之而变,在面临目前大学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迫切需要高校以就业为导向,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精英人才向培养大众化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专门人才转变。
众所周知,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具有工具型,而学会做人、做事是立世之本,是人生追求的终结意义。国际社会对人才的智力取向、能力取向逐步向品性取向方向转化,国外对人才标准的要求有六个方面,品性、动机、潜能、理解能力、知识和经验。品性放在第一位,可见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相比学生的人格、道德、思想品质的培养更为重要。
由于我国高校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固定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来组织教学,形成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环节的问题,重专业知识的灌输而轻人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而动手实践能力低下,专业知识不错,而人文精神缺失,最终导致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方面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距甚远。致使一些学生到各种职业学校学习考证。这集中反映了普通高校在大学生技能和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普通高校应当组织专家制订出政治思想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并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估标准和体系来加以保证落实,否则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是一句空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分离和脱节是无法弥补的。
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分析
史亚丽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如何多渠道、多措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成为高校科学发展中一项重要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靠的是多方努力,本文从高校育人的角度出发,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就业率,专业知识体系,实践,综合素质,辅导员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一些行业受到影响,岗位锐减,而近年大学生毕业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我们在学校2006级学生中发放了16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121份,有效问卷121份。其中,87.5%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作为民族高校,在目前形势下,如何多渠道、多措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成为高校科学发展中一项重要的问题。而提高就业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通过全社会和学校共同的努力。本文从高校育人角度,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进行分析,力图寻找大学生提高就业率的对策。[史亚丽,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一、完善学科建设、调整和充实专业知识体系
完善学科建设、调整和充实专业知识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调查问卷中,“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求职过程“自己最欠缺的主要素质”中,名列第二。大学自扩招以后,就业市场化,但高等教育改革却显得比较滞后,没有从专业设置、内容、培养模式、招生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完善学科门类,并改革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之,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和设计,充实专业知识体系,使得学生在学习固有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上,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知识结构,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吸收最新的知识内容,增强自信心,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完成角色转变。
同时,学校每年也应对各专业就业情况做一个大致的评估。以评估结果来调整学科和教学内容等。当发现某些专业就业率偏低时,要认真分析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原因,并对之后几年该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做跟踪调查。如果该学科专业体系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可适当减少招生;如果是教学内容问题,应要求该专业进行内容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二、重视大学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改革,采取有力措施使之行之有效
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在改革教学环节的同时,也必须突出实践环节的改革。有79%的学生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是最困扰自己的问题。“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在“你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素质”中,名列第一。而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对于工作经验也均有所强调。那么,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获得工作经验,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通过实践和实习,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为学生提供完善自己的机会,使其明确知识欠缺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社会实践和实习是全面认识社会、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锻炼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